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7.35KB ,
资源ID:246891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校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校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docx

1、学校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切实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素养为核心,促进儿童青少年吃动平衡,大力普及营养健康和身体活动知识,优化儿童青少年体重管理服务,建设肥胖防控支持性环境,有效遏制超重肥胖流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特制订本方案。一、防控成立领导小组学校充分认识学生肥胖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的防控领导小组,将学生肥胖防控工作纳入学校、班级和教师管理内容,明确主管领导、体育、卫生、教育教学、后勤等部门在学生肥胖防控工作中的职责,责任到人。1.学生肥胖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分管副校长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各班主

2、任家长代表进一步强化学生肥胖防控管理方面的制度,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制度、体育医务监督制度、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等。2.各部门工作责任德育处1 .开展学生肥胖防控宣传工作。2 .做好家校互联工作。教务处1.办好营养与健康课堂。2.开展学生肥胖防控知识与学科渗透组织工作。食堂1.合理配餐,改善烹调方式,优化学生餐膳食结构。2.落实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卫生室1 .组织学校问卷的基础调查和跟踪调查;2 .对一级目标人群进行有关生理指标(身高、体重)的测量;3 .组织开展家长健康课堂或健康讲座、讨论会等;4 .为一级干预人群中的肥胖学生设定个性化目标;5 .每两周监测一次肥胖学生的身高及体重

3、绘制肥胖学生干预进展曲线图;6 .关注肥胖学生的心理状况,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和鼓励;7 .组织肥胖学生记录膳食和运动日记,进行热量消耗统计,并给予相关指导;8 .每学期就肥胖预防等方面内容发放“告家长书”;体育室1 .在课堂上鼓励肥胖学生更多参与各项体育活动;2 .组织多元化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趣味运动比赛;3 .帮助肥胖学生培养至少一项体育爱好;班主任及配班老师1.有意识地把平衡膳食和合理运动的知识融入到教学中;2.关心肥胖儿童的心理健康,适时给予鼓励;3.加强与肥胖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二、明确引起肥胖的影响因素1.儿童自身因素(1)饮食行为不合理。偏爱油腻食物,吃饭速度快,经常不吃早餐

4、偏食等理由使孩子更容易肥胖。(2)生活模式不健康。放学回家就不再运动,吃完饭就做作业,喜欢长时间坐着看电视玩电脑等原因使孩子更容易肥胖。2.家长因素(1)父母肥胖是儿童肥胖的预示。父母都胖的家庭中,孩子的超重肥胖率要比那些学生营养的知识,不把进食量的多少或以吃某种食物作为对学生奖励或惩罚的手段。调整膳食结构和食量,避免经常吃油腻的食物和过多零食,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控制含糖饮料饮用,养成饮白开水习惯。三餐要规律,不暴饮暴食。使学生在幼年时养成合理的平衡膳食习惯,纠正偏食糖类、高脂肪、高热卡及含糖多的饮料等不良习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家长对肥胖学生限制进食,使供给的热量和蛋白质要既能保证生长及肌肉的充分发育,同时又能使储存脂肪减少。让家长与老师合作,控制学生的静坐时间如看电视、玩电脑、做作业的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增加孩子户外运动的时间,寒暑假可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户外活动健身游泳等(2)重点针对超重和肥胖儿童进行干预活动。合理控制饮食,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与体育教师共同配合,开展有氧运动;定期对学生营养状况进行监测,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探讨其他有效的干预方法,力争降低学生肥胖的检出率。班主任要掌握本班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配合校医做好学生肥胖防控管理工作;及时与超重、肥胖学生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