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顺义区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1年调整方案顺义区桥镇人民政府二一七年十二月. z-目 录第一章总则3第1条规划目的3第2条规划任务3第3条规划区域概况3第4条规划依据4第5条规划围5第6条规划期限5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6第7条土地利用现状6第8条土地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7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9第9条镇域开展目标与定位9第10条土地利用规划战略10第11条土地利用规划目标10第四章土地利用构造调整与布局优化12第12条土地利用构造调整与布局优化的原则12第13条农用地构造调整12第14条建立用地构造调整13第15条其他土地构造调整14第16条土地利用布局优化15第五章主要
2、用地安排17第17条耕地和根本农田保护17第18条严格控制建立用地规模18第19条建立用地管制19第20条土地生态建立与环境保护21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23第21条根本农田保护区23第22条一般农地区23第23条城镇建立用地区24第24条村镇建立用地区25第26条独立工矿区26第27条风景旅游用地区复区26第28条林业用地区27第七章土地整治规划29第29条农用地整理29第30条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29第31条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措施31第八章村庄土地利用控制33第32条城乡统筹开展引导33第33条加强对各村域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33第34条村级规划的原则要求34第35条村庄体系规划34第九章规划
3、实施保障措施36第36条强化法制观念,加强土地规划执法监察36第37条以规划为依据,实行土地用途管制36第38条严格落实根本农田保护制度37第39条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7第40条实行土地利用规划公示制度37第41条建立实施规划的跟踪反应系统38第42条做好与相关规划的协调与衔接38第十章附则39附表40表1 顺义区桥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40表2 顺义区桥镇重点建立工程用地清单41. z-前 言顺义区是城市开展空间新格局中“东部开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三个重点建立的新城之一,同时是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临空经济区所在地,未来的顺义新城是面向国际的首都枢纽空港,将承载现代制造基地、空港物流枢纽、
4、国际交往中心与休闲度假区四大功能。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首都建立重要讲话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开展国家战略,结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开展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认真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根本国策,优化土地利用构造、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和方案管理,协调部门用地矛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根本农田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据?顺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1年?调整完善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结合?顺义新城规划2005-2021年?的要求以及桥镇开展实际,编制?顺义区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
5、021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说明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统筹各业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规划?依照顺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要求,结合桥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资源特点,确定规划目标;落实耕地保有量和根本农田保护任务;统筹安排各业用地,确定各业用地规模;划定土地用途分区,明确土地用途及管制规则;加强建立用地空间管制,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安排土地综合整治和村庄整治布局;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规划?是桥镇2006-2021年土地利用的依据和法定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行政区域围使用土地,必须符合本?规划?。. z-第一章 总 则第1
6、条 规划目的为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强化土地规划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首都建立重要讲话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开展国家战略,结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开展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思想,根据?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精神,依照?顺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1年?确定的桥镇各类土地利用的目标,特别是对耕地保护和建立用地规模的要求,特编制?顺义区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1年?,为全镇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促进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开展提供各业用地保障。第2条
7、规划任务根据桥镇自然和经济社会开展条件,以及?顺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1年?对桥镇土地利用的要求,剖析镇域土地利用特征,确定本轮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与目标,调整土地利用构造和布局,明确主要用地安排与管制,划分土地利用分区,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体系,保障全镇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开展。第3条 规划区域概况桥镇位于顺义区南端,东邻遂镇,西靠天竺镇,北连仁和地区,南与通州区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为家桥村,距市区中心城区20公里,北距顺义中心城区约10公里,镇域总面积为75.63平方公里,常驻人口4万人,流动人口5万,下辖31个行政村,3个社区。全镇以汉族为主
8、另有满、回、壮、蒙古族。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东依潮白河,西临首都国际机场,京平高速路、六环高速路、顺通路、机场南线、机场东路、京承铁路等多元化的交通路网聚集此地,极大方便了桥与外界的交通联系。桥镇地处潮白河冲击平原,地势北部高,南部低,海拔27-32米。土层深厚,土壤主要是湿潮土。境主要河流有潮白河、中饮河、月牙河、七分渠、小中河等。桥属暖温带大陆型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年日照总时数2800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622毫米,年均温11.5,全年无霜期在190天以上。2021年属地财税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9.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20%;人均所得23929元,同比
9、增长10.6%。 桥镇作为临空经济核心区的重点开展区域,严格按照区“十三五规划中桥的开展定位,即“围绕弥补临空经济配套效劳短板,承接市行政副中心功能北拓,建立临空综合配套效劳区和支撑区域协同开展的桥头堡,抓住行政副中心东移契机,努力推动与临空经济核心区的融合开展,从而促进桥镇经济的飞速开展。第4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3.?根本农田保护条例?4.?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5.?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宏观调控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6.?国务院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213号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方法?
