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90 ,大小:2.15MB ,
资源ID:147089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隋唐法律制度.ppt)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隋唐法律制度.ppt

1、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第七章隋唐法律制度第七章隋唐法律制度(公元(公元581581年公元年公元618618年公元年公元907907年)年)本章概述:隋朝虽然仅仅存在本章概述:隋朝虽然仅仅存在3737年,但其法制年,但其法制建设却有很大成就,在我国法制发展史上占有建设却有很大成就,在我国法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名的开皇律曾被史学家誉为重要地位,著名的开皇律曾被史学家誉为“好好法法”。唐朝建立后,统治者以隋亡为鉴,重视。唐朝建立后,统治者以隋亡为鉴,重视立法和守法。唐律疏议是保存至今的唐代唯一立法和守法。唐律疏议是保存至今的唐代唯一的典型的封建律典,其影响及于国外,在国际的典

2、型的封建律典,其影响及于国外,在国际法律文化交流中受到重视,是中国古代在法律法律文化交流中受到重视,是中国古代在法律文化方面对世界所做的贡献,成为世界法律文文化方面对世界所做的贡献,成为世界法律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至今仍为世人瞩目。化宝库中的瑰宝,至今仍为世人瞩目。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学学 习习 目目 标标1 1、隋朝开皇律的体例、内容及历史地位隋朝开皇律的体例、内容及历史地位.2 2、唐朝的法律形式及相互关系。、唐朝的法律形式及相互关系。3 3、唐六典。、唐六典。4 4、唐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唐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5 5、唐律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唐律的基本特点

3、和历史地位。6 6、唐朝的司法制度。、唐朝的司法制度。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推动隋朝法制建立和发展的推动隋朝法制建立和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两个重要的因素1 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统一统一的封建政权,结束了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的封建政权,结束了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2 2、经济经济因素因素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隋朝的疆域隋朝的疆域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隋朝的大运河(一)隋朝的大运河(一)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隋朝的大运河(二)隋朝的大运河(二)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隋唐时期洛阳城遗

4、址平面图隋唐时期洛阳城遗址平面图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 含嘉仓,含嘉仓,建于隋朝大建于隋朝大业元年,总面积业元年,总面积4343万平万平方米,已探出粮仓方米,已探出粮仓287287座,仓窖口径最大座,仓窖口径最大1818米,米,最深达最深达1212米,是中国历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官仓。史上著名的大型官仓。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第一节第一节 隋代的法律制度隋代的法律制度一、隋代法制概述一、隋代法制概述二、隋代的司法状况及历史教训二、隋代的司法状况及历史教训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隋代的立法成果:开皇律和大业律隋代的立法成果:开皇律和大业律

5、 1 1、开皇律、开皇律 一、隋朝法制概况一、隋朝法制概况隋文帝隋文帝体例承北齐律,后为唐律继承。体例承北齐律,后为唐律继承。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内容内容刑罚简明宽平,确定了封建制五刑;刑罚简明宽平,确定了封建制五刑;十恶:改北齐律的十恶:改北齐律的“重罪十条重罪十条”为十恶为十恶八议八议、官当特权制度,使其成为定制,为唐所继承。、官当特权制度,使其成为定制,为唐所继承。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历史地位历史地位 开皇律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开皇律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开皇律镇压广大农民群众的阶级本质并开皇律镇压广大农民群众的阶级本质并无变化;无变化;死刑替代以往

6、残酷的生命刑,以笞、杖、徒、死刑替代以往残酷的生命刑,以笞、杖、徒、流刑替代以往野蛮的肉刑制度,无疑是历史上的流刑替代以往野蛮的肉刑制度,无疑是历史上的进步,也是隋代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提进步,也是隋代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一种反映。隋代五刑体系的出现,标志着封高的一种反映。隋代五刑体系的出现,标志着封建刑罚制度趋于成熟,并直接影响到唐代。建刑罚制度趋于成熟,并直接影响到唐代。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2 2、大业律、大业律隋炀帝隋炀帝大业三年完成。大业三年完成。体例承开皇律,增为十八篇。体例承开皇律,增为十八篇。内容方面,刑罚有所减轻,如删除十恶、枷杖、决内容方

7、面,刑罚有所减轻,如删除十恶、枷杖、决罚等轻于旧律。罚等轻于旧律。后唐书后唐书刑法志总结隋代法制沿革概况:刑法志总结隋代法制沿革概况:“自汉自汉迄隋,世有损益,而罕能折衷。隋文帝参用周齐旧政,迄隋,世有损益,而罕能折衷。隋文帝参用周齐旧政,以定律令,除苛惨之法,务在宽平。比及晚年,渐亦滋以定律令,除苛惨之法,务在宽平。比及晚年,渐亦滋虐,炀帝忌刻,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虐,炀帝忌刻,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二、隋代的二、隋代的司法状况司法状况及历史教训及历史教训1 1、司法状况司法状况隋文帝违时杖杀案隋文帝违时杖杀案杨玄感谋反案杨玄感谋反

