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0 ,大小:13.77MB ,
资源ID:139940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陇巴河水电站地灾评估报告.doc)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陇巴河水电站地灾评估报告.doc

1、云南省玉龙县塔城乡陇巴河水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二六年七月十日.云南省玉龙县塔城乡陇巴河水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单位:项目负责: 编 写 人: 审 核: 审 定: 校 核: 总工程师:院 长:法定代表: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 2006年7月.目 录1前言11.1 评估任务由来11.2评估工作的依据11.3主要任务和要求22评估工作概述22.1工程和规划概况和征地范围22.2以往工作程度72.3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82.4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93地质环境条件103.1气象、水文103.2地形地貌和植被143.3地层岩性163.4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173.5岩土

2、体结构类型特征203.6水文地质条件203.7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223.8小结22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234.1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234.2不良地质现象254.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274.4小结285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与评估285.1 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285.2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385.3小结39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416.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416.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416.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446.4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466.5小结467结论与建议477.1 结论477.2 建议48附图图号 顺序号 图

3、 名 比例尺1 1 云南省玉龙县塔城乡陇巴河水电站建设 1:10000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图附件1 评估工作委托书1前言1.1 评估任务由来丽江兴能小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拟建云南省玉龙县塔城乡陇巴河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受丽江兴能小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委托, 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玉龙县塔城乡陇巴河水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并于2006年4月6日收到丽江兴能小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评估工作委托书(详见附件1)。1.2评估工作的依据本次评估主要执行和依据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云国土资环发2004267号,2004年6月

4、21日)。参照执行的技术标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国土资环200001号);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1年 3月);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l:50000)(GBT-0097-94);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察规范(1:50000)(GB/Tl4158-9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规划图(GB18306-2001)。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1.3主要任务和要求本次评估的目的主要是为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征地、投资决策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其具体

5、任务是:初步查明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水系、植被、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方式和强度;对评估区内分布的现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现状评估; 对建设场地范围和规划区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分别进行预测评估; 在上述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其建设场地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分区段划分出危险性等级,说明各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并提出可行的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2评估工作概述2.1工程和规划概况和征地范围2.1.1工程位置拟建云南省玉龙县塔城乡陇巴河

6、水电站工程(以下简称拟建工程)位于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西部塔城乡境内,地处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陇巴河中下游河段,地理坐标位于东经99241099345,北纬272032272834之间。陇巴河水电站坝址有两个,分别设在陇巴河的两条分支依陇河、曙明河两条支流交汇处以上约1km的地方;厂址位于陇巴河与金沙江汇合口处,陇巴河左岸冲积阶地四级电站取水口上游位置。现有石塔公路从电站厂址附近通过,有乡级简易公路从电站厂址旁通过,工程区对外交通便利,工程建设所需材料、物资、设备容易到达(详见交通位置图2-1)。2.1.2征地范围和淹没占地电站为径流式电站,无调节水库,为低坝拦水,拦河坝上游无淹没土地,不需进

7、行土地淹没处理。工程永久占地面积约57亩,工程施工临时用地4亩。工程永久占地和施工临时用地占地类型为灌木林、荒坡及耕地,其中耕地约有9亩。2.1.3工程所在地社会经济状况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共辖18个乡镇(其中有3个镇),100个村委会,913个村民小组,全县幅员面积6392.6平方km,其中山区和半山区占95%,耕地面积397828.1亩,全县总人口207938人,县内居住有汉、纳西、白、彝、藏、普米等10多个民族,其中纳西族人口119333人,占总人口57.39%,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玉龙县是一个以山区农业为主,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县,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6499万元,其中工业

8、生产总值35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7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24元。2.1.4工程规模和主要建筑物陇巴河规划水电站共四级开发,一、二、四级已开发发电。拟建工程为引水式水电站,是陇巴河梯级规划的第三级,工程以发电为主,电站设计毛水头378.2m,总装机容量12.6Mw 。依据国标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确定本工程为小(1)型工程,工程等级为等,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及临时性建筑物为5级。按云国土资环发2004267号文之规定,该工程项目为一般建设项目。拟建工程主要建筑物由首部枢纽、引水隧洞(无压隧洞)、引水