10、国土资源部43号令8.?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2151号文9.?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10.?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11.?市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编制要求试行?12.?顺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1年?13.?顺义新城规划2005-2021年?14.?顺义区桥镇总体规划2006-2021年?15.?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6.?顺义区“十三五时期桥镇开展规划?17.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划第5条 规划围本次规划围为顺义区桥镇行政辖区,镇域土地面积为75.6平方公里7563.42公
11、顷。第6条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6-2021年,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目标年为2021年,规划基数更新时点为2021年。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第7条 土地利用现状依据2021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桥镇辖区土地面积7563.42公顷,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1.农用地农用地面积4534.18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59.95%。其中,耕地面积2527.69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33.42%;园地面积347.35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4.59%;林地面积1034.22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13.67%;牧草地面积1.38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0.02%;其他农用地面积623.53公顷,占镇区
12、土地面积的8.24%。2.建立用地建立用地面积2682.86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35.47%。包括城乡建立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立用地。城乡建立用地面积2159.48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28.55%。其中,城镇建立用地942.04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12.46%;农村居民点用地945.68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16.05%;采矿用地0.00公顷。交通水利用地509.76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6.74%。其中,铁路用地40.04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0.53%;公路用地327.30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4.33%;机场用地85.19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1.13%;水工建筑用地57.2
13、3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0.76%。其他建立用地面积13.62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0.18%,全部为特殊用地。3.其他土地其他土地面积为346.37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4.58%。其中,水域用地为246.13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3.28%,自然保存地为100.25公顷,占镇区土地面积的1.33%。第8条 土地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1.土地利用特点1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比例大;村镇布局分散,形成东、西两个中心;工业用地多集中于小中河西南及南半壁店村周围。2土地后备资源缺乏;人均建立用地指标偏高,土地利用率不高;同时,由于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各项建立占用耕地数量增多。2.土地利用
14、存在的问题1城乡用地布局分散,资源难以集中利用。原来的规划分区造成了现有城镇中各种功能的分布布局,局部工程选址缺乏前瞻性,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功能杂乱,资源难以集中利用。2耕地保护任务艰巨,农业根底设施薄弱随着顺义新城建立的迅速开展,建立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用地被占用,保耕地和保开展的双重任务艰巨。此外,镇域农业性根底设施建立比拟落后,提高耕地质量和产量的保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村镇建立用地布局较乱,土地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滞后,土地宏观管理缺乏科学依据,同时过去对于村庄建立,尤其是沿主干道路两侧村庄建立管理不严,造成土地利用随意性较大、布局不够合理等现象,土地
15、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第9条 镇域开展目标与定位1.社会经济开展目标根据?顺义新城规划2005-2021年?提出的“现代国际空港、区域产业引擎、绿色宜居新城的开展目标,结合桥镇开展实际,大力开展现代制造业,提升镇区经济整体竞争力。规划期,根据?顺义新城规划2005-2021年?和?顺义区桥镇总体规划2006-2021年?确定的人口开展目标,结合桥镇社会经济开展实际,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大力推进新城建立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和小城镇集聚;到2021年,常住人口控制在6.0万人,户籍人口规模控制在4.5万人,其中城镇口2.5万人,农村人口2.0万人,户籍人
