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4.23KB ,
资源ID:213182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X镇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经验做法.docx)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X镇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经验做法.docx

1、X镇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经验做法XX市XX镇(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坚持以阵地建设为基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培育为抓手,以志愿服务和群众参与为工作机制,聚焦五新(心)实践,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标杆地,文明实践工作多次得到中央文明办、省委宣传部领导调研肯定。主要做法是:一、广建阵地,让文明实践有平台我们从群众需求出发,依托文教中心建设了集五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囊括了综合文化站、青少年宫、图书分馆、社区教育中心、游泳馆等功能场所。充分整合现有阵地资源和XX独特的运河文化内涵,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带,串联起党群服务中心、XX道德馆、XX运河遗产馆、XX城市智慧书房等特色实践

2、点,构建服务群众大平台。各村依托文化礼堂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村域特色建设了兴福村项氏花卉园、金港村乡愁记忆馆、新民村暖心菜园等特色村级实践点。目前,全镇共建立文明实践站20个,特色实践点80个,纵向形成“实践所一文化礼堂(实践站)一实践点”三级阵地链,横向构建辐射五大内容的五大平台。二、精设项目,让文明实践有载体我们统筹各群团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资源,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组织社会组织开展公益创投项目大赛,培育了“快乐学堂”“扶芳公益”“我孝您笑”等10余个精品实践项目。项目培育牢牢把握基层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增强活动的实用性和感染力,在实践活动中将党的政策理论学习好、传播好、践行

3、好,助力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园区整治等中心工作。如“扶芳姐妹书屋”项目将文化送到居民点,“快乐学堂”项目为小候鸟提供人文教育关怀,“爱心鱼塘”项目让爱心接力形成文明实践的常态链。各村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培育实践项目,如陆泽、兴福、金港三个精品文化礼堂培育了皮影文化、五彩庭院、牧港滚灯等特色文明实践项目,逐步实现了文明实践项目的“一村一品”特色。三、锻造队伍,让文明实践有主体我们把基层群众作为文明实践主体,以志愿者为主要力量,以志愿服务和文明养成为工作载体,整合各类社会组织和家庭资源,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心,从项目需要出发招募党员、青年、乡贤、专业人士等各类志愿者,确保项目运作

4、有对应的志愿服务力量支撑。截至目前,已组建了“文化相伴”、“暖巢助困”、“弯腰一秒”等16支镇级志愿服务分队和50支村级志愿服务小队,志愿服务中心每月组织召开1次志愿服务工作例会,强化“实践项目一实践队伍一实践活动”的一体化指导管理。截至4月底,全镇各级志愿服务队伍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100余次,志愿者参与人数28000余人次。同时,创新文明实践工作机制,为推动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实践,我们创新发布了嘉兴首个“文明实践家庭”标准和“文明实践指数(幸福指数)”,通过组织发动家庭参与红心家庭、新风家庭、书香家庭、优美家庭、公益家庭等“五型”文明实践家庭评选和文明实践指数评比,推动文明实践从社会向家庭的延伸,打通了文明实践的最后关键一站。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