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边思旭边思旭 20104580682010458068刘婷婷刘婷婷 20104580742010458074张雪娟张雪娟 20104580432010458043高血压的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一.高血压的病因二.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四.高血压的诊断和评估五.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六.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高血压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发病因素流行病学特点:1.患病率逐年升高:(1)1959年1991年的三次大规模高血压人群抽样调查,平均患病率分别为5.1%、7.3%、13.5
2、8%。(2)19801991年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4.15个百分点。(3)2002年我国18岁以上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2.致残率和病死率高高血压是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是我国城乡居民前四位的死因。随着血压水平升高,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危险持续增加,这是导致高血压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3.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偏低简称三率,是高血压流行病学和防治研究的重要参数。1991年我国的抽样调查显示全国高血压患者的三率分别为26.3%、12.1%、2.8%。2002年全国抽样调查的三率分别为30.2%、24.7%、6.1%。而美国在2
3、000年的调查显示,三率分别为70%、59%、34%,显著高于我国水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不可改变因素可改变因素1.遗传:高血压的发病以多基因遗传为主,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者,其子女的发病率高达46%,60%的高血压患者可询问到有高血压家族史。2.年龄: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度随年龄而升高;老年心血管发病率高,绝对危险很高。3.性别:男性发病率小于女性,但60岁以后性别差异缩小。1.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其他多种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腰围达到或超过85cm,女性腰围达到或超过80cm者,其
4、高血压患病率是腰围正常者的2.3倍。因此,在加强对高血压控制的同时,也应强化对超重和肥胖者的管理,减轻体重,减少高血压发病的几率。2.膳食高钠低钾膳食高钠低钾 钠盐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相关。高钠摄入可是血压升高而低钠摄入可降低血压。钾盐的摄入量则与钠盐相反,保持足量的钾盐摄入可降低血压,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饮酒饮酒长期大量饮酒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某调查研究显示,饮酒量与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饮白酒每日增加100g,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高19%26%。另有报道,若每日饮酒两次或两次以上,可使收缩压上升1mmHg。4.吸烟:吸烟: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
5、因素。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血压一过性升高、增加降压药物的剂量。5.缺少体力活动:缺少体力活动:是造成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生危险。6.精神心理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高血压分级其他危其他危险险因素和因素和病史病史高血高血压压分分级级1级级2级级3级级无其他危无其他危险险因素因素低危低危中危中危高危高危12个危个危险险因素因素中危中危中危中危很高危很高危3个危个危险险因素因素高危高危高危高危很高危很高危靶器官靶器官损损害害高
6、危高危高危高危很高危很高危并存并存临临床情况床情况很高危很高危很高危很高危很高危很高危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 危险水平分层危险水平分层1.高血压筛查:高血压筛查:要求对辖区内要求对辖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岁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建议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并接受医护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并接受医护人员的生活方式。人员的生活方式。2.高血压患者随访:高血压患者随访: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要提供至
7、少要提供4次面对面的随访。次面对面的随访。随访内容随访内容3.分类干预分类干预4.健康体检:健康体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若存在危急情况,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等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等情况。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1.
8、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基本知识 介绍有关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诊断标准、发生发展规律、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其危害、临床治疗原则等疾病知识,强调控制高血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教育对象接受并遵循有关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的行为指导。2.消除危险因素消除危险因素3.坚持正确用药和定期复查坚持正确用药和定期复查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合理调整膳食结构:1.限制钠盐的摄入量: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相当于北方居民减少日常用盐一半,南方居民减少1/3。2.适当补充钾、钙、镁:在限制钠盐摄入的同时,适当增加钾的摄入量,可促进肾脏排钠、水,减少体内钠水潴留,有利于降低血压。同时适当的钙镁摄
9、入,也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3.减少膳食脂肪,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4.多吃水果和蔬菜。控制体重,防止超重和肥胖或者腹型肥控制体重,防止超重和肥胖或者腹型肥胖的发生:胖的发生:吃饭适量,活动适度吃饭适量,活动适度1.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包括减少脂肪的摄入,并限制过多糖类的摄入;2.增加体育锻炼,可采取跑步、太极拳、健美操等形式。限酒及戒酒:限酒及戒酒:建议每日饮酒量:男性饮酒精不超过30g,即葡萄酒23两,或啤酒半斤1斤,或白酒0.51两;女性则减半量,孕妇不宜饮酒。戒烟:戒烟:一方面,尼古丁使血压一过性升高,另一方面尼古丁影响抗高血压药物的代谢,影响降压药的疗效,必须加大降压药物的剂量才能控制血压
10、吸烟还是恶性高血压和脑出血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坚持适度的体育运动和体力活动:坚持适度的体育运动和体力活动:坚持适度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有助于减轻体重,并能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紧张度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血管顺应性,降低外周阻力使得血压下降。同时,运动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运动项目科选择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强度必须因人而异,按照科学锻炼的要求,循序渐进。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有规律的起居生活有规律的起居生活规律生活利于消除疲劳和紧张性因素,要注意充分休息,避免血压突然升高。最好能养成午休的习惯,研究表明,人体24h血压呈双峰一谷:凌晨23时血压最低,
11、晨起活动后 迅速上升,上午89时出现第一个峰值;日间血压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午休时相对略降低,下午18时出现第二峰,峰值低于第一峰。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人想必第一峰更为突出。中午午睡能使波谷更深更宽,有助于缓解心脏及血管压力。坚持争取用药和定期复查坚持争取用药和定期复查高血压者需终身用药高血压者需终身用药1.坚持用药,切忌忽用互停2.坚持适量用药,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3.逐渐降压,切忌降压过快或过低4.采用正确的服药方法:研究表明,峰值前1h给药可以提高降压效果,避免血压波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5.正确认识高血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小剂量联合用药常可使药物的副作用降低。6.坚持定期复查: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