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1、采集、采集-渔猎社会渔猎社会(文明文明)时代的服从关系时代的服从关系2、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文明文明)时代的顺从关系时代的顺从关系3、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文明文明)时代的征服关系时代的征服关系4、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时代的和谐关系时代的和谐关系2.1、采集-渔猎社会(文明)时代的服从关系刚刚脱离自然母体的人类,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刚刚脱离自然母体的人类,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人类的力量还十分弱小,几乎没有改造和控制自然的人类的力量还十分弱小,几乎没有改造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只能抓住自然之母的直接馈赠,从总体上服从能力,只能抓住
2、自然之母的直接馈赠,从总体上服从自然界,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此时,自然界,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此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未全面展开,其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就是采集、渔猎并未全面展开,其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就是采集、渔猎活动。活动。此时的自然不是人类平静的、和谐的伙伴,而此时的自然不是人类平静的、和谐的伙伴,而是庞大的、严厉的、危险的对立面;它不是人类的朋是庞大的、严厉的、危险的对立面;它不是人类的朋友,它是狂暴的,是人的敌人。友,它是狂暴的,是人的敌人。3.1、采集-渔猎社会(文明)时代的服从关系这时人和自然浑然一体,然而并不和谐。此时人类同这时人和自然浑然一体,然而并不和谐。此时人类同牲畜一般
3、仰仗自然,人类的生存及其活动范围受自然牲畜一般仰仗自然,人类的生存及其活动范围受自然界的严格控制。界的严格控制。原始人从物种上说,已经从动物中升原始人从物种上说,已经从动物中升华出来,但它的地位与动物相差无几,他们并没有能华出来,但它的地位与动物相差无几,他们并没有能够把自己与周围的自然界分离开来。够把自己与周围的自然界分离开来。原始人头脑中的原始人头脑中的自然图景大概是一幅万物有灵论的图景,当人类刚刚自然图景大概是一幅万物有灵论的图景,当人类刚刚诞生之时,他对于自然是恐惧与崇拜兼而有之。他敬诞生之时,他对于自然是恐惧与崇拜兼而有之。他敬畏大自然的伟大屈从于自然,受大自然的支配。畏大自然的伟大
4、屈从于自然,受大自然的支配。他们他们唯有依赖自然条件,在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维持群唯有依赖自然条件,在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维持群体的生存与繁衍。体的生存与繁衍。他们以仰天、颂天的观念来看待和他们以仰天、颂天的观念来看待和处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处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4.1、采集-渔猎社会(文明)时代的服从关系尽管原始人对自然抱敬畏、祈祷的态度,但自然并非尽管原始人对自然抱敬畏、祈祷的态度,但自然并非仁慈待人,却象狠心的后母那样吝啬,经常以洪水、仁慈待人,却象狠心的后母那样吝啬,经常以洪水、干旱、猛兽及食物的匮乏,把人类逼到死亡的边缘。干旱、猛兽及食物的匮乏,把人类逼到死亡的边缘。起初人类以不断的
5、迁徙来躲避大自然降临的各种灾难,起初人类以不断的迁徙来躲避大自然降临的各种灾难,以求获得生存。面对自然灾害、疾病、不利的自然环以求获得生存。面对自然灾害、疾病、不利的自然环境,人类的力量显得极其渺小,因而境,人类的力量显得极其渺小,因而人类产生了敬畏人类产生了敬畏自然,神化自然、崇拜自然的观念自然,神化自然、崇拜自然的观念。这时人类对于环。这时人类对于环境的改造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即使使部分环境出现问境的改造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即使使部分环境出现问题,相对于硕大的地球来说,是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的,题,相对于硕大的地球来说,是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的,地球的自我恢复的能力使人类意识不到他所产生的影地球的自我
6、恢复的能力使人类意识不到他所产生的影响。响。5.1、采集-渔猎社会(文明)时代的服从关系在这种原始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中,在这种原始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中,自然界处于自然界处于一种非常重要的主导方面,而人类只是处于一种一种非常重要的主导方面,而人类只是处于一种绝对被统治的地位和服从、被动的方面,人近乎绝对被统治的地位和服从、被动的方面,人近乎自愿地敬畏与服从着自然。自愿地敬畏与服从着自然。正如正如马克思马克思所说所说:“自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
