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44MB ,
资源ID:137410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采煤工作二梁五柱支护操作工艺规范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采煤工作二梁五柱支护操作工艺规范汇总.docx

1、采煤工作面“二梁五柱”支护操作工艺规范为了进一步加强采区顶板管理,提高采煤工作面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落实质量标准化管理责任,统一规范,确保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特制订本规范。一、采煤工作面“二梁五柱”支护及上下引巷支护(一)运输巷、回风巷的顶板控制1、上、下引巷必须采用单体配兀梁抬棉加强支护。引巷架梯形棚的,前20m抬双栌加固。引巷架U型棚的,超前10m抬中栌加固,且必须保证支柱架设牢固。2、上下引巷巷尾采用“井”字形木垛(规格:2X2m)进行加强支护。(二)工作面及安全出口的顶板管理工作面采用“二梁五柱”垂直煤壁进行支护,要求做到:“三直一平两畅通”,即:煤壁直、支柱直、溜子直,溜子平,上、下

2、出口畅通。安全出口采用“二对四梁”加固支护,支护要求做到:支柱架设牢固,迎山有劲,柱窝落到实底,撑木齐全,浮煤清理干净,无杂物堆积,四梁必须用3m长兀梁。巷净高不低于1.8m。工作面安全出口超前采面一排推采,“二对四梁”及时前移。(三)采煤工作面、上下引巷及垱头支护示意图如下所示。采煤工作面、上下引巷及当头支护示意图超前10m台中植支护A-A剖面图B-B剖面图800111111一 一 800mm9推采流程推采前立正状态移梁一迈步I修齐煤壁、补齐点柱掏梁窝、卸载主 梁尾点移点柱二、“二梁五柱”支护施工操作流程:安全检查-往推采方向掏梁窝(及时用边木护顶)-移主梁(迈步)-背顶、支主梁中点柱-支主

3、梁贴帮柱-修齐煤壁,关帮(胸子)-支主梁尾点。如下图:副梁(一)推采前(主、副梁立正状态)。1、推采前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内容:有无卸载、漏液、空载等失效支柱,如有失效支柱,必须立即更换。煤壁是否有片帮现象,如有片帮现象,必须立即关好煤壁。采空区侧支柱是否迎山有力。老塘顶板未落或采面坡度大于10时,必须沿切顶线抬好边棉加固。只有确认安全隐患全部处理好后,才允许进行下一步的推采作业。工作面局部平、立面图如下所示:图一:工作面局部平面-主梁尾点-主梁中点-主梁贴帮柱-副梁尾点-副梁中点图二:工作面最小控顶距(1.6米)立面(二)落煤、掏梁窝(主梁迈步准备)。如果跟原顶板推采,顶板好,煤层较硬,采

4、用炮采落煤的工作面,多个大工同时进行推采作业时,可在同一作业点呈“一”字排开推进,如图三所示。如果跟再生顶板推采,或顶板比较破碎不易控制,煤层特别松软,采用手镐落煤的工作面,多个大工进行推采作业时,作业点必须隔开4米分段推进,两个大工配一对(组),且当班必须采通,如图五所示。操作:按推采方向往煤壁方向破煤(控制推采步距为0.80.05米)先掏梁窝并及时参边木控制顶板煤岩,如图三、四、五所示。图三:掏梁窝操作平面图副梁但往推采方向掏梁窝包5栓木茅筱关煤壁挡肝帘图四:掏梁窝操作立面图图五:工作面掏梁窝操作平面图0&百通采须必班当(三)移梁、背顶(主梁迈步)操作:先挖好贴帮柱柱窝,然后卸载主梁尾点并

5、移至煤壁作贴帮柱(备用)。再将主梁中点柱和主梁原贴帮柱卸载(仅卸压就行,不必移动),移主梁(将主梁一端抵紧梁窝),然后,主梁上用薄边木、竹帘或茅筱配栓木棍背顶严实,再打牢中点(原主梁点柱)。移梁要求:每组梁的主、副梁间距不得大于50mm。图六、图七所示。图六:工作面移主梁操作平面图煤图七:移主梁操作立面图(四)打贴帮柱,修煤壁,关煤壁(主梁迈步完成)操作:打好贴帮柱,修齐煤壁,用栓木、茅筱关严煤壁,再打好尾点。如图八、图九、图十所示:图八:工作面移主梁操作平面图平面示意图图九:移主梁结束操作立面图图十:移主梁结束最大控顶距立面图ii二、“二梁五柱”放顶施工操作流程:清浮煤-桂下面一块竹帘网-回

6、老塘侧支柱(副梁尾点)并移至主梁中点侧备用-桂上面竹帘网-副梁中点卸压-移副梁(立正状态)-支副梁中点-升副梁尾1桂网及回柱准备卸载、回柱片3T-(一)回柱(副梁准备迈步)1、放顶前的安全检查。检查主要内容:是否有卸载、漏液、空载等失效支柱,老塘侧(采空区)是否有大面积顶板未跨落现象,老塘侧是否存在蹿砂现象,放顶的点柱是否存在压“死”等情况。2、回柱前的准备工作及回柱操作。(1)准备好工具:回柱器,固定回柱器的链条和卸压手柄,耙子、羊镐等。(2)如遇老塘蹿研,必须先清理碎石;如遇点柱压“死”,不得用回柱器强拉,要先清底子。(3)回柱操作:清净浮煤-桂下面一块竹帘网-副梁尾点卸压一用回柱器回柱一

7、将回生的点柱移到主梁中点侧备用一桂上面一块竹帘网。如下图所示:甲于小不离距业作时同操作:1、在主梁尾点挂牢双挡开帘,防止窜开到采面。2、卸载副梁尾点并移至主梁中点处作副梁备用中点。3、回收点柱时,必须采用回柱器人工操作,回柱器必须挂在距回收点柱5米之外的棚梁上。4、放顶时,必须是一人操作回柱器,一人观察顶板,一人放顶。(二)放顶、回梁(副梁迈步)。操作如下图所示15操作:卸载副梁中点,用回柱器回收副梁。(三)安装副梁(主、副梁立正状态)。操作如下图所示:9装副梁:先人工托起副梁,打牢副梁中点,再打好副梁尾点。如老塘未落或顶板压力大,放完三组梁的顶后,必须在老塘侧(副梁尾点处)加抬边机进行加固(四)放顶前后立面图对比如下所示:放顶前立面示意图r-/良甘a:背顶材料rjrjt1ItE.ttt1IMF二一二二止二七二,亡=!二二三二“二三E士工二士,:三二!=-.一.-.,_二副梁主梁煤壁竹帘竹帘关帮材料阡石L中占八、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