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 ,大小:16.13KB ,
资源ID:1826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幼儿园《反求诸己》FLASH课件动画参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幼儿园《反求诸己》FLASH课件动画参考教案.docx

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求诸己,就是凡事求之于己,首先从自己方面来要求。就是要审视自身的长板(优势、长处)加以提升、发展和利用;省察自身的短板(劣势、短处)加以延长和改进/或克服和避免。这也是中国古代提倡的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具体说来,可以表现于几个方面。人们工作不如意,往往怨天尤人,埋怨别人不了解自己,总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大材小用,牢骚满腹,情绪低落,于是对工作采取消极态度。不是积极地从自己方面去想,只是埋怨别人,这就是求诸人。正是针对这种情形,孔子提出要求诸己。他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无能。他又说:不患无位,患所

2、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意思是不怕没有职位,怕的是自己没有能够任职的才能;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思索、搜寻、创造和培养使自己可以为别人知道的能力、本领和方法。他还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君子忧虑的是自己无能,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他反复说明,最重要的还在于自己究竟能不能自立,能不能担当大任,真正可怕的不是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自己的无能。求诸己,在这里就是要立足于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和能力,求为可知也。这是一种现实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了这样的态度,人就会自强不息,也就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而懊恼了。因此,孔子又说:人不知而

3、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愠怒,不也是君子的品格吗?在现实生活中,总免不了会有不为别人了解,甚至被人误解的情形。面对这种情况,怨天尤人无补于事,甚至可能使事态朝着更加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而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身的根本,还在于自己有无能为人所知、所用的德和才。所以,求诸己也就是立身处世的根本立足点。人与人相处,常会发生种种的纠纷和冲突。通常情况下,求诸己是应该采取的基本态度。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行仁的人好像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然后发射,发射而没有中的,不怨恨胜过自己的人,反省查找自己的原因就得了;他还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自己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爱,就要反省自己在仁爱方面是否做得很好了;管理人事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就要反省自己是否足够智慧;待人以礼却得不到别人同样的回报,就要反省自己是否足够敬了。凡行为有不能得到应有预期的,都要回过头来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自己做正了,天下人就都归心于你了。有矛盾、有问题先从自己方面检查起,这是求诸己;反之,眼睛盯着对方,只责备对方,不检讨自己,则是求诸人的态度。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能从自己方面检查起,责己严而责人宽,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