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班子成员在作风建设学习教育读书班上的交流发言2篇按照局党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下面,我与大家交流学习教育心得体会,不当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一、以学铸魂,深刻领悟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中央八项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刀”,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作为班子成员,我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破心中贼方能树新风旗。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具有重大意义。一是从政治维度看,八项规定精神是捍卫“两个确立”的试金石。通过专题读书班学习,我系统研读习近
2、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自我革命”专章,深刻体悟到:“松一尺必退一丈,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二是从实践维度看,作风之变源自思想之变。分管财政工作期间,我牵头制定公务支出负面清单20条,将“超标接待”“变相旅游”等行为列入“一票否决”事项,推动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3%。这印证了“三公经费做减法,民生投入做加法,群众信任做乘法”的深刻逻辑。三是从价值维度看,作风建设的核心是站稳人民立场。在民生服务领域,我们推行“政策找人”主动服务模式,运用大数据筛查未享受补贴的困难群众1276人,追补资金380万元,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干部脚上沾泥土,百姓心里有温度”。
3、二、以改促治,在躬身实践中破解作风顽疾。对标八项规定精神,我坚持“与其喊破嗓子表决心,不如甩开膀子见真章”,以分管领域为“责任田”,抓整改、强治理。一是聚焦财政管理,扎紧制度“铁笼子”。针对“微腐败”风险,推行三项硬核举措:刚性管控。建立“公务扫码支付+电子台账”系统,实现消费时间、地点、人员“三锁定”,堵住“化整为零”“移花接木”等报销漏洞;阳光晾晒。按季度公示部门差旅费、培训费支出TOPlO榜单,对连续超标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回溯审计。对近三年“三公”经费开展“起底式”核查,追回违规资金47万元,修订制度漏洞12处。二是深耕民生服务,架起干群“连心桥”。在民生领域开展“清风护民”行动:减负
4、增效。砍减低保、医保等事项证明材料58%,推行“视频核验+信用承诺”容缺办理;精准监督。聘请30名群众担任“作风观察员”,对养老补贴发放、保障房分配等高风险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闭环整改。建立“问题收集一督办一反馈一评价”全链条机制,推动12345热线投诉办结率从87%提升至96%。三是夯实基层治理,破除形式“绊脚石”。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指尖形式主义”,实施“三清行动”:清平台。关停冗余政务APP和微信工作群63个,实行“群主备案制”和“信息发布审核制”;清事项。合并村级填表报数事项41项,推行“一表通”填报系统;清责任。制定村级事务准入清单,明确未经审批不得向村社摊派任务。三、以责砺行,在常
5、态长效中涵养清风正气。对照更高标准,分管领域仍存在三重短板:一是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监测手段有待创新;二是作风建设的“数字赋能”尚未形成闭环;三是部分干部存在“过关”心态,制度执行存在温差。对此,我将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绣花功夫一针连着一针绣”为行动纲领,重点突破:一是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切实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上当好引领者、实践者,把从读书班上汲取的营养、积蓄的力量转化为强大动能,以实际行动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二是统筹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
6、治、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坚决防止学习教育形式化、套路化、表面化,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三是切实强化工作落实。坚持真抓实干,把学习教育作为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切入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班子成员,我将始终牢记“历史从不眷顾因循者,机遇永远属于革新者”,以此次读书班为新起点,把分管领域作为“作风革命”主战场,既做“桅杆上的瞭望者”,更当“浪涛里的划桨人”,以实干实绩答好新时代作风建设答卷!人社局长在区委主题教育读书班上的交流发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江
7、苏提出了“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以及“四个走在前”、“四个新”、“4+1”重大任务等殷切期待。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并明确“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要求,尤其强调,江苏要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特别是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江苏作为第二经济大省,始终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而人社作为民生领域排头兵、经济领域好帮手,更是责无旁贷,我们将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就业摆在优先位置,以作风建设推动就业扩容提质,不断促进充分就
8、业,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全区人民共同富裕。一是强基固本,扬新风正气,把牢就业主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人社肩负光荣使命,唯有在把握好政治站位、总体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实践落位,橹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上挑大梁、作贡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办实事、见实效,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在此关键时期,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学习信号的释放,也是加强作风的手段。我们将通过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抓住中央八项规定这个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将一体推进“学查改”的成效转化为人社事
9、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推进“保姆式”“一站式”“点对点”精细化就业服务,做实做细就业困难群体关心关爱,完善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机制,做好兜底保障。推进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做好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确认试点工作;健全农民工工资监管和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推进“互联网+仲裁”建设,优化人社服务效能。建立周报、月结、季复盘的工作模式,探索“人社一起研”,共同研判就业形势、劳动关系矛盾点和舆情处置,不断提振人社党员干部精气神,迸发对党忠诚和为民担当的“实干基因”。二是踏石留痕,尚齐心协力,抓稳就业总目标。我们深入落实高质量充分就业战略,树牢“大就业+大培训”理念,持续擦亮”就近就业”品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
10、体系。2024年,我们精心打造*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其中*街道*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被树为市样板站点,在人社部调研中获得高度认可;省委书记调研全省就业工作时,在省就创中心现场连线*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也给予充分肯定。去年线上线下有序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场,提供近*万个岗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让“稳就业、保民生”工作更具实实在在的“质感”。今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就业工作,而这也是我们“百名干部破百题”的考卷,2025年度是对区考核指标中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指标为*人(去年指标*人),在如今经济大环境下,目标不降反增。结合省内外多家院校走访情况、企业年初复工率和招聘计
11、划缩减现状,形势依旧严峻、挑战依旧巨大。我们将继续扎实做好“春风行动”系列招聘,用好用活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健全“数字招聘模式”,链接更多新媒体资源,扩大“直播探岗”“直播带岗”知晓度,探索Al智能与数字招聘融合方式,创新运用Al招聘直播间。主动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对先进地区的优秀经验学习,寻找与安徽、湖南等地的劳务协作新方式,为省内外有意向的院校和区内有潜力的企业架接桥梁,形成人才输送专门通道,实现就业人数稳步增长。三是深思熟虑,寻千方百计,力求就业新增长。就业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是一项系统繁杂、牵扯甚广、关注极高的社会性工作,不可漫无目的的“横冲直撞”,也不是平均用力的“眉毛胡子一把抓
12、而是精确制导的“四两拨千斤”,从而实现“一子落,满盘活”。面对就业增长的根(ken)节难题,我们以企业需求为破局破题口,落实服务专员“一企一策”跟踪服务,上门走访重点企业百余家次,开展重点企业座谈会*余场。“区集成电路封测技术员”“四季新农人”劳务品牌分别荣获省级、市级表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锚定区内重点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以“技能培训反哺就业”的新模式,发挥中专校、卫生健康学院等公共实训基地辐射作用,做出更多“首个”“首创”,推行产教融合“就业实习班”“订单班”,培养一批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业务能手。近期,我们打开技能培训思路,“就地取材”,结合“微度假”发展需要,主动对接区文旅集团,为
13、其量身定制企业项目制培训,促进民生保障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亦为区属国有企业项目制培训推广积累经验,争取再一次实现“首创”。同时,我们在省人社厅面向全省开展的人社重要问题“揭榜领题”中,勇争先、敢攻坚,主动申报推进康养产业发展,“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在人口老龄化的当下,康养热度不断攀升,已然成为技能培训和就业的风口,我们紧抓时机,大有可为。东方风来人间暖,劲乘春风绘新卷。人社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坚定信心、干字当头,答好“稳就业”的民生新答卷,为全区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