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港总体规划(送审稿)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市交通局*港总体规划(送审稿)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市交通局2009年11月*港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惠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副组长:梁为东市政府副秘书长X 生 市交通局局长成员:邓志荣市发改局局长陈建中 市经贸局局长唐海洲 (市外贸经局局长)何镜才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孟广生 市建立局局长梁大盛市水利局局长严威盛市环保局局长王荣华市统计局局长X卫红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全海华市交通局副局长王沛仕*海事局局长X福洪省西江航道局局长林洪凯*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欧绍腾端州区副区长苏振棠鼎湖区副区长X冠儒四会市副市长邵志坚高要市副市长罗俭明广宁县副县长丘杰文德
2、庆县副县长陈 亮封开县副县长孔祥梦怀集县副县长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主管院长: 主管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袁其军工程负责人:X国强魏雪莲主要参加人:李文艳 杨素英 宋莉莉 荣学文X国强 魏雪莲 钟亦斌*市交通局局长: X生副局长:全海华副局长: 周泽英总工: 王华中规划基建科科长:曾文成港航管理科科长:罗燊廷规划基建科副科长:谭惠全总工室:杨云芳规划基建科:梁冬冬规划基建科:陆凯涛港航管理科:陈建勇. v . .目 录前言1第一章港口开展的现状6第一节地理位置6第二节自然条件6第三节港口现状13第四节综合评价19第二章港口吞吐量和船型开展预测28第一节港口经济腹地28第二节港口吞吐量开展水平预测2
3、8第三节船型开展预测44第三章港口性质与功能48第一节港口的性质48第二节港口的功能53第四章港口岸线利用规划56第一节岸线资源评价56第二节港口岸线利用规划61第五章港口总体布置规划77第一节规划原那么77第二节港区划分77第三节港区布置规划82第四节水域布置规划90第五节港界92第六章港口配套设施规划95第一节集疏运规划95第二节供电规划97第三节给排水规划98第四节通信信息规划100第五节港口支持系统规划101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103第一节港口环境现状103第二节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104第三节环境保护规划105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108第八章港口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关系110第九章问题
4、与建议114附件:*港总体规划港口吞吐量开展水平预测附图:*港总体规划图册. v . .前 言一、规划背景*市地处*省中西部,珠江三角洲西缘,东邻*市,北依*市、*市,西南与*市相连,西与*自治区的*市接壤。*市内河水运资源较为丰富,西江、北江、绥江流经本市,*是西江航运干线3000吨级海轮航道的起点,顺西江下行3000吨级海轮可直达珠江三角洲腹地及港澳地区,并可经崖门出海到我国沿海和东南亚,溯西江而上1000吨级内河船舶可达*市。*港开展历史悠久,水上运输一直占有比拟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港得到了比拟快的开展,相继建立高要、三榕、马房等码头,初步改变了港口落
5、后的面貌。*港作为水陆联运的重要节点,在*市外向型经济开展、与珠江三角洲腹地及港澳地区物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8年港口完成吞吐量4429万t,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6.4万TEU。2002年8月*省航运规划*编制完成了?*港总体规划报告?,报告中提出*港由*新港、封开港、德庆康州港、德庆悦城港、高要禄步港、高要金利港、四会马房港、大旺港等组成。上述规划的编制,有效地指导了*港的开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港面临的开展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开展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以调整*产业定位、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战略目标,高起点构建开
