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声内镜检查操作规范【适应症】(1) 消化道恶性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直肠):并 TNM 分期。(2) 粘膜下肿瘤(如平滑肌瘤等) ;确定是管壁外病变、 器官压迫或管壁本身病变; 判断病变确切起源、 性质、 范围(3) 胰腺病变:鉴别胰腺肿瘤的良、恶性,通过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确定肿瘤类型;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预后,帮助 选择治疗方案。(4) 胆道系统疾病:对胆总管结石是敏感性高、特异性 强的诊断方法,但无创。对胆道肿瘤诊断敏感,可以确定肿 瘤部位、大小;进行 TNM 分期,评估可切除性、预后,指 导治疗。(5) 溃疡病:确定溃疡分期、指导治疗、判断溃疡愈合 质量。(6) 判断食管静脉曲张
2、程度与栓塞治疗的疗效。(7) 可显示部分纵隔病变。【禁忌症】(1) 严重心脏病:如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塞活动期、重 度心力衰竭。(2) 严重肺部疾患:如呼吸衰竭不能平卧,哮喘发作期。(3) 精神失常不能合作。(4) 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急性期。(5) 急性重症咽喉部疾患内镜不能插入者。(6) 腐蚀性食管损伤的急性期。【操作步骤】术前准备:空腹 6-8 小时。(1) 观察消化道局部病变, 可直接经水囊法或水充盈法将探头靠近病灶,进行超声扫描。(2) 观察消化道邻近脏器, 可将探头置于下述部位进行显示:胰腺、胰头部(十二指肠降部) 、胰体和尾部(胃窦 胃体后壁) 。胆道下段 (十二指肠降部) 和
3、中段 (胃窦部)胆囊(十二指肠球部或胃窦近幽门区) 。肝右叶(十二 指肠、胃窦部),肝左叶(贲门部、胃体上部)。脾脏(胃 体上部)。(3) 不断改变探头的位置与方向, 可以获得不同切面的超 声图像。常用方法有:通过调节内镜角度旋钮改变探头的 方向。通过插镜或拔镜调节探头的位置。通过旋转镜身 寻找病灶进行超声扫描。改变患者体位。胃底和胃体部还 可用内镜镜头例转手法。(4) 超声图像的调节方法: 检查任何部位均先用低倍圆 图,发现病灶后再逐级放大。显示局部病灶可取放大的半 圆图。频率切换:观察消化道或其外邻近器官时均先用 7.5MHz ,待初步显示病灶后再切换成其他频率以反复比较 显示。【并发症】 出血、穿孔、贲门撕裂、咽喉部损伤、窒息(发生率极 低,主要由于胃内注水过多时变动患者体位所致。避免方法 要求注水 =500ml ,术中变动体位前抽尽胃内注入水。 )【并发症处理】按相应处理流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