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13 ,大小:665.17KB ,
资源ID:166608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态足迹基本指标PPT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态足迹基本指标PPT课件.pptx

1、生态足迹基本指标生态生产性面积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生态盈余全球生态标杆生态足迹:(英文:Ecological footprint,EF)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指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估计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可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或者能够消纳废物的生态系统,又称之为“适当的承载力”(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生态生产性面积生态生产性面积是生态足迹分析

2、法为各类自然资本提供的统一度量基础。生态生产也称生物生产,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生命过程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新的物质,从而实现物质和能量的积累。在生态足迹理论中,自然环境消纳污染物的作用(如林地对CO2的吸收)也作为生态生产力的一种,其大小表达了自然资本的生命支持能力。生态足迹理论将地球表面的生态生产性土地分为6大类:耕地、林地、草地、森林、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和海洋。生态承载力传统的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不损害区域生产力的前提下,一个区域有限的资源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1991年Hardin从生态系统本身的角度定义了生态容量的概念,即在不损害有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的前提下

3、可持续利用的最大资源量和废物产生率。在此基础上,生态足迹理论将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定义为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一表征该地区的生态容量。生态赤字/生态盈余将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相减,差值为正式称生态赤字,表示该地区人均占用资源量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差值为负时称生态盈余,表示人均占用资源量仍在生态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该值定量化反应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全球生态标杆扣除其他生物生存所需土地面积后的世界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为全球生态标杆,它是各种土地类型的整合值。Wackernagel等1997年计算得到世界人均占用生态生产性土地1.8hm2。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应至少留出12%的生态承载力来保护全球生态多样性。因此,实际人均占有量为1.6hm2。用所研究区域的生态足迹与这个值相比较,即可得知该地区资源利用量在世界范围的位置。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