8、案2 2、历史教训、历史教训徒徒法法不不足足以以自自行行,法法律律应应当当具具有有权权威威性性,法律必须遵守。而隋朝自上而下的破坏。法律必须遵守。而隋朝自上而下的破坏。立法和司法应当统一。立法和司法应当统一。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杨坚,杨坚,弘农华阴(今陜西华弘农华阴(今陜西华阴)人。隋朝开国皇帝。他阴)人。隋朝开国皇帝。他不仅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不仅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还使隋朝成为政权稳固,社还使隋朝成为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甲兵犟锐,威动殊俗的犟盛甲兵犟锐,威动殊俗的犟盛国家。後人一般将

9、隋文帝的国家。後人一般将隋文帝的大治誉为开皇之治。重大治誉为开皇之治。重大改革大改革:1:1、确立三省六部、确立三省六部制制 ;2 2、简化地方官制、简化地方官制 ;3 3、修订开皇律修订开皇律 ;4 4、领均、领均田令田令 ;5 5、设置粮仓、设置粮仓 ;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杨广杨广 (560-618)(560-618)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的次子。的次子。604 604618618年在位。年在位。炀帝即位后,发展科举制,炀帝即位后,发展科举制,设置进士科。扩大了国家的设置进士科。扩大了国家的赋役对象。即位后几乎每年赋役对象。即位后几乎每年征发重役征发重役。他荒淫奢侈,他荒

10、淫奢侈,为营建东都洛阳为营建东都洛阳、开发运开发运河、修筑长城,河、修筑长城,1010余年间调余年间调发扰动不下发扰动不下10001000万人次,造万人次,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急功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急功好利,惨酷猜忌,远征高丽,好利,惨酷猜忌,远征高丽,终激乱败国,为宇文化及弒终激乱败国,为宇文化及弒于江都。于江都。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第二节第二节 唐代的主要立法及唐代的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法律形式一、一、唐代主要立法指导思想唐代主要立法指导思想三、三、唐代主要法律形式及其互相关系唐代主要法律形式及其互相关系二、二、唐代主要立法活动及其成果唐代主要立法活动及其成果南京审计

11、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唐朝的疆域唐朝的疆域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唐朝的丝绸之路唐朝的丝绸之路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唐朝都城长安唐朝都城长安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 (一)礼法并用治国的思想(一)礼法并用治国的思想“德德礼礼为为政政教教之之本本,刑刑罚罚为为政政教教之之用用,犹犹如如昏昏晓晓阳阳秋秋相须而成者也相须而成者也”。“失失礼礼之之禁禁,著著在在刑刑书书”,“为为臣臣贵贵于于尽尽忠忠,亏亏之之者者有罪;为子在于行孝,违之者必诛有罪;为子在于行孝,违之者必诛”。一、唐初主要的立法指导思想一、唐初主要的立法指导思想南京审计学院法政

12、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二)法律内容要统一、宽简和稳定的思想(二)法律内容要统一、宽简和稳定的思想 “法法令令不不可可数数变变,数数变变则则烦烦,官官长长不不能能尽尽记记,又又前前后后差差违违,吏吏得得以以为为奸奸。”唐唐律律:“诸诸制制敕敕断断罪罪,临临时时处处分分,不不为为永永格格者者,不得引以为后比,若辄引,致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论。不得引以为后比,若辄引,致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论。”(三)(三)强调执法严明、慎重行刑的思想强调执法严明、慎重行刑的思想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后人评说唐律是后人评说唐律是“一准乎礼一准乎礼”!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二、唐代主要

13、的立法活动及成果二、唐代主要的立法活动及成果(一)唐律的修订(一)唐律的修订1 1、武德律、武德律 开端开端2 2、贞观律、贞观律 定律,定律,调整原因调整原因及内容:及内容:第一,增设加役流。第一,增设加役流。第二,区分两种不同的反逆罪,缩小了缘坐第二,区分两种不同的反逆罪,缩小了缘坐的范围及判处死刑的数量。的范围及判处死刑的数量。第三,完善了类推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原则。第三,完善了类推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原则。3 3、永徽律及其律疏永徽律及其律疏 注疏注疏。4 4、开元律及其律疏、开元律及其律疏 定刊。定刊。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唐六典书影唐六典书影(二)唐

