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摘要:本文力求探索立德树人的方法及途径。使学生轻松快乐的,有兴趣的接受知识,受到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操。在纯净的蓝天下受到熏陶,健康成长。成为革命的接班人。关键词:立德,树人,熏陶,责任引言:立德方能树人,在德育的大道上,在当下的大环境中,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宏大的战略,光靠思政教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要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国家要发展就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人才培养是一个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其中育人是本,以德为先。一个无法、无道、无德、心中无国、心中无民的人,再高的智能、天大的能力、与党与国与民何用!党和国家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十年
2、育树,百年育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孔子的教育总纲中“先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谈的就是做人的教育。以德立身,以德树人。如何育人这就是探索的课题。一、学校教育德为先人生在世,几十年的光阴。光在学校就近20年时光。从三四岁到20几岁。就呆在学校这个小圈子里,所以学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课堂则是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我们要把优秀的家国文化的精髓有机地融入教学中,健康向上的思想融入教学中,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牢牢的把握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只有走社会主义才是正道。努力培养担当民
3、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在备锄禾这首古诗时心里想现在已不是刀耕火种的时代,他们零零后、甚至是一零后的人。如今都是机械化作业、他们没有下过农田,也不可能下农田,也看不到头顶烈日,汗流浜背的种田人。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住的是高楼,吃的是鸡鱼肉蛋,或者是豆浆,牛奶,穿的是时尚名牌,吃喝穿戴用钱买,看不见,想不到种田人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这时我想到用他们的父母打工挣钱,供他的吃、穿来讲解古诗锄禾引导他们,启迪他们。导入:1 .情景设计。(1)春节与父母在一起的画面,(2)在父母怀抱的情景,(3)父母离家去打工的情景。2 .问题设计(1)与父母在一
4、起快乐吗?(2)想父母吗?(3)父母出去什么?(4)挣钱干什么?(5)他们辛苦吗?3 .读顺口溜。外出去打工,挣钱寄家中;供我吃和穿,分分皆辛苦。4 .小结,利用挣钱的艰辛引导学生知道喝的吃的来之不易,联想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各自谈自己的想法,和自我评价。这几年中午,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但早上来学校时,家长出于对学生的溺爱和关怀,他们的书包里装得满满的,什么牛奶饼干火腿肠,苹果香蕉方便面应有尽有。不带东西的带钱,饭钱吃饱了,午饭受到影响。时常发现垃圾桶里有丢弃的馒头。鸡蛋,大米面条,让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随后有一个同学谈到,老师,我今天中午没掉剩饭。也没掉剩菜。晚盘干净,又有个同学站起来说,
5、老师,今天中午拿一个馍被张小明同学碰掉地上,我又捡起来吃了。这部不算不讲卫生吧。大家听到鼓掌,一个女同学站起来讲,老师,我今天中午不小心被。筷子碰到范饭桌上几厘米又被我剪次了,同学们不停的发言都对自己进行了评价,最后老师小结,大家的发言自我评价非常好,我们要响应党的号召,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因为我们的国家人多地少,粮食非常宝贵,我们吃的喝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买来的,我们节约了,也是对父母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对他们最大的孝顺,进一步启发他们爱惜粮食,立志好好学习。在教授邱少云这课时。1.用投影引入新课。场面宁静,茅草丛生。我军战士隐藏在草丛里,与敌军相隔很近。突然,一颗燃烧弹打来。烧着了茅草
6、烧着了邱少云,痛苦万分的邱少云一动不动,活活的被烧死了。讨论(1)邱少云为什么不动?(2)为什么不站起来扑火?他咋坚持住了?(3)他当时怎么想的?(4)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敬仰吗?2,归纳总结。邱少云是一名抗美援朝战士。是一名钢铁战士。他有坚强的毅力。为顾全大局,为战斗胜利,为其他同志的安全,为了保卫国家。忍受着煎熬的痛苦。宁肯自己被活活烧死。他这种精神值得去敬仰学习。在抗美援朝中,这样的英雄数不胜数。黄继光、杨根思、陈招娣、罗盛教等。在上甘岭战斗中,我军有一个连队,他们面对强悍的美军。在缺粮,断水的情况下,与敌军战斗28天,三次打光,三次重建,阵地始终未丢。他们心里装的是祖国,想的是祖国。为的
7、是祖国人民的安危。二、家庭教育德为主人刚出生就来到一个家庭。接触到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们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就可能被效仿。我所在的村有700多口人。100多个家庭。改革开放前是一个编织大村。98%的会编筐,代代相传。差不多女主人也会。他们不用投师拜友。所以。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一个文化素质思想素质高的家庭易出人才。故有抗金名将岳飞家庭,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育人万代;大众英豪杨家将千载传颂;近代毛泽东家庭在毛泽东领袖的影响下,全家人投入革命,六人为革命献身;徐光达大将家庭70多人为祖国牺牲;贺龙元帅一个家庭2000多人为党为国,献出生命。可歌可泣,令人敬仰,令人钦佩
8、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家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时常听到家长劝孩子出去玩,不要拿人家的东西,别人损坏的东西;你大一些要让着弟妹;你拿的东西,要和小朋友们分着吃;并一件嘱咐,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普通的家庭,朴实的语言都是在对孩子进行着德育教育。一天一个妇女带两个小孩儿出去玩。发现路边种了几棵甘蔗,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儿伸手去折,妈妈立即喊道,别人的东西不要动,想吃明天妈妈带你去买。另一个孩子手里拿着一盒牛奶,喝完奶,随手把牛奶盒子扔在路上,妈妈见到,立即让他捡起来并让他拿着丢进垃圾桶,并对他讲,随手丢垃圾是不文明的。有一家庭子女多,父亲临终前把孩子叫到病床前。给他讲了10根筷子的故事,
9、父亲去世多年。如今,兄弟几人仍团结的像铁板一样。家庭就是立德、育人的基地。家长就是一个园艺师,小孩子就是一棵苗。不修不成材,不剪不美观。三、社会教育德为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办假神。社会是一个大课堂。他可以铸魂育人,也可以让人在潜移默化的课堂中受到教育培养优良的品格树立高尚的人格,也可以害人。他可以把一张白纸染成红纸也可以也可以染成黑纸。社会这个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千奇百怪、各行各业花红酒绿,纷纷杂杂,男男女女、形形色色,所以要多播放红色歌曲、红色影视;多讲红色故事;多出健康的有益的儿童喜闻乐见有教育意义的作品。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多举办摄影展画展文艺展演等,
10、来宣扬祖国的山美水美田园美。唤起儿童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建设一批纪念馆让学生敬仰先烈、怀念先烈、怀念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建设一批图书馆,设立一些纪念节日,重大节日,丰富儿童的文化生活。建设红色公园,让学生在节假日双休日有处去玩,从其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多举办文物展来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让儿童了解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髓,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礼记大学中有句话,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特别是语文老师和父母常年和学生在一起打成一片,接触多关系密影响大,使得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所以。特别是语文老师和父母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事行为,生活作风都要注重。引导、教育、通过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社会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德育教育场所和德育目标导向等让他们感受正能量,立志以模范、英雄等为榜样,培养他们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品质,讲学习、不攀比,爱劳动、不怕苦,知荣辱、会感恩等。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优秀的有用人才,可用人才。参考文献:1、论语四川教育出版社2012.72、礼记大学光明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