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力线路维护检修规程 SHS 060072004目次第一章 架空电力线路(537)第二章 电缆线路(552)第一章 架空电力线路1.1总则1.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6220kV架空电力线路。1.1.2编写修订依据 本规程依据原水电部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电力线路维护检修规程(SHS0600792),并结合石化企业的设备特点和维护检修经验编写修订而成。1.2检修周期和项目 架空电力线路检修应按设备的状况和测试结果确定。本规程仅对610
2、kV架空电力线路的刀闸、跌落式开关、柱上开关、线路变压器等设备的小修作了规定;其大修应按照本规程第二篇“变压器、互感器维护检修规程”、第四篇“配电装置维护检修规程”的有关章节执行。1.2.1检修周期(见表7-1-1)表7-1-1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大修说明检修周期架空电力线路13年5年或不定期每次小修、大修,可只安排标准项目的若干项目线路变压器13年510年大修项目及周期,根据预试结果和运行情况而定柱上开关13年35年包括刀闸、柱上开关、跌落式熔断器,也可与架空电力线路配合检修注:小修、大修周期均应结合线路绝缘子、金具及其他电气设备的性质及完好状况综合确定。1.2.2检修项目1.2.2.1小修
3、项目a.清扫检查绝缘子和瓷件(复合绝缘子或瓷质绝缘子已采取防污措施的不清扫);b.检查不同金属连接器、铝并钩线夹、防震锤、跳线;c.紧固线夹,夹具各部螺栓,检查金具、夹具各部销钉;d.检查混凝土构件的缺陷情况;e.检查防污闪涂料破损情况;f.检查混凝土杆受冻情况;g.检查防护区内栽植树、竹及建筑物情况;h.检查线路刀闸和跌落式熔断器;i.检查避雷器引线和接地线;j.检查柱上开关;k.检查线路变压器;l.检查铁塔紧固件有无缺损;m.消除巡视中发现的缺陷。1.2.2.2大修项目除进行当年的小修项目以外,根据巡视、测试结果,进行下列部分或全部项目:a.镀锌铁塔、混凝土杆各部紧固螺栓;b.导线、避雷线
4、断股及腐蚀情况检查;c.铁塔基础、拉线及接地极地下部分锈蚀情况检查;d.铝线及钢芯铝线连接器检查测试;e.绝缘子测试,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f.铁塔除锈防腐;g.杆塔倾斜扶正;h.更换杆塔、导线、避雷线。1.3检修质量标准1.3.1小修质量标准1.3.1.1绝缘子和其他瓷件应清扫干净,无裂纹,表面损伤面积不得超过20,钢帽及球头无严重锈蚀、砂眼、裂纹及变形,污秽地区绝缘子清扫干净后,视具体情况涂刷防污闪涂料。1.3.1.2连接器、线夹无过热现象。固定导线的绑线牢固,无松动或断股。防震锤无松动、移位。跳线无烧伤。导线和地线的线夹出口处无损伤断股。1.3.1.3金、夹具各部螺栓、销钉紧固,齐全无损。
5、1.3.1.4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无裂纹。普通钢筋混凝土杆保护层不得腐蚀脱落、钢筋外露,裂纹宽度不应超过0.2。1.3.1.5结冻前排除混凝土杆杆内积水,解冻后检查其下沉、上拔、倾斜等情况,杆塔倾斜度和横担歪斜度应符合表7-1-3规定。1.3.1.6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电力线路防护规定之规定,砍伐防护区内树、竹。1.3.1.7线路刀闸或跌落式熔断器接触部分无氧化,烧伤面积不应超过总结出面积的1/3,深度不应超过1,引线应无松动发热,螺栓无锈蚀松动,机构应灵活,转动部分及易锈部件应涂凡士林,寒冷地区冬季加防冻油,新换熔丝应松紧适当,端头不得插入熔管内,熔管无烧伤、裂纹和堵塞。刀闸触头接触无松弛,跌落式
6、熔断器合好后压嘴应压紧。1.3.1.8柱上开关分、合闸试验应正常,压线螺栓连接牢固,并涂凡士林,机构灵活,分合闸位置指示正确,油位油色正常,连接引线无损伤、断股和松动。1.3.1.9线路变压器油位油色正常,连接引线无损伤、断股和松动,外壳无渗漏油;1.3.1.10检查复合绝缘子表面有无机械损伤及明显放电痕迹。1.3.1.11抽检复合绝缘子表面防污内涂层的憎水性。1.3.2大修质量标准1.3.2.1对铁塔、混凝土杆塔各部螺栓,每5年(新线路投入运行1年后)紧固螺栓,要求各部螺栓齐全紧固,其穿入方向及露丝数量符合规定,距地面5m以内的螺栓采取毁丝(防盗)措施或采用防盗螺栓。1.3.2.2每5年对无