6、放式现代港口物流体系,力争成为西江流域和粤*区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国家开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原交通部于2007年6月联合引发了?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是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所依托的西江航道已经实现通航3000吨级海轮的开展目标;城市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将把*建立成为花园式风景文化名市。为充分发挥*港的区位优势、港口资源优势,抓住开展机遇,理清开展思路,以科学开展观指导*港的可持续开展,完善港口布局、优化港口构造,全面提高港口的现代化水平,协调处理好港口开展与经济开展、城市建立之间的关系,科学、有效地利用和保护岸线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国港口法?规定,尽快开展?*港总体规划
7、的编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受*市交通局的委托,交通部规划研究院承当了?*港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二、规划原那么和方法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统筹规划、优化布局、调整构造、突出重点,打造大港口大工业大物流新格局,构建和谐、高效、可持续开展的现代化港口,全面提升*港在珠江三角洲及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开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划原那么:l 在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省内河航运开展规划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确定*港的功能、定位及开展方向,充分表达*港的特色。l 发挥*港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岸线资源优势,稳固*港在西江航运干线和珠江流域的运输枢纽地位,既要适应流域中上游地区物资在*中转的开展要求
8、又要发挥港口在沿江开发开放中的支撑和促进作用。l 注重港口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港口资源,充分表达港口资源规模化、集约化的开发原那么。l 加强港口与腹地相关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衔接协调和互动开展,协调好港、城之间的开展关系,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l 充分考虑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港口岸线资源,为港口的可持续开展留有足够的余地。规划方法:本规划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一元回归分析、灰色理论、指数平滑、综合分析、专家咨询及现场调研等方法。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市境内西江、北江、绥江、贺江等主要通航河流的岸线及其相关水陆域。规划期限:根底年2008年,规划
9、水平年2020年、2030年。三、规划的主要结论1截至到2008年底,*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26个,年综合通过能力655万t、14万TEU、212万人次。主要码头有*三榕、高要、马房、康州等,另外,辖区内还分布有众多以瓷土装卸为主的简易码头。近年来,随着*港自身的开展及城市建立的加快,*港在促进*市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优化与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物流业开展和沿江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港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2008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429万t,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6.4万TEU。2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港吞吐量将持续增加,主要货类是集装箱、煤炭、矿建、件杂货、水泥,预测2020年、203
10、0年*港货物吞吐量将分别到达8100万t、13500万t,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180万TEU、370万TEU。3*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集装箱喂给港,是*市现代物流和临港工业开展的重要根底,是腹地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依托。*港将以内外贸集装箱和能源、原材料、通用散杂货物运输为主,加快开展港口物流、保税、商贸效劳,逐步开展成为具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开发、现代物流等功能的、内外贸结合、客货兼顾的综合性、现代化港口。4根据各主要航道的水陆域条件、宜港岸线资源分布、开发利用和*市城市开展对岸线利用的要求,*港共规划港口岸线长度57980m,其中,已利用港