7、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动物式的意识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自然宗教)。”(马克思恩格斯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集(第第3卷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65:35)6.2、农业社会(文明)时代的顺从关系金属犁的发明和畜力的使用把人类社会从采集金属犁的发明和畜力的使用把人类社会从采集狩猎社会推进了农业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以狩猎社会推进了农业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以后,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人类的能动性得后,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人类的能动性得到了一定的
8、提高,对自然的依赖有所减弱,逐渐到了一定的提高,对自然的依赖有所减弱,逐渐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发展到开始主动、直接地改造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发展到开始主动、直接地改造自然,但生产力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但生产力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类没有成为自然的主人。人类没有成为自然的主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总体上仍是总体上仍是“天天”(自然自然)迫使人顺迫使人顺从它从它,在,在“天天”与人的浑沌一体中,与人的浑沌一体中,“天天”是主,是主,人是客。人是客。7.2、农业社会(文明)时代的顺从关系这个时期,虽然也出现了这个时期,虽然也出现了“蜀山兀,阿房出蜀山
9、兀,阿房出”及玛及玛雅文明的覆灭等破坏大自然的活动及自然对人类的雅文明的覆灭等破坏大自然的活动及自然对人类的局部、浅层的局部、浅层的“报复报复”,但人类仍然生活在,但人类仍然生活在“采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及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共长天一色”的田园风光之中。因此,从总体上讲,的田园风光之中。因此,从总体上讲,农业文明就是创造适当的条件强化动植物的生长条农业文明就是创造适当的条件强化动植物的生长条件或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水利、风力、畜力件或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水利、风力、畜力),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直接的改造作用,但),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直接的
10、改造作用,但这只是浅表改造,自然也较少受到深度破坏,人与这只是浅表改造,自然也较少受到深度破坏,人与自然处于低水平的平衡关系之中。自然处于低水平的平衡关系之中。8.2、农业社会(文明)时代的顺从关系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东方与西方也有明显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东方与西方也有明显的差异。的差异。东方更注意人地协调,东方更注意人地协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态度温文尔雅。,态度温文尔雅。在哲学上,强调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天道”和和“人道人道”、“自然自然”和和“人为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庄子认为,认为,“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地与我并生,
11、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孔子提倡提倡“天命论天命论”,把,把“天命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要人们“尊天命尊天命”“畏天命畏天命”;老子老子主张主张“自然无自然无为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朴素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古代一种人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古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9.2、农业社会(文明)时代的顺从关系西方则更注意人与自然的对立,其态度也更为激烈,西方则更注意人与自然的对立,其态度也更为激烈,柏拉图首先提出了柏拉图首先提出了“主
12、客二分主客二分”的思想,这正是分析的思想,这正是分析性思维的核心,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并性思维的核心,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并把两者对立起来研究,从根本上说就是天人相分的研把两者对立起来研究,从根本上说就是天人相分的研究方法。以人为中心、主客二分结构的文化原型,使究方法。以人为中心、主客二分结构的文化原型,使人与环境的关系带有了敌对的性质。人与环境的关系带有了敌对的性质。而且还十分注意而且还十分注意“地地”对于对于“人人”产生什么影响。产生什么影响。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产生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根本原因。这是西方文化西方产生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根本原因。这是西方文化在其
