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 ,大小:17.12KB ,
资源ID:12053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班美术活动《手拉手》PPT课件教案参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班美术活动《手拉手》PPT课件教案参考教案.docx

1、 活动目标:1、能用连续折叠的方法剪出相连的图案。2、对剪纸感兴趣。3、知道做事要耐心细致。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活动准备:提前剪好的手拉手剪纸 水彩笔 剪刀 纸 胶棒 卡纸活动过程:活动一:一、变魔术,引发兴趣师:小朋友今天我要给你们变个小魔术。(出示折在一起的剪好的手拉手剪纸)师:看,这是一朵小花,现在我要变魔术喽,睁大你的眼睛,奇迹就要发生了。(展开手拉手剪纸,变成四朵小花。)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变这个魔术啊?幼:想。师:其实啊,这是一种剪纸的方法,我们学会了这种方法,也就学会了变这个魔术。那就让我们

2、仔细观察观察这是怎么剪出来的吧!二、探索剪纸方法(一)出示图案是红花手拉手剪纸剪纸,请幼儿欣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师:剪纸上都有什么图案?幼:小花图案。师:剪纸上的图案一样吗?幼:一样。师:他们是怎样排列的呢?幼:小花都是连在一起的。师:这些小花就像是我们的小朋友在手拉手,所以我们就叫它“手拉手”剪纸。(二)幼儿讨论剪纸方法1、幼儿分小组讨论剪纸方法: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分发一件“手拉手”剪纸作品,幼儿仔细观察、讨论“手拉手”剪纸方法。2、找个别幼儿说剪纸方法:师:你能说说怎样才能剪出这种手拉手的图案来吗?幼:师: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剪才能不断开呢?幼:师边小结边做示范:将纸折成多折,用彩笔画出轮廓

3、线,画线时注意上下左右都要画到纸的边缘,而且连接处一定要断开画。然后再用剪刀沿轮廓线剪下,注意连接处不要剪断,打开展平手拉手剪纸就完成了。三、欣赏挂图手拉手出示教学挂图手拉手并欣赏。师:我们的挂图上还有很多漂亮的剪纸,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上面还有剪纸步骤图,如果你在剪纸的过程中忘记了操作步骤,可以看看步骤图,它会给你一个提示。四、制作“手拉手”(一)温馨提示:师:在制作之前,先提几点小要求:1、要提前想好剪什么形象,画画时注意设计好哪里是连接处,连接处一定要断开画。2、画得不能过于细小,否则容易剪断。3、要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不用时把小剪刀放下,也不能把剪刀对着其他小朋友。4、垃圾要放到指定位

4、置。(二)幼儿制作“手拉手”剪纸:分发材料,幼儿制作手拉手剪纸,师巡回指导。(三)幼儿学变魔术:师:我们制作好了“手拉手”剪纸,就可以学变魔术了。幼儿学变魔术。师:把你的手拉手剪纸放好,等下次活动我们把它打扮漂亮。活动二:一、装饰“手拉手”剪纸师:我们把剪好的手拉手剪纸拿出来,看看它还没有穿上漂亮衣服呢,今天我们就帮它打扮一下吧!师:单独打扮“手拉手”剪纸比较不容易,那用什么方法能让剪纸容易打扮,而且还会变得更漂亮呢?幼:师: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那今天我们就把它贴到卡纸上进行打扮吧!除了要给剪纸涂上漂亮颜色外,不要忘了添上合适的背景。幼儿装饰“手拉手”剪纸,师巡回指导。二、欣赏作品展示作品,请幼儿互相欣赏。师:说一说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找个别幼儿说。最后幼儿拿着自己作品贴到互动墙饰上活动结束。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过程中,老师说的太多,没有让幼儿充分的操作探索。活动中,可以请幼儿有两次操作,第一次,让幼儿用探索的方法来感受对称剪纸;通过感受和对比,再整理幼儿的经验与对称剪纸的方法,最后,再进行操作。而剪出更多的小人则作为提升,激起幼儿在以后区角中再次尝试的兴趣。活动中,老师只要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讲解,尽量做到少而精,不然,反而束缚、误导了幼儿的思维。而在活动中,也要尽量的多给幼儿探索、操作的时间。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