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5.64KB ,
资源ID:155320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南召县人大用心用情做好基层人大信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南召县人大用心用情做好基层人大信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

1、南召县人大用心用情做好基层人大信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近年,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使命任务,坚持问题导向,优化机制举措,发挥人大代表优势,用心、用情做好信访工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一、坚持问题导向,推进人大信访工作实效化一是把握好“维护稳定”的着力点。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人大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1+3+N”新时代人大工作新格局,综合运用听取报告、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方式,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监督,从

2、源头上预防信访案件的发生。二是把握好“事要解决”的着力点。群众到人大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既有新动向,又有老难题,但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在耐心细致做好来访群众的解释疏导工作的基础上,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带案到相关责任部门组织分析研判,提出意见、建议,紧盯事前、事中、事后的关键环节,督促其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高效履职、限期化解。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的人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的接待、登记、交办、督办、归档等业务工作。主任会议定期对信访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并积极参与全县大接访工作,为做好人

3、大信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信访事项登记、交办、转办、督办和工作情况通报等工作制度,对人大信访工作各环节进行细化和量化。加强与“一府一委两院”信访部门的沟通联系,定期分析信访形势,实行重点信访案件会商制。人大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强化源头预防。坚持周案例剖析、季度信访形势分析研判,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动态排查机制,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的新变化,密切掌握重点群体的新动向,提升风险预警的针对性。四是落实督办闭环。坚持对重点案件的督办,要求承办单位限期将处理结果报送人大信访室并答复当事人。对久拖不决的,采取向承办单位电话催办或上门督办等方式限期办理。让每

4、一次监督过程都形成完整闭环,有效提升了人大监督的刚性和质效,群众反映强烈的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一是夯实人大代表履职阵地。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阵地作用,积极探索“代表+信访”模式,把参与接待群众信访纳入代表活动内容。以星级代表联络站建设为抓手,按照“十有”建设标准,推动各乡镇建立活动场所,并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工作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特色品牌,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阵地,已建成15个乡镇代表联络站、30个村级代表联络室,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网格体系,实现乡镇代表联络站建设全覆盖,为代表开展活动、接待选民搭建了新平台。二是“代表+信访”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熟悉社情民意、群众威信高的优势,制定“代表+信访”工作制度。每周三为代表接待日,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载体,引导代表参与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全过程,促进矛盾纠纷在基层和源头得到解决。深入开展“六进六访”(进市场访客商、进园区访企业、进工地访项目、进校园访师生、进农村访农户、进站点访选民)活动,做到倾听民声能聚焦、调查研究有靶向,推动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多元化解。2020年以来,各级人大代表走访群众1万余人次,发现并上报信访矛盾纠纷100余件,化解信访苗头150余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