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顺说理逻辑,增强议论文生命力议论文层进式结构指导(一)学习目标:1.借助思维导图,掌握“摆、析、挖、指”式论证结构并学会运用活动过程:活动一: 欣赏优作,提炼方法(2016 课标全国一,18)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儿女脸上的掌印“打”了父母的脸王清铭看两幅漫画,触目惊心的是漫画上的两个掌印和孩子同样委屈的表情。或许 有人会贬抑成绩从 100 分退步到 98 分就掌掴孩子的父母,抨击的理由是眼里只 有分数;赞扬从55分进步到61分给孩子亲吻的父母,赞扬的原因是看到孩子的
2、 进步。(摆现象)其实,“直不百步耳”,两位孩子的家长都采用“巴掌教育”,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棍棒教育”的方法。(说实质)这种方法真的可取吗?他们 也许没想到:打在儿女脸上的掌印,“打”的却是父母的脸。如果认为棍棒教育是一种严格教育的表现,那么我们可能一叶障目,不见中 国家庭教育弊端的“泰山”。打在儿女脸上的掌印,首先暴露的是父母在教育中 的无能,落的是父母的面子。那些信奉“巴掌教育”的父母,他们的人生多数不 成功,却企图用自己的巴掌“打造”成功的孩子。成绩差,父母脸上无光,可红 红的“巴掌印”更会让父母脸面无存。第二,影响了孩子性格形成,父母对孩子 严格要求当然没错,但过于严格就可能物极必反
3、棍棒下出孝子,更多出的是逆 子。“虎妈狼爸”的成功只是个案,最让人担忧的是棍棒和掌印在孩子的心上留 下难以愈合的创痕,而且学业上的成功就等同于人生的圆满吗?(论危害:一、暴露的是父母在教育中的无能,二、影响了孩子性格形成, 棍棒下也出逆子。)当然,“棍棒教育”盛行不衰,也是有其根源的。一是家长们颠倒了教育的 主体。鲁迅先生曾在1919年写过一篇文章我们怎样做父亲,文中先生说家 庭教育“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但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就这样“本末倒 置”了。父母把自己未竟的理想或对子女的期望施加给孩子,忘了孩子是“即我 非我”的独立个体了,在孩子的生命历程中,他们是本位,父母可以给孩子引导,
4、但不能越俎代庖,代替甚至强迫他们生长。二是家长们急功近利。现代社会竞争 激烈,父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经常陷入教育焦虑之中。除了给孩子不断加码 课业负担,就是亮出“棍棒”。孩子若是牛马,或许还能扬鞭奋蹄,但他们不是。 他们是人,大写的人。(挖根源:一是家长们颠倒了教育的主体。二是家长们急功近利。)纪伯伦说:“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 的儿女。”鲁迅说中国父母做了自己父母的“牺牲品”,反过来苛责孩子“又来 专做他的牺牲”,这样的谬种流传,难道不值得现在的父母深刻反省吗?鲁迅在那篇文章的最后说:“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 完全的解放。”亲子关系健全,才是
5、家教的基础。父母尽力教育子女,但应该先 让孩子从巴掌的阴影中走出,才能“完全解放”,还孩子以自己的生命和人生。 唯有这样,孩子脸上的掌印才会消失,吻痕才会深刻、暖入孩子心扉。(提办法:亲子关系要健全,才能尽力的教育。)方法总结:注意点:活动二:学以致用,现场演练1. 认真审读材料,精准立意,利用“摆、析、挖、指”式论证结构,运用 思维导图,设计自己的论证思路。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 2000 亿元,被 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餐饮浪费令人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如 何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有人建议,“吃不了兜着走”,打包回去,减少浪费; 有人建议用道德
6、批评、谴责,让浪费者感到可耻;有人建议用经济手段予以罚款, 让浪费者付出代价;甚至有人认为可以立法,让浪费者收到法律的制裁。请综合以上材料,以“拒绝餐饮浪费”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思维导图:2.交流展示,评价反馈课堂展示评价表序号评价指标分值自评得分他评得分1审题精准20观点鲜明202逻辑合理204层层深入205语言精练20合计100活动三:新题巩固,强化提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据报道,在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里,堵车大戏在高速公路上演,一些 司机随意变道加寒、占用应
7、急车道10月4日,坐在副驾驶的强女士在2个 小时内拍下约270 辆车的违章照片,随后她向交警部门进行了举报。该话题登上 了微博热搜,大众对强女士的举报行为褒贬不一,褒扬她义举的有之,说她越俎 代庖的有之,说她是“告密者”“打小报告”有之随后,白岩松在新闻 1+1栏目中向观众发问“随手拍违章应该鼓励吗”,公安部官方微博“中国 警方在线”也发起了相关投票。针对“随手拍违章应该鼓励吗”的问题,我市交管部门准备组织一次座谈会, 广泛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你作为一位应邀出席的代表,请写一篇发言稿,阐明 自己的观点。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8、息;不少于 800 字。资料链接:“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这种形式的议论文,其实就是“层进式” 结构的议论文的一种写作形式。“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写作格式是:先针对某些现象,分 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自信不等于狂妄 一文,将自信、狂妄进行比较,先谈表现,后谈本质,再谈结果。“摆现象”,就是摆出社会生活中一些所值得探讨的现象,可以对这些现象 进行引用、概括。凡是引用的,应当是现象中的关键问题。凡是社会生活现象表 现形态不集中的,可以适当概括、整理,以便读者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摆现象”以后,就要考虑选择一个适当的“突破口”,即要考虑这些社会 生活现象从何
9、处下笔较为合适,从哪里进击更为有利。这就是“析危害”,一般 说来,我们可以选择这些社会生活现象的不良反应作为突破口,这样便于尽快取 得主动权,向纵深发展。其次还可以从造成这些社会生活现象的要害处突破。这 样选择突破口,一下子就能起一个纲举目张的作用。“挖根源”就是对这些社会生活现象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指出它是 荒谬和虚假之所在。写法一般是先举出这些社会生活现象的荒谬看法,然后针对这个荒谬看法, 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露错误看法同事实、谬误和真理之 间的矛盾。另外一种写法就是对这些社会生活的不良现象作合乎逻辑的引申、推理,通 过證明与所批的对这些社会生活的不良现象相对立的现象是正确的,从而也就证 实了这些社会生活的现象是不良的。如写学会合群一文,可围绕“如何学会合群”提出三个分论点:要把 自己融合于集体之中;要学会容忍;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然后围绕三 个分论点,逐层深入地抓住“不合群”的本质所在,谈深谈透。“指办法”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纠正这些社会生活的不良现象,社会生活中 的一些不良现象往往是建立在错误的看法基础上的,我们要善于引导,从正面去 看问题,并且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真正做到使读者心服口服。如写不依规矩 不能成方圆一文,在论证了合理的规矩的作用以后,又提出“规矩应因地、因 时而变化,这样才能求得所求的方圆”。这样写来让人知理明理、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