7、防震器的导线及避雷线进行断股检查。由于断股、损伤减小截面的处理标准见表7-1-2。有防震器的导线及避雷线,根据情况进行检查。由于腐蚀仍需继续运行的钢质导线及避雷线,其强度应大于最大计算应力,否则需更换。1.3.2.3视土壤腐蚀情况,一般每年抽查铁塔基础、拉线地下部分的锈蚀情况,抽查数量为总数的10%,如果锈蚀,进行防腐处理,并增加抽查10%。表7-1-2断股、损伤减小截面的处理标准处理方法线别缠绕补修切断重接钢芯铝绞线断股损伤截面不超过铝股总截面积7%断股损伤截面占铝股总面积7%25%1 钢芯断股2 断股损伤截面超过铝股总面积25%钢绞线断股损伤截面占总面积5%17%断股损伤截面超过总面积17
8、单金属绞线断股损伤截面不超过总面积7%断股损伤截面占总面积7%17%断股损伤截面超过总面积17%1.3.2.4每5年测试铝线及钢芯、铝线连接器。导线连接器有下列现象时为不合格,应重新连接:a.连接器过热;b.运行中探伤发现爆压管内钢芯烧伤断股,爆压不实;c.与同样长度导线的电压降或电阻比值大于2.0;两半管的电压降或电阻比值大与2.0。1.3.2.5单片绝缘子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应更换:a.瓷裙裂纹、瓷釉烧坏,钢帽及钢脚有裂纹、弯曲、严重锈蚀、歪斜,浇装水泥有裂纹;b.瓷绝缘子(每片)绝缘电阻小于300;c.分布电压值为零。1.3.2.6根据表层状况,对铁塔进行防锈防腐。1.3.2.7
9、根据巡视测量结果,扶正倾斜的杆塔。杆塔、横担歪斜允许范围见表7-1-3。表7-1-3 杆塔、横担歪斜允许范围类别钢筋混凝土杆铁塔杆塔倾斜度(包括挠度)15/10005/1000(适用于50m及以上高度铁塔)10/1000(适用于50m以上高度铁塔)横担倾斜度10/100010/10001.3.2.8更换杆塔、导线、避雷器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参照原水电部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3.2.9复合绝缘子在运行后35年取样进行工频耐压试验,击穿电压应符合厂家产品规定。14试验与验收141预防性试验1411项目a.检查导线连接管的连接情况;b.测量避雷线接地装置接
10、地电阻;c.测量有避雷线的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1412周期与标准见表7-1-4。142导线、避雷线的弛度与限距及绝缘子串偏斜度测量。1421项目及标准a.导线、避雷线的弛度误差不得超过6%或2.5%,三相不平衡值:挡距为400m及以下时,不得超过200;b.相分裂导线水平排列的弛度,不平衡值不宜超过200,垂直排列的间距误差不宜超过20%或10%;c.防护区内导线与建筑物及树木之间的距离见表715;d.导线最大弧垂对地面及对铁路、公路交叉时的最小距离见表7-1-6153表714周期与标准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11.4.1.12年至少1次或线路检修时检查连接管压接后的尺寸及外形应符合要求
11、铜导线的连接可延长5年1次21.4.1.23年到少1次不宜大于10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做到10确有困难时,可按照SDJ-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第31条的规定办理31.4.1.45年到少1次发电厂、所出线12km内12年1次杆塔高度在40m以下时 如土壤电阻率很高,接地电阻很难降低到30时,可采用68根总长不超过500m的放射状接地体或连续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可不做规定土壤电阻率/接地电阻及以下10152025以上30表7-1-5防护区内导线与建筑物及树木之间的距离序号项目电压等级/kV10及以下351102201非居民区对高于导线的树木和建筑物的最小水平距离应在树木折断,建筑物倒塌时砸不着导
