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5 ,大小:8.08MB ,
资源ID:128258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纵隔淋巴结节结核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ppt课件.ppt

1、病例讨论病例讨论病史病史患者,女性,17岁,消瘦、乏力、食欲减退。CTCT平扫平扫 轴位轴位CTCT平扫平扫 冠状位冠状位CTCT增强增强 动脉期动脉期 轴位轴位CTCT增强增强 动脉期动脉期 冠状位冠状位CTCT增强增强 静脉期静脉期 轴位轴位CTCT增强增强 静脉期静脉期 冠状位冠状位请大家讨论请大家讨论纵膈淋巴结结核纵膈淋巴结结核概述纵膈淋巴结结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1、原发性病因不明,表现为(慢性)淋巴肉芽肿。原发性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特别是AIDS 病患者,而健康人群中不常见。2、继发性多由邻近部位结核感染波及,多来自肺部结核。继发性纵膈淋巴结结核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是近年来

2、随着儿童计划免疫的全面实施,其发病率见低,成人发病率明显增加。CT诊断价值CT能很好地显示纵隔淋巴结核的结节大小、边缘、密度及肺内有无伴发病变,而增强CT扫描更能显示中央低密度衰减区和周边强化的结节,加上随访,对诊断纵隔淋巴结核,甚至对确定是否活动期有很大帮助。影像学表现1、病变形态与边缘变化病灶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变化分 3种:1)边缘清晰,周围脂肪间隙存在;2)边缘不清,周围脂肪间隙模糊;3)病灶融合成边缘不规则团块形,气管、支气管受压。2、密度变化1)平扫时就可见结节内中央低密度,增强后周边呈环 形强化。2)增大的淋巴结是多灶的小、低密度交错,部分淋巴 结粘连,平扫界限不清,增强后可

3、见区域粘连的淋 巴结不完整的强化环而中心低密度影部分相连。3)结节也可以是均质的,没有低密度衰减区,而且结 节相对较小。4)部分病灶伴有钙化。3、肺内伴发病变A: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肺内纤维条索钙化灶未见活动性 病变.B:发现右肺近纵隔结节影.鉴别诊断纵膈淋巴结结核需与纵膈淋巴瘤、纵膈型肺癌、肺门淋巴结转移瘤等相鉴别。淋巴瘤淋巴瘤双肺转移诊断要点:纵隔淋巴瘤肿大的淋巴结分布以前纵隔和支气管旁组最常见,可融合成块,肿大淋巴结有融合包绕大血管的趋势也可致血管移位,多见于青年或青少年,其次为老年,临床有发热等,其他部位多有淋巴结肿大。纵隔型肺癌转移性肿瘤转移瘤:常有原发病史,并常以肺癌多见,其受累部位常

4、位于上腔静脉与气管之间,隆突下及支气管肺区,血管前间隙受累较少见,而且增强强化不明显。胸内甲状腺肿胸内甲状腺肿胸内甲状腺:1)常位于胸骨后间隙,主气管常受压 移位 2)钙化常见,3)肿块常向颈部延伸,4)可有明显强化。胸腺瘤 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组织,临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组织,临床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多见于床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多见于3030一一5050岁岁,平均发病年平均发病年龄龄4444岁。岁。CT肿块沿升主动脉、上腔静脉生长,与右心缘分界较清,内可见一粗条状钙化影。畸胎瘤1)囊性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2)发病年龄小于胸腺瘤 3)肿块内可有多种成分,脂肪,

5、骨,钙等 4)囊变多见纵隔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或囊性畸胎瘤为囊壁不厚而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内容多为密度偏低均匀一致的液体 囊性畸胎瘤恶性畸胎瘤 神经源性肿瘤 小结好发于中、青年肿大淋巴结以多发为主,单侧多于双侧,多累及气管周围,右侧多于左侧,文献报道这可能与肺的淋巴引流及右侧纵隔组织松软等有关。肿大淋巴结形态多较规则,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病变早期较少融合,后期相邻区域淋巴结因包膜破溃也可融合为较大不规则团块。肿大淋巴结 CT 平扫多表现密度均匀,部分较大病灶因中央坏死可出现稍低密度区,CT增强扫描均可明确显示病变强化特征,即结节状、环状、分隔状及不均匀强化,薄壁或者厚壁环形强化具有特征性。A,体检发现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增大,气管旁淋巴结增大。B,颈部淋巴结肿大,气管旁纵隔内肿大淋巴结呈环形强化。C,前纵隔明显肿大淋巴结,相互融合,胸腔及心包少量积液。D,肺癌患者,近日出现声音嘶哑,CT示主肺动脉窗淋巴结肿大。E,纵隔一巨大淋巴结,肿块轮廓光整,明显强化。1)纵隔淋巴结转移2)淋巴瘤3)淋巴结结核4)结节病关于胸腺瘤,下列描述中哪项说法正确A,常见于儿童及20岁以下者。B,直径大于10cm者,恶性变的可能性明显增加。C,无论良恶性,胸腺瘤均有完整包膜。D,肿瘤内部有钙化,则提示良性。E,恶性者易发生血行转移,但很少发生胸膜转移。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