14、六典(二)唐六典1、唐朝的行政立法,与、唐朝的行政立法,与刑律并行。刑律并行。2、中国现在最古老最完、中国现在最古老最完整的行政法典,又称大整的行政法典,又称大唐六典。唐六典。(三)大中刑律统类(三)大中刑律统类以律为主,分类编排。以律为主,分类编排。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三、三、唐朝的主要的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唐朝的主要的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1 1、律:、律:“律以正刑定罪律以正刑定罪”。2 2、令:、令:“令以设范立制令以设范立制”3 3、格:、格:“格以禁违正邪。格以禁违正邪。”4 4、式:、式:“式以轨物程式式以轨物程式”(一)唐朝主要的法律形式(一)唐朝主要的法律形

15、式(唐六典唐六典刑部刑部)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唐格唐格散颁刑部格散颁刑部格唐式唐式开元水部式开元水部式唐唐律律残残卷卷唐唐令令天天宝宝官官品品令令 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1 1、律与、律与令、格、式有令、格、式有明确的分工和区别,律从消明确的分工和区别,律从消极方面规范惩治犯罪,令、格和式从积极层面规极方面规范惩治犯罪,令、格和式从积极层面规范人们的行为。范人们的行为。(二)唐朝律令格式间的相互关系(二)唐朝律令格式间的相互关系2 2、违反了令、格和式要依律科刑。、违反了令、格和式要依律科刑。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一、唐律疏议的体例结构一

16、唐律疏议的体例结构三、唐律疏议其他各篇的主要内容三、唐律疏议其他各篇的主要内容(略略)二、名例律的主要内容二、名例律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唐律疏议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唐律疏议的主要内容 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一、唐律疏议的体例结构一、唐律疏议的体例结构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二、名例律的主要内容二、名例律的主要内容(一)五刑(一)五刑五刑的适用对象、适用方法、刑等五刑的适用对象、适用方法、刑等总结:五刑的形成与发展,注意由于总结:五刑的形成与发展,注意由于“十恶十恶”受刑以外,受刑以外,均可以铜来赎。均可以铜来赎。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

17、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三)八议等一系列维护封建等级特权制度(三)八议等一系列维护封建等级特权制度内容内容特权特权入律入律时间时间唐朝规定的适用对象、条件及限制唐朝规定的适用对象、条件及限制八议八议西晋西晋亲、故、贤、能、功、贵、勤、宾死罪亲、故、贤、能、功、贵、勤、宾死罪免,流以下减一等的免,流以下减一等的处罚规定,但犯处罚规定,但犯“十恶十恶”不适用。不适用。请请西汉西汉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应议者期以上亲及孙、官爵五品以上,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应议者期以上亲及孙、官爵五品以上,死罪死罪免,流以下减一等,但犯免,流以下减一等,但犯“十恶十恶”不适用。不适用。减减唐唐七品以上官,及应请者的

18、亲属,流以下减一等。七品以上官,及应请者的亲属,流以下减一等。赎赎夏夏议、请、减及九品以上官、七品以下官的亲属流以下,可以议、请、减及九品以上官、七品以下官的亲属流以下,可以用铜赎。用铜赎。官当官当南陈南陈议、请、减以下的官员,犯徒以下罪,以官当徒。三等流刑议、请、减以下的官员,犯徒以下罪,以官当徒。三等流刑均可折成徒刑抵当。均可折成徒刑抵当。免官免官商商免除官职来抵当刑罪。可降级叙用。免除官职来抵当刑罪。可降级叙用。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四四)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1 1、区分公罪与私罪区分公罪与私罪4 4、自首减免原则自首减免原则3 3、再犯累犯加重原则、

19、再犯累犯加重原则2 2、老幼废疾老幼废疾减免刑罚原则减免刑罚原则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 内容内容朝代朝代适用对象、条件及限制适用对象、条件及限制秦朝秦朝自首减刑罚,自首并消除犯罪后果免刑罚。自首减刑罚,自首并消除犯罪后果免刑罚。汉朝汉朝先自告除其罪:先自告除其罪:1 1、数罪并发,只免除其自首之罪,未自首、数罪并发,只免除其自首之罪,未自首之罪,仍予追究。之罪,仍予追究。2 2、对犯罪集团的出谋划策者,自首也不、对犯罪集团的出谋划策者,自首也不免除其罪。免除其罪。唐朝唐朝完善了自首的规定:完善了自首的规定:1 1、严格区分自首与自新的界限。、严格区分自首与自新的界限。2 2、

20、唐律规定不是所有犯罪都可以享受自首的待遇。、唐律规定不是所有犯罪都可以享受自首的待遇。3 3、唐律规定自首者,赃物须如数偿还、唐律规定自首者,赃物须如数偿还 4 4、对自首不彻底,依、对自首不彻底,依“不实不尽之罪罪之不实不尽之罪罪之”秦、汉、唐三朝自首原则之比较秦、汉、唐三朝自首原则之比较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7 7、化外人化外人相犯的相犯的处理处理原则原则“诸诸化化外外人人,同同类类自自相相犯犯者者,各各依依本本俗俗法法;异异类类相相犯犯者者,以以法法律律论。论。”“其应出罪者,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其应出罪者,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举轻以明重举轻以明重”。5 5、共

