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4.87KB ,
资源ID:129728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船舶避碰规则学习体会.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船舶避碰规则学习体会.docx

1、船舶避碰规则学习体会心得体会船长 郑金松船舶碰撞事故是对海上安全航行的最大威胁,是航运最大的安全隐患,是船舶安全的重中之重,每个驾驶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世界上83%船舶碰撞事故都是由于人为疏忽造成的,做为船舶驾驶员务必加强对国际避碰规则的学_,强化对驾驶员责任心的培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典范,确保船舶安全航行在海上能够有效执行。根据我轮航线的特点结合避碰规则浅谈以下几点学_体会。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对避免碰撞行动的要求是:为避免碰撞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地,并应及早地进行和注意运用良好的船艺。积极体现了避让行动的主动性,

2、这是成功避让的基本要求。驾驶员通过有效瞭望,发现有与他船存在碰撞危险的可能性,就要积极地采取行动,要对两船及周围态势进行准确的把握和分析,精心绘算避让航线,从而确保安全通过。要调整好雷达的增益、调谐、海浪抑制、雨雪抑制,使之目标回波处于饱满状态。切不可盲目的相信助航仪器带来的便利,要善于辨别雷达的假回波给避让行动造成的误判,全方位无死角、保持正规有效瞭望,为确保船舶安全航行提供根本保障。及早体现在了避碰行动的及时性,不要等待形成紧迫危险时再行动,这是成功避让的前提。一是要及早发现。在雷达无ARPA功能以及无AIS设备的年代,判断船舶是否存在碰撞危险,主要是通过观察他船的方位变化情况或人工标绘,

3、花费时间较长,从发现他船至判明存在碰撞局面并开始实施避让行动时,两船之间的距离,大船在6n mine,左右,小船更近,如环境许可,此时实施避让也还为时不晚。随着科技的发展,雷达具备了ARPA功能,除了一些小吨位的船以外的其他船舶基本都已安装了AIS设备,同时GPS等卫星导航定位精度高,从而使得各船对周围态势的把握即快又准确。使用ARPA雷达对目标实施跟踪捕获能在3min之内判别两船间的态势,直接读取AIS信息功能在几秒内获悉他船与本船的CPA、TCPA等相关信息。基本做到了发现目标更早,判断有无碰撞危险更快,这将为及早采取避让行动提供了更为充裕的时间。二是要及早沟通,及早了解他船动向,确保本船

4、采取措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及早避让。应在当时环境许可的情况下及早避让,使碰撞危险得以提前解除,避免让路船采取行动过晚,以致造成双方紧张。当然,及早避让也不是匆忙避让,一定要对周围态势进行充分的估计和精确的绘算后,在实施避让的时候才能做到从容不迫,心中有数。良好船艺体现了驾驶员避让行动和操纵技术上的准确性,这是成功避让的保证。良好船艺是一个驾驶员综合素质的体现,不限于驾驶技能,还应当包括道德修养、心理素质、传统做法等。驾驶船舶重在安全,能够从容不迫地把握船舶态势能够积极主动地为他船让路,能够尽早地将危险解除,不冒险、不赌气、淡定从容,时刻以安全为重任等都是良好船艺的体现。近年来,船舶数量在不断的飙升,在中国沿岸的船舶交通流之大为世界之罕见,高速船不断涌现,如果船舶间存在碰撞危险,就应积极地及早地实施避让,以确保船舶航行安全。相反,如果两船间存在碰撞危险,不是积极地、及早地实施避让,那么在两船接近过程中,就很有可能陷入互不协调或复杂的局面之中,以致碰撞事故最终发生。随着世界贸易往来频繁,船舶吨位、数量及速度的不断提升,船舶驾驶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驾驶员务必谨慎、沉着、冷静地加强瞭望、判断态势,在存在碰撞危险的时候务必积极地、及早地采取采取,把握好最佳避让时机,牢牢地把安全的主动权握在手里,以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