11、口岸线7333m,规划期内开发利用港口岸线长24407m,预留港口岸线长度为26240m。5.*港将重点开展为公共运输效劳、具有综合运输枢纽功能的以及与*市沿江工业布局相适应、为沿江工业效劳的港区作业区,*港将规划形成以新港港区为核心,以高要、四会、德庆、封开、大旺、三榕等港区为重点、以九市、八角坑等港点为根底的大中小泊位相结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七个港区、十四个港点的总体开展格局。新港港区是*市开展现代物流业的主体港区和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区,主要为*市现代物流业和经济社会开展效劳,并为西江航运干线及珠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的物资中转运输效劳,以集装箱、件杂、散粮、油品等货物运输为主,包括新港、贝
12、水和沙浦作业区。四会马房港区主要为四会及周围地区的经济社会开展效劳,以集装箱、件杂、陶瓷原料、工业制品、两废原料等装卸为主。高要港区包括高要作业区和金利作业区,主要为高要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开展效劳,以集装箱、件杂等运输为主。德庆港区包括康州作业区和九市作业区,主要为德庆及周围地区经济开展效劳,以集装箱、件杂、危险品等运输为主。封开港区包括江口作业区和长岗作业区,主要为封开及周围地区经济开展效劳,以集装箱、件杂、原材料、水泥产品等运输为主。大旺港区为大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效劳为主,以件杂、集装箱、煤炭、铝制品等装卸为主。三榕港区以集装箱、件杂等运输为主,为城区及周边地区效劳。九市、八角坑等十
13、四个港点主要为所依托城镇的经济开展及物资交流效劳,以通用散杂货等综合性码头为主。,第一章港口开展的现状第一节地理位置*市位于*省中西部,东部和东南部与*和江门两市相邻,西南与*市相接,北部和东北部与*市毗邻,西临*壮族自治区。全境处于北纬22472424和东经1112111251之间。*市东邻穗、深、港、澳等经济兴旺地区,背靠大西南,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珠三角核心区和大西南的重要枢纽。广肇高速、G321线、G324线,广茂铁路*至*贯穿全境,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距*水路142海里,上可达*。初步形成了公路、水路、铁路协调互补、快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港口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第二节自然
14、条件一、气象*市地处西、北江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沿西江干流北侧通过,横贯市境南部,具有夏凉冬暖、降水丰沛等特点。根据沿江主要气象站资料统计分析,气象特征值如下: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20.821.9。1月份气温最低较低,最低气温-0.7-3.4;7月份气温最高,最高气温38.637.9。北部山区气温较南部西江河谷气温低。2降雨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650mm,北、东北部雨水充分,多年平均降雨量2200mm,自北向南和自东向西递减,其余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1600mm。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较大,暴雨集中。每年49月为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怀集县洽水气象站最大年
15、降雨量3073mm,最小年降雨量1111mm,相差2.76倍;暴雨一般集中于东北部,24小时最大降雨383.1mm。3风况本市处亚热带季风区,风况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平均风速1.32.7m/s,最大风速32 m/s。*是台风活动侵袭经过的地区之一,台风从珠江口附近登陆,主要影响高要、四会、端州、鼎湖等市区,过境的台风如果强度较大,那么北部及西北部的广宁、怀集、封开、德庆等县也会受到影响。台风影响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近十年影响本市的台风有9次,影响严重的有3次。过境台风一般在8级以下,8级以上台风较少出现,风向多是东到东北风。4雾雾多发生在14月,最多出现在23月
16、份。各区市县雾日不同,高要市年平均雾日2.5天,年最多雾日6天;封开县雾日较多平均22天,年最多雾日31天。5湿度由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除山区外,大局部地区空气中的水气较多,平均相对湿度为8083%。沿江主要气象站气象特征值表表1-1特征工程高要站德庆站封开站四会站三水站多年平均气温21.921.620.821.321.6极端最低气温-1.0-2.2-3.4-1.2-0.7极端最高气温37.938.638.737.937.9多年平均降水mm16041530142017871677日最大降雨量mm216.3193.2198.9199.4175.5最长连续降雨天数1919202422中雨天数27.