9、明渠、虹吸管道、压力前池、压力钢管道、主副厂房和升压站等分部工程组成。(1)首部枢纽首部枢纽采取两个拦水坝引水,分别设在陇巴河的两条分支依陇河、署明河两条支流交汇处以上约1km的地方。1#坝布置在依陇河下游,主要建筑物为拦水坝,坝高7m,为浆砌石重力坝,布置于依陇河河底高程2265m处,拟采用细骨料混凝土砌块石重力坝。2#坝布置在陇巴河支流曙明河,坝高6m,为浆砌石重力坝,坝体最低建基面高程为2272m。根据挡水和泄洪的功能要求,坝体布置为三大部分:左右岸非溢流坝段、泄洪冲沙闸。(2)引水系统拟建工程引水系统布置在陇巴河左岸,由进水口、引水隧洞、引水明渠、倒虹吸管、前池、泄水道及压力钢管道等组

10、成,全长约13.3Km,设计流量为4.4m3/s。1#坝进水口布置在坝左端,进水口采用岸边式,口底高程为2267.0m,冲砂闸底高程为2265.6m,取水3.5m3/s流量。2#坝进水口布置在坝的左端,进水口也采用岸边式,口底高程为2273.40m,冲砂闸底高程为2272.00m,取水1.5m3/s流量。两个坝均是首先以明渠引水,然后通过1#虹吸管汇流。整个引水系统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的不同而设置引水明渠与引水隧洞相间布置,明渠分成4段,隧洞分成2段总长为902 m,隧洞设计流量5.0 m3/s,开挖净尺寸B2.4m*H2.20m城门洞型,i=0.00125,终点底板高程为2245m;明渠总长11

11、766 Km,采用1的纵坡;1#虹吸管长160m,进水口管顶高程为2271.00m,出水口管顶高程为2265.78m, 设计流量为1.5 m3/s;2#虹吸管长480m,进水口管顶高程为2263.06m,出水口底高程为2258.26m, 设计流量为4.8 m3/s。前池布置在引水明渠末端的山坡上,压力前池由池身、进水室、溢流堰、冲沙闸及泄水道等组成,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身总长39.2m,宽7.2m,前池平台高2250.2 m,最高水位2249.4m,最低水位2248.0m,正常水位2249.2m,有效容积730 m3。压力钢管道沿山脊布置,为地面明钢管。钢管道总长916m,设计最大水头4

12、80m(包括水锤压力),共设8个镇墩,支墩82个,设7个套筒式伸缩节,一个进人孔。钢管道采用单管双机的供水方式,岔管布置型式为“Y”型,结构型式为月牙肋岔管。钢管底部高出地表0.6m,管槽两侧设0.30.3m的纵向排水沟,右侧沿管线设0.9m宽的维修人行通道。管道采用Q235C级钢制作,主管长900.00m,D内=1.1m,=822mm,支管长16m,D内=0.8m,=20mm。(3)厂区枢纽厂区枢纽包括主、副厂房及升压站,为地面式布置。根据所选厂区地形情况,主、副厂房平面上呈“一”字型布置,主厂房纵轴线与钢管道轴线垂直,副厂房布置在主厂房左侧,升压站布置在副厂房顶上,厂区地坪高程1875.0

13、0m。主厂房为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主机间和安装场组成,平面尺寸24.4m12.8m(长宽),高度9.5m。副厂房布置在主厂房左侧,由中控室和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室组成,单层框架结构。中控室紧靠主厂房,尺寸11.7m9.2m(长宽),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室尺寸11.7m3.6m(长宽),高度为4.5m。主变压器布置在副厂房左侧。35KV开关设备布置于副厂房顶上。(4)弃渣场考虑道路和隧洞出口、施工支洞出口的天然的山箐沟等地部分弃渣就地堆放和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用土。取水枢纽区布置两个集中弃渣场,分别位于两个坝位左下游,各占地面积400m2,平均堆高3.5m,计划堆渣量2800m3。隧洞施工建设产

