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6.94KB ,
资源ID:271871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2课《诗经二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2课《诗经二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1、第12课诗经二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诗经二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把握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初步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内涵,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体会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体会诗经的艺术魅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成诵,体会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难点:诗歌的鉴赏和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介绍诗经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二诗经六义按内容分

2、风、雅、颂按表现手法分:赋、比、兴“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直陈其事叫赋;比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关雎初读正音,把握节奏,雾里看花之美。把握易错字音,正确划分节奏,进行朗读指导,初步感受诗歌之美。再读解意,把握内容,韵味深长之美。结合课下注释,读懂文意,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用现代汉语通顺地翻译全诗(2)主人公的情感前后有怎样的波动?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全诗?3.听读品赏,贴近诗情,描绘诗歌之美。关雎之美,美在景,美在人,美在情。听歌曲,任选一个角度,将你捕捉到的美描绘出来。示例:

3、关雎之美,美在景。湛蓝的天空下,有一条玉带似的河流,流水缓缓流淌,泛着清波,河中长短不一的存菜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河中的沙洲上,芳草萋萋,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快乐地游玩嬉戏,不时还在关关的鸣叫,一高一低,相互应和着。赏析出本文的景美、人美、情美,一切美的感受都源自文美。品读,鉴赏艺术手法,读出美感。通过阅读归纳出以下艺术手法:(1)双声叠韵叠词的运用,增强音乐美。(2)“重章叠句”,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

4、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反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3)赋一叙事;比一比喻;兴一引发“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花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谷菜既得而“采之”、“苇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总结(板书)爱慕重章叠句惆怅双声叠韵叠词欢喜寄托深远兼葭诵读:感受诗歌音乐之美(1)初读正音,把握节奏,雾里看花之美。兼葭jiGnjid溯洞Silhu1道阻且跻ji宛在水中纸Ch1在水之溪si(2)再读

5、体味,感受音乐之美。1、重章叠句,反复吟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2、双声叠韵:兼葭3、合辙押韵:韵脚angi(3)品析:感受诗歌绘画之美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诗,有感情地朗读几遍,然后说说从这句诗中“我仿佛看到了”示例:我喜欢“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我仿佛看到了一片浩浩荡荡的芦苇在秋水中摇曳,给我们营造出惆怅凄婉的氛围Q探究主题:尽管艰难,主人公为何依旧苦苦追寻伊人?你认为伊人只是主人公的心上人吗伊人还可以如何理解?一是“爱情说”:伊人即为爱人。二是“明志说:伊人象征高洁品质。三是“求贤说”:该诗表达了君主求贤招隐之意。四是“人生哲理说:“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兼葭主题的多义性恰恰体现了诗歌含蓄朦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造的意境美。板书拓展阅读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