16、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下。2.镇域开展定位桥镇提出“做强东西、拓展南北,打造环状临空经济圈的临空经济开展思路和“一港带三区的开展战略,未来桥镇将依托紧临首都国际航空港的区位优势,努力实现以现代效劳业为主导的外向型产业格局,以镇域西部桥保税中心建立为区域经济开展的工作重点,以启动镇域东部潮白河综合开发为开展三产效劳业的突破口,充分发挥镇域中部农业种植区特种瓜菜的品牌优势,带动一产的开展,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实现桥经济的新跨越。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软环境,转变职能,大力开展村级经济,着力增加镇域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和信息化建立水平。第10条 土地利用规划战略1.保障经济
17、总量增长,优化全镇产业构造。继续保持经济较高增长势头,提高城镇整体实力。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加快二三产业互动开展,突出高端三产效劳业开展,实现以 “三、“二带“一的开展格局,并保持各产业部构造合理。2.城市化水平和城镇环境质量提高。继续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保证城镇环境高品质,促进顺义新城建立带动整个南部地区的开展。3.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过渡到节约集约型,大力整顿现有产业用地零散、效率不高的现象,通过规划,逐步引导有开展前景的小企业进园区、逐步淘汰低端产业,力推品质全面升级。4.严格保证区域耕地数量与质量,切实落实根本农田地块保护,严格控制建立用地规模及其占用耕地数量,积极促进其他土地的有效使用。
18、综合整治河流、水域等使得土地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在经济开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得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第11条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根据桥镇在顺义区开展中的定位和土地利用总体战略,依照?顺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1年?对桥镇的要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构造,努力实现各项用地的优化配置。1.严格保护耕地和根本农田切实严格保护耕地和根本农田,不断推进根本农田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建立。规划至2021年,桥镇耕地保有量总量为1140.46公顷,根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014.05公顷。2.严格控制建立用地规模集约高效和严格控制建立用地规模,积极引导镇区城镇建立用地理性增长,保障重点根底设施、交通、水
19、利等建立需要。规划至2021年,全镇建立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890.65公顷以不含区级规划预留指标,其中城乡建立用地2268.82公顷,特殊、交通水利用地621.83公顷。3.因地制宜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期对宜耕土地后备资源进展适度开发,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推进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4.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规划期将分散的小企业向产业聚集区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农村居民点的迁村并点,加强农村建立用地整理复垦,促进城镇用地与农村建立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第四章 土地利用构造调整与布局优化为到达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在进展各业土地需求量预测分析的根底上,根据顺义区下达的土地利用
20、控制指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使规划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融为一体,根据桥镇各业用地需求和土地供给总量,确定规划期辖区土地利用构造调整指标。第12条 土地利用构造调整与布局优化的原则1.集中连片保护耕地和根本农田,确保质量有提高;2.建立用地优先利用废弃地、闲置地、低效用地和存量用地;3.确保必要的生态环境、市政、交通、水利和能源等根底设施建立用地;4.整合镇域围的土地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节约集约利用;5.统筹规划城镇和农村建立用地,促进“三个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鼓励城镇建立用地增加与农村建立用地减少相挂钩。第13条 农用地构造调整从满足农业构造调整、开展现代
21、都市型农业需求出发,在保护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的前提下,规划镇域农业用地分区。农用地规划基数2021年为4534.18公顷,规划期应严格控制建立占用农用地。其中,耕地基数为2527.69公顷,规划期末为1140.46公顷,规划期减少1387.23公顷;除新增建立占用耕地外,镇域减少的耕地主要应用于生态建立,增加绿色空间。第14条 建立用地构造调整在严格控制总量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城乡建立用地,确保推动镇区经济社会开展的支柱产业和根底设施建立用地。桥镇建立用地基数为2682.86公顷,规划期末调整为2890.65公顷。1.城乡建立用地调整1城乡建立用地规划基数为2159.48公顷,规划期末为22