14、生弃渣量为4000m3,乘于松方系数得4800m3(松方系数取1.2) 将堆放在隧洞出口的天然的山箐沟弃碴场。明渠施工建设产生弃渣量为90000m3,分别沿引水明渠分散妥善堆放。前池及厂房枢纽区布置一个集中弃渣场,弃渣场位于前池附近的平坦台地,占地面积700m2,平均堆高3.5m,计划堆渣量2100m3。(5)进场公路陇巴河电站枢纽距玉龙县城不远,约162km。现已有简易公路通到拦河坝及电站厂房位置,该道路即作为本工程的施工进场道路及运行管理期永久道路。玉龙县东与古城区、永胜县毗邻,南靠鹤庆县、剑川县,西与兰坪县、维西县接壤,北隔金沙江与中甸县和四川省木里县相邻,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工程施工所需

15、建材及机械设备均可经县城直接运抵工地。2.1.5建设投资和工程周期拟建工程总投资为5866万元,其中静态总投资为5185万元;工期初步安排总工期13个月,其中工程准备期1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11个月,工程完建期1个月,首台机组发电工期11个月。2.2以往工作程度1980-1984年,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组织专业人员对该地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完成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甸幅)。2005年2月,丽江兴能小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委托丽江黑白水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电力勘测设计事务所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于2005年12月提交了丽江市玉龙县陇巴河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2.3工作方法及完

16、成的工作量接受委托后,我院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研究工作,然后进行现场地质灾害综合调查和内业分析整理工作,并编制评估报告书。具体如下:(1)收集已有的地质资料,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提供基础。(2)野外调查采用1:25000的地形地质图作底图,采用GPS定位,调查路线以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3)野外调查中,有针对性进行重点问题研究,工作重点是拟建工程相关的边坡和评估区内的灾害点;(4)室内综合研究;(5)编制图件和编写评估报告。工作程序和方法严格按云国土资环发2004267号文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执行。2.3.1评估方法评估工作以现场地质

17、灾害调查为主,分别对灾害点进行实测,重点调查区或重点地段采用穿越与追索相结合的方法,一般调查区采用穿越法,同时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情况进行一般性调查。根据植被发育情况、地形、地貌条件、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和地灾发育特征等,进行分区、分段评估。对每一区段实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的定性和半定量评估方法,主要考虑灾害的形成条件、现状、稳定状态、发展趋势及危害对象的重要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等。2.3.2完成的工作量本次工作以1:25000的地形图作底图,进行了有关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的综合调查;地质灾害综合调查路线17km;拍摄各类地质灾害像片45幅;调查特殊地质点计13处:其中滑坡

18、1处,崩塌1处,侵蚀沟谷5条,工程地质点6处。本次完成工作量见实物工作量表2-1。表2-1 实物工作量表名称工作量工作时间资料收集2套2006.4.6野外工作调查滑坡1处,崩塌1处,侵蚀沟谷5条,工程地质点6处,调查路线长17km2006.4.72006.4.8报告编写文字报告和相关图件编写2006.42006.52.3.3收集利用的资料(1)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甸幅);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85年;(2)丽江市玉龙县陇巴河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丽江市黑白水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电力勘测设计事务所;2005年12月。2.4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2.4.1 评估范围评估范围根据地质环境和地质灾

19、害对建设工程危害的特点及范围进行确定。具体评估范围如下:本次评估是在充分收集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前期工作成果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首部枢纽区和厂区枢纽区两侧500m范围内及引水系统及进场公路等两侧200m范围内作为重点调查区,工程区外围至地表次级分水岭作为一般调查区。评估区范围在东经99241099345,北纬272032272834之间。评估区面积约26.58km2。(参见附图)2.4.2评估级别的确定拟建工程项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后详),工程属一般建设项目,根据云国土资环发2004267号文的有关规定,将拟建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确定为二级。3地质环境条件3.

