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0 ,大小:91.11KB ,
资源ID:161983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开电大2023季《思想道德与法治》终考任务二大作业试题:结合材料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共18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开电大2023季《思想道德与法治》终考任务二大作业试题:结合材料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共18篇).docx

1、国开电大2023秋季思想道德与法治终考任务二大作业-试题2:结合材料,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共18篇)目录篇一、国开电大2023秋季思想道德与法治终考任务二大作业-试题2:结合材料,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3篇二、如何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6篇三、2023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C14篇四、2023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17篇五、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哪些特征它本质要求是什么?有参考答案20篇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5篇七、中

2、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法律义务?27篇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试题B(2023秋)30篇九、如何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31篇十、如何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34篇十一、2023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参考答案36篇十二、2023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341篇十三、2023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50篇十四、2023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作业: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理解邓小平对社会

3、主义本质的概括参考答案55篇十五、2023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59篇十六、2023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作业:请结合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谈谈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参考答案66篇十七、2023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71篇十八、2023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作业75篇一、国开电大2023秋季思想道德与法治终考任务二大作业试题2:结合材料,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一、材料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80分,共80分

4、中国革命道德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加强社会主义道想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未来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攻坚克雄、矢志不渝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栉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丰厚滋养J结合材料,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答:一、中国革命道制的主要内容:第一,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坚持社会主义和共

5、产主义理想信念是革命道德的灵魂.无数革命先烈,正是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祟高的理想,冬不犹擦地献出了臼己的生命。这些革命先烈之所以能够排除万难、坚持斗争、无私无畏、不怕牺牲,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革命道德从一开始就特别强调要为群众服务、为大众谋幸福、为人民利益献身,并认为这是对一切革命人士和先进分子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贯穿中国革命道便始终的一根红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个伟大创造,对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产生了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Q第三,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从事革一命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为革命利益而奋斗

6、在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极大地激发了革命者为集体而献身的斗志,使革命队伍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使革命事业不断蓬勃向前发展。中国革命道德在要求一切革命者和先进分子自觉地服从革命利益的同时,也要求革命的集体和领导始终不渝地从各个方面照顾每个革命成员的个人利益,关心他们的事业成就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第四,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任何道德规范都要面向生活实践。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体现了中国革一命道德在社会生活层面上的重要意义。人们对中国革命道德的传扬,破除了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破除鄙视劳动和

7、劳动人民的旧观念,树立r平等意识,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引导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和培育良好家风,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文明水准和道德风貌,树立社会新风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五,修身自律,保持节操。中国革命道德还体现在共产党人对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视方面。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是膨响革命成败的大事,因而戕履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环节就是共产党人修身自律、保持节操。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中国革一命事业为重,严于律己、谯虚谭慎、淡泊名利、清正廉洁、襟怀坦白、光明热落,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展现出高尚的人格力量。二、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中国革命道德内容丰富、历久弥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8、的精神支掾,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史兴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一个思想空虚、精神萎废的人,难免要被各种错误思想和观点牵着用了引上邪路。如果没有精神、没有理想信念的支持,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廊席碌碌、无所作为,甚至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危害。弘扬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树立和培养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有利于培育和投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革命道德是先进价值观在道第领域的集中体现,薇含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

9、道德,对于帮助人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底蕴,增强价值观认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支撑,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在今天,发扬光大革.命道第,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能够帮助人们在深刻把握历史、认识社会、审视人生的基础上,以昂扬姿态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第四,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仍然存在若诸如金钱至上、诚信缺失、奢侈浪费、贪污腐败这样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损需群众利益,腐蚀了人们灵

10、魂,污染了社会风气。解决道德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要充分发挥革命道镌的精神力量,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净化社会人际关系,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树立浩然正气,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大学生发扬革命道德、传承红色基因,就耍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强苦实践,真正体会中国革命道德的本版内湎、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自觉同各种歪曲历史、诋毁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斗争,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Q二、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法律义务?答:我国宪

11、法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一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二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三是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四是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五是依法纳税的义务。篇二、如何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大作业说明1 .学生答题完毕后,可点击保存草稿。在提交前可反复修改并保存。考生一旦提交后,不能再进行修改。注意:只可提交1次!2 .考生请在答题框内录入试题答案,不能复制黏贴,不能以附件形式提交试卷。3 .答题要做到论述严谨、语句通顺,最重要的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字数不少于100O字。参考答案1:历史绵延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

