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5.89KB ,
资源ID:218082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信息中心工作述职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信息中心工作述职报告.docx

1、2023年信息中心工作述职报告2023年信息中心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围绕全市“一盘棋”的数字治理格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能,从平台应用、数据共享、项目建设以及日常工作四个方面分别开展了相关工作,在支部学习中,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聚焦工作重点,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现就2023年中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持续优化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打造以“一平台”为核心的数据贯通机制和业务应用模式。(一)常态化的数据治理工作,实现全局自然资源数据统一管理及共享。目前平台已形成了囊括现状、规划、管理、社会经济等4大类285项专题数据的XX市自然资源“一张图”,实现从“多张图”向“一张图”的转

2、变,进一步夯实了数据基础;同时平台已共享空间数据服务访问量XX余次,为局内规划“一张图”、用途管制、开发利用、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等20余个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统一数字保障。(二)强化与省厅业务系统的对接,促进全市自然资源业务协同管理。打破直接使用省级统建系统的传统模式,采用地方自建系统与省级系统数据对接的模式,在满足部、省统一流程审批、数据报送和监测监管的前提要求下,同步健全XX市、县两级业务审批全流程信息留痕,实时掌握审批过程和结果数据,让留存在省级统建系统中的数据“回家”,全面实现省市县数据共享一体化。(三)依托平台数据优势推进跨层级、跨部门、跨科室间的信息共联共享,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2

3、023年,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陆续对接了多个系统,有效推进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协同”的工作局面已初步形成。对上:已与省级用途管制、卫片执法、空间规划等垂直业务系统完成对接,实时掌握相关业务过程及结果数据,支撑市县层面业务工作开展。对外:已与市住建、政数局等信息系统完全打通,解决为达成营商环境考核目标,需在多个信息系统重复录入的问题。对内:已有效打通局内各个业务线,项目申报审批时可将前序业务环节信息沿用到后续业务办理,实现报审材料的共享复用、自动组卷,全面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四)全面启用XX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以用促建。以建设用地审批系统、一书三证业务审批系统为试点,全

4、面启用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统筹安排市、线系统上线试运行培训,并做好试运行的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已保障项目上报审批227个,其中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20个、规划许可“一书三证”207个。二、协同推进“一码管地”试点工作深化市、县两级数据共享工作,以XX“一码管地”试点为契机,依托于市级平台和基础数据的优势,建立一套贯穿县、市两级的管理审批机制,共同推进试点工作落实落地,并高标准达成省级10月份营商环境考核目标。“一码管地”XX模式的试运行,为后续市、县两级业务全流程数字化审批、数据共联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础。三、保障系统日常运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根据省厅对视频会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2023年局

5、信息中心全力保障部、省、市网络视频会议培训约230次。为了规范和加强机关大楼信息的管理,信息中心再次对局机关大楼信息化资产重新清查,更新资产台帐,定期资产清查,完善内部登记制度,力求做到局机关大楼信息化资产存放清晰,资帐对应。四、2024年工作安排(一)推广“一码管地”试点成效,加快完善省、市、县共享模式。结合XX县“一码管地”试点工作的情况,推广“一码管地”省、市、县共享的成效模式,深入推广开展省、市、县“一码管地”资源共享的共建模式。(二)打通业务全流程办理,形成市县一体化的业务协同模式。将各市、县现有的业务审批系统接入到市级主平台,实现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省、市、县业务流程办理,建立一体化的业务协同模式。(三)支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促共赢。结合支部的实际情况下一步,支部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从压实责任、强化管理、深度融合、改革创新四个方面不断推进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手段创新、活动载体创新,进一步激发支部内在动力和工作活力。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