21、犯区分首从、共犯区分首从6 6、同居相为隐原则、同居相为隐原则8 8、比附比附类推类推原则原则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一、维护皇权、特权和等级秩序一、维护皇权、特权和等级秩序三、维护小农经济三、维护小农经济二、维护宗法伦理道德二、维护宗法伦理道德第四节第四节 唐律的主要内容和唐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基本精神四、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四、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第五节第五节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一、维护皇权、特权和等级秩序一、维护皇权、特权和等级秩序(一)维护皇权(一)维护皇权1、“十恶十恶”2、严惩危及皇帝安全和尊严的犯罪、严惩危及皇帝安全和尊严的犯罪3、皇帝至

22、高无上的权威的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的维护(二)维护特权制度(二)维护特权制度(三)维护等级制度(三)维护等级制度1、严格区分良贱;、严格区分良贱;2、良贱不婚;、良贱不婚;3、良贱定、良贱定罪量刑适用不同标准;罪量刑适用不同标准;4、良贱诉讼程序不同。、良贱诉讼程序不同。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二、维护宗法伦理道德二、维护宗法伦理道德(一)以礼为立法根据(一)以礼为立法根据(二)以礼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二)以礼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三)以礼注释经典(三)以礼注释经典 表现:表现:1 1、亲属亲疏服制不等实施相应措施、亲属亲疏服制不等实施相应措施 :首先,:首先,亲属关系越近,

23、刑法上的效果越重。其次,亲亲属关系越近,刑法上的效果越重。其次,亲属相犯,同罪异罚。属相犯,同罪异罚。2 2、唐朝的、唐朝的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制度中体现了对礼制的中体现了对礼制的维护。维护。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三、维护小农经济三、维护小农经济(一)为保障封建国家财政财政收入及徭役的正常进行,(一)为保障封建国家财政财政收入及徭役的正常进行,唐朝注重土地、户籍的立法。唐朝注重土地、户籍的立法。(二)债法中更加注重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二)债法中更加注重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一)要求官员忠于职守,严惩渎职、失职行为(一)要求官员忠于职守,严惩渎职、失职行为(二)要求官吏廉洁奉公,

24、严惩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贪赃(二)要求官吏廉洁奉公,严惩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贪赃枉法的行为枉法的行为六赃六赃(三)要求官吏恪守礼法,严惩悖礼、违制、欺诈及弄虚(三)要求官吏恪守礼法,严惩悖礼、违制、欺诈及弄虚作假的行为作假的行为四、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四、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第五节第五节 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一、唐律的主要特点一、唐律的主要特点二、唐律的历史地位二、唐律的历史地位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1 1、礼法结合。、礼法结合。2 2、首创、首创“疏议疏议”,立法技术空前完善。,立法技术空前完善。1 1)阐明唐律

25、的指导思想;)阐明唐律的指导思想;2 2)简述律及每一篇目的沿革和篇目之间的联系;)简述律及每一篇目的沿革和篇目之间的联系;3 3)解释律文;)解释律文;4 4)概说罪名之间的区别;)概说罪名之间的区别;5 5)简说有关刑罚的一些问题。)简说有关刑罚的一些问题。3 3、内容简约、刑罚适中。、内容简约、刑罚适中。4 4、以刑为主,诸法合体。、以刑为主,诸法合体。一、唐律的主要特点一、唐律的主要特点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二、唐律的历史地位二、唐律的历史地位1 1、对唐后一些封建朝代立法的影响:中国唐后的各、对唐后一些封建朝代立法的影响:中国唐后的各封建朝代的立法均以唐律为蓝本。封

26、建朝代的立法均以唐律为蓝本。2 2、对当时一些东亚国家立法的影响:涉及日本、对当时一些东亚国家立法的影响:涉及日本(大宝律令、养老律令)、朝鲜(高丽(大宝律令、养老律令)、朝鲜(高丽律)、越南等国,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吸取唐律)、越南等国,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吸取唐律的内容,并以其为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因此,律的内容,并以其为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因此,唐律被誉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唐律被誉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唐律为中华法系的典范的显因唐律为中华法系的典范的显因1 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 统一强大统一强大的封建政权,结束了国家长期战乱的封建政权,结束了国

27、家长期战乱 的局面。的局面。2 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 空前繁荣的经济空前繁荣的经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繁华的长、繁华的长安安3 3、文化因素、文化因素 开放的文化环境。开放的文化环境。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1 1、唐王朝的种姓因素、唐王朝的种姓因素2 2、帝王的个性原因、帝王的个性原因 唐太宗在法律问题上有一套完整的法唐太宗在法律问题上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思想律思想。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一生中畏惧一生中畏惧:一是畏惧父兄一是畏惧父兄,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杀兄诛弟杀兄诛弟,逼老父退位逼老父退位,将将1010个侄儿斩草除根个侄儿斩草除根,行一些善政以弥补历史行一些善政以弥补历史的

