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5 ,大小:914KB ,
资源ID:144614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题二离心泵的径向推力轴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题二离心泵的径向推力轴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课件.ppt

1、泵与风机第二章第二章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构造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构造大唐淮北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大唐淮北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冯诗化冯诗化第二节第二节径向推力、轴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径向推力、轴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一、径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一、径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1、径向推力的产生、径向推力的产生离心泵运行时,泵内液体作用在转轴叶轮上径向不平衡的合力称径向推力。离心泵运行时,泵内液体作用在转轴叶轮上径向不平衡的合力称径向推力。对螺旋形压出室的离心泵,对螺旋形压出室的离心泵,(1)在设计工况下,液体在叶轮周围作均匀的等速运动,且叶轮周围的压)在设计工况下,液体在叶轮周围作均匀的等速运动,且叶轮周围的压力基本为均匀分布

2、是轴对称的,故液体作用在叶轮周围的径向力的合力为力基本为均匀分布,是轴对称的,故液体作用在叶轮周围的径向力的合力为零,不会产生径向推力。零,不会产生径向推力。(2)在非设计工况下,当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时,有压力分布不均引起的)在非设计工况下,当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时,有压力分布不均引起的合力合力R和流体流出引起的动反力和流体流出引起的动反力T,两者的合力为,两者的合力为Fr。当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时。当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时则相反。则相反。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流量大于设计流量2、径向推力的平衡、径向推力的平衡泵在启动或非设计工况下运行时会产生径向推力,且是泵在启动或非设计工况下

3、运行时会产生径向推力,且是交变应力,会使轴产生较大的挠度,甚至使密封环、交变应力,会使轴产生较大的挠度,甚至使密封环、级间套、轴套、轴承发生摩擦而损坏。对转轴而言,径级间套、轴套、轴承发生摩擦而损坏。对转轴而言,径向推力是交变载荷,容易使轴产生疲劳破坏,故必须设向推力是交变载荷,容易使轴产生疲劳破坏,故必须设法消除径向推力。法消除径向推力。一般采用对称原理法。一般采用对称原理法。(1)采用双层压出室或双压出室)采用双层压出室或双压出室(2)大型单级泵在蜗壳内加装导叶)大型单级泵在蜗壳内加装导叶(3)多级蜗壳泵可以采用相邻两级蜗壳倒置的布置。)多级蜗壳泵可以采用相邻两级蜗壳倒置的布置。二、轴向推

4、力及其平衡方法二、轴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一)轴向推力的产生(一)轴向推力的产生离心泵在运行时,泵内液体作用在叶轮盖板两侧上轴向不平衡离心泵在运行时,泵内液体作用在叶轮盖板两侧上轴向不平衡的合力,称为轴向推力。的合力,称为轴向推力。泵的轴向推力主要是泵的轴向推力主要是1)叶轮两侧压强不对称产生的轴向力)叶轮两侧压强不对称产生的轴向力F12)在离心泵叶轮中,液体通常是轴向流入,径向)在离心泵叶轮中,液体通常是轴向流入,径向流出,流动方向的改变会对叶轮产生一个轴向动流出,流动方向的改变会对叶轮产生一个轴向动反力反力F2.故作用在单级卧式离心泵上的总轴向推为故作用在单级卧式离心泵上的总轴向推为F=F1

5、F2若是多级卧式离心泵,级数若是多级卧式离心泵,级数z,则,则F=Z(F1-F2)3)若是立式,叶轮吸入口向下,则加上转子重量)若是立式,叶轮吸入口向下,则加上转子重量F3。F=Z(F1-F2)+F3轴向推力轴向推力F1在总的轴向推力中起重要作用。在总的轴向推力中起重要作用。(二)轴向推力的平衡(二)轴向推力的平衡轴向推力会使转子产生轴向位移,造成叶轴向推力会使转子产生轴向位移,造成叶轮和泵壳等动、静部件碰撞、摩擦和磨损;轮和泵壳等动、静部件碰撞、摩擦和磨损;还会增加轴承负荷,导致机组振动、发热还会增加轴承负荷,导致机组振动、发热甚至损坏,对泵的正常运行十分不利。甚至损坏,对泵的正常运行十分

6、不利。故必须重视轴向推力的平衡。故必须重视轴向推力的平衡。(1)采用平衡孔或平衡管平衡孔法是在叶轮上开洞;会使流动损失增加,泵效率下降。平衡管法是将排出端漏入叶轮后密封环之内的液体用平衡管引回叶轮吸入口;会增加泄露损失。两者都简单可靠,但只能平衡70%-90%的轴向力,其余的要用止推轴承承担,且降低了泵效率,故只用在小型泵上。1、单级泵轴向推力的平衡平衡孔和平衡管平衡孔和平衡管(2)双吸叶轮叶轮形状对称,两侧压力基本平衡,多用于大流量(3)采用背叶片)采用背叶片在叶轮的后盖板上加铸几个径向肋筋,称为背叶片。在叶轮的后盖板上加铸几个径向肋筋,称为背叶片。并能减少轴端密封处的液体的压力,防止杂质进

