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79.50KB ,
资源ID:101479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SL520.doc)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SL520.doc

1、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编制说明主编单位(签章):天津市龙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2年6月1日一、基本情况1、体系号(或体系外标准的签报号)2、主持机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3、计划批次:1补助经费(万元):15万元4、标准级别:行业标准5、格式体例:工程建设水利行业标准6、修订(原标准号)/制定二、背景情况我国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区,每年洪涝发生灾害损失位居各类自然灾害首位。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都对防洪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建成了由水库、河道堤防、水闸枢纽、蓄滞洪区以及超标准洪水通道构成的防洪减灾体系,在历次大洪水中发挥了显著的减灾效果。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及各地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由于工程建设需要,许多非防洪设施建在了防洪区内,不仅影响了防洪区的正常运用,同时一旦发生洪水,设施自身安全也将受到影响。为了防止非防洪建设项目造成的防洪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利部逐步建立了洪水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各类建设项目在立项之前进行洪水影响评价分析,编写专题报告,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该项制度的建立,有效规范了非防洪项目的建设行为,保护了防洪工程的安全,减轻了建设项目对防洪的影响以及洪水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从十几年洪水影响评价工作的实际看,由于缺少规范,各类项目对洪水影响评价采用的方法不统一,标准不一致,基础资料

3、边界条件、计算公式、影响因子筛选以及报告格式等,各行业、各地方均有差异,制约了洪水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因此,为了洪水影响评价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规范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行为,制订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三、工作过程1、意见汇总处理情况。包括未采纳意见是否得到与审查会议专家组负责人和提意见专家的理解和支持。无。2、重大争议问题及其处理情况无。3、项目工作机制及相关奖惩措施的落实情况(送审及报批阶段适用)四、主要变更情况1与上一阶段成果对比序号比较内容无变化原情况新情况变化原因及其依据1标准名称无2适用范围无4主要技术内容无5体例格式无6主编单位无7主要参编单位无8主编无9主要

4、起草人员无10预期成果无11总经费及配套经费无12进度计划起草征求意见送审报批原时间2010年2011年2011年新时间2011年2012年2012年2与立项阶段成果对比序号比较内容无变化原情况新情况变化原因及其依据1标准名称2适用范围3框架结构4主要技术内容5体例格式6主编单位7主要参编单位8主编9主要起草人员10预期成果11总经费及配套经费12进度计划起草征求意见送审报批合同或任务书、实施方案约定的时间新时间3历次变更情况无。五、对主要条文的背景、指标来源与可靠性等进行说明11.0.2总则第二条所说的洪泛区是指尚无工程设施保护的洪水泛滥所及的地区。蓄滞洪区是指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堤背水面以外

5、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2总则第六条中的评价手段是指分析评价所需采用的物理、数学模型以及水文学、水力学计算方法等技术手段。技术路线是指从资料收集到提出结论意见整个分析评价过程的工作流程。 3条文2.3.1相关水利规划文件、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以及地方相关防洪预案等均须经有关部门正式批复,否则,不能成为洪水影响评价的依据。4条文2.4 评价范围除项目建设可能影响的区域外,还包括计算分析所设计的区域。5条文7.1 按照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要求,位于洪泛区及蓄滞洪区内的建设项目,其运行期和施工期的设防标准应满足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建设与运行管理应符合水利部门的有关管理要求。但由于一些客观原

6、因,部分建设项目防洪标准及管理措施未能满足国家规范及水利部门管理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标准与措施进行分析评价,以便采取措施减免洪水造成的影响6条文8.2 “建设项目对防洪造成重大影响”是指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导致河道流态、流势发生重大变化,河道及蓄滞洪区水位明显抬高,区域防洪标准显著下降,直接影响蓄滞洪区正常运用及洪水调度方案实施,严重影响防洪及其他水利工程安全等情况。六、宣贯培训、试点示范的设想(送审及报批阶段适用)七、强制性条文及其理由(送审及报批阶段适用)其中采用“必须或严禁”、“应或不应”、“不得”等用词的具体条文及其统计;如果不推荐为强制性条文,需说明理由;八、相关单位及

7、专家1相关部委2会签司局3标准化专家委员会4相关标准清单及其主编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5其他单位及专家(打勾)地域单位属性级别单位性质东机关中央部委科研院所业主使用单位西事业流域大专院校设计南社团省施工生产厂家北企业地市监理中县及以下九、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1由于我国南北方洪泛区及蓄滞洪区地理特征不同,对洪水影响评价要素的选择也不同,本导则难以覆盖所有情况。因此,今后还需结合洪水影响评价工作实践,进一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对导则不断进行修改、完善。2建议尽快开展导则征求意见工作。十、下一步工作安排通过导则征求意见稿,广泛收集各方面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对导则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导则送审稿;拟2012年内完成送审稿的审查并形成报批稿。十一、标准联系人姓名手机电话Email主持机构联络员杨昆010-63202189主持机构联系人李俊凯010-63204527主编单位领导徐和龙022-24102818主编单位管理人员王建刚13820233516022-24102815fdco主编王建刚主要起草人员陈金杭、杨昆、邓玉梅、李俊凯、郭铁女、马瑞峰、顾群、沈华中、陆赛华、富可荣起草组工作人员王建刚、陈金杭、杨昆、邓玉梅、李俊凯、郭铁女、马瑞峰、顾群、沈华中、陆赛华、富可荣、余强、黄梅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