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1.11MB ,
资源ID:124772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八课集字临摹练习二.doc)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八课集字临摹练习二.doc

1、第八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目标1.了解横幅、斗方和条幅这三种幅式的章法。2.临写集字作品“高山流水”,把“高山流水”四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章法合理,布局完整。3.初步感受书法集字临摹中文字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艺术之美。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 集字临摹练习(二)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板块包括了“集字解读、临习指导、作品展示、课外拓展”四部分,要求学生临写作品“高山流水”。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参照范作,临写“高山流水”。 难点:让学生体会怎样的章法才是比较美观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横幅、斗方和条幅的作品纸各一张等。教学

2、流程一、导入新课1.整体感知:教师出示“高山流水”的横幅作品,请学生说说看到作品后的感受。 教师总结:这是一幅横幅作品,“高山流水”出自我国传统典籍吕氏春秋,记载了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大屏幕出示高山流水的故事,学生自学,说说从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知音难觅。)2.出示本课课题:集字临摹练习(二)。二、学习新知1.了解含义。师:集字作品中“高山流水”的含义是什么?教师:“高山流水”比喻知音,说的是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音乐。俞伯牙弹琴,不论琴曲是表现高山还是流水之意,钟子期都能准确领会。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认为再无知音就把琴摔破,终身不再弹琴。 2.观察分析。 (1)出示“高、

3、山、流、水”四字,请学生观察、讨论这四个字的书写要领。(2)师生讨论得出这四个字的书写要领。 “高”字上窄下宽,上下部分的中线处于一条直线上。整字横细竖粗。 “山”字三竖间距均匀,起笔方式不一。笔画较少,适宜写得粗重。“流”字三点水较重,右部笔画细而紧凑,竖弯右伸,注意整字的收放关系。“水”字竖钩中正,左低右高,左撇细,右捺重而长。(3)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或播放相应视频)。3.章法分析。(1)分析“高山流水”横幅作品的章法。A.包含了哪几部分?B.书写顺序是怎样的?C.横幅作品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出示斗方和条幅作品,请学生分析这两种形式的章法要点。比较得出异同点。教师解说:写“高山流水

4、斗方作品时,因为四个字的笔画呈现上多下少的分布特点,所以上两字笔画线条宜轻细些,下两字笔画可稍粗重,款字宜偏下。写条幅作品时,不宜将字写得过大,四字中心应处于条直线上。(3)播放教师书写的斗方作品视频。三、学生创作 1、布置课堂作业:把“高山流水”四字写成斗方作品。要求:书写正确,章法合理。2、分发事先准备的作品纸。3、教学生分配格子,注意正文、落款、左右边、天地的折法和留白等。4、学生临写,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集中讲解。四、整理反思1.学生互评,提高欣赏水平。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推荐作品展示,集体欣赏、点评,教师在评价标准上做些适当引导。2.举办班级的书法展,展出今天临写的“高山流水”。3.布置拓展作业: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真水无香”。4.清洁、整理学具。五、板书设计 第8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高山流水 六、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之前的集字临摹练习的学习,对横幅和条幅的章法已有所了解,今天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很快地学会了斗方的章法,并创作了斗方作品,不足的是学生的书写能力有限,对斗方纸张的把握不够,大部分学生把正文内容都写小了。后继教学要加强例字的书写训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