13、历史发展中不断向自然界征服、向异族文明扩张在其历史发展中不断向自然界征服、向异族文明扩张的内在基因。它埋下了现代文明危机的种子。这一传的内在基因。它埋下了现代文明危机的种子。这一传统到近现代以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统到近现代以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10.3、工业社会(文明)时代的征服关系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迅速提高,工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迅速提高,工业革命使人类在自然界面前终于昂起征服者业革命使人类在自然界面前终于昂起征服者“高高贵贵”的头颅,大自然不再被视为神秘莫测的崇拜的头颅,大自然不再被视为神秘莫测的崇拜对象。人们对自然不再采取尊重与敬畏的态度,对象。人们对自然不
14、再采取尊重与敬畏的态度,由顺从者变为改造者和征服者,形成了由顺从者变为改造者和征服者,形成了主宰自然、主宰自然、奴役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奴役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哲学,认为,认为“人类对人类对自然界具有支配的地位,人是自然界具有支配的地位,人是万物之灵万物之灵,是,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的尺度”。11.3、工业社会(文明)时代的征服关系圣经圣经教义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根源。教义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根源。创世创世纪纪中说,中说,“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统治大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统治大地、海洋,我们将蔬菜果实全赐给你们做食物,一地、海洋,我们将蔬菜果实全赐给你们做食物,一切鸟兽鱼虫全归你们统
15、治。切鸟兽鱼虫全归你们统治。”这就是说,这就是说,世界是上世界是上帝为人而创造的,人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帝为人而创造的,人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培根和笛卡尔开创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两大流派,培根和笛卡尔开创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两大流派,尽管在认识源泉和认识进程、认识能力等问题上各尽管在认识源泉和认识进程、认识能力等问题上各执一端,争论颇多,但是在强调执一端,争论颇多,但是在强调人能认识和控制自人能认识和控制自然然这一根本点上则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由后来的康这一根本点上则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由后来的康德哲学鲜明地表现出来。德哲学鲜明地表现出来。12.3、工业社会(文明)时代的征服关系康德康德哲学有浓郁的人
16、文主义色彩,他提出了哲学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他提出了“人是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人是人是“绝对价值绝对价值”和和“客观目的客观目的”等著名论点,并把这看作是最高的道德等著名论点,并把这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律。但是,康德哲学的特点不是一般地表明对人的律。但是,康德哲学的特点不是一般地表明对人的关怀和强调,而是突出地提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关怀和强调,而是突出地提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自然的主人这一思想,即人是自然的主人这一思想,即“人是自然的立法者人是自然的立法者”思想,用康德的原话来说,就是思想,用康德的原话来说,就是“自然界的最高自然界的最高立法必须不是从自然界得来的
17、而是理智给自然界立法必须不是从自然界得来的,而是理智给自然界规定的规定的”。康德康德将将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扩张为观念扩张为“人是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人能主宰一切自然界的主人,人能主宰一切”的的主体主义主体主义观念。观念。13.3、工业社会(文明)时代的征服关系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它把人类的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它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才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其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其核心观点核心观点包括:包括:1)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人才是主体,自)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人