22、68.82公顷。2各项建立用地应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不得突破用地总量;应贯彻合理布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严格管控土地供给;应充分利用现有存量建立用地,确需新增建立用地的,应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新增建立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按原用途使用,废弃撂荒土地能恢复耕种的必须及时恢复耕种;制止建立占用规划确定的根本农田,不得占用公共、公益设施用地作为经营性用地。各类建立都必须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镇生态环境。3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用于乡村居民住宅、乡镇村企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充分挖潜村庄的空闲地及空心村,鼓励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积极推进城镇建立用地增加与农村集体建立用
23、地减少相挂钩,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注重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污染。4独立工矿用地主要用于不宜在城乡居民点安排,对气候、环境等有特殊要求的工矿建立,应不突破规划独立建立用地总规模;土地使用应符合相关行业、产业的选址和建立要求;建立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立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新增独立建立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强化“三废污染的治理。2.特殊交通水利用地调整1特殊交通水利及其他建立用地落图面积不含预留指标为621.83公顷,同时根据区级规划统筹安排特殊交通水利用地的预留指标。2规划期间将新修、改扩建与社会经济开展需求不相协调的现有等
24、级低、路面差的公路,以提高路面质量为重点;道路修建应尽量防止占用耕地特别是根本农田;凡已确定的规划交通用地,不得批准建房等有碍于交通设施建立的工程。3抓好水利设施建立,确保桥镇防洪及农田旱涝保收,提高防汛抗旱能力。4其他建立用地主要用于军事、监教场所、墓葬地等不适合在城镇村部布局的各类建立以及风景旅游工程建立等;各类建立应符合相关行业的各项建立要求,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立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新增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第15条 其他土地构造调整1.镇域其他土地应从区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考虑,在可持续开展理念的指导下,强调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的生态合理性,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
25、下,有方案、有步骤地推进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2.其他土地在区域起着重要生态景观功能,应加强保护和建立。第16条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1.根本思路根据桥镇域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开展条件,科学合理安排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农用地主要布设在镇区北部、东部和南部;根本农田选择耕作条件好、集中连片的耕地;将林地布设在潮白河沿岸、小中河沿岸以及引河林场,以及镇区京承铁路、京平高速和其他道路两侧,维护和扩大绿色空间和通风走廊;优化城市用地构造,城镇用地集中在镇中心,村镇建立用地向城市组团集中;完善交通网络,提高道路通达度。2.布局方案和管控措施1耕地和根本农田统筹城乡开展与耕地保护,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区域差异的
26、原则,确定桥镇根本农田和耕地的空间布局,作为粮食平安的后备资源和区域生态景观基质。耕地散布于镇区北部、南部和东南部地区,规划期根本农田主要分布在镇区北河村、沿河村、芦各庄村、官庄村、永青村、南河村、北桃园村、北庄头村、堡子村、南庄头村等村庄;本轮规划桥镇根本农田保护面积1014.05公顷。规划期,注重保持、提升耕地和根本农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效劳功能;根本农田一经划定,须严格按照?根本农田保护条例?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如确需占用的,须按政策规定报批;未经批准,制止占用耕地和根本农田进展非农建立。2城乡建立用地桥营镇城镇建立用地主要分布在头二营村、三四营村、洼子村、南半壁店村、北
27、河村、英各庄村、家桥村、吴庄村等村;少量独立建立工矿用地分布在后桥村。通过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立,村镇建立用地主要分布在北桃园村、芦各庄村、家桥村、西树行村和王家场村,其他村庄逐步集中于镇中心区。规划期,强化对建立用地总规模特别是城乡建立用地规模的控制,结合新城第29街区建立,促进城乡用地统筹开展,实施农村建立用地整治挖潜,逐步减少农村建立用地,优化城乡建立用地构造和布局;充分利用现有用地中的空闲地、废弃地;鼓励现有零散分布的用地向规划城市组团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益。3交通水利用地保障交通用地,增加南北向道路建立,形成纵横交织的交通网络,主要分布于镇区中西部、东部和北部。南北向有通怀路、右堤路和
28、东部开展联络线,东西方向有天路、仁路等道路。水利设施用地根据区级规划统筹规划布局。交通用地要服从有关交通生产建立的特殊需要,严格执行有关交通的法律规定,严禁破坏交通设施的各种行为;严格执行水利、防洪的法律规定,严禁破坏水利设施的各种行为。第五章 主要用地安排第17条 耕地和根本农田保护1.耕地保护规划到2021年耕地保有量为1140.46公顷。1严格控制非农业建立占用耕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对耕地保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非农建立成为耕地减少主要因素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规划期对耕地实行严格保护,按照建立工程选址尽量不占或者少占耕地的原则,控制各类建立占用耕地,假设必须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质量较差的耕
