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5.47KB ,
资源ID:158774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文化自信研讨发言1.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文化自信研讨发言1.docx

1、文化自信研讨发言“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价值遵循。坚定文化自信,守护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灿烂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所在,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之所存。滥觞于远古歌舞祭祀,肇源于夏商周礼周易,奠基于先秦诸子学说,丰富于楚辞汉赋,兴盛于唐诗宋词,繁华于元明清市井话本戏曲小说。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文明

2、中华文明呵护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廖续传承,历经磨难,历久弥新。文化是凝结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的价值观念,为百姓日用而不觉。文明是判断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水平和品质的价值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传承性。中华文明更有其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相对于西方游牧和航海带来的不断迁徙,中华民族选择定居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崇尚集体,安土重迁,讲信修睦,守望相助,共存共荣。在世世代代生活的黄土地上,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是源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深扎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只有根深,才能树壮,才

3、能枝繁叶茂。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心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中提出的文化命题,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立足脚下、胸怀天下、正视当下,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凝心聚力、培根铸魂、奋发有为,以青春之我,创造现代化之中国。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的精神气魄,在新时代新征程碑厉奋发,勇毅前行。近代社会以来,我们经历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无数仁人志士用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实际行动,捍卫着文化自信

4、铸造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心魂。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引进社会进化论,接受并采用公元纪年,推动中华民族融入现代世界格局。早期共产党人引入、传播马克思主义,把中国问题放置在世界格局中思考出路,并最终选择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联合工农大众的革命道路,从而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在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定文化自信,谱写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彩华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5、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被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进一步被提炼,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被阐明。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激发,全民族投身伟大复兴事业的精神动力不断焕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未来可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素来具有开放的情怀,家国天下意识,自我革新精神。面向未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守护根本,秉持开放包容融通世界,坚持守正创新凝心聚魂,不断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彩华章。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