18、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始终掌握在人的手中,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始终掌握在人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任何时候说到“价值价值”都是指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对于人的意义”;2)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的)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的思想,最早提出思想,最早提出“人是目的人是目的”这一命题的是康德,这这一命题的是康德,这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14.3、工业社会(文明)时代的征服关系3)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就
19、是没有任何意的需要,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最高目标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一价值目标。这一价值目标。由由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出发,一切从人类的利益出发成为出发,一切从人类的利益出发成为人类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或最终的价值依据。人类借人类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或最终的价值依据。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大举向自然进攻和索取,不仅对现在助科学技术,大举向自然进攻和
20、索取,不仅对现在的自然过度开发,还肆无忌惮地预支未来的自然。的自然过度开发,还肆无忌惮地预支未来的自然。15.3、工业社会(文明)时代的征服关系结果是:结果是: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自然的可再生能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自然的可再生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速度超过了寻求作为代用品力,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速度超过了寻求作为代用品的可更新资源的速度,环境的污染程度超过了环境的的可更新资源的速度,环境的污染程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不可逆的环境退化程度超过了建设新环境自净能力,不可逆的环境退化程度超过了建设新环境的速度,从而严重扰乱和破坏了整个地球生命的自然的速度,从而严重扰乱和破坏了整个地球生命的
21、自然支持系统。这种剧烈支持系统。这种剧烈“透支透支”的积累效果终于打破了的积累效果终于打破了自然的平衡。自然对人类的支撑能力越来越弱,最终自然的平衡。自然对人类的支撑能力越来越弱,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森林面积逐渐减小,沙漠导致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森林面积逐渐减小,沙漠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不断下降,水污染程度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不断下降,水污染程度愈益严重,人居环境不断恶化等。愈益严重,人居环境不断恶化等。16.4、信息社会(生态文明)时代的和谐关系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自然的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凸显,迫使益
22、严重,自然的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凸显,迫使人类开始思考:人类能否真正地超脱自然,统治人类开始思考:人类能否真正地超脱自然,统治自然,做自然的主人。自然,做自然的主人。人类反思的最大成果就是:人类反思的最大成果就是:逐渐认识到以往对待逐渐认识到以往对待大自然态度的错误性;认识到人与自然对抗的危大自然态度的错误性;认识到人与自然对抗的危害性;认识到人类生活在自然和人工两个世界里,害性;认识到人类生活在自然和人工两个世界里,但但“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一个整体,是我们,地球是一个整体,是我们继承的世界;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继承的世界;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17.4、信
23、息社会(生态文明)时代的和谐关系因此,人类必须转变观念,由征服自然变为尊重因此,人类必须转变观念,由征服自然变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变为爱护自然,把其他生物作自然,由索取自然变为爱护自然,把其他生物作为朋友,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建设为朋友,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建设一个崭新的文明社会即生态文明社会,树立一种一个崭新的文明社会即生态文明社会,树立一种崭新的文明观即崭新的文明观即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实现实现人类与自然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谐共处。这一观念的转变意味着人类历经磨难之。这一观念的转变意味着人类历经磨难之后终于找到了一条崭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意后终于找到了一条崭新的