28、污点的污点,一来求得内心安宁一来求得内心安宁,二来防止历二来防止历史重演史重演;二是畏惧臣民二是畏惧臣民,“水能载舟水能载舟,亦能亦能覆舟覆舟”,”,强隋亡于匹夫造乱强隋亡于匹夫造乱,使得其勤政爱使得其勤政爱民民;三是畏惧天意三是畏惧天意,欠缺合法性条件下夺欠缺合法性条件下夺取政权的;取政权的;四是害怕历史;四是害怕历史,害怕自己被害怕自己被后世流传成一个残暴无伦的皇帝。后世流传成一个残暴无伦的皇帝。总之总之,太宗的个人素质和政治经历使得他在立法太宗的个人素质和政治经历使得他在立法、守法、恤刑等方面建树颇多。、守法、恤刑等方面建树颇多。唐律为中华法系的典范的隐因唐律为中华法系的典范的隐因南京审

29、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一、司法机关一、司法机关三、监察制度三、监察制度二、主要诉讼审判制度二、主要诉讼审判制度第六节第六节 唐代的司法制度唐代的司法制度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一、司法机关一、司法机关1 1、中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推事,小三司、中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推事,小三司 2 2、地方:州、县两级、地方:州、县两级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二、主要的诉讼审判制度二、主要的诉讼审判制度(一)告诉(一)告诉 1 1、方式及限制、方式及限制 2 2、直诉直诉(二)完善审判制度(二)完善审判制度

30、1 1、刑讯、刑讯 2 2、证据、证据 3 3、法官责任、法官责任 4 4、回避制度、回避制度 5 5、管辖制度:、管辖制度:级别管辖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和地域管辖 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五)刑罚的的执行(五)刑罚的的执行 1 1、死刑复核程序、死刑复核程序 张蕴古案张蕴古案 改在京死刑三复奏为五复奏,即决前一日二复改在京死刑三复奏为五复奏,即决前一日二复 奏,决日又三复奏。各州的死刑案件仍实行三复奏。奏,决日又三复奏。各州的死刑案件仍实行三复奏。但犯但犯“谋反谋反”等重罪及部曲、奴婢犯杀主罪的,一等重罪及部曲、奴婢犯杀主罪的,一复奏即可。死刑复奏制反映了初唐统治者复奏即可。

31、死刑复奏制反映了初唐统治者“慎刑省慎刑省罚罚”的思想,以及唐代死刑制度的完善。的思想,以及唐代死刑制度的完善。2 2、秋冬行刑、秋冬行刑 (四)严格规定上诉与复审(四)严格规定上诉与复审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三、监察制度三、监察制度御史台御史台台院台院殿院殿院察院察院对中央百官的违法行对中央百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举、弹劾、为进行纠举、弹劾、推鞫推鞫 监察殿廷内百官的活动监察殿廷内百官的活动以维护朝廷礼仪秩序以维护朝廷礼仪秩序 职掌分察百僚职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巡按州县 (一一)御史台制度御史台制度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唐御史台狱精舍碑唐御史台狱精舍碑 唐代唐代御

32、史台御史台是受理讼案、拘捕犯人、是受理讼案、拘捕犯人、审讯罪犯三位一体的政权机构,故审讯罪犯三位一体的政权机构,故御史台还置有监狱。御史台设狱,御史台还置有监狱。御史台设狱,保证了司法审判的保密性和独立性,保证了司法审判的保密性和独立性,亦增强了御史台的地位。御史台精亦增强了御史台的地位。御史台精舍修建贯穿一个中心思想,劝导关舍修建贯穿一个中心思想,劝导关押在台狱押在台狱“岁以千计岁以千计”的罪犯,笃的罪犯,笃信佛教经义,归命自保,谋求解脱。信佛教经义,归命自保,谋求解脱。唐朝在加强封建法制中,狱政措施唐朝在加强封建法制中,狱政措施方面十分注重感化教育,而佛经释方面十分注重感化教育,而佛经释典

33、成了统治者感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典成了统治者感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研究唐初至玄宗间的法制思想它是研究唐初至玄宗间的法制思想和法律制度的重要史料。和法律制度的重要史料。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 1 1、谏议。、谏议。2 2、封驳。、封驳。3 3、知起居事。、知起居事。4 4、知匦事。武则天时、知匦事。武则天时期于朝堂设置匦期于朝堂设置匦(箱子箱子)四四枚,接受臣民的投书。枚,接受臣民的投书。(二二)谏官制度谏官制度唐代谏官隶属于中央政府的中书、门下两省,成为正唐代谏官隶属于中央政府的中书、门下两省,成为正式的司谏职官。谏官的职掌:式的司谏职官。谏官的职掌: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

