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隧道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参数检验频率一览表工程类别:隧道工程类别试验检测项目/参数施工检验频率依据标准检验程序备注原材料 检验粗集料1筛分;2密度;3吸水率;4.含泥量;5.泥块含量;6.针 片状颗粒含量;7压碎值1次/批,不超过400m3或 600t 为1批;小批量进场的宜以不 超过200m3或300t为1批参照JTG/TF50-2011施工单位按规 定频率自检,监 理单位按规定 频率抽检/8.含水率每次拌合前9坚固性;10.软弱颗粒含量有怀疑时细集料1筛分;2密度;3含泥量;4.泥块含量;5.亚甲蓝值MBV1次/批,不超过400m3或 600t 为1批;小批量进场的宜以不 超过200m3或30
2、0t为1批6.含水率每次拌合前7.压碎值;8.坚固性必要时水泥1密度;2细度/比表面积; 3标准稠度用水量;4凝结时 间;5.安定性;6.胶砂强度; 7.胶砂流动度1次/批,袋装水泥每200t为1 批,散装水泥每500t为1批水1.PH值;2.氯离子含量;3. 不溶物含量;4.可溶物含量; 5.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1次/1水源,或怀疑受污染时JGJ 63-2006施工、监理单位 分别取样并外 委/外加剂1.PH值;2.氯离子含量;3. 总碱量;4.含固量;5.含水率; 6密度;7细度;8硫酸钠含 量1次/批,掺量大于等于1%同品 种的外加剂每100t为1批,掺 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50t为1 批
3、不足100t或50t的也按一 批计GB8076-2008速凝剂 每20t 为1批, 不足20t也 按1批 计9.减水率;10.泌水率比;11. 抗压强度比;12 .含气量;13. 凝结时间差;14.收缩率比需要进行型式试验时做1次粉煤灰1.细度;2.需水量比;3.烧失 量;4.三氧化硫含量;5.比表 面积1次/批,每200t为1批,不 足200t按1批计GB/T1596-2005/钢筋 钢板 工字钢1.重量偏差;2.屈服强度;3. 抗压强度;4伸长率;5弯曲1次/批,每批不超过60tGB/T 706-2008GB/T 700-2006GB1499.2-2007GB 1499.1-2008GB
4、/T 1499.3-201施工单位按规 定频率自检,监 理单位按规定 频率抽检 工字钢、钢板、 钢管施工,监理 0单位分别取样并外委/试验检测项目/参数检验频率一览表工程类别:隧道工程(三) 第类别试验检测项目/参数施工检验频率依据标准检验程序备注原材料 检验钢管1屈服强度;2抗拉强 度;3.伸长率;4压扁1次/批,外径不大于76mm且壁厚不超 过3mm,每400根为1批;外径大于 351mm,每50根为1批;其他尺寸每 200根为1批GB/T 8163-2008施工单位按规 定频率自检, 监理单位按规 定频率抽检 工字钢、钢板、 钢管施工,监 理单位分别取 样并外委/焊接接 头1屈服强度;2
5、抗拉强 度;3弯曲1次/批,每批不超过300个(件)箍 筋闪光对焊,直径为10mm及以下,1200 个为1批;直径为12mm及以上,600 个为1批JGJ 18-2012止水 条/带1硬度;2拉伸强度;3.断裂伸长率;4.压缩 永久变形;5撕裂强度; 6热空气老化后的硬度 变化、拉伸强度、扯断 伸长率;7橡胶与金属 粘合1次/批,同品种、同规格每500m为1 批GB 18173.3-2014GB 18173.2-2014施工、监理单 位分别取样并 外委/防水板1长、宽、厚度;2拉 伸强度;3.断裂延伸率;4.不透水性;5.低温弯 折性;6加热伸缩量1次/批,每5000m2为1批GB 18173
6、1-2012过程质量控制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浇筑一般体积结构物,每一单元结构 物应制取2组;连续浇筑大体积结构 物时,每80200m3或每一工作班应制 取2组JTG F60-2009施工单位按规 定频率自检, 监理单位按合 同频率抽检满足质量 评定 要求水泥砂浆抗压强度重要及主体砌筑物,每一工作班应制 取2组;一般及次要砌筑物,每一工 作班可制取1组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双车道隧道每10延米至少在拱部和边 墙各制取1组,每喷射50100m3或小 于50ms的独立工程不得小于1组/锚杆拉拔力按锚杆数的1%且不少于3根做拉拔力 试验/料源确定1在原材料料源选定时,应在上述原材料试验检测参数的基础上增加:粗集料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有机物含量、碱活 性试验;细集料氯化物、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质含量及碱活性试验;粉煤灰游离氧化钙、 活性指数的检验;2.各种原材料所有试验检测参数每料场检验1次;3施工单位通过试验选定各种原材料料源后,监理单位进行验证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料源配合比设计1.各种原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水泥混凝土/砂浆等配合比设计,同时监理单位应对各种配合比进行复核验证,必要时 应请相关技术专家对标准配合比进行把关和优化2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结合现场施工工艺和工序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