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14.50KB ,
资源ID:125195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粉尘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doc)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粉尘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doc

1、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定义1、生产性粉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2、作业场所: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3、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工作在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场所,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5、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度浓度超过该作业地点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6、致癌性:生产性粉尘具有致癌作用的特性。7、尘肺病: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8、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的粉尘。二、职业危害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

2、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三、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2、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防尘口罩等劳动防护用品。3、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组织体检。4、在粉尘作业场所的操作室内,粉尘浓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5、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6、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7、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8、应经常对岗位进行增湿,防止粉尘飞扬,减少危害。

3、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术语1、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职工健康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2、噪声作业: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噪声的作业。3、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3、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4、各岗位噪声超标时,应采用适当的隔声措施。5、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6、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7、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8、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或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9、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值时,应采取个体防护。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