34、审计学院法政学院魏徵魏徵(580643)唐初重臣。字玄唐初重臣。字玄成。钜鹿人。太宗即位,先充谏议成。钜鹿人。太宗即位,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魏徵以中。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在法律思想上,遵循封建谏著称。在法律思想上,遵循封建儒家儒家正统,强调正统,强调“明德慎罚明德慎罚”,“惟刑之恤惟刑之恤”。认为治理国家的根。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关键在于本在于德、礼、诚、信:关键在于执法时执法时“志存公道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人有所犯,一一于法一于

35、法”,在听讼理狱方面,他特在听讼理狱方面,他特别强调别强调“必本所犯之事以为主必本所犯之事以为主”,做到做到“求实求实”,而不而不“饰实饰实”,严,严防狱吏舞文弄法防狱吏舞文弄法,离开事实去严讯离开事实去严讯旁求旁求,造成冤滥。造成冤滥。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四、监狱管理的制度化四、监狱管理的制度化(一一)监狱组织系统自上而下形成了完备的体系监狱组织系统自上而下形成了完备的体系(二二)有关监狱管理的规定非常严密有关监狱管理的规定非常严密(三三)录囚制度进一步完善录囚制度进一步完善返返回回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击击鼓鼓鸣鸣冤冤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

36、政学院 长孙无忌长孙无忌(?(?-659-659)河南洛阳人。随河南洛阳人。随李世民征讨,功绩卓著。公元李世民征讨,功绩卓著。公元626626年,年,参与谋划、发动参与谋划、发动“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助,助李世民夺帝位。曾奉命与房玄龄等修李世民夺帝位。曾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订唐律,并对其进行逐条解释,订唐律,并对其进行逐条解释,著成唐律疏议,成为我国流传至著成唐律疏议,成为我国流传至今的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后因被诬今的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后因被诬陷谋反罪,流放黔州,迫令自缢身死。陷谋反罪,流放黔州,迫令自缢身死。在法律思想方面,坚持封建正统儒家在法律思想方面,坚持封建正统儒家法律思想,是集战国

37、秦汉魏晋南北朝法律思想,是集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以来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之大成,:至隋以来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之大成,:(1 1)主张儒法合流。他以儒家经典为)主张儒法合流。他以儒家经典为依据,以儒家封建纲常思想为指导,依据,以儒家封建纲常思想为指导,对唐律条文进行疏议,完成了封建法对唐律条文进行疏议,完成了封建法典的儒家化过程。(典的儒家化过程。(2 2)主张维护封建)主张维护封建等级特权制度。(等级特权制度。(3 3)主张罚当其罪。)主张罚当其罪。(4 4)主张整肃吏治。强调官吏要)主张整肃吏治。强调官吏要 导导德齐礼,移风易俗德齐礼,移风易俗。对一切贪赃枉法。对一切贪赃枉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38、要加重处罚。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要加重处罚。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隋文帝违时杖杀案隋文帝违时杖杀案 中国古代儒家讲中国古代儒家讲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所以法律规定,立春,所以法律规定,立春后秋分前不决死刑。开皇十七年(公元后秋分前不决死刑。开皇十七年(公元597597年)六月,隋年)六月,隋文帝发怒下令将触犯他的人即时文帝发怒下令将触犯他的人即时 决杖决杖。大理少卿赵绰。大理少卿赵绰进谏到:季夏之月,天地在长庶类,不可以此时诛杀。进谏到:季夏之月,天地在长庶类,不可以此时诛杀。文帝却说:六月虽是万物生产,此时必有雷霆,天道既文帝却说:六月虽是万物生产,此时必有雷霆,天道既于

39、炎阳之时震其威怒,我则天而行,有何不可?仍坚持于炎阳之时震其威怒,我则天而行,有何不可?仍坚持将该犯当场处决。(据隋书卷二五刑法志将该犯当场处决。(据隋书卷二五刑法志 分析:隋文帝分析:隋文帝 不悦儒术,专尚刑名不悦儒术,专尚刑名。但是他还是要寻找各种借口突破自己制但是他还是要寻找各种借口突破自己制定的法律。可见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受到定的法律。可见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受到重重束缚。重重束缚。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杨素妄言案杨素妄言案v开皇四年(公元开皇四年(公元584年),杨素官至御史大夫。他年),杨素官至御史大夫。他的妻子生性凶悍。一天,夫妻反目,杨素气愤之中的妻子生性凶悍。一天