20、1气象、水文3.1.1 气象陇巴河流域属低纬度西南季风气候区,具有独特山地季风季气候,冬春多旱,夏秋多雨,干湿季分明,具有“一山分两季,十里不同天”的鲜明立体气候特点。流域内高海拔区长冬无夏、中海拔区四季如春,低海拔河谷地区长夏无冬,流域内多年平均气温为816,降雨量随海拔高程增高而升高,该区域海拔高程在3200m的红岩水库站,年降雨量高达1400mm,陇巴河7.8km的干流河段,为金沙江湿热河谷气候区,高温少雨,年平均降雨量900mm,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mm,最大日降雨量85mm,最大雨强250mm/10分钟,流域内降雨量从上游至下游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干季降雨稀少,雨季汛期降水量占全

21、年降水量78%左右。多年平均气温12.6,最高气温32.3,最低气温-10.3。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产生均与降雨有密切的关系。3.1.2水文陇巴河流域位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西部塔城乡境内,发源于玉龙县与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交界的依支大山、海茨古、果抓古吉、上拉瓜石、格爪大山一带,主要由三条较大的支流组成,分别为依陇河、署明河、果根河。其中两条支流在陇巴村委会臭水塘自然村交汇,左支称为依陇河,流域面积61.9km2,河道长11.1km,总落差1380m,河床平均比降12.43%;右支称为署明河,流域面积26.3km2,河道长11km,落差有1415m,河床平均比降12.8

22、6%;两条河汇合后流经1.35km于陇巴村委会陇巴自然村与第三条支流果根河交汇,果根河流域面积38.57km2,河道长10.9km,落差有1380m,河床平均比降12.66%。三条河流交汇后形成干流称为陇巴河,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塔城乡陇巴村委会、堆满村委会,在塔城村委会老村南端径入金沙江,干流河段长7.8km,落差251m,河床平均比降3.22%。属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陇巴河干流全长20.25km,总流域面积156.92km2。(详见陇巴河流域概况图3-1)。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26 km2。(1)径流径流主要是降水补给,其次为冰雪溶水补给、地下泉水补给。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水的年内分配基本

23、相同。每年11月至翌年2月,西风南支急流控制着地面和高空,使冬季干暖晴朗,降水量少;3月、4月为春雨期,当地称“小雨季”;610月为大雨季,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降雨较多,其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受降水量年内分配的影响,及受溶雪水的影响,径流年内分配呈双峰型分布:34月为春汛期,610月为主汛期,径流量较大。年径流计算分别对塘上站、来远桥站及塔城站年径流系列进行频率计算。根据径流面上分布规律,实测枯期偶测流量及原陇巴老电站站运行资料分析比较,最后选择来远桥水文站作为参证站。经分析计算年平均径流量2.97m3s。图3-1陇巴河流域概况示意图(2)洪水洪水由暴雨形成。本流域暴雨成因主要是

24、青藏高原东部的冷空气南下,与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在云岭山脉一带遭遇抬升、阻滞所致。产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冷锋低潮型和冷锋切变型,其次还有台风、赤道幅合带及副高边缘等系统。以塘上站为例,暴雨多发生在710月及34月,受暴雨的影响,年最大洪水一般多出现在每年的610月主汛期,3月、4月也出现年最大洪水,但量级较小,为春汛期。陇巴河流域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因此洪水涨落快,历时短,在一次暴雨洪水过程中,洪水历时一般为一天左右,若遇连续暴雨,洪水历时可达23天。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洪水标准(SL252-2000),陇巴河电站坝址校核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陇巴河电站

25、坝址设计洪水主要以来远桥站及塘上站为参证站进行计算。采用以来远桥站为参证站,移用设计洪水成果作为设计依据。坝址设计洪水:P=2,洪峰流量Q=78m3s,P=5,洪峰流量Q=62m3s。电站厂址位于陇巴河与金沙江汇合口处,其防洪高程受金沙江水位控制,根据邻近金沙江水文站洪水位推算,厂区位置校核标准(p=1%,百年一遇)洪水位为1868m,设计标准(p=2%,五十年一遇)洪水位为1866.000m。(3)泥沙参证站塘上站有19631990年27年悬移质泥沙实测资料,经统计分析,塘上站流域面积202km2,多年平均流量3.21m3/s,多年平均输沙率2.36kg/s,多年平均含沙量0.73kg/m3

26、年沙量7.44104t,输沙模数368t/km2,其中主汛期(710)月沙量占年沙量77.4%。塘上站以上永春河流域上游一带,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森林植被较好,因而,水流泥沙含量相对较少。陇巴河流域地处金沙江右岸,其右支陇巴河交通不便,人类活动影响森林植被良好,与永春河流域上游相比泥沙相差不大,在本次设计中采用输沙模数400t/km2计算;推移质沙量按悬移质沙量的10计。总沙量为11.66万吨,其中推移质沙量1.08万吨,悬移质沙量10.58万吨。3.2地形地貌和植被(1)区域地形地貌陇巴河流域在喜马拉雅山脉向云贵高原街接过渡地带的横断山脉的南端,云岭山脉东麓的金沙江河谷地区,为构造侵蚀高

