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12.50KB ,
资源ID:1282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年乡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doc)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乡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doc

1、2021年乡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推进我镇法制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推进“平安蓝田”的建设。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本年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一、夯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建设1、加强组织建设。镇要及时调整领导小组,要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今年的预防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制定工作制度。进一步探索建立青年中心、青少年维权中心、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法律学校等维权工作阵

2、地建设。2、优化工作队伍。通过强化培训、实践交流等方式加强预防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着力提升组织协调能力、服务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做好干部队伍的培训,加强法制实践能力的辅导,提升干部队伍的法制素养。3、健全工作制度。完善_镇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考核办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考核办法。完善青少年违法犯罪信息采集点的建设,构建青少年违法犯罪信息报送机制。二、协调村两委、学校、家庭对青少年教育的齐抓共管1、加强“两法两制”的宣传,实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措施。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发挥法制辅导员的积极作用,深入开展校园法制宣传活动。将青少年法制

3、教育列入正式课程,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保证每两周一个以上课时。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地方和学校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学法求知的主动性,培养青少年崇尚科学、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自尊、自爱、自律、自醒的精神。2、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继续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培训班、研讨会和“拒绝邪教进家庭”签名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家长,特别是农村学生家长和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学生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帮助他们掌握正确而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推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三、推进重点工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力度1、继续开

4、展有害图书专项整治行动。一方面联合公安、文化等相关部门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生产、销售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本”图书的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要组织编写和推荐一批内容健康、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图书,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展向青少年赠书活动,丰富广大青少年的文化生活。2、继续做好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整治工作。联合公安、学校等部门重点整治中小学生帮会活动、以大欺小、强行勒索财物等突出问题,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学校群防群治,组织中、小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参与法制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四、深化重点群体的教育、服务、管理工作l、服务青少年的学习、就业需求。重点关心弱势群体、流动人口的子女,使他们不因贫因故失学,保障其合法权益。组织开展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问题和“双失”青少年问题的专题调研。2、关注弱势青少年群体。联合司法、公安等部门深化刑释解教青少年安置帮教工作,建立“助一”、“多助一”的刑释解教青少年结对帮教机制,积极实施“矫治计划”。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辅导活动。通过设置宣传画廊、咨询台、发放资料、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反邪教集中宣传咨询等活动,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青少年解除心理障碍。4、加强对闲散社会青少年的教育管理。第 3 页 共 3 页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