12、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创造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之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首次提出和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等意蕴深厚的精神内涵伟大建党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条红线,是党的各种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凝练。伟大建党精神是进行伟大斗争的思想武器。伟大建党精神铸就了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并从斗争中汲取经验教训和精神力量。正是依靠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历经了从炮火纷飞中浴血奋战的斗争、和平年代下反腐败的斗争、进行自我革命的斗争、战胜

13、各种自然灾害的斗争、抗击疫情的斗争、反对国际箱权主义的斗争等一系列伟大斗争过渡性的岁月,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种种“打压”“围堵“”遏制”“诋毁”、各种“卡脖子”的难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也越发艰巨、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等重重挑战,所以说我们只有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抓住和利用好历史机遇和应对好各种挑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伟大建党精神是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法宝。坚持伟大建党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要始终坚持伟大建

14、党精神,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党的初心使命以及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伟大建党精神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有力支撑。升起第一朵蘑菇云,“两弹一星”的相继问世、“蛟龙”深潜、“嫦娥”落月、“祝融”升空,一路追赶并成功实现科技领跑。伟大建党精神是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动力。英勇斗争的事例无不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拼搏向上,努力奋斗。例如:李大钊、方志敏、刘胡拦、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桂梅、黄文秀、陈红军、钟南山等默默坚守中体现的爱国

15、情怀的伟大精神时时刻刻指引着我们砥砺前行。今天的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相互叠加,必然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弘扬并不断创新发展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坚持崇高理想,增强使命意识,坚定必胜信念,为实现民族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就需要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要求:一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把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转化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进一步转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现实举措,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16、向往。二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同马克思主义真理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三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求我们继续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这一共产党人的不屈风骨和英雄气概,坚决同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坚决同一切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作斗争,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切实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四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既要善于增强使命意识来抓住机遇,又要善于发扬斗争精神来应对挑战,做到既利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正

17、向因素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向发展。参考答案2: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J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作出深刻阐释,第一次鲜明标示出党的革命精神的源头起点。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之源。一、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伟大建党精神充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支撑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激发共产党人的思想动力,始终激励我

18、们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目标而不懈奋斗。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深邃的时代洞穿力,其永恒的时代价值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凸显。进行伟大斗争的思想武器。伟大建党精神铸就了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正是依靠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崇尚正义、不畏强朵,决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人民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风险挑战,都能以最英勇的斗争筑起坚固的钢铁长城来保卫党和人民的事业乘风破浪前行,从而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伟大斗争的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党又带领中国人民开启全面建设

19、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然会遇到许多风险挑战甚至是惊涛骇浪,必须还要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而要进行这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掌握斗争艺术,淬炼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意志品质,做到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努力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不断取得应对伟大斗争的新胜利,使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法宝。伟大建党精神源于伟大的建党实践,淬炼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升华于新时代,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源头。一百年前,革命先驱们抛头颅、洒热血,在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20、官僚资本主义的艰难斗争中锻造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实践铸造伟大精神,而伟大建党精神在伟大建党实践中一经产生,就开始指引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发展,为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今天,我们要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样需要坚持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党的初心使命以及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推进伟大事业的有力支撑。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伟大建党精神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21、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下,我们党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一伟大事业的开创,不仅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民族自豪感大为提升,而且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我们以伟大建党精神来凝神定向,确保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确保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确保不犯颜覆性错误,从而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牌中国特色社会

22、主义新境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先后创造了从建党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伟大奇迹,昂首阔步迈入了伟大的新时代,推动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Q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必然要准备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弘扬并不断创新发展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坚持

23、崇高理想,增强使命意识,坚定必胜信念,为实现民族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二、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要求伟大建党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是要推动伟大实践。奋进新时代,迈进新征程,我们要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要求,以精神伟力引领和激励伟大实践,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始终做到“两个维护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有机统一起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因之大者二“两个维护”不是抽象的而是十分具体的,要求我们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24、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求我们把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转化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现实举措,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两个结合二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倡导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进而实现了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由此推动了党的孕育与成立,萌发了伟大建党精神。此后,我们党在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

25、进一步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今天,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也必须要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切实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并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协同推进“两个革命工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就明确指出:“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同时,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

26、的社会革命,而且也能够进行伟大的白我革命,始终坚持刀刃向内,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今天,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求我们继续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这一共产党人的不屈风骨和英雄气概,坚决同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坚决同一切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作斗争,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并切实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始终立足“两个大局“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们做事决策的基本出发点。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善于从民族复兴战略全局出发来把握党的初心使命,深刻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主题。同时,也要善于从世界百年