12、线为原则2居民区导线最大偏斜时对建筑物的最小距离/m1.53453导线最大弧垂时对建筑物的最小距离/m34564导线对市区街道绿化树木的最小垂直距离/m1.5333.5表7-1-6导线最大弧生对地面及对铁路、公路交叉时的最小距离序号线路经过地区线路额定电压/kV12035110220123456居民区非居民区居民密度很小,交通困难的地区导线至铁路的轨顶导线至公路面导线至电车路面655545757090765757010756555858011e.导线跨越通讯线交叉距离,见表7-1-7;表7-1-7导线跨越通讯线交叉距离交叉距离/m 电压 等级类别线路电压/kV12035110220线路有防雷保
13、护线路无防雷保护3.05.03.05.04.05.0f.直线杆塔绝缘子串顺线路方向偏斜不得大于。1422周期新建线路投入运行1年后须测量1次,以后根据巡视结果确定。143全线或线段更换杆塔、导线、避雷线大修工程的交接与验收。1431交接试验项目除进行本篇1.4.1及1.4.2各项试验以外,尚需进行的试验见表7-1-8。表7-1-8交接试验项目序号项目标准说明123检查相位递增加压冲击合闸线路两端相位一致应无异常应无异常线路连接有变动时电压由零值升至额定值(有条件时)冲击合闸3次1432隐蔽工程验收项目a.基础杆深;b.基础浇制时的模板尺寸、配筋数量,地脚螺栓规格,混凝土表面状况;c.铁塔预制基
14、础、混凝土电杆底盘、卡盘及拉线盘的规格和安装尺寸;d.各种压接管规格及压接前后的尺寸;e.补修管所补修导线损伤情况;f.拉线与拉棒的连接情况;g.接地极的敷设情况。1.4.3.3中间工程验收项目a.铁塔基础同一基面同组地脚螺栓间距离,各基础面的高低差或主角铁找平印记间的高低差,整基基础中心与中心桩间的位移及线路中心线间的扭转,混凝土强度;b.钢筋混凝土杆焊口弯曲度及焊接工艺质量,杆身高低差,根开误差及结构扭转;c.杆塔倾斜度及与中心桩的相对位移,架线后电杆的挠度;d.横担歪斜度;e.各部分连接情况及所用零件的规格;f.永久拉线的连接方位及受力情况;g.接地电阻值;h.导线、避雷线弛度;i.绝缘
15、子串的偏斜度;j.跳线对各部的间隙距离;k.金具规格及连接情况;l.压接管的位置及数量;m.防震锤的安装位置及数量;n.交叉跨越距离;o.导线对地及对建筑物的接近距离;p.相位;q.回填土情况。1434竣工验收项目a.包括所有中间验收项目;b.路径、杆位、杆型、绝缘子开式、导线与地线规格及线间距离,均应符合设计要求;c.跳线的连接;d.防护区内障碍物的拆迁;e.导线换位情况;f.有无遗留未完项目;g.各种记录齐全;h.各项协议书齐全。1435线路检修完毕,经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1436线路验收完毕,应写出验收报告一式3份。分别交运行、检修和上级主管部门存档。1437线路检修后移交的主
16、要技术文件包括:a.接地电阻测试记录;b.导线接头压接记录;c.缺陷处理记录;d.主要器材使用及试验记录;e.交叉跨越测量记录;f.登杆记录;g.隐蔽工程检查记录;h.试验记录;i.验收记录。15巡视检查与故障处理151巡视类别与周期(见表7-1-9)表7-1-9巡视类别与周期序号类别周期说明1定期巡视每月一次经常掌握线路运行状况及沿线情况,并搞好群众护线工作2特殊巡视气候恶劣时气候恶劣、自然灾害、线路过负荷等特殊情况时,对全线或某段、某部件的检查,以发现线路的异常现象和部件损坏情况3夜间巡视不定期主要检查连接器发热和绝缘子污秽放电情况4故障巡视故障后寻找故障地点,查明线路接地、跳闸等故障原因
17、掌握故障情况,以便处理5登杆塔巡视不定期弥补地面巡视不足,而对杆塔上部部件的检查152定期巡视检查项目与标准1521沿线情况a.防护区内应无可燃、易爆物品和腐蚀性气体、液体;b.防护区内导线与建筑物及树木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表7-1-5的规定;c.导线最大弧垂对地面及对铁路、公路交叉时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7-1-6的规定;d. 导线跨越通讯线交叉距离应符合表7-1-7的规定;e. 周围无被风刮起危及线路安全的金属薄膜、杂物等;f. 线路附近无威胁安全的工程设施(机械、脚手架等),线路附近的爆破工程应有完备的申请手续和安全措施;g. 巡视检查沿线有无江河泛滥、山洪和泥石流、杆塔被淹、森林起火等异常现