17、928.526.128.725.7大雨天数18.311.610.615.214.1平均风速m/s1.71.51.32.72.7最大风速m/s3212122322常风向NE、NNEEN、NENN、NNE强风向NSSWN、SSEN、NNW、ENE大于8级风的天数3.73.35.15.55.5平均雾日天/年2.517.522.6126.6年最大雾日天6273125年均相对湿度%8081828380二、水文1径流*地表径流丰富,但径流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市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0条,分属西江、北江两大水系。西江高要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15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70
18、24m3/s;北江三水站多年平均径流量394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1250m3/s;北江支流绥江多年平均径流量73.6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245m3/s;西江支流贺江多年平均径流量16.73亿m3。年际间径流量悬殊较大,高要站年最大径流量和年最小径流量相差3倍。西江、北江49月为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量80%以上;10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其中12月为最枯,高要站最枯月均流量仅2300m3/s左右,三水站月均流量仅180m3/s。2潮汐*境内主要河道均属感潮河道。潮汐属不规那么半日潮,日潮不等现象显著,一天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潮位均不相等,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潮差小,上下潮年际变化不大,
19、径流与台风对潮位影响较大。西江干流枯水期潮区界可达*,潮流界可到三榕峡;北江潮区界可达芦苞一带,潮流界可到马房。西江、北江受南海潮汐影响,但以径流动力为主。3水位*市境内西江、北江丰枯水位变化较大,一般枯水期10月至翌年3月水位较低,汛期4月至9月水位较高,主要水文位站特征水位见表1-2水位珠基,下同。绥江怀集县城以下多数河段根本渠化,水位受梯级控制变幅较小。西江、北江主要测站水位特征值表表1-2站名所在河流历年最高水位m历年最低水位mm水位变幅(m)封开西江26.021.924.12德庆西江21.83-0.1722.0高要西江13.62-0.513.71马口西江10.06-0.5210.58
20、三水北江10.39-0.4610.853. 泥沙*市境的河流均属少沙河流。西江高要水文站多年平均输沙量7060万t,平均含沙量为0.32kg/m3;绥江石狗站的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8 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111.4万t。河流输沙量变化受降雨和径流变化影响,年际及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丰水年河流输沙量大,枯水年那么输沙量小;汛期49月输沙量约占全年输沙量的95%左右。三、地形、地貌*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盆地及冲积平原较少,全市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1%,平原和河川水域占总面积的19%。山地和丘陵主要分布在北部、东北部和西部的广宁、怀集、封开、德庆等县,其间分布假设干盆地,如梁村盆地、高要
21、盆地等。河谷平原分布在东南部四会、高要、鼎湖、端州等市、区,为珠江三角洲平原西北边缘。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岩溶地形发育良好,形成石林、溶洞、孤峰等岩溶地貌,如*市区七星岩、怀集燕岩、封开白石岩等。花岗岩分布也很广泛,如封开杏花河的亚洲最大斑石即为一景。四、工程地质一区域地质概述元古界震旦系地层小面积分布于怀集县,岩性主要为变质砂岩、板岩等。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及志留系地层分布于各地,其中封开、德庆、怀集等县有大面积出露,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板岩、页岩及灰岩等,有不同程度变质。上古生界泥盘系、石岩系等地层,岩性为石英砂岩、板岩、灰岩等,石英砂岩岩性坚硬,在干支流常构成峡谷,如端州区的三榕峡、羚
22、羊峡等;灰岩分布地段岩溶现象较发育,如*七星岩等。中生界白垩下第三系地层,分布于怀集县,以红色砾岩、砂岩、粘土岩为主,岩石质地疏松,多成盆地沉积;高要市及四会市东部为珠江三角洲西缘,属第四纪沉积,多为细砂、粉砂、粘土和淤泥,干流亦常发育厚达30m的第四系冲积层。岩浆岩以燕山期花岗岩最为发育,在怀集、广宁、封开、德庆等县大面积出露。本区历史上经历了屡次构造运动,造成现今复杂的构造轮廓。地层的断裂构造大局部走向为北东至北北东,X川四会断褶带为市内最大的断褶带,由广宁、四会之间向西南延伸至*、阳春,斜切西江干流,断褶带宽1050m,由一系列北东至北北东向的断裂皱褶所组成,并屡次为岩浆岩侵入,是强大的
