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篇学习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心得体会学习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心得体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对抓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求真务实抓落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近年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日前,中
2、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巩固深化前期专项整治成果,聚焦各类老问题和新表现,对症下药、靶向施策,为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工作群组的建设、使用和安全管理织牢织密制度的笼子。1.坚持以点带面,从“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要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形式主义问题的严重危害和恶劣影响,为做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
3、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23年以来,党中央要求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紧迫感和政治自觉,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中,将纠治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以整治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形式主义不仅是作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也会损害党中央权威、破坏党的形象。“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新表现形式,也是“改头换面”加重基层负担的新突出问题。近年来,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工作
4、群组广泛应用,已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公共事业单位提供管理服务,以及支撑办公、管理、学习的重要渠道和工具,在大幅提高服务效能和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滋生出一些强制使用、过度留痕、滥用排名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反映一些政务APP变味走样,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的材料上作出“要排除形式主义”的重要批示,明确指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发展中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和症结,要求切实为基层减负。意见的制定实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责任,是持续推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的实际行动,旨在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
5、主义”的“小切口”,由点及面、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为持续解决纠治形式主义顽瘴痼疾的“大问题”奠定良好基础。2 .坚持标本兼治,强化关键环节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排除“指尖”之苦,才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近年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通知,各地区各部门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清理面向党政机关和基层干部的“僵尸类”“空壳类”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整合多头重复的程序,纠治强行推广、滥用积分排名等问题,并对各类公众号、微博账号进行清理,推动政务应用程序数量降下来、监督强起来、效能提起来。各地区各部门
6、普遍提高了对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思想认识,基层干部群众卸下了更多负担,一些地方拿出了有效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具体举措,取得了阶段性良好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要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要巩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成果,防止反弹回潮,就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常态监督,进一步解放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让他们沉得下心思、迈得开步子。意见的制定实施,是从“当下改”到“长久立”的深化拓展,围绕政务应用程序的建设、使用、安全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提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要
7、求,将规划统筹、集约高效、便民减负、安全可靠的原则贯穿始终,其中“规划统筹”是前提,“集约高效”是基础,便民减负”是目的,“安全可靠”是保障,以此划清边界红线,指明实施路径,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确保正确的建设观、使用观和安全观深入人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历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工作要求和大力倡导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四个抓落实”,强调的是知行合一,考验的是担当作为。抓好意见贯彻实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区各部门的一项重点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的要求,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有
8、效解决“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减少基层干部在数字时代的无谓劳动,让广大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努力做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3 .坚持网信为民,更好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坚持网信为民”“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信工作“十个坚持”重要原则的组成部分。发展高效协同的电子政务,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也是发挥数字化驱动引领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电子政务建设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企业和群众,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
9、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是电子政务领域的重要窗口,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主要纽带,在机关履职、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助推器作用日益凸显,对于提高电子政务管理服务效能具有重要价值。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群众和企业满意不满意才是衡量工作的标尺。提供便捷化集约化、高质量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是为基层干部群众减负增效的务实之举,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搞“一刀切”。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坚持兴利除
10、弊、趋利避害,把握好政务应用程序规范管理和长远发展的辩证关系,既推除形式主义、着力为基层减负,又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意见的制定实施,不仅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紧箍咒”,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指挥棒”,在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划清底线红线的同时,也为政务应用程序的统一规划、设计开发、集约利用、高效监管等指明了正确方向,既有利于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统筹,刹住通过数字化手段变相加重基层负担的歪风邪气,也有利于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机关履职、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助推作用,提高电子政务管理效能和便民利企服务水平,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11、的历史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学习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心得体会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意见强调,刹住通过数字化手段变相加重基层负担的歪风邪气,减少基层干部在数字时代的无谓劳动,让广大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为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1 .减少基层干部在数字时代的无谓劳动意见指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是加重基层负担
12、的主要表现。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对于推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具有重要意义。意见强调,刹住通过数字化手段变相加重基层负担的歪风邪气,减少基层干部在数字时代的无谓劳动,让广大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为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意见明确,用1到2年时间,建立健全统筹管理、审核备案、评价反馈、清理退出等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大幅提升数字政务管理服务效能,有效解决“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用3到5年时间,健全完善常态化监管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实现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的贯通联动,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反弹回潮和隐形变异,全面推进数字政务高质量发展,