18、象;h. 沿线巡视使用的道路、桥梁应完好无损。1522杆塔与拉线a.杆塔倾斜、横担歪斜允许范围应符合表7-1-3的规定;b.铁塔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5/1000;c.混凝土杆无裂纹、脱落、钢筋外露、钢钉缺少现象;d.拉线及部件无锈蚀、松弛、断股、抽筋、张力分配不匀、缺螺栓、螺帽等现象;e.杆塔及拉线基础周围土壤无塌陷,基础无裂纹、损伤、下沉或上拔、护基沉塌或被冲刷;f.杆塔周围无过高杂物,杆塔上无危及安全的鸟巢及蔓藤类植物附生;g.防洪设施无坍塌或损坏。1523导线、避雷线(包括耦合地线、屏蔽线)a.导线、避雷线,无严重锈蚀、断股、损伤或闪络烧伤;b.三相弛度平衡,无过松、过紧现象;c.无上扬、
19、振动、舞动、脱冰跳跃情况,相分裂导线无鞭击、扭绞现象;d. 连接器无过热;e.导线在线夹内无滑动,释放线夹船体部分无自挂架中脱出现象;f.跳线无断股、歪扭变形,跳线与杆塔空气间隙无严重变化;g.导线、避雷线上无悬挂的风筝及其他外物。1524绝缘子、瓷横担a.绝缘子与瓷横担无脏污、瓷质裂纹、破碎;钢脚及钢帽无锈蚀、钢脚无弯曲、钢化玻璃绝缘子无自爆现象;b.绝缘子与瓷横担无闪络痕迹和局部火花放电现象;c.绝缘子串、瓷横担无严重偏斜;d.瓷横担绑线无松动、断股、烧伤;e.金具无锈蚀、磨损、裂纹、开焊,开口销及弹簧销无缺少、代用或脱出。1525防雷设施a.放电间隙无变动、烧损;b.避雷器、避雷线和其他
20、设备的连接应良好。1526接地装置a.避雷线、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间的连接良好;b.接地引下线无断股、断线、严重锈蚀;c.接地装置无严重锈蚀,埋入地下部分无外露、丢失。1527附件及其他a.预绞丝应无滑动、断股或烧伤;b.防振器应无滑跑离位、偏斜、钢丝断股,阻尼线变形、烧伤、绑线松动;c.相分裂导线的间隔棒无松动、离位及剪断,连接处无磨损和放电烧伤;d.均压环,屏蔽环无锈蚀及螺栓松动、偏斜;e.防鸟设施完整,无变形或缺少;f.附属通讯设施完好无损坏;g.各种检测装置完整无丢失;h.相位牌、警告牌完整无丢失,线路名称、杆塔号字迹应清楚正确。153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7-1-10)表7-1-1
21、0 常见故障与处理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1绝缘子及其他瓷质绝缘件击穿绝缘损坏或污秽定期清扫污秽区清扫并采取防污闪措施定期测试绝缘电阻或检查零值更换不合格绝缘子、绝缘件2导线断股受力或锈蚀定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缠绕、补修、切断重接或更换处理3连接器发热或异常受力或锈蚀定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处理或更换4避雷器放电间隙变动或烧损雷击处理或更换附加说明:1本章由齐鲁石油化工公司负责起草,起草人刘君尚、刘俊卿(1992)。2本章由齐鲁石化公司负责修订,修订人焦爱军、马长锋(2004)。第二章 电缆线路2.1总则2.1.1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高、低压电力电缆线路的检修和预防性试验。2.1.2本
22、规程根据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电力电缆运行规程、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和中石化关于加强石化企业电缆防火管理的若干规定,并结合石化系统电气设备检修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其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头检修,参照高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头制造厂商制作工艺说明。2.1.3检修周期(见表7-2-1)表7-2-1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维修)大修(电缆更换)检修周期12年必要时根据上次电缆试验情况和现场实际运行情况可延长预防性试验周期至年。2.1.4电缆维修交接与验收2.1.4.1电缆线路维修、预防性试验后,检修人员应提供下列资料:电缆线路维修纪录;电缆线路预防性试验报告。2.1.4.