23、动力变质带。二西江、北江沿岸地质概述1西江1封开河段封开河段在地质构造上处于长期隆起区,前泥盆纪岩层广泛分布,中生代以来产生了北东南西走向的封川长安大断裂,由于长期受剥蚀,造成丘陵广布的地形地态。西江两岸常有两级阶地存在,平原较少。江口镇处于西江及贺江集合的三角区阶地上,岸线根本稳定,地形较平坦。第四纪地层覆盖厚度不大,一般在5m左右水域及20m以内陆域岸坡区。以山区河流冲积物及岸坡残丘风化物堆积而成,常具有明显的层状性质,受西江水位枯、洪期影响较大,失水时一般呈可塑至硬塑状态,洪水期那么易受水浸软化。2德庆河段德城镇位于北岸的支流汇入处,该处上覆第四纪地层,以冲洪积堆积地层为主,陆域沿岸以冲
24、洪积形成的浅灰色粘土层为主,多具细粉沙薄层状构造,厚度可达20m,其下那么为冲积形成的中砂及卵石层,厚度约79m左右;基底为泥盆纪砂岩,其层面12m左右已风化呈碎块状。德庆悦城至高要禄步、小湘一带处于粤西隆起带与粤中凹陷带两个构造单元局部结合而成的低山和丘陵地貌区。石狗禄步*一线为上述两个单元构造单元接触的地带,断裂错综,构造线走向为北东西南,泥盆纪与前泥盆纪岩层组成了本区主要的地质根底,以砂岩或变质岩为主。悦城已建码头工程地段,灰岩根本直接裸露于地表,陆域有少量植被层覆盖,水域那么有厚度大约5m左右的冲积层覆盖,岸坡地段那么随着地形变化,第四纪冲积的粘性土厚度一般为515m左右;基底基岩性质
25、坚硬,风化壳厚度不大。3端州、鼎湖、高要河段该区地段根本属高要平原区控制,平原分布于*市区和高要市城区一带,平原之上石灰纪灰岩零星出露,形成卡斯特孤峰群,并有一系列溶洞和钙质沉淀。在高要平原的东西两侧,孤立分布着丘陵和台地,丘陵由罗平山脉绵延的孤山群组成,岩质属泥盆纪轻变质石英砂岩、板状页岩及砂岩。西江斜切地层走向穿过这局部丘陵区,形成高差较大的峡谷,即三榕峡和羚羊峡。根据三榕港区已有的钻探资料,该区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纪洪冲积混合地层,厚度较大,在常年水位线以下的西江沿河局部以淤泥类土及中粗砂层为主,常具有层状构造,厚度达3035m以上;沿以上岸坡至阶地地段除顶部有一层厚度约310m的粘性土层
26、外,下部均为原西江河岸近、中期及早期沉积的淤泥质土,厚度在3035m以上,其间不均匀地夹有薄层或透明镜体状的中细砂层。个别资料显示基岩外表属变质砂岩的碎块,岩质坚硬。根据*新港资料,该处第四纪地层以黄黄褐、灰褐色粘土层为主,外表及其间夹有不连续层状或透明体分布的淤泥质土,厚度不均匀,层底高程起伏变化较大,约68m;一般在珠基-11-19m即达基岩石灰岩,个别地段发现有古夷平面残积的粘性土混碎石及卡斯特洞穴堆积物,埋深在珠基下-32m左右。基岩为石灰系灰岩,黑灰色、致密坚硬。一般钻进基岩3m范围内,未发现喀斯特发育现象。2北江*市北江沿岸为珠江三角洲西北边缘的西北江三角洲平原地区,沿岸地势平坦。
27、根据四会大旺作业区钻孔资料揭露,北江沿岸地层岩性由上而下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及耕植土层、冲积土层、残积土层,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泥岩、砂岩。人工填土层及耕植土层一般厚0.5m,冲积土层平均厚度22.6m,残积土层厚1.4m;基岩面起伏平缓,按岩石的风化程度由上而下可分为:全风化岩带,厚度3.3m,强风化岩带,厚度1.210.5m,中风化岩带,厚度1.913m,微风化带,厚度1.3m。五、地震*市辖区内历史上未发生过裂度大于6度的地震,根据2001年公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0362001,*市多数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根本烈度为度。第三节 港口现状一、港口的开展历程*市历
28、史悠久,水路运输长期以来都比拟兴旺。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港的港务管理机构建立和行业管理,1950年成立了*港务所,1955年改为*港务管理局,直属珠江航运管理局领导,1959年改由*省航运厅领导。1991年*港务管理局与新建投产的三榕港合并,成立*港务局,直属*市交通委员会领导。根据?中华人民*国港口法?要求,按照政企分开的原那么,2004年实行了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市港航管理局,具体行使全市港口行政管理职能。原*港务局的生产经营业务全部剥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参与市场竞争。*港比拟专业化的港口设施主要有高要、三榕、马房等码头。高要集装箱码头于1990年建成,1998年随着经营主
29、体的变化,对原有的设施进展了改造;三榕港2个集装箱泊位于1991年建成投产;马房集装箱码头于1997年建成投产,可靠泊1000吨级船舶,成为*市主要的水路二类口岸码头,标志着*港开场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开展。目前,*新港一期工程2个5000吨级集装箱泊位已根本建成,码头岸线长度264m,一期工程港区用地239亩。二、港口设施状况截至到2008年底,*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26个,年综合通过能力655万t、14万TEU、212万人次。主要分布有*三榕、高要、马房等码头,分泊位吨级分布:300t以下泊位43个,300t含300t500t泊位21个,500t含500t1000t泊位43个,1000t含1
30、000t以上泊位19个。另外*港还分布有众多以瓷土装卸为主的简易码头,以满足瓷土外运的需要。港口现状见表1-3。1三榕集装箱码头三榕码头长133m,码头前方平台宽25m,最大靠泊能力为1500吨级。三榕码头前沿配置起重机械5台,最大起重能力45吨。三榕码头是*市的水路二类口岸码头,是*及周边地区主要的外贸进出口岸,目前,已根本形成了相当优良的口岸效劳环境,年货物通过能力250万t,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为3万TEU。2马房口岸集装箱码头马房码头位于绥江与西江交汇处附近,港区码头以直立式构造为主。交通部门管辖码头泊位4个,总长88延米。最大靠泊能力500吨,属于国家水路二类货运口岸。货物进出以水泥
