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0.85KB ,
资源ID:279098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写典型人物写出“反常”是正常.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写典型人物写出“反常”是正常.docx

1、写典型人物写出“反常”是正常写典型人物是媒体报道的“当家菜二如何写出“活生生”令人信服的典型人物。也是记者们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大家研讨得较热烈。写典型人物时一些被认为“反常”的情节能不能写。写了“非典型”一面是否会影响典型人物的形象。这是一个有意思、有意义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此探讨一番。一、这些“反常”能不能写。请看两个实例:例1.湖南日报刊登的武警警卫班,“韶山第九景”一文,记述了守护毛泽东主席故居的武警战士群像。这些常年在故居班站岗执勤的战士们,还赢得了“韶山八景”之外“韶山第九景”的美誉。在这篇稿子里写了“当初带着崇敬的心情加入故居警卫班的26岁战士吴聪,一度被“白天看游人

2、晚上看星星”的复杂心境困扰”的细节,对此有人曾觉得:对一个守护毛泽东主席故居的武警战士有这样的想法最好不写。在他们看来,作为守护毛泽东主席故居的武警战士怎能有“白天看游人,晚上看星星”的怨言呢。写出来就“反常”To例2:甘肃日报记者谢晓玲在一篇谈采访的文章写道。在采写全国社区党务工作先进个人杨燕时,她向我诉说了初到社区时,工作千头万绪,自己又怀了孕,而其父又偏在此时身患绝症。她挺着大肚子四处奔波,累得筋疲力尽,有时一个人会在办公室里偷偷抹泪。那一年春节,她让社区的工作人员买来八挂鞭炮在新建的办公楼前炸响。别人都捂着耳朵躲开了飞起的鞭炮,她流着泪一个人站在院子里一动不动。她说,让这震天的炮声去

3、去这一年的晦气。记者谢晓玲把这个看似并不光辉的细节、场景写进了稿件。稿件刊发后引起了人们的议论:有人觉得,写先进人物写“偷偷抹泪”、写借鞭炮“去去晦气”,这有点“反常”,不写为好。在有些人看来,写典型人物不能把这些“反常”也写进去,写进去会有损人物形象。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样写法好,因为真实能使人物形象更立体、鲜活。二、被认为是“反常”的现象,其实是正常。守护毛泽东主席故居的武警战士,一度被“白天看游人,晚上看星星”的复杂心境困扰;社区干部杨燕因工作繁忙,“偷偷抹泪”、想借鞭炮“去去晦气二以上被认为“反常”的现象,其实是人间的正常。大家知道,包括典型人物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在人间烟火中长大的“,

4、都有七情六欲,都有喜怒哀乐。那么,我们在写包括写典型人物在内的人物时,也就要把“人物的本态”如实地写出来。就像记者谢晓玲写杨燕那样,既写她在社区辛苦工作的一面,也写她“偷偷抹泪”、写借鞭炮“去去晦气”的情景。这样写出来的人物,会让读者感到所写的人物是“我们当中的一个“,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如果我们一写典型人物就把他们写成了“高大全”人物。仪表虽不说是英俊高大,也是仪表堂堂;说起话来套话连连、豪言壮语那么这样的人物,人们看了反感,心理上抵触,很快就“翻篇”To三、行文时注意自然、稳妥。写“反常”是正常,这是一个有益的共识。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写典型人物的同时,也可以写出他们的“非典型”一面。但是在具

5、体写作的时候还要注意行文的自然与稳妥。“非典型”一面,都包括哪些内容呢。从已经发表的一些新闻作品来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成长过程中的苦恼。2 .遇到挫折时的动摇、软弱无助。3 .当别人不理解时的自暴自弃。这些方面都是先进人物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没有什么“拿不上桌面”的。如实地写这些反倒能让人感到真实可信。当然,我们写这些“非典型”一面的时候,不能机械地罗列。而是要恰到好处地与“典型”一面结合着来写。这样写出来的稿子就比较自然、稳妥。著名记者艾丰写了不少人物报道,其中影响较大的如已是山花烂漫时一文,写的是早在1956年就坚持“包产到户”的浙江省永嘉县农业书记李云河的事迹。同时艾丰也写了李云河家人、亲戚担忧、阻拦的情形:“包产到户二爱人包于凤在他写的材料上看到这4个字,简直像触了电一样:“你还写什么包呀户呀,你还没有给包害死呀。她阻拦、流泪。亲戚们也来劝。这样的写法,非但没影响李云河的形象,反倒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这些有益的经验,值得年轻记者好好学习借鉴。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