23、2电缆线路维修结束,运行人员进行下列检查后,检修、运行双方签字。核对预防性试验报告及检修纪录;检查电缆接头及附件完好、接线正确、接地线完好、相色清晰、周围无杂物。2.2电缆线路维修项目2.2.1户内终端头的检修a清洁终端头,检查有无电晕放电痕迹;检查终端头固定是否牢靠、引出线接触是否良好,有无过热;核对线路铭牌及相位颜色、标志应清晰正确;检查电缆铠装及支架锈烂和油漆完好情况;检查接地线完好并接地良好。2.2.2户外终端头维修清洁终端头匣及套管,检查壳体及套管有无裂纹和表面有无放电痕迹;检查终端头固定是否牢靠、引出线接触是否良好,有无过热和腐蚀;核对线路铭牌及相位颜色、标志应清晰正确;检查电缆护
24、套及铅包龟裂和腐蚀情况;检查接地线应完好和接触良好;检查终端匣内绝缘胶有无水分,对绝缘胶进行补充。2.2.3廊道、隧道、桥架中电缆的维修检查电缆在支架上有无损伤;检查电缆护套有无损伤、漏油;检查电缆中间接头有无漏油、有无过热和腐蚀;检查电缆支架有无锈烂,脱落;检查电缆有关防护设施是否完整;检查电缆中间头接地线是否完好;检查电缆支架、桥架接地是否良好。2.2.4电缆沟中电缆的维修a.查全部中间接头有无变形、渗漏油、有无过热和腐蚀;b.检查中间接头接地线是否完好;c.检查中间接头两侧各长左右的电缆在支架上有无损伤、护套有无损伤、漏油、支架有无锈烂、脱落。2.3电力电缆线路试验参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
25、规程(DL/T 596-1996)有关内容。交联电缆的试验标准见附录B.2.4电缆线路巡检维护2.4.1电缆线路巡检周期每周不得少于1次。特殊情况如施工地段等,应增加次数;2.4.2电缆线路检查项目与标准2.4.2.1直埋敷设电缆a.查看电缆线路经过的地(道)面是否正常,有无挖掘痕迹,标志牌(桩)应齐全完好;b.电缆走向路径上下不应堆及瓦砾、矿渣、建筑材料等各种物体;c.电缆露天部分的铠装应完好;d.电缆保护管或支架等有无损坏或锈烂;e.电缆终端头接地线应完好、无松动、防雷设施完善;f.电缆终端头附件应完好,无过热现象。2.4.2.2桥架敷设电缆a.检查桥墩地面沉降情况;b.检查桥架两端电缆是
26、否受过大的拉力;c.检查桥架电缆护套是否损伤、龟裂、漏油等;d.检查桥架金属件有无损伤、锈烂,桥架接地应完好。2.4.2.3隧道敷设电缆a.检查电缆敷设位置是否正常;b.检查电缆中间接头是否变形、渗漏油;c.检查电缆温度及环境温度是否正常;d.检查电缆支架有无跌落、锈烂;e.检查隧道有无裂纹、渗水;f.检查隧道防火、通风、排水、照明等设施是否完好。2.4.2.4电缆沟敷设电缆a.检查电缆沟盖板是否齐全、完好;b.检查电缆沟是否积水。是否有污水、废汽排入;c.检查电缆中间接头,抽查数量一般为中间接头总数量的50,检查中间接头有无变形,渗漏油、接地线是否完好;d.检查被抽查的中间接头两侧各左右的电
27、缆在支架上有无损伤,护套有无损伤、漏油,支架有无锈烂、脱落。2.5电缆防火设施巡检维护2.5.1检查周期,与电缆线路巡检周期相同。2.5.2检查项目2.5.2.1防火涂料有无脱落,防火槽盒、防火墙盒、防火堵料及其他防火设施是否完整。2.5.2.1防火报警系统和灭火设施是否完好。附加说明: 本章由扬子石油化工公司负责起草,起草人吴名华、周斌、谢训道(1992)。 本章由扬子石化公司负责修订,修订人李牧(2004)。SHS 060072004 第七篇 电力线路维护检修规程附录A635kV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头制作工艺A1 总则A1.1本工艺仅对制作635kV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头的主要方法和过
