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0 ,大小:12.97MB ,
资源ID:162979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疱性类天疱疮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疱性类天疱疮PPT课件.ppt

1、大疱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例病例患者:付先生年龄:56岁主诉:全身红斑、水疱,瘙痒2月余。病例介绍病例介绍一般一般资料资料:42床,付某某,男,56岁,主诉:主诉:全身红斑、水疱,瘙痒2月余。生命体征生命体征:T 367,P 91次分,R 23次分,Bp 12989mmHg 现现病史病史:患者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躯干部出现红斑,上有大小不一 水疱,不易破溃,伴瘙痒。红斑、水疱逐渐增多,累及面、四肢。诊疗经过:诊疗经过:22天前就诊于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病理报告示符合大疱性类天疱疮,给予甲强龙(40mg5天,60mg5天,80mg12天),环磷酰胺0.6g静滴4次,人血白蛋白10g

2、静滴5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来我院就诊。既往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异常。史、个人史、家族史无异常。病例介绍病例介绍皮肤科查体:皮肤科查体:颊粘膜少量糜烂面,头面、躯干、四肢、手足散在或密集性分布红斑,张力性水疱、大疱,尼氏征(-)初步初步诊断: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好发于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疱性皮肤病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紧张性水疱或大疱,组织病理为表皮下水疱,血清中和基底膜处存在IgG型的抗基底膜带抗体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一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BPAg):位于表皮基底细胞,是基底膜带透明层半桥粒的结构成分 BP

3、Ag1(BP230):分子量为230kd,是位于半桥粒斑块内的胞内蛋白 BPAg2(BP180):分子量为180kd,是跨膜蛋白,胞内部分位于半桥粒的斑块内,胞外部分位于基底膜带内 二大疱性类天疱疮抗体二大疱性类天疱疮抗体(抗BPAg抗体,抗基底膜带抗体)抗BPAg1(BP230)抗体 抗BPAg2(BP180)抗体:致病性抗体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三表皮下水疱形成三表皮下水疱形成 该抗体与半桥粒处BPAg结合,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对表皮基底细胞层透明层间的连接起损伤作用,形成裂隙或表皮下大疱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好发于老年人,无性别差异好发于胸腹部和四肢近端,也可遍布全身典型损害为外观正常

4、的皮肤或红斑的基础上发生紧张性水疱或大疱。疱液清亮,少数可呈血性,疱不易破,即使破裂后糜烂面也易愈合,尼氏征阴性。口腔粘膜损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天疱疮,即使发生也较轻微自觉瘙痒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组织病理:组织病理:表皮下水疱,疱顶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无棘细胞松解。水疱内为纤维素构成的网架,含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真皮内有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免疫病理免疫病理:直接免疫荧光检查:90以上可见IgG和C3在基底膜带呈线状沉积,其中C3较IgG的阳性率高偶尔可见IgM和IgA其他的实验室检查其他的实验室检查间接免疫荧光(IIF):

5、70以上的BP患者血清中检测到抗BPAg抗体 50的BP患者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IgE水平升高 活动期血沉可增快,在反复发作的病程长的患者中还可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典型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与表皮内水疱病与表皮内水疱病-天疱疮的鉴别天疱疮的鉴别:天疱疮发病年龄低于BP,中年人居多 为松弛性水疱、大疱,壁薄易破,多显露为糜烂面,尼氏征阳性,无瘙痒;常伴有粘膜损害 组织病理为棘细胞松解,表皮内水疱和裂隙;DIF表皮细胞间有IgG和C3沉积;IIF血清中天疱疮抗体阳性或IBT血清中抗体结合分子量为130kd和/或160kd等 诊断与鉴

6、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与同为表皮下水疱的其它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鉴别与同为表皮下水疱的其它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鉴别:如疱疹样皮炎、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瘢痕性类天疱疮、妊娠疱疹、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免疫学检查,组织病理检查,临床表现,病史等可鉴别治疗治疗治疗目的:治疗目的:控制新皮损的发生和严重瘙痒等症状一一一般治疗一般治疗 加强支持疗法,给予富于营养的易消化饮食 适量补充血浆或白蛋白 防止发生水、电解质失衡与酸碱平衡紊乱 二局部治疗二局部治疗 对过大(2cm)的大疱可用针筒将疱液抽出,否则张力过大且难以自行吸收 如有糜烂面或粘膜损害出现其处理方法可参考天疱疮的治疗治疗治疗三、药物治疗三、药物治疗

7、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首选,分为系统和局部1)系统药物治疗:泼尼松0.75 mg/(kg/d)和1.25mg/(kg/d)在21天和51天时的治愈率无差别,但前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后者2)外用药物:强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冲击治疗,根据体重和水疱数,涂抹全身,头面部除外。2、其他免疫抑制剂:、其他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治疗治疗四、其他治疗:四、其他治疗:对轻症患者可用米诺环素0.1g/d或红霉素1-2g/d,连续1-2个月,与大剂量烟酰胺1.5-2g/d合用。以上药物也可与糖皮质激素合用病例本病例治疗:甲强龙120mg+环磷酰胺0.8g+米诺环素0.1g/d人血白蛋白外用药THANK YOU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