24、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崭新阶段的来临。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崭新阶段的来临。18.三、生态文明观产生的现实根源:三、生态文明观产生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生态危机”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态危机生态危机”1世纪年代,随着蒸汽机的创造,人类进入了工业文世纪年代,随着蒸汽机的创造,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从此以空前的规模与速度改造自然,创造了日明时代。人类从此以空前的规模与速度改造自然,创造了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特别是世纪以来,随着量子论、相益增多的物质财富。特别是世纪以来,随着量子论、相对论和系统理论的提出和运用,增强了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对论和系统
25、理论的提出和运用,增强了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和把握;而宇航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和把握;而宇航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的器官;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工业生产由自动化向智人的器官;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工业生产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新能源和新材料的运用能化转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新能源和新材料的运用改善了能源和材料结构;遗传物质的发现、双螺旋结改善了能源和材料结构;遗传物质的发现、双螺旋结构的建立、基因工程的运用、克隆技术的发明,为人类的农构的建立、基因工程的运用、克隆技术的发明,为人类的农业和医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业和医学的发展注入了
26、新的活力。19.三、生态文明观产生的现实根源:三、生态文明观产生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世纪以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同时,也破坏了来,科学技术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同时,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的科技,在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的科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和资源、能源的枯竭;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和资源、能源的枯竭;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引起的人口、生态环境和贫困之间互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引起的人口、生态环境和贫困
27、之间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特别是核武器、核战争的威胁,使人类陷因果的恶性循环;特别是核武器、核战争的威胁,使人类陷入一种恐怖的状态。特别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入一种恐怖的状态。特别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导致了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持系统瓦解,从而导致了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展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乃至成为了,乃至成为了“全球问题全球问题”。20.2、当代全球性、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的主要表现2.1人口问题:人口爆炸人口问
28、题:人口爆炸2.2粮食问题:耕地减少、食品短缺粮食问题:耕地减少、食品短缺2.3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灾难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灾难2.4生态问题:生态恶化、物种灭绝生态问题:生态恶化、物种灭绝2.5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能源、水、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能源、水、矿物等资源日益匮乏。矿物等资源日益匮乏。21.2.1人口爆炸人口爆炸联联合合国国人人口口司司宣宣布布,1999年年10月月12日日为为60亿亿人人口口日日。这这就就是是说说,20世世纪纪末末地地球球上上的的人人口口突突破破60亿。亿。值得注意的是,这值得注意的是,这60亿人口中,有亿人口中,有45亿是在亿是在20世纪增加的。更准确点说,世纪增加的
