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6.96KB ,
资源ID:174812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论文:利用阅读单推进整本书阅读(1).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论文:利用阅读单推进整本书阅读(1).docx

1、教师论文:利用阅读单推进整本书阅读一、绘制思维导图,使阅读的过程可视化思维导图是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它不仅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构建出小说中人物图谱,进而厘清小说中众多人物之间的关系;还能把本来抽象的思维具体呈现出来,将阅读显性化。草房子的故事发生在油麻地,人物有男孩桑桑,还有桑桑的同龄人:油麻地第一富庶的儿子杜小康,秃头的陆鹤,被邱家夫妇收养的细马大人们有桑桑的爸爸、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秦大奶奶,邱家夫妇等。众多的人物和桑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阅读单中记录下每个人物的名字,随后再与主人公桑桑进行连线绘制成思维导图,从而利于厘清小说中的人物关系,赏析人物特点。

2、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以“桑桑”为中心,其他众人按照相应关系分散排列,由于很多人物并不是在小说的第一章出场,所以这张思维导图是随着学生的逐章阅读而逐步完善的。学生读整本书的过程是眼、手、脑同时活动的过程,也是文本思维不断发展建构的过程。草房子中人物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因此为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可利用思维导图清晰明白的优势,组织学生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做“名片二(以“纸月”为例见下图)图片还可以在阅读单中设计人物环形图,以便在阅读中记录小说中的人物、发生在这些人物身上的重要事情,以及学生对这个人物的评价。特别是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学生又会对某

3、一人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就可以继续在人物环形图中记录他(她)的表现,并尝试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评价。二、贴合书目设计问题,使阅读成为思考的过程(一)设计“人气明星排行榜”,将书中人物与生活相联系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说他喜欢站在童年的视角,去观看这个世界。因此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阅读单给出了思考题:“你最愿意与书中的哪位人物做朋友?请说明理由J通过这样的问题把文本生活有机链接,在读书的过程中再联系个人的生活实际,从书中想到自己,用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知小说人物。然后自行完成阅读单中的问题,再全班交流“草房子人气明星排行榜:学生思考的过程也反应出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而阅读单的问题也让学生带着话题、带着思考去

4、进行阅读。(二)比较阅读精彩片段,读出共性与个性在阅读单中设计相关的比较阅读提示,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活跃思维,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相似处与差别,从而把握特点。例如比较草房子中的秃鹤和艾地两个章节,会发现其情节的相似之处。1 .都有一件与大家相对立的事:秃鹤中写的是艾地中写的是2 .都有一件报复大家的事:秃鹤中写的是艾地中写的是3 .都有一件转变大家看法的事:秃鹤中写的是艾地中写的是4 .都有与大家和好的结局:秃鹤中写的是艾地中写的是又如:草房子全书一共九章,除第四章艾地以外,其余八章的结尾都以省略号结束。这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吗?这里面有什么

5、奥秘?完成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甄别、筛选,从而揭开不同阅读材料的表面现象,找出它们共同特征,这能既领悟草房子以其平凡中的真情打动人心,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以及迁移运用。三、撰写交流“微书评”,分享阅读的体会草房子自始至终都洋溢着一种淳朴的美感,作家肖复兴称它是诗一样的作品。整本书读完后,学生也有很多想法要表达,很多阅读体验要抒发。这时教师可适时指导学生写“微书评”。“微书评”可以是介绍这本书,可以是评论这本书或者评论书中某个章节(某个段落、某位人物),也可以是推荐这本书,可以是质疑批评某个部分(某个人物),还可以是写读后感。在阅读单中完成交流分享“微书评”很重要,可以在小组(班级、家庭)中做口头交流,可以在校报、班级展示栏中做书面交流,可以在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圈中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特别鼓励学生组建阅读共同体进行探讨研究,或者辩论。学生在意见的碰撞和磨合中思考,在讨论中提升,并逐渐迸发出新思想、新感悟,促进阅读策略的形成。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