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24.50KB ,
资源ID:143909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黄河小学校园景观设计说明.doc)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黄河小学校园景观设计说明.doc

1、黄河小学校园景观设计说明一、地块概括二、规划依据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2.建设方提供的相关依据三、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四、设计原则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1.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

2、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2.功能性原则: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3.植物造景原则: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

3、动活泼。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1.景观结构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五大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综合办公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绿地休闲区。2.景观布局一方面校园应具有良好生态景观,另一方面作为新建校园,势必着重创建充满时代气息、文化氛围的环境,与建筑景观系统完美结合。(1)教学区2号教学楼的北侧,设计一处开敞式的绿地,曲折的小路深入,中央设置景观花架,上刻一则名人典故自强不息,创造文化氛围;教学区整体设计严谨又不失活泼,与均衡舒展的建筑群体相协调。(2)综合办公区 此处主要以植物配置为主,植物以文人最爱岁寒三友(松、竹、梅)为主,突出文化内涵。(3)体育运动区入口设在最便于人到达的位置,主要

4、是教学区和生活区方向。设置树池座凳,种植遮荫效果好的大乔木,为人们休息和观看人员提供休憩纳凉之所。在操场的中心位置,设置升旗台,几步台阶上去,作为此空间的最高点,同时在广场的西南角设置一个圆形的铺装广场,增大了学生的活动空间。(4)学生生活区 学生食堂东侧规划出适于人流的道路,绿地面积不大,尽量增加绿地,在上面开辟小的场地供学生们逗留等。(4)绿地休闲区(校园的东北角)1. 在此处设置了校园广场,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以植物景观为特色,集休憩娱乐、晨读区。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文化特征的广场。广场沿着东西轴线设计,在西

5、侧入口处,布置了四角凉亭,可供学生们晨读;在其东侧布设一处圆形假山涌泉,好似孩子们的智慧源泉正一点点源源不断地涌出,也谕示着学校源源不断地培养着“祖国清晨的太阳”。2. 在广场的中央景区,布置了一座与有时代教育意义的主题雕塑,激励着学生奋发图强!3. 广场的东侧入口与校园的次入口,用条形汀步进行衔接,方便师生们的出入。东入口处低调处理,中心位置放置景石,上书学校名称,作为轴线的尾声。4. 广场铺装,结合建筑外观,采用不同的铺装形式:主要有青石板、花岗岩(磨光、火烧板)、条形广场砖、条形步石、木质铺装、卵石步道等。六、种植设计1. 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2.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