29、地,2加大补充耕地力度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立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在占用耕地前先补充与占用耕地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管制,确保补充耕地质量和数量。3改善耕地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规划期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立,实施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广测土培肥技术、增施有机肥、扩大绿肥种植,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在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时,必须确保补充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根本农田保护到2021年,桥镇根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14.05公顷。1加大根本农田保护和力度,建立根本农田建立集中投入机制。大力开展
30、根本农田整理,改善根本农田生产条件,提高根本农田质量。通过加大公共财政对根本农田保护区建立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根本农田地力等级和生产能力。2进一步落实根本农田保护各项法规制度。严格执行根本农田占用审批制度。占用根本农田必须经过依法审批,制止改变根本农田性质开展林果业,制止对根本农田耕作层造成永久性破坏的临时工程用地和其他各种活动。对于已经划定的根本农田保护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将保护面积分解到各镇、村,落实到每个地块,严格执行根本农田保护责任、质量管理和监视检查管理制度。规划期间,确保根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第18条 严格控制建立用地规模1.合理安排新增建立用地合
31、理安排各类建立用地,优先支持重点城镇开展用地及产业用地,严格落实年度方案指标2.严控建立用地总量严格控制建立用地规模,合理安排新增建立用地,整合城乡建立用地,挖掘存量用地潜力。规划至2021年,桥镇建立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890.65公顷之,其中城乡建立用地规模为2268.82公顷。3.保障根底设施用地优先保障国家和市重点交通运输工程建立,统筹安排水利设施用地。规划期,根据区级规划统筹安排特交水预留用地指标。第19条 建立用地管制1.建立用地管制边界为了加强对桥镇城乡建立用地的空间管制,因地制宜地划定了以下建立用地边界:1城乡建立用地规模边界。按照有利开展、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在建立用地适
32、宜性评价以及与其他相关规划充分协调的根底上,按照顺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桥镇城乡建立用地面积指标,划定城、镇、村、工矿建立用地规模边界。2城乡建立用地扩展边界。为保障城乡开展建立的不确定性,依据顺义区的城乡开展趋势和空间拓展模式,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城乡建立用地规模边界之外,划定的可用于城乡建立用地布局调整的扩展围边界,空间上主要位于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外围。2.建立用地空间管制区建立用地边界划定后,规划围形成允许建立区、有条件建立区和限制建立区三个区域。1允许建立区建立用地规模边界围为允许建立区也即城乡建立用地规模边界,规划划定桥镇允许建立区面积为2268.82公顷
33、允许建立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规则:区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立开展空间,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应与?顺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1年?和?顺义区桥镇总体规划2006-2021年?,以及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协调;区新增城乡建立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方案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立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展调整,但不得突破建立用地扩展边界。2有条件建立区建立用地规模边界围之外和建立用地扩展边界围之为有条件建立区,在不突破规划城乡建立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区土地可以用于城乡建立用地的布局调整。规划桥镇有条件建立区
34、面积为206.77公顷。有条件建立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区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立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立区用地规模;3限制建立区除允许建立区和有条件建立区外,其他用地划为限制建立区,区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建立,是承载全区农业生产和生态效劳功能的主要区域;区制止安排城市建立用地;严格控制独立建立工程用地,可以适度安排观光旅游设施用地。规划桥镇限制建立区面积为5087.84公顷。限制建立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区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根本农田建立的主要区域;区制止城、镇、村建立,严格控制线型根底设施和独立建立工程用地。第20条 土地生态建立与环境