31、煤炭、石材、集装箱等为大宗。3高要集装箱码头高要码头位于*大桥上游、西江南岸,有500吨泊位1个,设计年吞吐能力20万t、2万TEU,属于国家水路二类货运口岸。进出口货物主要为集装箱、件杂货等,主要通往港、澳、珠江三角洲地区。4德庆康州码头德庆康州码头位于德庆县的德城镇东塔根村,现占地面积17000m2,有1000吨级泊位2个,占用岸线长度为100m,港区货物以集装箱、松脂、石料、煤等产品,属于国家水路二类货运口岸。5封开口岸码头封开口岸码头位于封开县城、西江左岸,有1000吨级泊位2个,占用岸线长度120m,年吞吐能力10万t。港区主要货物为集装箱、水泥、石料等。航道现状:*港具有十分优越
32、的航运条件,现境内有西江、北江、绥江、贺江等主要通航河流,其中西江流经*市长度为225km,其中西江*大桥以下已经到达通航3000吨级海轮的标准,*大桥以上已经到达通航1000吨级船舶的三级航道标准,目前正按照二级航道标准进展整治,整治完成后界首*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北江已经到达四级航道标准,中洪水时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绥江沿线建有马房、白沙、春水、东乡及牛歧枢纽,通航条件得到改善,但全线尚未到达六级航道标准。贺江目前已经到达六级航道标准。三、港口生产运营状况一港口吞吐量完成情况根据*市交通局统计,2008年*港货物吞吐量完成915万t,而根据海事部门统计的*市水路货物到达量和发送量合
33、计达4000万t左右。海事部门根据船舶实际完成情况统计货物的到、发运量,因此,海事部门统计的货物到发量可以比拟全面的反映全市水路货物运输量水平。为此再结合有关港口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等综合分析,调整后*市港口吞吐量为4429万吨,其中进口1234万吨,出口3195万吨。港口主要货类以石油及其制品、煤炭及矿建材料等大宗散货为主,2008年上述货物完成吞吐量3646万吨,占港口吞吐总量的82.3%;集装箱货物完成391万吨、36.4万TEU,占港口吞吐总量的8.8%;其余那么为钢铁、木材、化肥及粮食等件杂货,合计完成392万吨,占港口吞吐总量的8.9%。2008年*市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21万人次。吞吐
34、量现状见表2-2。1港口集装箱运输快速增长*市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场开展水路集装箱运输业务,到九十年代中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为1万TEU水平。“十一五期间,*省外向型经济开展迅猛,同时水路交通根底设施建立力度加大,促进了*市水路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开展,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由2000年18.8万TEU增长到2008年的36.4万TEU,年均增速8.6%。2以砂石等矿建材料为主,并主要由简易码头完成近两年*市河道砂石开采量为50006000万t,近年来由于受采砂限制政策影响,*市河道采砂量较前两年大幅减少,下降到3000万t左右,仅为采砂顶峰时期量值的一半。但通过正规港口装卸的货物量缺乏1000万t,其
35、余大局部多通过自然岸坡操作,且以砂石等矿建材料为主,目前*港吞吐量中砂石占80%。3港口货物吞吐量中调入与调出并存由于*市地处*省中西部地区,境内山区河流较多,拥有较为丰富的矿石、砂石料及林木资源等,因此利用资源优势,开展相关产业是*市经济开展的主要依托。港口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开展的重要支撑,在腹地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港承当的货物运输品种中砂石、水泥、木材和矿石等货类以外运为主,主要流向省内珠三角地区;而本地匮乏同时又是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煤炭、石油制品及粮食等物资那么多从区外调入。二到港船型情况*是西江航运干线3000吨级海轮航道的起点,沿西江下行可直达珠江三角洲腹地及港澳地区,经崖门
36、出海到我国沿海和近洋。根据*海事局海船统计资料显示,进、出港船舶最大为5000吨级海轮,近两年船型现状及变化情况见表1-4。近年来,*市进出港船舶呈现出以下特点:到港船舶总量快速下降,但载重吨大幅度提高。2006年*进出港船舶共计2024艘次、163万载重吨,2008年进出港船舶1540艘次、197万载重吨;进出港艘次比2006年减少484艘次,平均载重吨比2006年增长59%。到港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2006年*进出港船舶1700载重吨以上的共计140艘次、32.6万载重吨,2008年*进出港船舶1700载重吨以上的共计299艘次、89.9万载重吨,船舶大型化趋势非常明显。到港的大型船舶中主
