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3.75KB ,
资源ID:10173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幼儿园趣味扎染开展意义.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幼儿园趣味扎染开展意义.docx

1、浅谈幼儿园趣味扎染开展意义浅谈幼儿园趣味扎染开展意义 2019/08/29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印染方法,其工艺从扎结到浸染都具有丰富的创造性,而且扎染作品色彩绚丽、图案层层变化,对幼儿有着强劲的吸引力。趣味扎染从娃娃抓起,既增强了幼儿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又培养了幼儿乐于学习的探究精神。民间艺术;幼儿;扎染一、扎染在幼儿教学中的意义扎染手工制作过程,不但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在对颜色颜色的搭配与印染中,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在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民间艺术的工艺面临着逐渐失传,趣味扎染在幼儿园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幼儿感受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教育孩子保护和传

2、承民间艺术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还能鼓励孩子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使民族瑰宝得以发扬光大。扎染在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了来自自然的朴素简美。在多感官的欣赏和制作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和发现,探索扎染的的色彩美、图案美,让这古老的艺术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传承和发扬扎染工艺。二、扎染在教学实施中的方法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其工艺从扎结到染色都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扎染作品色彩艳丽,图案变化多样神奇,容易对小朋友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小小一片布,染出新天地,普通的白布被一双双小手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五彩缤纷。在扎染活动中,孩子们体验着艺术的魅力,享受着劳动的喜悦与自豪。扎

3、染艺术开拓了孩子们视野,陶冶了情操,也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1.游戏形象法,引发兴趣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如何将复杂的程序简单化,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那就从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入手。首先我将幼儿平时喜爱的积木玩具包裹在一块白色的棉布中,并用橡皮筋扎紧,染色后让幼儿猜测打开后会是什么图案,孩子们的猜测大同小异,觉得跟拓印差别不大,但是打开后颜色的深浅、图案的形状变化,给予了孩子更大的想象空间,他们开始争先恐后地说:“老师,这个不像是雪花片了,染出了好多,还有不完整的,还有月牙形的”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更像是一次新奇的

4、魔术,带着“我的积木玩具变什么”的好奇心,孩子玩起了“扎花染色”的游戏,最后大家的积木玩具变出了“棒棒糖”、“小蘑菇”、“小豆芽”2.操作验证法,提升经验只有在不断的操作中进行经验总结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扎染活动。在“扎花染色”游戏中,有的孩子成功地完成了自己想要的作品,有的却失败了,于是游戏后的商讨显得非常必要,我先请成功的孩子介绍了他们“扎花”方式方法,这部分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再请失败的孩子提出他们的疑惑,让他们明确下次操作时的目的,争取进步。在扎染开展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小组合作,有的孩子想出“扎花”的方法,有的孩子进行捆扎染色,有的孩子进行记录方法和最后的作品图案,形成最终的示意图,

5、教师进行整理展示在区角中提供参考。在环境布置中体验幼儿的主体性,更是激发了幼儿对于操作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我也会将孩子零散的扎染经验进行提取归纳,展示他们的示意图告诉他们专属名词,如扎法有中心扎、四角扎、对边卷折扎、对角卷折扎等,花纹有圆形花纹、菱形花纹、线形花纹等。从实践操作到理论的提升再回归实践操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潜移默化地感受扎染的图案美、色彩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3.情境添加法,丰富创作当孩子对于扎染的技巧有一定熟悉之后,我就以情景游戏“我家茶馆”为依托,让孩子们收集资料,讨论茶馆里面需要什么,于是我们班级就以扎染手法区布置“我家茶馆”,活动前孩子们设计了“茶馆”中桌

6、布、坐垫、围裙、手巾的图案,商讨“扎花”示意图与配色,做好前期准备后,孩子进行扎染就事半功倍了,如有的幼儿用雪花片扎染了花,可是作品上花太少了,几个孩子一起出点子,最后决定多捆两次,这样花就多了,还有的孩子提议花有了,如果有叶子的点缀就更完美了,“子弹头”的积木很像细长的叶子,于是孩子们就用包扎的方法添上了几片叶子,作品图案变得丰富起来。在活动后,我们将幼儿的制作过程,编成了儿歌进行巩固,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易于孩子接受,又能帮助幼儿记忆扎染的方法。在孩子的手中,同一种方式去扎染,可以产生不同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意外的收获是扎染活动中常有的惊喜,也是扎染活动吸引幼儿特别之处。经验总结扎染中国民间传

7、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在用线、皮筋进行捆扎后,再进行印染,晕色丰富,自然的变化呈现,无穷的趣味探索,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那么在推进课程游戏化实践的今天,让扎染从娃娃抓起,作为幼儿教师的重点就是引导幼儿探索扎染扎花的方式方法。教师应该摒弃了传统的示范讲解的方式,让幼儿自主探索,发现方式方法,让幼儿探索多种方式,如情境游戏、示意图、故事、儿歌等,同时选择适合自己的熟悉的形式,尝试独立完成操作。总之,教师应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幼儿为主体,在幼儿遇到疑惑时适时引导,运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扎染艺术在幼儿活动中的发挥最大作用。参考文献:1邵筱凡.扎染艺术在现代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与创新M.工业设计,20172秦红.幼儿扎染方法例谈M.早期教育,2011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