27、中山峡谷地貌,总的地形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倾斜,其最高点是西部分水岭依支大山,海拔3903.7m,最低点是陇巴河与金沙江交汇处,海拔1895m,整个流域海拔相对高差最大有1300m。区域内植被较好。陇巴河流域河床切割较深,河床水流湍急,上游各支流河道呈“V”字形,河道两岸山高坡陡,河床中多孤石和乱石出露,河道沿途有许多大的跌砍,有的有10m多高的落差,形成天然瀑布,其形十分壮观;下游主河道呈“U”字形,河床两岸形成冲积地形相对平坦,有零星的村庄和农田。(2)评估区地形地貌评估区地貌属侵蚀中山峡谷地貌,陇巴河总体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倾斜,初拟开发河段总体由南西向北东流向,

28、河道长约11.1km,天然落差约560m,河床切割较深,水流湍急,上游各支流河道呈“V”字形,河道两岸山高坡陡,地形坡度多在3050间,局部为陡崖。河床中多孤石和乱石出露,河道沿途有许多大的跌砍,有的有10m多高的落差,形成天然瀑布,其形十分状观;下游主河道呈“U”字形,河床两岸形成冲积地形相对平坦,平均坡降为3.22,水力资源较为优越。评估区内最高海拔2743m,最低海拔1895m,地形高差848m。工程枢纽区两岸冲沟较发育,发育4条较大冲沟,沟宽一般315m,切割深度520m,多具长流水,但流量较小。(3)植被丽江市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之一主要为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及经济林主要

29、树种以针叶树种占优势,云南松最多,云杉、冷杉普遍分布,其次是栎类林,硬阔叶林、阔叶林、青冈等壳斗科树种:经济林树种主要有核桃、漆树、油桐、乌桕,油橄榄、花椒,板栗、柿子等;评估区内森林覆盖率在60左右,(照片3-1)主要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针叶林,植被发育地段地表稳定,地质灾害多发生于植被较差地段。照片3-1 评估区地形地貌与植被3.3地层岩性评估区内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寒武系下统(1)、石炭系(C1)及第四系崩坡积层(Qdl+col)、冲洪积层(Qal+pl),具体描述如下: (一)寒武系下统(1)1、陇巴组一段(11) 其岩性主要为绢云微晶片岩、绢云英微晶片岩、钠长黑云绢云英(微)片岩,区域厚

30、度3200m。渠6+894后引水明渠、厂房、前池及压力管道等工程建筑物位于其中。表层风化较强烈。 2、陇巴组二段(12)其岩性主要为上部千枚岩、下部绢云英千枚岩与炭质板岩互层。区域厚度为4500m,风化较强烈。主要出露与两个坝址区及渠0+000渠6+894段引水明渠、隧洞等工程部位。3、羊坡组(1y)其岩性主要由灰色条带状斜长二云石英片岩,石榴二云变粒岩夹十字红柱石榴二云石英片岩,含蓝晶石十字黑云变粒岩、片麻岩、角闪片岩组成,区域厚度2719m。出露于评估区的西南角,两个坝上游。(二)石炭系(C1)其岩性为结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向西微晶片岩夹大理岩、变基性火山岩、石英岩,区域厚度2000m。出

31、露于评估区的西南角,两个坝上游,羊坡组(1y)西部。 (三)第四系(Q) 按其堆积成因类型大致划分为以下两类。 1、崩坡积层(Qdl+col):分布于坝址的斜坡地带及沿河两岸的局部地段。岩性为灰黑、灰黄色粉质粘土夹碎块石、粘土质碎石土,堆积体呈密实状,无分选,碎块石多呈棱角状。碎石直径一般2.020.0cm,块石直径一般20.030.0cm,多呈强风化,成份由片岩组成,厚度一般1.05.0m,局部大于5.0m。 2、冲洪积层(Qal+pl):主要沿陇巴河河床分布。岩性为灰、深灰、灰黄色砾砂、粉细砂、卵砾石层,胶结松散,局部稍密。砂、卵砾石多为浑圆状,无分选,粒径一般0.0210.0cm,最大达

