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绪论本章重点1.劳动社会学这一名称的正式出现,最早是在法国2.劳动的基本含义。3.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4.劳动社会学基本研究类型5.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6.社会统计法第二章 劳 动本章重点本章重点劳动的社会职能劳动社会化、内容及其发展进程职业是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工作岗位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有哪些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劳动保护及其内容梅耶总结了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之内容影响人际吸引的直接的、具体的因素传统的典型组织正式结构的类型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劳动士气第三章 劳动者本章重点1.劳动者及其特征、素质2.劳动者工作中的人
2、际关系3.企业文化及其内容、功能4.劳动者行为及其类型5.劳动效用6.劳动者社会化及其内容、途径、进程7.劳动时间包括:第四章第四章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本章重点1.职业及其特征2.职业生涯及其影响要素(影响要素(P111-113)3.职业生涯管理及其基本内容4.职业锚理论及其五种类型5.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的三个方向6.职业生涯发展与成功的道路7.职业生涯设计第五章第五章 职业分层与职业流动职业分层与职业流动本章重点1.职业声望及其影响因素2.职业分层3.社会分层的意义4.职业流动及其决策程序的步骤:5.社会青年的职业流动趋势 6.对青年人才职业流动的引导主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第六章第六章劳动组
3、织劳动组织 本章重点1.组织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2.组织文化3.组织机构设置主要的方法4.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作用(包括积极与消极)5.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英国的厄威克及美国的幕尼等。古典组织理论的核心是组织结构的合理化。6.韦伯的三种权力7.劳动组合的类型8.人力资本化及其途径第七章第七章劳动关系劳动关系 本章重点1.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概念及区别2.影响劳动关系的重要因素3.集体谈判4.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5.工会的职能及其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第八章第八章劳动报酬于社会收入分配劳动报酬于社会收入分配 本章重点1.劳动报酬2.社会学上的劳动报酬3.收入分配4.
4、影响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和体制因素第九章第九章政府政策和劳动争议政府政策和劳动争议 本章重点1.我国改革中的政府劳动管理的主要职能2.劳动争议3.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4.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第十章 劳动社会保障本章重点1.社会保障及其内容、功能2.构成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四根支柱3.社会保险4.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5.失业保险的特点6.养老保险的特点7.养老保险的模式第十一章劳动与就业问题第十一章劳动与就业问题 本章重点1.弹性就业2.失业及其类型(P284285)3.摩擦性失业4.失业治理的途径5.非正规就业的意义6.自主型农业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现代社会转型有着积极的功能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特殊劳动群体问题特殊劳动群体问题 本章重点1.特殊劳动群体的概念及其分类2.职业性别隔离3.职业结构4.提高我国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5.移民的成本的分析和主要表现第十三章 中国当代劳动问题本章重点1.二元经济二元经济2.2.新时期我国劳动关系变化及其特点新时期我国劳动关系变化及其特点3.3.改善我国劳动关系的措施改善我国劳动关系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