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 ,大小:16.71KB ,
资源ID:21030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电力、电信等线路架设作业事故案例.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电力、电信等线路架设作业事故案例.docx

1、电力、电信等线路架设作业事故案例(一)分解组立铁塔高处坠落事故1 .事故经过某年11月6日,在某330kV线路分解组立184号铁塔头部时,因塔上工作人员不足,负责人宋某就派临时工朱某上塔。当时,负责人胡某提出临时工上塔不合适,但宋某坚持让朱某上塔。吊装完右导线横担后,朱某右手提31滑车,左手扶横担主材,沿横担下平面向左侧转移。在走到横担与塔身连接处时,手刚抓到131号斜铁,突然斜铁下滑,朱某失去平衡,从30m窃处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2 .事故原因(1)按照要求,塔材组装时,所有塔材不得浮搁在塔身上,应安装完毕全部固定螺栓,同高处作业人员在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得失去保护。朱某手抓斜铁,身体失去平衡

2、且无防护是事故的直接原因。(2)负责人宋某安全意识薄弱,明知朱某无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证,指派其上塔作业,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3)朱某无高处作业操作证,缺乏高处作业的基础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薄弱是事故的间接原因。(二)“213”沙昌二回线高处坠落事故1 .事故经过某年2月13日,在沙昌二回线456号发生“213”倒抱杆死亡3人的重大事故。456号为酒杯形铁塔,采用两根单抱杆同时吊装导线横担的分解组塔方法。现场布置是两根轻型格构式抱杆分别绑在左右曲博(即铁塔图第三段)上,仅从抱杆顶各打一反向拉线(即受力反向侧),侧拉线打在第三段平口材上,水平拉线连接在第三段平口材之间。在顺线路方向两根抱杆同

3、时起吊总重量为2026kg的导线横担中,当横担离第三段平口Im处时,塔上3名人员到第三段上准备横担就位操作,左右曲臂于K节点处突然同时向横线路方向的右侧弯折,抱杆随之折弯而倒下,横担坠地,塔上3名工人从高度30m的右曲臂上坠落,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 .事故原因(1)施工中未按技术交底要求进行分解吊装。技术交底明确规定单根抱杆允许最大吊重500kg,如果考虑不平衡系数,两根抱杆的允许吊重仅833,抱杆严重超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2)抱杆未设置可靠的四方临时拉线,侧拉线打在第三段平口材上是一种错误的布置方式,因为上曲臂是不稳定结构;酒杯塔曲臂的K节点处是受力薄弱部位,未装横担又未加固之前,上曲臂

4、就承受弯载荷,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三)立杆触电死亡事故1 .事故经过某通信工程公司承接某地光缆线路工程。工程规模为8芯20km架空光缆,新立杆378根。该公司将工程中立杆、布放钢绞线、8芯架空光缆、拉线等工作量分包给个人王某。随后,王某又转包给农民张某。施工当天,凌晨5点左右,张某安排民工李某带领8名民工在现场施工,该地区有IOkV高压变压器等设施,原设计路由在变压器后面12m立杆,李某在安排施工时,没有按设计路由施工,而是在变压器高压线正下方1.5m处立杆。由于杆长7m,高压线距地面高度6.1m,7点30分左右在立第二根杆子时,杆顶接触高压线,发生了3死2伤的重大伤亡事故。2 .事故原因(1)施工人员未按设计路由施工,是造成此次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2)工程承包单位违规分包工程,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又造成工程被第二次转包,施工队无施工资质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