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5.58KB ,
资源ID:243835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XX县农业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XX县农业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docx

1、XX县农业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为规范农业领域安全生产法治秩序,严厉打击和有效整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确保我县农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有效预防农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县农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决定自即日起至7月底,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的农业领域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现制定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坚持农业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以属地管理为主,严格落实政府“打非”和企业“治违”责任,动员农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突出农业重点领域、重点地域,扎实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依法依规、依据政策,集中严厉打击

2、各类农业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堵塞监管漏洞,强化源头治理,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二、整治内容重点点位未设置明显的警示标、标识牌的;工艺设备和管道未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生产线存在物料跑、冒、滴、漏问题的;原药等高毒剧毒原材料未存放在独立空间,且不具有防盗、防火、防中毒等措施的;酸碱及有毒物质工作场所未设置冲洗喷淋设备的;化粪池、化尸池、粪污处理池等有限空间未按照规程操作的;饲料生产车间、中药粉碎车间无除尘设备的;开关灯具不符合防爆要求的;机械存放场地消防不达标的;联合收割机未按要求配备灭火器;存在拼装、改装农业机械等导致不符合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行为的;拖拉机运输机组未

3、粘贴反光贴的等。三、方法步骤(一)动员部署(2月3日前)。各镇街、成员单位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本行业领域专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动员部署。督促农业行业领域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及时治理纠正非法违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二)集中行动(2月4日-6月30日)。各镇街、成员单位积极采取专项执法、联合执法等多种形式,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追究法律责任“四个一律”、挂牌督办等依法治理措施。(三)总结提升(7月1日-7月31日)。各镇街、成员单位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农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会及时通报工作情况,推广典型经验。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

4、织领导。各镇街、局属有关单位要组织在农业领域内开展“拉网式”检查,对日常监管的盲区、死角和薄弱环节及重点区域全面细致检查。各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针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开展专项行动,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整改方案、责任、时限、措施和资金“五落实”,确保整改到位。(二)强化统筹推进。把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各项任务纳入安全生产排查评估整改重点工作内容,农业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对打非治违有关工作要严格落实季评估、月整改、周报告机制,县安委会办公室将结合排查评估整改工作,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整改,一月一排名,一季一评估,县安委会办公室将对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采取通报、挂牌督办、约谈、警示等措施,统筹推进,有效落实。对由此引发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将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三)广泛宣传发动。要突出人员密集场所,突出九小场所,突出假期重要时间节点,全面开展“荷你一起一月一主题”宣传活动,充分面向群众、面向一线、面向基层,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四)严格依法问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对存在非法企业没有采取有效制止措施的,严格按照XX省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规定XX省重点领域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行为责任办法等有关规定惩处。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