29、更准确点说,20世纪之初全球人口世纪之初全球人口只有只有15亿,在亿,在100年年时间里,人类数量时间里,人类数量净增净增45亿亿,比过去的几百万年的增长还要多出,比过去的几百万年的增长还要多出3倍。而在倍。而在1650年,也就是年,也就是350的前,地球人口才不过的前,地球人口才不过5亿。亿。22.人口增长为何如何之快人口增长为何如何之快依依据据人人口口学学的的研研究究,人人口口增增长长疾疾徐徐速速缓缓的的原原因因很很多多,而而健康、卫生和医学革命则首当其冲。健康、卫生和医学革命则首当其冲。回望回望20世纪科技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世纪科技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
30、科技昌明大大助长了人口增长。一方面,医学科学在科技昌明大大助长了人口增长。一方面,医学科学在2020世纪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进展,在短短世纪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进展,在短短100年里完年里完成了医学史上成了医学史上95%以上的发明和发现,使导致人口大量以上的发明和发现,使导致人口大量死亡的疾病得到了有效抑制。死亡的疾病得到了有效抑制。譬如,譬如,青霉素青霉素和各类和各类抗生素抗生素的发明,使许多急性传染病的发明,使许多急性传染病得到有效的防治。在得到有效的防治。在1940年,因感染而死的人,占所年,因感染而死的人,占所有死亡人数有死亡人数25%;今天因感染而死的人,比率还不到;今天因感染而
31、死的人,比率还不到3%。猩红热、脑膜炎、梅毒等不再使人闻之色变。而。猩红热、脑膜炎、梅毒等不再使人闻之色变。而曾给人类造成不尽灾难的天花在本世纪更是遭到彻底灭曾给人类造成不尽灾难的天花在本世纪更是遭到彻底灭绝。绝。23.另一方面,另一方面,营养学营养学和和卫生学卫生学的进展使人类找到了改善营养、的进展使人类找到了改善营养、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婴儿、孕妇和产妇死亡率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婴儿、孕妇和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显著下降。20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死婴率高达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死婴率高达20%。到。到1960年死婴率便降到了年死婴率便降到了15%,至,至1990年已减少到年已减
32、少到3%,孕妇的死亡率到,孕妇的死亡率到80年代已减到年代已减到9.5%。在非自然死亡率。在非自然死亡率下降的同时,人口平均寿命却在不断延长。在一些发达国下降的同时,人口平均寿命却在不断延长。在一些发达国家,人的平均寿命已经从家,人的平均寿命已经从1900年的年的40岁,延长到目前的岁,延长到目前的70多岁。多岁。另外,产业革命以来,提供了工厂就业机会、改善了卫生另外,产业革命以来,提供了工厂就业机会、改善了卫生设施、个人平均收入增长。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使设施、个人平均收入增长。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使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减少了生育大量孩子以料理庄稼的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减少了生育大量
33、孩子以料理庄稼的需求,妇女更加独立,最终出生率下降,导致人口增长率需求,妇女更加独立,最终出生率下降,导致人口增长率下降。但是,下降。但是,出生率下降要跟上死亡率下降的速度,需要出生率下降要跟上死亡率下降的速度,需要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整整一代人的时间,这是一条,这是一条经验规则经验规则。我们为什么对面对人口增长问题深感担忧?我们为什么对面对人口增长问题深感担忧?24.(1)乐观论与悲观论乐观论与悲观论悲观论者看到悲观论者看到,增加人口导致更多的资源损耗、更,增加人口导致更多的资源损耗、更大的环境污染、更多的能源耗费。而更多能源消耗大的环境污染、更多的能源耗费。而更多能源消耗意味着燃烧更多的化石燃
34、料或薪材,产生更多的废意味着燃烧更多的化石燃料或薪材,产生更多的废气,更多的二氧化碳,加剧全球温室效应。气,更多的二氧化碳,加剧全球温室效应。悲观论者预测悲观论者预测,人口增长和人类的高强度经济活动,人口增长和人类的高强度经济活动将带来政治、社会和环境恶化与崩溃。将带来政治、社会和环境恶化与崩溃。乐乐观观论论者者指指出出,卫卫生生保保健健服服务务的的改改善善、人人均均收收入入的的提提高高、平平均均寿寿命命的的延延长长,所所有有这这些些,我我们们这这几几十十年年不不仅仅在在北北方方国国家家看看到到了了,而而且且也也发发生生在在许许多多南南方方国国家。家。乐乐观观论论者者相相信信,人人具具有有创创
35、造造性性,能能够够克克服服人人口口增增长长和高强度经济活动带来的潜在的环境危害的能力。和高强度经济活动带来的潜在的环境危害的能力。25.(2)(2)人口的环境影响人口的环境影响人人类类对对环环境境的的影影响响不不仅仅与与人人口口数数量量有有关关,还还与与生生活活方方式式有有关关,如如使使用用什什么么资资源源,消消耗耗多多少少能能源源,产产生生多多少少污污染染等等。为为判判断断人人类类产产生生的的互互不不干干涉涉影影响响,英英国国学学者者约约翰翰和和安安妮妮提提出出了了一一公公式式:I=PATI=PAT(或或IPAT)IPAT),其其中中I I代代表表环环境境影影响响,P P代代表表人人口口,A
36、 A代代表表人人均均富富裕裕程程度度,T T代代表表维维持持这这种种富富裕裕程程度度的的技技术术导导致致的的损损害或者新能源和新技术带来的好处。害或者新能源和新技术带来的好处。26.美国虽然地广人稀,但对全球环境影响巨大美国虽然地广人稀,但对全球环境影响巨大 美国人口普查局根据美国各地的出生率、死亡美国人口普查局根据美国各地的出生率、死亡率以及移民人数所推算出的结果得知,在美国率以及移民人数所推算出的结果得知,在美国东部时间东部时间20062006年年1010月月1717日日上午上午7 7时时4646分,美国分,美国人口总数达到人口总数达到3 3亿人亿人,成为仅次于中国及印度,成为仅次于中国及