27、未有之大变局来认识和把握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影响这一大变局前途和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在不断发展演化之中,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天,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既要善于增强使命意识来抓住机遇,又要善于发扬斗争精神应对挑战,做到既利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正向因素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通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向发展。篇三、2023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C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列宁在淡到向社会主义转变

28、时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理论联不实底,愫于你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的理解J参考答案1:(|)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公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3)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Q(4)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堆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

29、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Q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1、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经济原因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各国之间也有较大差别。每个国家都必须根据本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发展战略,采取不到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历史原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人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每个国家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

30、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J3、时代的不断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每个国家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参考答案2: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第一,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第三,在社会主义的大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

31、此而更具多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无论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都极其深重,社会矛盾极为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革命的主观条件也已成熟了,集中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已经成熟壮大,能够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和革命队伍的自身状况,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直到发动武装起义,进行武装斗争,取得r革命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32、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乂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熔铸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它在实践中产生,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并且在指导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给我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宏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只有倍加珍惜和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

33、会主义道路,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才能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不断开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篇四、2023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分.)时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中共中央在1945年的历史问题决议中有明确的论断:“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在1981年的历史问网决议中又指出:“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去死攸关的转折点。任何重要历史事件都必须把它放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来考嚓,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试述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参考答案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该会议于1935年1月在贵州

34、省遵义市举行,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在党内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人。这使得毛泽东在后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2、纠正了军事路线错误:在遵义会议之前,中国红军在长征途中遭受了严全的挫折,面临若军事上的危机。遵义会议上,对当时的军事路线错误进行了批评和总结,并确定了新的军事指导思想,为红军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3、统一了党的思想路线:在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成员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深入的辩论和讨论.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以群众路线为基础的党的思想路线

35、这对于党的后续发展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至要意义。4、英定了抗日战争的基础: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态度和策略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议确认了抗日民族统一故线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这为日后的全面抗战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成功起到了地要作用。综上所述,道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对党的发展、军事路线的纠正、思想路线的统一以及抗日故争的开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参考答案2: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湘江之战后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由此他们逐渐觉

36、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的结果。在上述背景下,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以及中央秘书长邓小平。会议首先由博古作关于反对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他过分强调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力量的强大等客观困难,而不承认主要是由于他和李德压制正神意见,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错误而造成第五次反“国剌”的失败。接着周恩来就军事问题作副报告,他指出第五次

37、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的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同时也批评了博古和李德。张闻天按照会前与毛泽东、王稼祥共同商量的意见,作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比较系统地批评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毛泽东接着作了长篇发言,时博占、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此后在军事上应该采取的方针。王稼祥在发言中也批评博古、李德的错误,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与会大多数同志都同意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提出的提纲和意见。会议最后指定张闻大起草决议。张闻天根据与会多数人特别是毛泽东发言的内容,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

38、结决议.决议充分肯定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多次取得反“国刑”胜利所采取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明确指出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他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困剿”的主要原因。遵义会议根据变化/的情况,改变黎平会议先以黔北为中心,再去川南创造根据地的决议,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会后,又根据敌情的变化,决定中央红军在川滇黔三省广大地区创造新的根据地。此外,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取消在长征前成立的博古、李德和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3月中旬,在贵州鸭溪、苟坝一带,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在战争

39、的环境中,这是中央最重要的领导机构,在紧急的战争形势下举行的遵义会议,没仃全面地讨论政治路线方面的问题但是遵义会议明确地问答。红军的故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指出博占、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同时改变中央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而这些结果,乂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取得的,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用雄,一步步地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Q所以

40、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篇五、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哪些特征它本质要求是什么?有参考答案论述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那么,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哪些特征?它的本质要求是什么?参考答案: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

41、国特色。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大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资源,蕴藏着高质量发展的坚实

42、基础。当今世界,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和不到10亿人,1819世纪的英国实现的是千万人口的现代化,20世纪美国实现的是上亿人口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前所未有,路径也必然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径有所不同,不能套用西方理论。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党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共

43、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通过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发展来共同分享整个国家进步的成果,也就是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逐步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与要求,更体现了新时代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价值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二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天性弊病。中国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在促

44、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始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注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推动“两个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

45、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处理方式,中国式现代化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西方国家早期的现代化依靠的是奴役、劫掠、杀戮和暴力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在今天则依靠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维系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奉行扩张主义、霸权主义的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具有根本性区别。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使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

46、巨大贡献。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全球发展新机遇的增长。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所指出的,只要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永远不称霸,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

47、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规模长期位居世界首位,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因此,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坚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

48、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根据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