40、夫妻反目,杨素气愤之中说:说:“我若作天子,你定不堪为皇后我若作天子,你定不堪为皇后”。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将夫妻吵架的气话奏报给皇上,杨素因此被免官。将夫妻吵架的气话奏报给皇上,杨素因此被免官。(据隋书卷四八杨素传)所谓(据隋书卷四八杨素传)所谓妄言妄言,就,就是指煽动反对或推翻封建统治的言论,封建王朝多是指煽动反对或推翻封建统治的言论,封建王朝多使用。在此案中,即便杨素使用。在此案中,即便杨素妄为狂悖之语妄为狂悖之语,也属,也属于于谋反谋反,为,为十恶十恶之首,须之首,须流二千里流二千里。杨素被。杨素被免官是因其免官是因其“身在八议身在八议”之内。之内。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

41、学院房强兄弟连坐案房强兄弟连坐案 同州人房强,弟弟房任在岷州任统军。房任因为谋反被杀,同州人房强,弟弟房任在岷州任统军。房任因为谋反被杀,按照旧律,兄弟连坐俱死,祖孙配没,房强应当牵连处死。太宗按照旧律,兄弟连坐俱死,祖孙配没,房强应当牵连处死。太宗曾亲自审阅房强一案,怜悯房强无罪被诛。他告诉大臣们说曾亲自审阅房强一案,怜悯房强无罪被诛。他告诉大臣们说:用刑的原则,应当审明犯罪事实的轻重,然后加之以刑用刑的原则,应当审明犯罪事实的轻重,然后加之以刑罚。为什么不从实际出发区别轻重就一概处死呢罚。为什么不从实际出发区别轻重就一概处死呢?至于反至于反逆之罪有两种情况逆之罪有两种情况:一是兴师动众,举

42、兵作乱一是兴师动众,举兵作乱;一是口出恶言,违一是口出恶言,违犯法令。轻重有别,却连坐皆死,犯法令。轻重有别,却连坐皆死,于是又令百官深入讨论于是又令百官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于是房玄龄等人又定议这个问题。于是房玄龄等人又定议:无论从礼的角度,还是从法无论从礼的角度,还是从法律的角度,祖孙亲重而兄弟属轻。现在受到牵连应重判的却轻判,律的角度,祖孙亲重而兄弟属轻。现在受到牵连应重判的却轻判,应轻判的却重判,据礼论情,的确很不允当。现在定律应轻判的却重判,据礼论情,的确很不允当。现在定律:祖孙和祖孙和兄弟受到株连时,都加以配没。而以恶言犯法没有造成危害者,兄弟受到株连时,都加以配没。而以恶言犯法没有造

43、成危害者,情状稍轻,兄弟免死,以配军流放为合适。情状稍轻,兄弟免死,以配军流放为合适。太宗采纳了这一建太宗采纳了这一建议。议。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裴景仙乞赃罪裴景仙乞赃罪v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22年)八月,武强县县令裴景仙向年)八月,武强县县令裴景仙向人乞索财物累计合五千匹绢帛。事情暴露后,畏罪逃亡,被人乞索财物累计合五千匹绢帛。事情暴露后,畏罪逃亡,被捕获。玄宗得知大怒,召集百官,当众处斩。大理卿李朝隐捕获。玄宗得知大怒,召集百官,当众处斩。大理卿李朝隐进奏到:裴景仙的赃物都是向人索取的,罪不至死。按照唐进奏到:裴景仙的赃物都是向人索取的,罪不至死。

44、按照唐律规定,裴景仙倚势向人索取财物,应按律规定,裴景仙倚势向人索取财物,应按“坐赃罪坐赃罪”处罚,处罚,坐赃罪最重的处罚是三年徒刑,而无死罪。李朝隐认为应该坐赃罪最重的处罚是三年徒刑,而无死罪。李朝隐认为应该严格按照法律办事。玄宗免裴景仙死罪,改为杖一百,流放严格按照法律办事。玄宗免裴景仙死罪,改为杖一百,流放岭南。(据资治通鉴卷二一二,玄宗十年)岭南。(据资治通鉴卷二一二,玄宗十年)v唐律规定,凡因赃获罪者,分为六等:强盗罪、窃盗罪、官唐律规定,凡因赃获罪者,分为六等:强盗罪、窃盗罪、官员枉法赃、官员不枉法赃、官员受所管辖者赃、坐赃。对员枉法赃、官员不枉法赃、官员受所管辖者赃、坐赃。对坐赃

