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6.17KB ,
资源ID:26849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5《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1、25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识字与写字: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汉字。阅读与鉴赏: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感受王戎善于观察、冷静推断的神童形象。表达与交流:能解释“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感受王戎善于观察、冷静推断的神童形象。教学过程: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回顾诵读学过的文言文司马光、精卫填海。搜集并阅读中国古代少儿时期表现才能的文章。查阅王

2、戎的相关资料。借助课文注音朗读课文,要能字字读准、句句读通。读王戎不取道旁李,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任务二:分类学词,朗读展示分类读词:表示王戎:王戎唯戎不动(读准戎、竞后鼻音)表示诸小儿:诸儿竞走取之(诸翘舌音,第一声)自主识字:“戎、尝、诸、竞、唯”(区分形近字“竞”和“竟”、“唯”和“维”)解题读题:指名读题,说说为什么这么停顿。结合理解题目意思,提取题目中的主要人物和事情的信息。指导难读句的正确停顿: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引导结合插图,初步理解。多形式朗读课文。任务三:运用学法,理解大意回顾文言文学习方法:反复朗读、抓住关键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查阅资料、联系生活

3、经验等。运用学法,自主阅读,补充批注。交流探究。尝是什么意思?“尝”在现代什么意思?同一个“尝”字,随着时间的迁移,它的常用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本文“古今异义”词还有:走就是“跑”,“竞走”就是“争着跑过去”,而现在“竞走”就是一种田径运动项目。“折”就是压弯,现在理解为“折断”(3)小组展示,疏通课文内容。出示:“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取之区分三个“之”字的不同含义。理解两个“取之”指李子,“问之”指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小结学法:在文言文中,遇到“之”用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时,一般是指代了某一样事物或某种情况,这时,我们要善于回读前面的句子,理解后,就能找到指代

4、的人、事或物了。巩固练习: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炎帝之少女。(精卫填海)常衔西山之木石。(精卫填海)齐读全文,读出停顿和韵味。任务四:小组合作,探究形象为什么王戎认为“树在道旁而多李,此必苦李J引导想象说话:当王戎看到路边李树上挂满了李子,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树在道边,则,而树上多子,许是o如若李甘,则o故此必。(想象情景对话,体会王戎遇事冷静、善于观察、不跟风的特点。)出示:“儿竞走取之,王戎不动。”比较,说一说发现。点拨:唯戎不动,只有王戎一个人没动,只有王戎才是最聪明的。感悟对比衬托。拓展司马光一课中相同用法出示:群儿戏于庭众皆弃去任务五:自主学练,互讲故事1.借助板书提示填写好故事情节示意图Q2.自主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评价项目及标准评价结果按照故事结构,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加上自己的想象,能把重点环节讲生动具体。语言自然流畅,有感染力。总评标准优秀:14-15;良好:12-:;合格:107总评任务六:拓展延伸,阅读推荐了解故事相关成语一一道边苦李。(齐读)2.推荐阅读世说新语。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