37、印度的世界人口第三大国。的世界人口第三大国。根据统计,美国每根据统计,美国每7 7秒钟左右便诞生秒钟左右便诞生1 1名新生儿,名新生儿,每每1313秒有秒有1 1人死亡,每人死亡,每3131秒就有秒就有1 1名外来移民进名外来移民进入美国的本土。若将这些都纳入公式中进行计入美国的本土。若将这些都纳入公式中进行计算,算,美国平均每美国平均每1111秒就新增秒就新增1 1个人,这在工业个人,这在工业化国家最快。化国家最快。27.美国虽然地广人稀,但对全球环境影响巨大美国虽然地广人稀,但对全球环境影响巨大一些专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一些专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3亿人,将对全球亿人,将对全球环境产生巨大影
38、响。据法新社报道,总部设在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据法新社报道,总部设在美国的美国的“环境与人口中心环境与人口中心”提出的国家人口与提出的国家人口与环境报告说,美国环境报告说,美国消耗的天然资源消耗的天然资源占世界的占世界的1/4以上,远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其它一个国家。以上,远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其它一个国家。美国美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温室废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温室废气约占全球的约占全球的1/4,到,到2020年预料将增至年预料将增至43%。美国人的。美国人的用水量用水量约占地球上居民平均数的约占地球上居民平均数的2倍,倍,食物的消食物的消耗量耗量也占全球第一,每人每年平均消耗肉类也占全球第一,每人每年平均消
39、耗肉类136公斤,欧洲为公斤,欧洲为72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则只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则只有有27公斤。公斤。28.美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密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密的国家根据根据约翰约翰和和安妮安妮提出的公式提出的公式I=PATI=PAT ,一个美国一个美国人的环境影响人的环境影响相当于:相当于:7070个乌干达人或老挝人;个乌干达人或老挝人;5050个孟加拉国人;个孟加拉国人;2020个印度人;个印度人;1010个中国人;个中国人;2 2个个日日本本人人、英英国国人人、法法国国人人、瑞瑞典典人人或或澳澳大利亚人。大利亚人。由此看来,美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密的国家由此看来,美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密的国家。29
40、2.2耕地减少耕地减少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世界粮食产量到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世界粮食产量到2030年必须年必须从目前的从目前的19亿亿吨再增加吨再增加10亿吨,几乎相当于从亿吨,几乎相当于从20世纪世纪60年年代中期以来的增长数量。然而,世界粮食种植面积增幅将十分代中期以来的增长数量。然而,世界粮食种植面积增幅将十分有限。自从有限。自从1961年以来,全球耕地总面积年均增长年以来,全球耕地总面积年均增长0.34,发展中国家耕地发展中国家耕地面积年均增长面积年均增长0.68。世界现有耕地总面积。世界现有耕地总面积约为约为15亿公顷,约占世界地表总面积亿公顷,约占世界地表总面积1
41、34亿公顷的亿公顷的11,约,约占占世界可耕土地总面积世界可耕土地总面积42亿公顷的亿公顷的36。绝大多数发展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不大。国家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不大。而且,而且,世界性耕地退化问题日世界性耕地退化问题日趋严重。趋严重。过去数过去数10年中,农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逐步放慢,年中,农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逐步放慢,原因之一就是土地退化。此外,自原因之一就是土地退化。此外,自1990年以来,世界绝大多年以来,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的粮食单产增长速度一直非常缓慢数地区的粮食单产增长速度一直非常缓慢。今后。今后30年中,世年中,世界粮食单产的年均增长率将进一步放慢至约界粮食单产的年均
42、增长率将进一步放慢至约0.8,30.2008年月在维也纳出席年月在维也纳出席“欧洲土地会议欧洲土地会议”的专家发出警告说,全球耕地面积正在迅速减少,这种的专家发出警告说,全球耕地面积正在迅速减少,这种现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现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这次会议主席、奥地利自然资源与应用生命科技大学教这次会议主席、奥地利自然资源与应用生命科技大学教授布卢姆发表讲话说,目前世界各国授布卢姆发表讲话说,目前世界各国城市及道路建设城市及道路建设中中侵占耕地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奥地利,平均每天至少会侵占耕地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奥地利,平均每天至少会有公顷耕地因道路、住宅或其他设施建设被占用;有公顷耕地因道路、住宅或