45、坐赃罪处罚较轻。律文规定:凡坐赃致罪者,一匹以下笞罪处罚较轻。律文规定:凡坐赃致罪者,一匹以下笞二十,满一尺笞三十,十匹徒一年,以上每十匹加半年,罪二十,满一尺笞三十,十匹徒一年,以上每十匹加半年,罪止三年(即最高处三年徒刑)。止三年(即最高处三年徒刑)。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张蕴古案张蕴古案 初,太宗以古者断狱,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乃诏大初,太宗以古者断狱,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乃诏大辟罪,中书、门下五品已上及尚书等议之。其后河内人李辟罪,中书、门下五品已上及尚书等议之。其后河内人李好德,风疾瞀乱,有妖妄之言,诏按其事。大理丞张蕴古好德,风疾瞀乱,有妖妄之言,诏按其事。大理丞

46、张蕴古奏,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蕴奏,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蕴古贯相州,好德之兄厚德,为其刺史,情在阿纵,奏事不古贯相州,好德之兄厚德,为其刺史,情在阿纵,奏事不实。太宗曰:实。太宗曰:“吾常禁囚于狱内,蕴古与之弈棋,今复阿吾常禁囚于狱内,蕴古与之弈棋,今复阿纵好德,是乱吾法也。纵好德,是乱吾法也。”遂斩于东市。既而悔之。遂斩于东市。既而悔之。下制,凡决死刑,虽令即杀,仍三覆奏。寻谓侍臣曰:下制,凡决死刑,虽令即杀,仍三覆奏。寻谓侍臣曰:“人命至重,一死不可再生。昔世充杀郑颋,既而悔之,追人命至重,一死不可再生。昔世充杀郑颋,既而悔之,追止不及。今春

47、府史取财不多,朕怒杀之,后亦寻悔,皆由止不及。今春府史取财不多,朕怒杀之,后亦寻悔,皆由思不审也。比来决囚,虽三覆奏,须臾之间,三奏便讫,思不审也。比来决囚,虽三覆奏,须臾之间,三奏便讫,都未得思,三奏何益?自今已后,宜二日中五覆奏,下诸都未得思,三奏何益?自今已后,宜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三覆奏。州三覆奏。自是全活者甚众。其五覆奏,以决前一日、自是全活者甚众。其五覆奏,以决前一日、二日覆奏,决日又三覆奏。惟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著二日覆奏,决日又三覆奏。惟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著之于令。(旧唐书之于令。(旧唐书刑法志)刑法志)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苏味道侵毁墓田案苏味道侵毁墓

48、田案v唐武则天长安四年(公元704年)二月,宰相苏味道因父亡而归故乡赵州娈城,安葬父亲。武则天下旨该州及县供给他丧事所需的东西。苏味道因而侵毁了乡人的墓田来盖他父亲的陵墓,而且役使丁夫超过了规定。被监察御史萧至忠弹劾。唐律规定:凡盗耕他人墓田者,杖一百;伤他人之坟者,徒一年;葬尸于他人田者,笞五十;葬于他人墓田者,罪加一等,皆令移葬。苏味道依势侵毁他人墓田而营建其父的陵墓,性质同盗耕他人墓田。苏味道被贬为坊州刺史。(据旧唐书卷九四苏味道传)v唐律中规定了比况类推的原则。此案中,苏味道的行为依据比况类推的原则,已触犯唐条,应按盗耕之罪,处杖一百。唐律官员犯笞、杖之罪,常以贬降当刑,于是苏味道被贬

49、为坊州刺史。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崔湜、郑愔受财枉法案崔湜、郑愔受财枉法案v唐中宗时,宰相崔湜(SHI)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郑愔(YIN),同掌吏部铨选。二人媚附权要,收受贿赂,受人钱而与人官,以至官缺不足。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四月,侍御史靳恒与监察御史李尚隐当廷弹劾崔湜、郑愔二人,中宗命将二人下狱,令御史台立案审理,由监察御史裴漼(CUI)主审。崔湜、郑愔 都是安乐公主党羽,崔湜又与上官昭容私通,于是安乐公主等暗中要裴漼从宽发落二人。裴漼当朝弹劾安乐公主请托之事。崔湜、郑愔二人利用职务收受贿赂而曲法授与官位已构成“监临主司受财枉法”罪,二人所受之财,大大超过十五匹。后按

50、照唐律,御史台判处二人死刑。其年五月,安乐公主和上官昭容等人求情,中宗免二人死罪,崔湜被贬为江州司马,郑愔被流放到吉州。安乐公主、上官昭容和武延秀又向中宗求情,再次改以崔湜为襄州刺史,郑愔为江州司马。(据资治通鉴卷二O九,中宗景龙三年)v唐律规定: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唐律又规定:官员受财枉法者,不在八议的范围内。所以依据唐律,崔湜、郑愔被判处死刑。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上官兴醉酒杀人自首案上官兴醉酒杀人自首案 兴平县人上官兴兴平县人上官兴,醉酒后杀人逃跑醉酒后杀人逃跑,官府将他官府将他的父亲抓获下狱的父亲抓获下狱,上官兴得知后为了将他父亲救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