35、保护1.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立规划期保障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和其他农用地,规划期保障规划期生态用地的稳定。具有生态功能的用地主要分布在引河林场、共青林场、庄村、官庄村、堡子村、沮沟村、南庄头村、辛村、英各庄村、北河村、后桥村等村庄。2.土地生态建立与环境保护措施1积极推进生态建立,重点建立和保护绿色隔离带,突出绿色隔离带的根底性生态保护作用;加强共青林场和引河林场的建立,加强对潮白河和小中河沿岸的整治和保护力度,加大对土地污染的治理;严格控制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其他土地开发,尽量减少对农用地、水面的占用。至规划期末,其他土地面积为323.03公顷。2严格控制对根底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
36、用,支持生态防护林建立、根本农田建立等重大工程,加快建立以集中连片的林地和根本农田等为主体的生态平安屏障,将大面积连片根本农田、优质耕地作为绿心、绿带的重要组成局部,构建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环境。3有方案、分步骤地复垦历史上形成的采矿废弃地,及时、全面复垦新增工矿废弃地。推广先进生物技术,提高土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超标耕地的综合治理。4鼓励城镇组团式开展。实行组团间农田与绿色隔离带有机结合,发挥耕地的生产、生态功能。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合理调整农用地构造。促进产业构造升级,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用地。把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根本农田放在土地利
37、用的优先地位,加强根本农田建立,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重点优化交通、水利等根底设施用地以及风景名胜设施用地构造,鼓励产业集聚。严格控制工业对土地的污染,防治农田面源污染。第六章 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土地利用分区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规划按照区域土地资源条件、用地空间布局状况及实施土地用途管制要求,将桥镇土地分为根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立用地区、村镇建立用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复区、独立工矿区、林业用地区,并对每个分区制定相应的用途管制规则。第21条 根本农田保护区根本农田保护区是为对根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期对该区域根本农田进展严格保护和重点建
38、立,作为全区重要的粮食及其它农产品生产基地。规划桥镇根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为1014.05公顷。根本农田保护区管制规则:1.鼓励将区其他零星农用地、未利用地,通过复垦或整理调整为根本农田;2.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土地,不得在区建窑、建坟、挖沙、采石、取土、采矿、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展其他破坏根本农田的活动。第22条 一般农地区一般农地区是指根本农田保护区以外,为农业生产开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主要包括种植园用地、畜禽和水产养殖用地、根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一般耕地和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活动增加的耕地和园地、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建立效劳的农业设施用地,以及农田之间的零星土地。规划桥镇一般农地
39、区面积为2984.88公顷。一般农地区用途管制规则:1.区土地主要用作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效劳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2.区现有非农建立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未利用地,应当优先复垦或整理调整为耕地、园地;3.不得破坏、污染区土地。第23条 城镇建立用地区城镇建立用地区是为城市、建制镇、含各类开发区建立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主要包括现状城市和建制镇建立用地、规划期间新增的城市和建制镇建立开展用地、以及附属于城镇的开发区、别墅区、学校等现状及规划建立用地。规划桥镇城镇建立用地区面积为1569.77公顷。城镇建立用地区管制规则:1.区土地主要用于城市、建
40、制镇建立,各项建立应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不得突破用地总量;2.城镇建立用地应贯彻合理布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严格管控土地供给;3.城镇建立用地应充分利用现有存量建立用地,确需新增建立用地的,应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并报有批准权的机关审批;4.城镇建立用地区的土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按原用途使用,废弃撂荒土地能恢复耕种的必须及时恢复耕种;5.制止建立占用规划确定的根本农田,不得占用公共、公益设施用地作为经营性用地。各类建立都必须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第24条 村镇建立用地区村镇建立用地区是为农村居民点村庄和集镇建立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主要包括现状和规划重点开展的中心村、集镇建立用