37、要是散货船和其它货船。2008年*市进出港船舶中的散货船和其它货船,总艘次和总载重吨分别占进出港船舶总量的89%和93.2%。运往港澳地区的外贸箱和到*的内贸集装箱船,大多数由内河船舶运输,海运集装箱船舶较少。*海事局进、出港船舶变化情况表表1-4 单位:艘次、万t2006年2008年总计850t以下8501700t17005000t500017000t总计850t以下8501700t1700t5000500017000t合计艘数2024107980513911540107316828118载重吨1633719618306689479319742624219838068858371992778
38、4577452918油船艘数104138911642载重吨1043319315867742000624239803980液化气船艘数141313434载重吨999292827103130631306散货船艘数25816827631487211146载重吨303554651232860020983140912632803832035085616670集装箱船艘数354293616868载重吨348653276155734989021490214其它货船艘数12868923821212139617516512载重吨865585542216289666337031439907840534682074
39、9491836248非运输船艘数861171674载重吨16521652927367372536四、口岸及港口物流状况在*省内河港口中,*港是对外开放比拟早的港口之一,随着不同时期集约化港口码头的建立和投入运营,并经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相继开辟了*三榕、新港、高要港、德庆康州港、四会马房港等二类口岸。目前*市的物流企业大多以港口经营为主体,主要从事码头装卸与仓储效劳,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依托港口的港口保税区和物流园区。五、港口体制目前,*市港航管理局代表*市政府对境内港口码头的规划、建立、运营等行使行业管理和监视职责。端州区、鼎湖区、四会市、高要市、德庆及封开县分别成立了港航管理所,对辖区港
40、口码头进展管理,业务上归口*市港航管理局,行政管理机构直属当地交通局。另外,怀集、广宁两县的码头规模小,管理任务相对简单,港口业务由两县交通局进展统一管理,尚未成立专门的港航管理机构。第四节综合评价一、港口的作用及特点1支撑和促进了腹地经济快速开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航道条件的改善,港口根底设施建立逐步加强,专业化水平和效劳能力明显加强,促进了*市及周围地区经济的持续开展。*市GDP由2000年的250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716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8%按现值计,同期港口吞吐量不含未统计在内的砂石料量由259万t增长到915万t,年平均增长速
41、度为17%。经比拟分析,GDP增长速度和港口吞吐量增长速度的趋势根本一致,呈现良性互动的开展态势。2000年以来*市GDP和港口吞吐量开展变化情况见图1。图1 GDP和港口吞吐量关系图2港口已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促进了物流产业和沿江工业的开展港口作为*市的重要交通根底设施,在招商引资、港口物流业开展和沿江工业布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运以其运量大、本钱低等优势,吸引了大量企业沿江布局,临港工业得到较快开展。根据统计,*市招商引资数量连续四年居*省13个山区市的首位,*新港、三榕、高要、马房等主要港区周围的产业基地达28个,入驻企业600多家,主要有亚洲铝业、鼎丰纸业、信义玻璃、石井水泥厂
42、金岗水泥厂以及明珠陶瓷等众多的珠江三角洲转移的陶瓷产业。随着经济的开展、运输需求的增加,众多的物流公司进驻*并积极参与经营港口物流业,促进了*市物流业的开展,目前全市物流企业已有69家,较大的有*港务*、珠江船务公司等。3促进了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港依托贯穿*市的西江航运干线及其它水道,航道条件优越、开展水运得天独厚,三榕、高要、马房等码头的建立初步改变了*港总体比拟落后的状况。随着水运的不断开展,集装箱、油品、散货等货物更多的选择了水上运输方式,特别是有一些运量大进大出的企业沿江建厂,减轻了陆路运输的压力,使得各种运输方式更加合理,非常有利于*市综合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开展
43、港口的开展表达了宜水那么水、宜陆那么陆的理念,使交通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4港口吞吐总量增长快、构造特色突出随着*市经济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水运开展条件的持续改善,*港吞吐量持续稳定增长,表现出比拟明显的构造化特色,呈现出集装箱吞吐量开展迅速、散货吞吐量增长快、普通客运逐步萎缩的开展态势。1*市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省,外向型经济开展比拟迅速。由于*港依托西江航运干线高等级航道及北江等其它航道,水上运输相对于其它陆路运输具有运能大、运输本钱低以及可以“就地报关、就地结汇等优势,对集装箱的吸引力非常大。集装箱吞吐量由2000年的18.8万TEU增长至2008年的36.4万TEU,2008年占*市集装箱生成量的80左右。港口集装箱的稳步快速开展,促进了*市*市对外贸易的蓬勃开展,20002008年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