43、其他设施建设被占用;在德国,每天被占用的耕地有时甚至高达公顷。在德国,每天被占用的耕地有时甚至高达公顷。他指出,他指出,耕地面积日渐减少,但世界对耕地的需求却在耕地面积日渐减少,但世界对耕地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目前世界人口数量正以年均约万的不断增加。目前世界人口数量正以年均约万的速度增长速度增长,因此需要更多的土地种植粮食以满足新增人,因此需要更多的土地种植粮食以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口的需要。为此,布卢姆呼吁世界各国重视保护耕地,并采取强有为此,布卢姆呼吁世界各国重视保护耕地,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阻止城市化进程中乱占农业用地的现象。力的措施阻止城市化进程中乱占农业用地的现象。31.2.3环境污染
44、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大气污染臭氧臭氧(O3)层破坏层破坏酸雨酸雨大气污染:伦敦烟雾事件大气污染:伦敦烟雾事件水污染:石油泄漏事件水污染:石油泄漏事件噪声污染噪声污染综合型污染:汽车综合型污染:汽车“温室效应温室效应”32.工业三废排放是城市的主要污染工业三废排放是城市的主要污染大气污染物就有大气污染物就有100100种左右种左右,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的主要是煤粉尘、二氧化硫、一氧类环境威胁较大的主要是煤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碳化氢、硫化氢和氨等,世界每化碳、二氧化氮、碳化氢、硫化氢和氨等,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年的排放量达6 6亿多吨。亿多吨。33.臭氧
45、层破坏臭氧层破坏臭臭氧氧层层是是指指距距离离地地球球公公里里至至公公里里处处臭臭氧氧分分子子相相对对富富集集的的大大气气平平流流层层。它它能能吸吸收收以以上上对对人人类类有有害害的的太太阳阳紫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随随着着科科学学技技术术的的发发展展和和人人民民对对舒舒适适生生活活的的追追求求,制制冷冷剂剂、发发泡泡剂剂和和喷喷射射剂剂中中大大量量使使用用氯氯氟氟烃烃和和含含溴溴氟氟烃烃等等。但但氯氯氟氟烃烃、含含溴溴氟氟烃烃及及其其他他一一些些有有机机化化合合物物属属于于消消耗耗臭臭氧氧层层物物质质(),因此它们的大量排放对
46、臭氧层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它们的大量排放对臭氧层构成严重威胁。臭臭氧氧层层耗耗减减的的直直接接结结果果是是:大大气气层层中中的的臭臭氧氧含含量量每每减减少少,地地面面受受太太阳阳紫紫外外线线的的辐辐射射量量就就增增加加,人人类类患患皮皮肤肤癌癌的的患患者者就就会会增增加加至至。过过量量的的紫紫外外线线辐辐射射还还可可使使农农作作物物叶叶片片受受损损,抑抑制制其其光光合合作作用用,导导致致减减产产,或或改改变变细细胞胞内内的的遗遗传传基基因因和和再再生生能能力力,使使农农产产品品质质量量劣劣化化。过过量量的的紫紫外外线线也也会会杀杀死水中的微生物,造成某些物种灭绝。死水中的微生物,造成某些物种
47、灭绝。34.酸雨酸雨酸酸雨雨是是指指pH值值小小于于56的的雨雨水水、冻冻雨雨、雪雪、雹雹、露露等等大大气气降降水水,人人称称“空空中中死死神神”,是是目目前前人人类类遇遇到到的的全全球球性性区区域域灾灾难难之之一一。环环境境监监测测资资料料明明,由由于于大大气气层层中中的的酸酸性性物物质质增增加加,地地球球大大部部分分地地区区上上空空的的云云水水正正在在变变酸酸,如如不不加加控控制制,酸酸雨雨区区的的面面积积将将继继续续扩扩大大,给给人人类类带带来来的的危危害害将将与与日日俱俱增增。现现已已确确认认,大大气气中的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和二气化氮二气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
48、质。目目前前,全全球球有有三三大大块块酸酸雨雨地地区区:西西欧欧,北北美美和和东东南南亚亚。我我国国长长江江以以南南也也存存在在连连片片的的酸酸雨雨区区域域。在在酸酸雨雨区区域域内内,湖湖泊泊酸酸化化,渔渔业业减减产产,森森林林衰衰退退,土土壤壤贫贫脊脊,粮粮菜菜减减产产,建建筑筑物物腐腐蚀蚀,文文物物面面目皆非。目皆非。35.水污染:石油泄漏事件水污染:石油泄漏事件在六七十年代,油轮触礁后石油外漏,造成海水严在六七十年代,油轮触礁后石油外漏,造成海水严重污染的事件,经常见诸报端。特别是重污染的事件,经常见诸报端。特别是1969年年2月美国加州圣巴巴拉海峡钻井平台的石油泄漏事件,月美国加州圣巴
49、巴拉海峡钻井平台的石油泄漏事件,引起举世振惊。当时石油平台向大海中喷出了引起举世振惊。当时石油平台向大海中喷出了330万加仑的石油,石油覆盖了广大区域的海面,刺鼻万加仑的石油,石油覆盖了广大区域的海面,刺鼻的恶臭味蔓延到数公里以外。海鸟的羽毛被黑色油的恶臭味蔓延到数公里以外。海鸟的羽毛被黑色油污裹覆,鱼和海鸟的尸体横陈岸边,景象残不忍睹。污裹覆,鱼和海鸟的尸体横陈岸边,景象残不忍睹。该事件直接促成了该事件直接促成了1970年第一个世界地球日的确年第一个世界地球日的确立。立。并促成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令,如并促成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令,如1970年,年,环境政策法案在美国正式成为法律,其后又通过了环
50、境政策法案在美国正式成为法律,其后又通过了清洁空气法,接着在清洁空气法,接着在1972年又通过了清洁水域法。年又通过了清洁水域法。36.水污染:罗马尼亚金矿污水温漫坝事件水污染:罗马尼亚金矿污水温漫坝事件2000年年1月月30日,罗马尼亚境内一处金矿污水沉日,罗马尼亚境内一处金矿污水沉淀池,因积水暴涨发生温漫坝,淀池,因积水暴涨发生温漫坝,10多万升含有大多万升含有大量氰化物、铜和铅等重金属的污水冲泄到多瑙河支量氰化物、铜和铅等重金属的污水冲泄到多瑙河支流蒂萨河,并顺流南下,迅速汇入多瑙河向下游扩流蒂萨河,并顺流南下,迅速汇入多瑙河向下游扩散,造成河鱼大量死亡,河水不能饮用。匈牙利、散,造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