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 ,大小:17.80KB ,
资源ID:13370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兔找太阳PPT课件教案图片参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兔找太阳PPT课件教案图片参考教案.docx

1、 活动目标:1.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观察、比较,能用较形象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太阳的特征,加深对红红的、圆圆的认识。2.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活动,并初步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3.了解晒太阳也是冬天的一种取暖方式,多晒太阳有益健康。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活动准备:知识准备:有晒太阳的生活经验。物质准备:1小兔木偶一个,红灯笼、红萝卜、红气球、太阳的图片。2一组背景图:天空、菜地、房屋活动过程:一、 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 巧妙出示太阳图片,猜一猜、说一说太阳的特征。师:小朋友们仔细看看里面藏着什么?这个太阳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2、小结:这个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小朋友一起说说:红红的、圆圆的太阳。2 出示小兔手偶引出故事。师:小朋友们的声音被一只小动物听见的,它是谁?出示小兔手偶。小兔问侯:小朋友们好,你们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吗?哈哈,我要去找一找太阳。二、 学习故事,理解故事情节。1 介绍故事名称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小兔找太阳的故事。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 完整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1)提问:故事里小兔找到了什么?(红灯笼、红萝卜、红气球、太阳)按照故事的顺序,出示相应的图片。(2)观察比较红灯笼、红萝卜、红气球、太阳相同点,学说小兔的问话。师:小朋友们看看灯笼、萝卜、气球、太阳它们有什

3、么一样?小兔以为灯笼、萝卜、气球都是太阳,问了妈妈一个什么问题?学学小兔的问话:“妈妈,这是太阳吗?”(3)出示背景图,找出适当的位置贴相关的图片。师:我们看看小兔子在哪儿看见了灯笼、萝卜、气球。(出示背景图)认识房子、菜地、天空,将灯笼、萝卜、气球的图片贴到相应的位置。(4)分角色,学习小兔和妈妈之间的对话。(5)学学小兔子没有找到太阳着急的表现及语言。师:故事中的小兔到底想找什么?它没找到太阳开始着急了,请学学小兔着急的样子。(6)在背景中出示太阳图片,重点理解兔妈妈、小兔的话,并学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太阳的特征。师:别着急,听听妈妈说什么?太阳有几个?如果你是太阳,你怎样发光?太阳光照在身

4、上感觉是什么?小兔找到太阳,太阳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一起说一说。三、再次出示小兔手偶,老师引导孩子看图讲述故事内容,重点理解兔妈妈、小兔的话,并让幼儿学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太阳的特征。师:小朋友们叫上刚才的小兔,我们一起找太阳吧!小朋友互相讲述太阳的特征。四、拓展讲述经验。师:你见过太阳吗?在哪儿能找到它?在太阳下有什么感觉呢?小结:冬天天气很冷的时候,我们可以晒晒太阳就会很暖和,多晒太阳,小朋友们才会长高、长壮,我们都需要太阳帮助,小兔想找太阳,还有一个小朋友嫌一个太阳少,他要种许多太阳,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美好愿望吧!(在音乐种太阳的歌手中,结束活动)活动延伸:1画太阳。启发孩子把看到的太阳画下来,并与同伴说说太阳是怎样的?2请幼儿到户外照太阳,感受太阳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快乐。活动反思:孩子们经常能在天上看见太阳,但是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受其语言能力发展的限制,还不能很好的描述出来。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借助于故事小兔子找太阳,让孩子们用较形象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太阳的特征。故事中小兔子是孩子们都熟悉的动物形象,而且班级孩子对三以内的数量、红色、圆形及方位名称都具有一定的感知经验,再运用直观的图片进行辅助教学,更易于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本次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丰富词句,激发其关注周围事物的色、形的兴趣,还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