32、20.0cm,局部见直径大于1.0m的大漂石。多呈弱风化。厚度一般0.53.0m。3.4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3.4.1 区域地质构造 评估区处于巴颜喀拉秦岭地槽三江口拗断区霞若巨甸褶断束与布伦石鼓褶断束衔接部位。由于经历多期多级构造运动,构造复合联合截切现象普遍,造成区域较复杂的构造特征(见构造纲要图,图3-2)。评估区主要构造为拖顶开文断裂(F11)、启别断裂(F25)及陇巴复式背斜。1、 拖顶开文断裂(F11)位于评估区东北部,为评估区控制性断裂。该断裂以320-340方向沿金沙江延伸,倾向南西,倾角60-80,为一走向枢纽断裂,区域长87km,且断裂带岩石片理化、棱形构造体及小揉皱发

33、育,破碎带宽100m以上。东盘出露的地层为D1-2、S2-3灰岩、白云岩地层,西盘出露的地层为11-2、T3s1片岩夹千枚岩、砾岩夹泥岩地层。2、 启别断裂(F25)位于评估区南西,沿350方向延伸,为一走向枢纽断裂,区域长65km,东盘出露地层11-2、T3s1片岩夹千枚岩、砾岩夹泥岩地层,西盘出露地层为1y、D1、P1片岩、灰岩、玄武岩、砂岩、板岩。断裂带岩石破碎,片理化、小揉皱、檫痕发育,次级羽状断裂、牵引小褶皱相伴产生。评估区长约2.5 km。3、 陇巴复式背斜轴向大致呈345,在塔城东北附近向北西倾伏,为一不对称之线行复式背斜,核部由下寒武统变质岩系组成,西翼出露泥盆系、石炭系、三叠

34、系,东翼由寒武系微晶片岩及基性火山岩组成,核部西侧为F25断裂所破坏,石英脉、酸性岩脉、小揉皱发育。评估区处于核部及东翼,区内长约8km。1、深断裂及其编号 2、大断裂及其编号 3、逆断裂及其编号 4、性质不明断裂及其编号 5、推测断裂及其编号 6、背斜及其编号 7、向斜及其编号 8、河流 9、评估区位置图3-2 构造纲要图3.4.2评估区地质构造评估区地质构造较复杂,为走向近北西的陇巴复式背斜东翼的一倒转背斜,核部为陇巴组一段,翼部为陇巴组二段地层,区内为其西翼与核部地层,地层总体倾向北东,局部可见小柔皱。片理较发育,片理产状15802675,片理面较光滑。评估区内西南角发育的F25断层即区

35、域构造内的启别断裂,特征见区域地质构造。 由于受区域构造的影响,评估区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发育6组节理:2102025,面较平直略有起伏,较粗糙,闭合微张,线密度0.52条/m; 10287078,隙面闭合,局部微张,线密度13条/m。287080,面较平直略有起伏,较粗糙,闭合,无充填,0.51条/m,延伸1.53m;1481557080,面较平直略有起伏,较光滑,闭合,无充填,0.5条/m,延伸0.51m。12677,面较平直略有起伏,较光滑,闭合,无充填,0.5条/m,延伸0.51m;23162,面较平直略有起伏,较粗糙,闭合微张,线密度0.52条/m。3.4.3 区域地壳稳定性及地震陇

36、巴河流域处于地壳强烈抬升区,中甸大理地震带,据云南省地震资料统计,16241996年372年间,震级4级地震共发生24次,其中最大一次为1996年2月3日发生在原丽江县的7级地震,该次地震对流域的塔城、巨甸两个乡镇部分村社农户的房屋造成轻微损坏,但没有人员伤亡,损失相对较轻。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区域地壳稳定性为较稳定区。3.5岩土体结构类型特征依据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将评估区岩土体划分为松散土体()和岩体()两个大类,岩体根据岩体风化程度与岩体完整性等工程地质特征

