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专题研讨材料2024“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专题研讨材料党课讲稿:心怀“国之大者”,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2024“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专题研讨材料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
2、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一)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
3、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二)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维护海洋权益,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三)提高公共安全治理
4、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
5、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024“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专题研讨材料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他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
6、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一重要论述中的宗旨、根本、基础、保障和依托构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须处理好“五对关系”,即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的关系、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的关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关系、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的关系、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的关系,揭示了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方法。自此以后,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工作的理论指引,并在实践中丰富发展、日臻完善。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
7、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并历史性地将安全置于同发展并重的位置。2020年12月,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举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个坚持”的重要要求,这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性集成和提炼,标志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正式形成。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维护国家安全列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十三个方面
8、重大成就之一,并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即“五个统筹”,总体国家安全观得到进一步升华。由此,“五大要素”“五对关系”“十个坚持”和“五个统筹”共同构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涵,思想深刻、内容丰富,闪耀着意蕴深厚的理论光芒和实践光辉。从“总体”上理解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魅力集中体现在“总体”二字。“总体”意味着大局观、全局观、整体观,彰显了深刻的系统观念。总体国家安全观蕴含着大局观,它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安全领域的体现,将国家安全事业放在新发展格
9、局和新安全格局“两个格局”里思考和谋划;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了全局观,它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密相连,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脉相承,成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和关键支撑;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有整体观,它将发展和安全并重,充分重视各领域安全,不能顾此失彼、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对国家安全工作的一体谋划和整体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布局、科学部署展现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的宏阔视野和万千气象。“总体”意味着统筹协调,平衡把握,体现了因势而谋的辩证思维。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五个统筹”尤为醒目突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是纲,是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国家安全思想的一次重大
10、理论飞跃。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则是在新时代条件下,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的方法引领。总体国家安全观讲究统筹,不能机械照搬,要有应势而动的灵活弹性,不能静止不变,要有因时而异的动态调整,一言以蔽之,就是遵循规律,善作善为,缺什么补什么。可以说,总体国家安全观将科学、辩证的方法论体现得淋漓尽致。“总体”意味着中国特色和世界眼光的完美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饱含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方面体现在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总体国家安全观由此阐明了我国国家安全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
11、优势。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度一致,这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最大特色和关键内核。与此同时,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和深切的人类情怀,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五对关系”中提出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在“十个坚持”里指明要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在“五个统筹”中再次提出要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可见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共同安全的追求是一以贯之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不同于一些国家追求绝对安全,将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割裂开来,因而具有世界意义。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
12、外部压力前所未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面对来自外部的各种围堵、打压、捣乱、颠覆活动,必须发扬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同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企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斗争到底,一味退让只能换来得寸进尺的霸凌,委曲求全只能招致更为屈辱的境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我们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
13、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和政策体系,建立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注重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风险,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顶住和反击外部极端打压遏制,开展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等斗争,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14、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总体国家安全观彰显出前所未有的实践伟力。总而言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安全思想理论演进和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领域的一系列理论突破和实践创举的系统总结,是既有系统性又有科学性、具备实践性兼有普世性的理论结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国家安全领域上的重大思想引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我们需要全面掌握和不断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个强大的理论武器,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断赢取新的胜利!党课讲稿:心怀“国之大者”,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
15、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并且用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都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作出深刻阐释、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利益,而且关系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今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周年,即将到来的4月15日是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
16、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国家安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中国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为
17、破解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难题、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等诸多领域,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既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共性安全问题,同时又处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这个重大
18、时代课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二、我国国家安全的现状国家安全是治国安邦和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石。西方一些政客总是企图渲染“中国威胁论”,加剧台海紧张局势,挑动对抗,我们对此坚决反对。旗帜鲜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中国近年社会群体性事件时发,暴力恐怖活动事件时发,境外势力渗透破坏日益严重,新型违法犯罪方式多样,电信诈骗犯罪、网络诈骗、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农资建材领域犯罪、环境污染犯罪等新型犯罪不断出现。无时无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繁荣稳定的生活。由此可见维护国家安全对我国和平稳定的作用之大。三、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新局面国家安全
19、如同人们呼吸的空气,虽看不见摸不着,却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国家安全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存在于具体的时代和环境中。当前,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进入变革和重塑期,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家安全形势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说,网络安全已成为今天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严峻的安全问题之一。党中央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国家安全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国家安全工作顶层设计,完善各重要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健全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以国家安全法为引领,制定出台国家情报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一系列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为新时代依法捍卫
20、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注重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风险,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所以,加强新时代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必须把国家安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来把握,准确研判内外因素和矛盾重点,统筹谋划、系统防范,分类施策、精准应对,切实提高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科学性、有效性。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应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群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至2021年的
21、98.62%,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没有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美好蓝图都是空中楼阁。在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维护国家安全要始终坚持群众立场。从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安全事件来看,其实国家安全就在每个人身边。因此,国家安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一天,一阵风一样“雨过地皮湿,风吹地皮干”,而要建立长效机制,重视教育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深入性。维护国家安全和社
22、会稳定不仅是国家机关和执法部门的责任,更是每个普通公民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尽自己的努力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和智慧,遵纪守法、守望相助,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文化自信和文化向心力缺失的问题仍然存在。食洋不化成为不少人的通病,“言必称西方“或者”言必称美国”成为这些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破除美西方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关键要树立起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总而言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肩负起这份责任,做到爱国、守法、
23、守信,保卫我们的家园。在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的论断振聋发麒、意义深远。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繁重艰巨,抓实抓好“头等大事”关系发展全局、国家命运、人民幸福。我相信很多人都在网上看
24、到过这样的新闻,比如无意中为国外间谍当向导而泄密、军迷在社交网站晒资料的泄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朋友圈发涉密信息等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却并未因此而得到提高,甚至可以说有所淡薄和退步。这或许也是这个节日成立的真正目的所在。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泰”方能“民安”,国家安全不是遥远的“谍战片”,而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近在咫尺,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人人都不是局外人、旁观者,而是人人有责,更需人人尽责。对我们学生而言,维护国家安全
25、就是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自觉做国家安全的模范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既确保自己一切言行都在遵纪守法、利国利民的轨道上运行,也对一切破坏和损害国家安全的现象和行为给予旗帜鲜明的反对。人人投身其中,就必能筑起国家安全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国家正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国家安全更是要千千万万个家庭为之努力,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国家安全意识必须时刻警记于心,更是要我们新时代青年从我做起,汇集千万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份力量,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中国特色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多角度、多维度、全方面的大安全观。“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在社会环境愈发复杂、国家内外都面临挑战、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刻,我们更要增强忧患意识、团结一心、磨砺才干,才能在重要关头扛得住风险,化险为夷。通过这次的国家安全教育课,我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国家要加大公共卫生安全、生物安全等法治宣传力度,加大以案普法的力度,坚持网上网下结合,不断提高国家安全法治宣传的影响力和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