13、努力做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2 .政务应用程序原则上不得设打卡签到在强化建设管理方面,突出便捷集约。政务应用程序设计应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注重功能聚合,强化数据共享,优化界面设计,依托“一站式”综合平台设计开发,统一办事入口、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服务事项。政务应用程序建设部署应充分利用政务云的网络、计算、存储和安全防护等软硬件资源。对于功能相近、重复的政务应用程序,要进行整合迁移,防止同质化。限制强制功能。除安保、应急等特殊规定外,政务应用程序原则上不得设置打卡签到、积分排名、在线时长等强制使用功能。确需设置或已经设置的,应严格审批,且上述功能不得向用户和个人开放,仅供内部掌握。防止“空壳”“僵
14、尸:政务应用程序上线前原则上应对功能完整性、性能稳定性、交互便捷性等进行验收,运行过程中注重收集用户意见,持续优化完善功能性能,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对于使用频率低、实用性不强的政务应用程序,应及时关停注销并提前发布公告,依法依规处置相关数据,防止数据泄露及流失。注册运营政务公众账号,要严格控制数量,加强信息更新。3 .不得简单以工作留痕代替实际成效评价在强化使用管理方面,防止强制使用。应制定政务应用程序使用规范,明确目标对象、应用场景、使用要求等,不得强制推广下载,不得限定用户安装使用率,不得强制要求定期登录等。政务公众账号的推广使用应从实际需求出发,不得作强制性要求。在工作群组中,不得脱
15、离工作实际强制要求打卡接龙、即时响应,不得随意摊派任务、索要材料。防止过度留痕。不得把政务应用程序作为工作考核日常化、督导检查线上化的载体,不得简单以工作留痕代替实际工作成效评价,不得随意要求下级和基层单位通过政务应用程序、工作群组上传不必要的截图或视频。防止滥用排名。不得滥用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的关注点赞、转发评论功能,不得将其作为考核评价、评比评选的依据。设置积分排名、在线时长的政务应用程序,不应将内部掌握的相关数据用于通报排名和考评。防止多头填报。要求基层使用政务应用程序报送数据应加强统筹,针对同一事项或数据,原则上应通过“一站式”综合平台、“一张表”形式报送,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
16、享,防止多头填报、重复索要数据。4 .中央网信办将会同有关部门抽查评估意见印发后,中央网信办将会同相关单位建立健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发现、案例移送、责任协同等机制,用好用足专项整治、技术监测、典型案例等工作成果,推动实现主体责任、属地监管责任、监督责任的贯通联动。一是要求主办(使用)单位主动发现“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及时整改纠错。二是各地区依托现有投诉举报渠道,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纳入群众监督范围,督促主办(使用)单位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三是中央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抽查评估,对于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问责建议,督促整改纠正。后续,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严抓不
17、放、常抓不懈,持续形成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工作合力。学习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心得体会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升级,越来越多普通老百姓成为了网民,网络空间成为汇聚民意的新渠道、思想交锋的主战场、政治参与的新场域、人民服务的新平台,领导干部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就需要坚持群众在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倾
18、听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主要表现。网络平台在带来干群沟通便利、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不正之风,以“键对键”代替“面对面”,既容易让党的好方针、好政策落虚落空,也容易疏远干群距离,要力戒指尖形式主义,关键在以“不变”应“万变”。1.初心不变,以“一心为民”破解“一时为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不变,这是一个大党坚定前行的政治方向,也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底气。力戒指尖形式主义,把“互联网+”变成服务群众、造福一方的好平台
19、好桥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涵养为民情怀,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辈子的坚守,避免在工作上“一时热、一阵风”,真正当好群众可依靠、可信任的“主心骨”。2 .责任不变,以“脚尖用力”破解“指尖泡沫”。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键对键”的确为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依靠信息快速传输,更及时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但是,这并不能代替“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要多一些“现场到、现场办”,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才能走进群众、贴近群众、得到群众的认可。力戒指尖形式主义,把功夫下在日常,多一些脚步沾满泥土,多一些“挽起裤腿下田”,让“指尖”的每一个指令符合社情民意,真正解决群
20、众的难题,绘好线上线下最大“同心圆二3 .奋斗不变,以“真抓实干”破解“弄虚作假”。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指尖办公”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一种新型办公方式,最终落脚点在办好民生实事,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要让“好渠道”赢得“好评声”,关键在真抓实干、奋斗不止。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党员干部必须戒虚功、求实效,依靠网络平台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意,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让“指尖”直抵“心尖”,以实干实绩推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发展。时代在变,服务方式在变,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为民服务、为民履职
21、上不懈怠,优化办事程序,发挥出线上服务正向作用,拿出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托举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学习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心得体会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形式主义不仅存在于传统的“文山会海”中,也有可能在数字化时代借助新技术“改头换面。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出现。“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在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变种,它表现为数字化工具的滥用和过度形式化,这也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主要表现之一。譬如,在一些工作群组中,脱离工作实际强制要求的打卡接龙、即时响应,还有盲目开发的政务APP,强制
22、群众下载使用等现象,这类行为实际上是将形式主义从“纸面”转移到了“指尖”,是换了一种形式来“折腾”。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J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形式主义的本质和危害。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新技术成为提升政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工具,而不是滋生形式主义的温床。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意见强调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旨在从源头上遏制形式主义的蔓延。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减
23、轻基层负担,提升政府运行效率,更对于推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同时,意见的出台也是对广大基层干部的一种保护和关爱。过多的形式主义任务不仅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事务。通过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干部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基层、了解民情、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和使命。因此,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加强对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将规划统筹、集约高效、便民减负、安全可靠的原则贯穿建设、使用和安全管理全生命周期,刹住通过数字化手段变相加重基层负担的歪风邪气,减少基层干部在数字时
24、代的无谓劳动,让广大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为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古人云:“名必有实,事必有功J要想彻底根除形式主义,我们就必须要注重实效,不能将工作的重心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在数字化时代,我们更应以此为鉴,警惕新技术被异化为形式主义的新工具。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好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常态化监管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实现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的贯通联动,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反弹回潮和隐形变异,并打造出更加高效、务实、贴近群众的政府服务模式。在日新月异的新征程上,我们更要脚踏实地,挺膺担当,用踏踏实实地苦干实干,来杜绝一切形式主义,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