41、地;附属于中心村、集镇的产业用地、集贸市场、学校等现状及规划建立用地。规划期,通过农转居、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和村镇产业用地撤并,规划村镇建立用地区面积为900.67公顷。村镇建立用地区管制规则:1.村镇建立用地区的土地主要用于乡村居民住宅、乡镇村企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立;2.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鼓励农村集体建立用地整理,积极推进城镇建立用地增加与农村集体建立用地减少相挂钩,逐步提高村镇建立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3.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安排各项村镇建立用地,农村居民应坚持一户一宅,多出的宅基地要逐步依法收归集体所有;4.注重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污染。第26条 独立工矿区
42、独立工矿区是为不宜在城乡居民点配置,对气候、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公用设施、工矿等建立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包括独立于城镇、村镇建立用地区以外、规划期间不改变用途的独立建立用地或其他不宜在居民点配置的建立用地,其中已划入其他土地用途区的除外。桥镇独立工矿区总面积5.15公顷。独立工矿区管制规则:1.区土地主要用于不宜在城乡居民点安排,对气候、环境等有特殊要求的工矿建立;2.区土地使用应符合相关行业、产业的选址和建立要求;3.区建立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立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4.区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5.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强化区工矿“三废污染的治理;6.区土地应合理利用,从
43、事非农建立用地的必须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批准。区独立建立用地应不突破规划独立建立用地总规模。第27条 风景旅游用地区复区风景旅游用地区是指风景游赏用地、游览设施用地,包括为游人效劳而又独立设置的管理机构、科技教育、对外及部交通、通讯用地、水、电、热、气、环境、防灾设施用地等。桥镇风景旅游用地区面积381.98公顷。本区主要管制规则是:1区土地主要用于旅游、休憩及相关文化活动;2区土地使用应当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3区影响景观保护和游览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4在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区土地进展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的旅游设施建立;5严禁占用区土地进展破坏景观、
44、污染环境的生产建立活动。第28条 林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是指为林业开展含平原造林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桥镇林业用地区土地总面积218.36公顷。林业用地区用途管制规则:1区土地主要用于生态修养和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立效劳的设施;2区现有非农业建立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设施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按现状用途保存;3区零星耕地因生态建立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鼓励将区的废弃建立用地整理复垦为林地,宜耕后备资源可用于土地整治工程;4未经批准,不得占用区土地进展非农业建立,不得占用区土地进展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第七章 土地整治规划以落实耕地占补
45、平衡为目的,结合土地利用实际情况,以行政村为单位,将农用地整理与建立用地整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相结合,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第29条 农用地整理加强全镇土地综合整治,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第30条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综合农村居民点的区位条件、用地规模、经济社会开展水平以及农民意愿等因素,将顺义区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镇化村庄、规划迁并村庄和现状保存村庄三种类型,分类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与安置,并进一步优化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其中,桥镇的城镇化村庄整理主要有北河村、南半壁店村、三四营村、头二营村、洼子村、吴庄村、英格庄村,这些村庄的农
46、村建立用地或大局部土地位于城镇建立用地区,直接纳入城镇开展体系;规划迁并村庄主要为重大建立用地影响围或拟实施城乡挂钩需搬迁的村庄,主要包括安里村、堡子村、北庄头村、官庄村、郭庄村、沮沟村、临清村、南河村、南桃园村、南庄头村、史庄村、庄村、西大坨村、西树行村、沿河村、永青村、辛村、庄子营村;现状保存村庄主要包括北桃园村、后桥村、家桥村、芦各庄村、沙浮村、王家场村,均为拟保存的现状村镇建立用地。规划期,安置人口约2.56万人,划定中心村安置用地面积47.25公顷。对于城镇化村庄和规划安置在镇域集中建立区的安置用地,根据镇域规划和桥镇规划开展实际统筹布局,主要安置在镇域规划划定的居住用地区。规划期间,安里村迁并至北桃园村,安置面积1.66公顷,安置人口172人,堡子村迁并至北桃园村,安置面积3.94公顷,安置人口627人,北庄头村迁并至北桃园村,安置面积3.84公顷,安置人口684人,官庄村迁并至沙浮村,安置面积4.80公顷,安置人口825人,郭庄村迁并至沙浮村,安置面积2.64公顷,安置人口400人,沮沟村迁并至北桃园村,安置面积3.94公顷,安置人口590人,临清村迁并至芦各庄村,安置面积2.98公顷,安置人口412人,南河村迁并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