28、程作出规定。A1.2本工艺编制内容依据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发展、应用情况,力求技术上的先进性和作业的实用性。A1.3制作电缆头施工场地的准备A1.3.1 施工场地周围应设立临时围栏或警戒线;室外施工场地应有防尘、防潮、防雨和防污措施,应尽量避免在雨雪天施工。A1.3.2直埋电缆的中间接头处,应设置接头基础板,以防接头下沉。A1.3.3 35kV分相铅包电缆终端头户外施工时宜搭工作台进行作业。A1.4电缆和附件的准备A1.4.1 电缆必须试验合格。A1.4.2对电缆接头附件应进行检查,确认其材料、规格、质量符合要求;附件材料应集中放在专用的材料箱内,保持干燥和清洁。A1.4.3绝缘材料加热处理时应注
29、意温度,防止局部过热,防止灰尘及杂物侵入。A1.5施工工具的准备A1.5.1工具应齐全、整洁、完好。A1.5.2应将工具排列在干净的托盘中,并用清清的白布或绸布盖上,以防落上尘土和污物。A1.6施工人员A1.6.1制作电缆接头的技术工人,应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A1.6.2施工人员在包绕电缆绝缘时应戴手套(油纸电缆应戴乳胶手套,塑料电缆应戴尼龙手套)。A1.6.3制作接头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途间断搁置。A1.7制作接头的主要工艺程序 a.排净潮气,调直定位,量好尺寸,锯除多余电缆; b.剥除外护层、护套,按尺寸绑扎好,锯除钢带,剖铅; c.剥内护套,作梯步、反应力处理; d.清洁芯线,芯
30、线压接连接; e.绝缘处理; f.密封处理; 9.装设等位接地线; h.核对相位和标志; i.防腐和机械保护处理。 因电缆种类不同、制作方法各异,工艺程序不尽一致,可按后述各种制作方法进行作业。A1.8接头工艺质量的一般要求A1.8.1剥切电缆时不应伤及下层材料及芯线。A1.8.2中间接头锯缆芯时,应先在缆芯根部扎好l临时“分架木”,将缆芯分开并弯好角度,注意不要损伤根部绝缘;找好相位,按相错位,量好尺寸(同相一端长一端短)锯掉多余线芯,按接管12长加5mm切除各相端部绝缘。A1.8.3 铝芯导体与铜排连接时应用铜铝过渡端子;铜芯导体与铝排连接时应用镀锡铜端子;铜芯导体与铝芯导体连接时应用铜铝
31、过渡接管;不同截面的导体连接时应用截面不同的过渡连接管。A1.8.4线芯连接时,应先除尽线芯表面及接管、接线端子内表面的氧化层。连接时一般中间连接管应压四个坑,接线端子压二个坑,压接顺序见图A一11(环压压接顺序相同)。压接后连接管的中间及接线端子的内顶端不应有空隙。压完后应用砂布将连接管打光、擦净。 1 4 3 2图A一11连接管和接线端子压坑顺序A1.8.5包绕绝缘带时应特别注意清洁,包绕应从根部开始用半重叠法平整、紧密包缠,不得有皱褶、气泡,拉力不应过大。包定向聚四氟乙烯带时,可边包边涂甲基硅油,排除绝缘层问的空隙。A1.8.6热缩材料处理时,应注意使用慢火沿着管套四周均匀加热,火焰朝向
32、收缩前进方向缓慢均匀移动。收缩完的管子应均匀、光滑、平整、无气泡。加热收缩的部位一般应由下往上进行(终端头)或由中间向两边进行(中间接头)。A1.8.7切割热缩管时,断面要光滑、平整、无凸缘、无缺口;应力控制管不允许切割。A1.8.8 固定电缆终端头的支架应在满足接头尺寸的接头下部选择固定位置。单芯电缆的支架应采用无闭合磁路的材料。A1.8.9电缆终端头的支架应接地。A1.8.10电缆终端头两端的钢带铠装层应接地;分相屏蔽型电缆应接等位线并与接地线联通。接地线应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软铜线。电缆附件铜屏蔽截面不宜小于电缆铜屏蔽截面。A1.8.11 当在终端头处装有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终端头和接
