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4.36KB ,
资源ID:20277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治未病”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治未病”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docx

1、治未病”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黄帝内经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的理论记载及临床运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古代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炎黄子孙繁衍生息、防病保健中功不可没。此后,“治未病”思想领域在历代医家精研医理与辨证施治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日臻完善,不仅指防病于先,还包含已病早治,瘗后防复,其内容也逐步涉及饮食起居、情志调节、针灸方药、导引按跷等不同层次。“治未病”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治未病”大致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亚健康”状态,但二者并非完全等同,古医籍虽然以记述医理居多,但中医源于古人

2、生活实践,讲求天人合一,因此“治未病”应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古人生活上讲“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情志上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也就是告诉我们,要按时起居、凡事有度、淡泊名利,这不仅是对行为修养的解读,更是防治“未病”以养“浩然之气”的诠释。所以,对于当代人来说,“治未病”可以理解为外避邪气、内养正气的一种文化内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治未病”可随意用于保健、治疗。中医“治未病”涉及诸多方面。以灸为例,当前以艾灸养生治未病应用普遍,保健机构应运而生,但灸性温热,所以虚寒性病证、风湿痹证等更为适合,艾灸为中医外治法的组成,同样讲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而非部分媒体所宣传的

3、百病皆治。如把握不当,一概混施,就可能有火热伤阴、灼烫皮肤之弊。从长远来看,还降低了民众对其信任度,对中医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治未病”,对症选方妙法多“治未病”不仅告诫医者应对患者病情明察秋毫、未病先防,也启示我们在疾病未生之前,做到早期干预、扶正祛邪。在临证时,常以扶阳、理气、健脾等治则指导“治未病”。第一,黄帝内经有“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之言,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又艾性纯阳,阳虚体质者可以此“未病先防”。如“改良长蛇灸”借助灸盒为工具,在大椎穴至肾俞穴隔姜片灸,加灸涌泉穴,对于慢性疲劳的改善也有很好疗效。艾灸温阳益气,背部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所循行,生姜温经通络,三者合用而扶阳

4、之力大增。灸盒安全易行,温度可控,便于推广。但应该提醒的是,此法灸面广、火力足、作用强,所以对于大便澹、小便频、腰腹冷、倦怠重,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者更适合,艾灸时长控制在45分钟左右,或遵医嘱。第二,中医有“百病生于气”之说,所以平时应保持情绪平和,可用玫瑰花、蜡梅花代茶饮理气疏肝。如果您出现精神抑郁、胸胁胀满、咽中异物感,可能为中医的“痰气郁结”,可以艾灸双侧少商穴、隐白穴,古称“烧鬼眼”O第三,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如平时您感觉腹胀纳呆、胃脱冷痛、四肢不温、大便滤泻等症状,多为中医“脾胃虚寒”之象,可用灸盒施灸于中脱穴至气海穴、足三里穴,于上午7点到11点胃经、脾经主时期间艾灸,阳气升发,温补脾胃。也可生姜熬大米山药汤,晨起温服,但血糖偏高的朋友应注意适量。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