7、入轴封。并能减少轴端密封处的液体的压力,防止杂质进入轴封。2、多级泵轴向推力的平衡(1)采用叶轮对称排列 多级离心泵各叶轮产生的扬程基本相等,当叶轮为偶数时,只要将其对称布置即可,当叶轮为奇数时,首级可以采用双吸叶轮,此法平衡多级泵的轴向推力效果较好,但泵壳结构较复杂。多用于涡壳式多级泵,有时也在节段式多级泵多用于涡壳式多级泵,有时也在节段式多级泵和潜水泵使用和潜水泵使用(2)采用平衡盘)采用平衡盘平衡盘装置装在未级叶轮之后,和轴一起旋转,平衡盘装置装在未级叶轮之后,和轴一起旋转,在平衡盘前的壳体上装有平衡圈。平衡盘后的腔室在平衡盘前的壳体上装有平衡圈。平衡盘后的腔室称为平衡室它与泵的吸入室相

8、连。称为平衡室它与泵的吸入室相连。当叶轮产生的轴向力大于平衡盘上的轴向力时,泵轴向泵入口方向移动,使平衡当叶轮产生的轴向力大于平衡盘上的轴向力时,泵轴向泵入口方向移动,使平衡盘和平衡圈之间的间隙盘和平衡圈之间的间隙bo减小,这时高压液体通过间隙减小,这时高压液体通过间隙bo时的阻力增大,泄漏时的阻力增大,泄漏量减小,使平衡盘和平衡圈之间的压力上升,增大了平衡盘上的平衡力,直到平量减小,使平衡盘和平衡圈之间的压力上升,增大了平衡盘上的平衡力,直到平衡力与轴向力相等。轴向间隙衡力与轴向力相等。轴向间隙bo保持不变。反之当轴向力小于平衡力时,泵轴向保持不变。反之当轴向力小于平衡力时,泵轴向右移动,间

9、隙右移动,间隙bo增大,高压液体泄漏量增大,平衡盘和平衡圈之间的压力下降,增大,高压液体泄漏量增大,平衡盘和平衡圈之间的压力下降,作用在平衡盘上的平衡力减小,直到与叶轮上产生的轴向力相等为止,保持轴向作用在平衡盘上的平衡力减小,直到与叶轮上产生的轴向力相等为止,保持轴向间隙间隙bo在一定间隙下运行。在一定间隙下运行。平衡盘可以自动平衡轴向力,平衡效果好,可以平衡全部轴向力,并可以避免泵的动静部分的碰撞和摩损,结构紧凑等优点,故在多级离心泵中广泛采用。但是泵在启动时,由于未级叶轮出口处的压强尚未达到正常值,平衡盘的平衡力严重不足,故泵轴将向泵吸入口窜动,平衡盘与平衡座之间会产生摩擦造成磨损,停泵

10、时也存在平衡力不足现象,因此给水泵都配有推力轴承。(3)采用平衡鼓平衡轴向推力是装在未级叶轮后的一个圆柱,跟随泵轴一起旋转平衡鼓轮前面是最后平衡鼓轮前面是最后一级叶轮的后泵腔,一级叶轮的后泵腔,其压力接近于泵的排其压力接近于泵的排出压力,因而平衡鼓出压力,因而平衡鼓两个端面之间有一个两个端面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压力差,能够很大的压力差,能够把平衡鼓轮向后推,把平衡鼓轮向后推,从而带动整个转子向从而带动整个转子向后移动。后移动。平衡鼓装置,只能平衡轴向推力,不能限制平衡鼓装置,只能平衡轴向推力,不能限制转子的位置,且在工况变动时,转子会无规转子的位置,且在工况变动时,转子会无规律的串动,造成残余不平

11、衡力,因此装有平律的串动,造成残余不平衡力,因此装有平衡鼓的泵,必须加装止推轴承。衡鼓的泵,必须加装止推轴承。(4)采用平衡鼓与平衡盘联合装置)采用平衡鼓与平衡盘联合装置平衡鼓承担平衡鼓承担50%-80%的轴向力,止推轴承的轴向力,止推轴承10%,平衡盘的负荷小些。,平衡盘的负荷小些。大容量高参数的分段式多级泵广为采用。大容量高参数的分段式多级泵广为采用。启动频繁的小型多级泵也效果好。启动频繁的小型多级泵也效果好。(5)采用双平衡鼓装置)采用双平衡鼓装置由两个平衡鼓及相应的节流套组成由两个平衡鼓及相应的节流套组成95%轴向力由平衡鼓承担,轴向力由平衡鼓承担,5%止推轴承承担。止推轴承承担。作业作业1、什么、什么是泵的径向推力如何平衡泵的径向推力?是泵的径向推力如何平衡泵的径向推力?2、泵的轴向推力是如何产生的?泵有轴向推力会产生什么危害?、泵的轴向推力是如何产生的?泵有轴向推力会产生什么危害?单级泵是如何平衡轴向推力的?单级泵是如何平衡轴向推力的?3、多级泵平衡轴向推力有哪几种形式?、多级泵平衡轴向推力有哪几种形式?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