33、地引出线应与支架绝缘;如接地引出线高于零序电流互感器时,应在穿过互感器后接地,并和铁芯绝缘;如接地引出线低于零序电流互感器时则可直接接地。A1.8.12焊接地线或互联等位线时应先将钢带铠装层和金属屏蔽层用砂布擦净后镀上焊锡,再焊接地线。焊接时宜用松香作焊剂(尽量避免用酸性焊剂),焊好后用汽油擦净焊接部位。A1.8.13在敷设一条由二段及以上相拼接的电缆时,应先做中间头,后做终端头;做终端头应核对相位;相色带一般包绕在接线端子下,长度为lOOmm左右。A1.8.14本工艺未尽内容,可参照有关电缆、电缆附件制造厂关于电缆头施工作业的规定执行。A1.8.15制作电缆头时,应遵守国家主管部门和中国石油
34、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安全工作规定。A2 610kV电力电缆接头制作工艺A2.1油浸纸绝缘电缆中间接头A2.1.1热缩法A2.1.1.1剥电缆外护层(剥切尺寸见图A一21)图A一2一l电缆中间接头剥切尺寸 1一外护层;2一铠装;3一铅包;4_统包绝缘;5一线芯绝缘A2.1.1.2锯钢带 锯钢带前先清理、打光保留钢带的接地线焊区,并连同铜接地线一起绑好扎线(接地线要留出线头)。 保留距外护层剥切口50mm的钢带,锯去并剥掉余下钢带。A2.1.1.3剥内垫层 用喷灯均匀烘烤内垫层并逐层剥去,清理钢带断13以上约200mm的铅包表面。A2.1.1.4焊接地线 将绑扎在钢带上的铜接地线线头部分亦绑扎在铅包
35、上。用喷灯(或烙铁)将接地线牢固地焊接在钢带和铅包上。A2.1.1.5剥铅包 剥去距钢带断口120mm外的铅包。胀铅包喇叭口,喇叭口直径为铅包直径的l.2倍。A2.1.1.6剥统包绝缘 将半导电纸剥至喇叭1:3以内,保留距铅包口20mm的统包绝缘,其余全部剥去。 割除填充物至喇叭口。 分开芯线。A2.1.1.7固定隔油管 用聚四氟乙烯带从三叉口根部起,顺着每相芯线绝缘包绕方向半迭绕包一层,其表面涂硅脂。 套入隔油管至三叉根部,由根部起加热固定,加热温度控制在1200C左右。A2.1.1.8固定应力管 套入应力管距统包绝缘20mm处并加热固定。A2.1.1.9包绕填充胶 打毛铅包并擦拭干净。 在
36、铅包口lomm处和应力管间包绕填充胶,要把外形做成橄榄状,其最大直径为电缆外径加l5mm。A2.1.1.10固定手套 将手套套入三叉根部,使其紧贴后由中间向两端加热固定。A2.1.1.11固定绝缘管 套入绝缘管至三叉根部,由根部起加热固定。A2.1.1.12锯芯线 搁平电缆,按图A一21所示尺寸将两端电缆芯线交叉平行摆好后锯断芯线。A2.1.1.13套人材料 在开断电缆较长的一端套入外热缩绝缘密封管、屏蔽铜网。在每相芯线上依次套入隔油管、绝缘管、半导电管。A2.1.1.14压接连接管在电缆两端每组芯线端部各量取1/2连接管长度加5mm切除绝缘体。由绝缘体断口处量取绝缘体35mm削成30mm长椎
37、体,留5mm半电导层。压接连接管。A2.1.1.15缠半电导带、包绕填充胶用锡箔填平连接管上压坑(环压除外),打光毛刺。在连接管上包绕一层半导电带,并与两端半导电层搭接。在两椎体间包绕填充胶,填平为止。A2.1.1.16缠聚四氟乙烯带、固定隔油管 按图A-2-2缠绕聚四氟乙烯带长300mm。 图A一22单相接头套管安装示意1一外护层;2一铠装;3一铅包;4_统包绝缘;5一三指套;6一应力管;7一半导电管;8一隔油绝缘管;9一外绝缘管;10一半导电带;ll一四氟带;12一填充胶;13一线芯绝缘 将隔油管套在聚四氟乙烯带上,由中心向两端加热固定。A2.1.1.17固定绝缘管 按图A2.1.1.16