37、将该岩组又分为碎裂结构软弱岩组(1)和片状、板状结构较软岩组(2)。其主要工程地质特征见表3-3。表3-3 岩土体结构类型特征表岩土体类 型成因类型分层地层代号岩性组合特征分布区段岩土工程地质评价松散土体()崩坡积层Qdl+col灰黑、灰黄色粉质粘土夹碎块石、粘土质碎石土,堆积体呈密实状,无分选,碎块石多呈棱角状工程区首部枢纽部位有分布人工开挖时易产生崩塌,库区库岸再造时易产生坍塌及滑坡冲洪积层Qal+pl灰、深灰、灰黄色砾砂、粉细砂、卵砾石层,胶结松散,局部稍密主要分布于河床及坝址上游、库区两岸阶地碎裂结构软弱岩组(1)全-强风化带的变质岩1211千枚岩、绢云英千枚岩与炭质板岩互层、微晶片岩

38、分布于区内两段岩体出露的地表人工开挖边坡时易产生崩塌、滑坡,围岩松动滚落,硐室开挖产生冒顶、掉块等现象片状、板状结构较软岩组(2)变质岩121112上部千枚岩、下部绢云英千枚岩与炭质板岩互层11绢云微晶片岩、绢云英微晶片岩、钠长黑云绢云英(微)片岩分布于评估区内两段岩体的下部弱-微风化带陡坡开挖可能产生坍塌和掉块现象,公路顺坡拐弯地段易于形成滑坡3.6水文地质条件根据赋水介质、地下水运移情况,评估区地下水主要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变质岩裂隙水两类。 1、变质岩裂隙水:裂隙水赋存于寒武系下统羊坡组片岩、陇巴组片岩、千枚岩内,其富水性受构造及风化裂隙发育程度和地形地貌控制,富水性差异较大,根据区域

39、资料:泉流量常见值0.010.90Ls,地下径流模数0.112.14Lskm2,总体富水性弱,局部可达中等,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根据堆志满村井水位(高程2049m),地下水沿斜坡向陇巴河排泄。其动态变化大,呈波态,旱季可明显减小甚至断流。该裂隙水涌水底板为千枚岩、片岩片状、板状结构的较软岩组,在裂隙水的侵润作用下局部可能软化形成软弱夹层,导致斜坡失稳。 2、 孔隙潜水:孔隙水赋存于陇巴河河床、冲沟出口的Qal+pl层内及金沙江边的Qal层内,岩性为卵砾石层、砾砂、粉细砂等松散层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及裂隙水的侧向补给,以近河谷或相对低洼的沟谷为排泄基准,以渗流形式缓慢排泄,季节性变化

40、明显,雨季形成河水补给孔隙水的反补格局。雨季流量0.1-0.23 Ls,富水性弱-中等。崩坡积层中孔隙水动态变化大,主要赋存于粉质粘土、碎石土的孔隙中,富水性弱,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在地形低洼处就近排泄,并且降雨强度大,降水时间长时,孔隙水压力急剧升高,在其浸润和水压力共同影响下,可诱发斜坡土体失稳。 根据水质分析成果资料,地下水及地表水PH值6.8-6.9,属于中性水,侵蚀性C02陇巴河河水8.44mg/L,厂房第四系孔隙水17.82mg/L,HC03河水为0.661mmo1/L,孔隙水为2.047mmo1/L,水化学类型为HC03一-Ca2+Mg2+型水,水质良好,陇巴河河水具中等溶

41、出型腐蚀,厂房区第四系孔隙水具弱碳酸型腐蚀,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轻微腐蚀。3.7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区多为林地,其人类活动主要为道路的修筑和毁林开荒的耕种。1、 道路修筑评估区内现有约10.5km的简易公路,受地形地貌控制,公路依山势修筑,公路切坡形成临空,破坏了原始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公路走向为330左右岩体顺坡向地段及坡度较大的地段有小型的边坡失稳问题(如陇巴村北约1km地方),形成滑坡。2、农田耕种评估区地貌类型为构造侵蚀中山峡谷地貌,地形高差大,人类生存环境恶劣,毁林开荒,斜坡耕种现象普遍,这些活动大量破坏了原始植被,造成地表岩土裸露,加强了流水的冲刷作用、岩体的风

