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5.28KB ,
资源ID:185507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深扎地方沃土 集聚创新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改革实践.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深扎地方沃土 集聚创新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改革实践.docx

1、深扎地方沃土集聚创新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改革实践(一)案例概述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简称:省农科院)深入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路径,以需求挖掘与成果产出为抓手,强化自身科技服务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组建了一批服务地方农业产业的产业研究院,迈出立足省农科院,支撑全省农业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二)案例详情一是深化院地院企协同,激活产业发展强引擎。省农科院与当地政府、龙头企业三方共建服务地方农业产业的产业研究院,充分挖掘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农业企业三方发展需求,使科研产出、产业发展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省农科院为产业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政府为产业

2、的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龙头企业为产业研究院提供相应的场所、人力及资金。二是优化科技创新机制,激发成果转化强动力。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制定省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规范成果转化流程,完善尽职免责条例,落实创新创业现金奖励政策。完善配套职称评聘驱动机制,改革省农科院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聘任办法,按照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辅助四类岗位,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在职称评聘业绩计算中明确到账经费50万元的企业订单科研视同1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30万元视同1项省级一般项目,10万元视同1项市厅级项目。三是打造院地合作标杆,激荡创新创业强活力。省农科院与兴国县人民政府和江西国康农业集团有限

3、公司三方共建兴国芦笋产业研究院。以“示范基地”为基础,建立“兴国县国际芦笋种质资源圃与新品种示范园”,开展兴国县芦笋品种区域适应性、丰产性和抗病性生产试验,选育出专门适应兴国县产业发展的芦笋新品种。以“政产研企为协同,制定兴国县绿芦笋大棚避雨栽培生产技术规程、每月编制兴国县芦笋生产技术简报,服务全县农民种植芦笋标准化技术需求。以“农头工尾”为延伸,综合农艺措施,把鲜芦笋集中在元旦至春节前后产出,补齐国内秋冬季芦笋供应链缺口。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指导企业建立芦笋加工厂,将整条芦笋“吃干榨净”,推动兴国县芦笋产业提档升级。(三)案例成效省农科院扎根地方沃土,深入服务地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活机制、搭平台,近年来组建了兴国芦笋产业研究院、横峰油菜产业研究院、吉安食用菌产业研究院、上犹茶产业研究院、万安富硒产业研究院、吉水井冈蜜柚产业研究院等6个产业研究院。打造了兴国芦笋产业研究院示范标杆,目前兴国全县芦笋种植面积从无到有,已达6540亩,其中100亩以上集中连片芦笋生产基地29个,产值超过1亿元。推动了兴国县芦笋产业茁壮发展,2021-2022年吸纳“家门口就业“务工人员1200多人,发放务工人员工资1200多万元,其中发放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工资130多万元,每年发放农民流转土地租金330多万元,每年上缴村镇47万yc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