38、将绝缘管套在隔油管上,由中心向两端加热固定。A2.1.1.18固体半导电管 将两根半导电管套在绝缘管上,搭盖手套指端部位各10mm,由两端向中间加热固定。A2.1.1.19安装屏蔽网及地线 将屏蔽网移至两端钢带之间,用接地线本体旋绕并扎紧屏蔽铜网和芯线,两端绑扎在钢带上,并连同屏蔽网、铅包一起焊牢。A2.1.1.20固定外绝缘密封管 将外绝缘密封管移至电缆中间接头上,两端搭盖外护层不少于200mm(一根外绝缘密封管不够长可用两根)并加热固定。A2.1.1.21二次密封防水 在外绝缘密封热缩管外用毛刷涂刷环己酮同时半迭绕包透明塑料带一层,两端各超出外绝缘密封热缩管端部150mm左右,在外绝缘密封
39、热缩管与电缆外护层搭接处要适当加厚处理。A2.1.1.22注意事项 填充胶必须选用耐油填充胶。A2.1.2 2016型中间接头A2.l.2.1锯钢带、剖铅 搁平电缆,确定接头中心位置。由中心位置向两端各量375mm剥去外护层后锯钢带。 揩清铅包,向两端各量250mm剖铅、胀铅包喇叭口,尺寸见图A一23。(铅管长度为550mm) 图A一23 10(6)kv2016型中间接头1油浸玻璃丝带(二层);2包绕绝缘外径(D); 3铅管;4_瓷架;5铅帽 将铅套管套入一端电缆。A2.1.2.2弯电缆芯角度 在纸绝缘外包绕一层临时油浸纱带,扎好临时“分架木”,用手弯电缆角度。A2.1.2.3复核接头中心位置
40、锯除多余线芯。A2.l.2.4压接连接管 以连接管l2长度加5mm剥去线芯绝缘,压接连接管。填平压坑并打光毛刺。 拆去临时“分架木”和油浸纱带,用热浇油冲洗缆芯,除去潮气和杂物。A2.l.2.5增绕绝缘 a.绝缘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带;层间涂1000甲基硅油; b.将连接管与线芯间空隙填平; c.增绕绝缘层其长度为L=Zl+2(Z2+Z3) 增绕绝缘层外径D等于连接管外径加8mm。 两端增绕长度22和坡度长度Z3按下列要求:电压kV610厶nan13mm1603024045A2.1.2.6扎好瓷架,用油浸纱带将三芯收紧。再用热浇油冲洗。A2.l.2.7将铅套管放在中心位置,逐渐敲打收紧缩小铅套
41、管两端端部,并与电缆铅包紧密吻合后封铅。A2.1.2.8灌沥青绝缘胶 加注绝缘胶时,第一次加到浸没芯子为止,待冷却后再添加一次,加满为止。A2.1.2.9封铅帽子、焊接地线,接地线用扎头与钢带连接,不与铅包焊接。A2.1.2.10接头防腐和机械保护 在铅套管和裸露铅包上涂包沥青桑皮纸防腐层,要求涂沥青三度、桑皮纸二层,最后装入水泥保护盒,内填沙土。A2.1.2.11 2016型中间接头所需材料见表A一21。表A一21 2016型中间接头需用材料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铅套管 接管 电解铅,管径按电缆截面选用 配合电缆截面 只 只 1 3续表 名 称 规 格 单位数量铅帽子混凝土保护盒沥青
42、绝缘胶聚四氟乙烯带瓷架封铅白纱带电缆复灌油甲基硅油桑皮纸硬脂酸松香油焦炭铅焊药皮焊条木柴接地线铜挚线汽油煤油纱头砂皮 电解铅 2016型 5 0 (0.020.1)25nml6201-2 配合铅套管内径 铅65锡35 阔25mm42支 上缆62号 1004 一级 -734 25m一软铜绞线 工业用 1-铁砂皮 只 套 kg kg 只 kg 圈 kg 蝇 张 kgkg 包 kg m kg kg 蚝 kg 张2181.523210.2540.252515l0.252.50.250.50.5A2.2 610kV油浸纸绝缘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A2.2.1热缩法(户内、外)A2.2.1.1A2.2.1.10做法同热缩法中间接头工艺,尺寸见图A一24。A2.2.1.11压接线端子 按接线端子孔深加5mm剥去芯线端部绝缘,保留的芯线绝缘端部削成笔头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