42、化剥落,造成水土流失,并可能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农田耕作的范围主要位于陇巴河的左岸靠近河边的阶地或低缓山坡地带及村庄的附近。3.8小结拟建工程评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纵谷地带,为中山侵蚀峡谷地貌,评估区内地形高差848m,地壳抬升强烈,地形坡度变化较大,区内降水丰富,侵蚀沟谷发育,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区内地层岩性复杂,岩相变化较大;区内岩石风化强烈、破碎,节理裂隙及卸荷裂隙较发育,风化层厚度较大,风化带工程地质条件茶,在暴雨作用下可能会形成滑坡和崩塌,地质环境较脆弱;评估区内地质构造相对较复杂,主要构造为陇巴复式背斜东翼的一倒转背斜和启别断裂(F25),抗震设防烈度为度;水文地质条

43、件简单,人类活动主要为农业垦殖活动和公路修建,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按云国土资环2004267号文的有关规定,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4.1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经过实地调查,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存在滑坡1个(L1),崩塌1个(R1)。1、L1滑坡L1滑坡发育于陇巴河左岸堆志满村,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表层滑坡,控滑结构面为土岩分界面,下部基岩为陇巴组二段千枚岩,滑坡体长150m,宽80m,厚约为8m,体积约9.6万m3,高程20502150m间,滑坡方向112,坡度35,共有四个台阶,后壁坡度为45-60。靠近公路的最底部的台阶村庄及耕地座落上面,根据公路开挖断

44、面情况土体致密,胶结程度好可知为古滑坡体的舌部,公路开挖的人工边坡高约20-50cm;而村庄背后的三个台阶其土体相对松散,后壁还有崩塌及近于垂直滑向的裂缝,裂缝宽度最大有1-2cm,延伸长度2-3m,台阶上特别是靠近后壁部分的植被有少量明显的东倒西歪现象,说明滑坡体新近曾滑动,原因可能是人为对边坡坡脚产生扰动、坡体上耕地的长期浇水种植及降雨对土体的软化作用,在重力作用下引起地表松散堆积物失稳滑动。(照片4-1、图4-1),滑坡现状不稳定,滑坡体危害的对象主要是坐落于滑坡体上的三户居民及下部的简易公路,危害程度中等,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照片4-1 L1滑坡图4-1 L1滑坡剖面示意图2、R1

45、崩塌R1崩塌位于2#坝下游80m左岸边坡,崩塌体长15m,宽8m,厚23m,体积约0.03万m3,崩塌块石粒径0.10.3m,夹有较多的砂及亚粘土;崩塌体前缘标高2308m,后缘标高2320m,崩塌方向135,坡度35,崩塌后壁坡度6070,未见危岩体,基岩为陇巴组二段千枚岩;崩塌体因坡度较陡,上部风化基岩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崩塌。崩塌物较松散,崩塌体上植被较好,前缘距离河床约5m,受河流的影响较小,现状下稳定,无危害(照片 4-2)。4.2不良地质现象4.2.1侵蚀沟谷评估区侵蚀沟谷较发育,共发育5条侵蚀沟谷(G1G5)。沟谷特征详见表4-1。 4.2.2岩体风化评估区地形较陡峻,岩体片理较发育

46、产状较陡,在温差及雨水作用下风化较强烈。基岩强风化带仅在缓坡段的覆盖层下才有保存, 照片4-2 R1崩塌一般厚1015m;陡峻坡段一般弱微风化基岩直接出露,弱风化带厚10.020.0m。风化卸荷作用主要在陡崖、单薄山脊地段表现突出,体现为岩体的松动变形、倾倒和错落。表4-1 沟谷特征统计表编号位 置长宽(m)汇水面积(Km2)特 征 描 述危害程度G12#取水坝左岸上游游50m43030.04发育于陇巴组二段内,横断面呈“V”字型,植被较好,为乔木和灌木及草被,边坡坡度2530,未见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沟口有少量冲洪积物,可见砂卵砾石、粘土及杂乱堆积;沟谷纵坡降350,评估期无水,岸坡稳定冲沟现状稳定,仅造成水土流失,危险性小,危害程度轻G2堆满村南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