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4.80KB ,
资源ID:169714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X县以打造城乡环卫一体化为着力点提升城市宜居水平.docx)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X县以打造城乡环卫一体化为着力点提升城市宜居水平.docx

1、美丽XX”是“美丽中国”在XX的具体实践。近年来,各地大力开展“美丽XX宜居城市”建设活动,紧紧抓住“宜居”这一鲜明特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城市病”等问题,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美好家园。1月28日,自治区公布20XX年“美丽XX宜居城市”综合奖及优秀范例评选结果,我区共X个县荣获宜居城市综合奖,X个项目获宜居城市建设优秀范例。一是着力解决城市环境脏乱差问题。近年来,为建设绿色宜居环境,X县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多措并举,力求从根本上破解城乡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该县

2、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面完善,城乡垃圾处理逐步形成了“村收、镇运、县处理”处理体系,成功打造城乡环卫一体化“新样板”,破解了困扰多年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难题。二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在环卫领域改革之前,X县10个乡镇的环卫作业均由各乡镇政府组织实施,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大量生活垃圾难以及时清运,垃圾围村现象严重。X县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乡镇集镇及农村环卫市场化改革,并率先在建成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县生活垃圾处理、收运等环节有效衔接,生活垃圾收运难题有效破解,城乡差距缩小,居民获得感大幅提升。三是打造生活垃圾循环再生的“绿色财富”。目前,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

3、日处理垃圾能力已达300吨,实现了生活垃圾县域全处理,避免了垃圾长距离运输带来的成本压力和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垃圾运进项目后,储存在全封闭的储存坑里,抽风机将厂房内的粉尘及臭气排出,一部分垃圾运至气化炉内焚烧,一部分送篦冷机入窑焚烧,为水泥窑运转提供动力,成为循环再生的“绿色财富”。四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优质民营资本,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自20XX年开展“美丽XX”建设活动开展以来,X县城乡环境已有质的提升,但环卫设施陈旧、机械设备财政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不精细、人员不足以及乡镇生活垃圾转运处理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制约XX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为此,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优质民营资本,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增强垃圾收集、清运、处理“链条”。同时,市容环境主管部门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由长期政府行政主导模式转向“政事分开、管干分离、以费养事”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公共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五是城乡环卫一体化治理取得的成效。如今县乡镇环卫保洁行政村覆盖率已达到86%,自然村覆盖率达到8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已处在全区前列。该县城乡环卫一体化治理的创新实践,不仅是城乡综合治理标准逐步趋同的表现,更是社会治理观念进步的生动体现。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