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 ,大小:17.02KB ,
资源ID:28771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幼儿园中班语言《会动的房子》FLASH课件动画教案参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动的房子》FLASH课件动画教案参考教案.docx

1、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品中清新的大自然画面。2、学习用象声词描述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3、体验小松鼠和小乌龟之间的友谊。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图卡知识准备:课前丰富幼儿对自然界声响的了解,认识小松鼠和乌龟。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会动的房子吗?今天,会动的房子将带领我们一起欣赏大自然美妙的景色。二、教师讲述第一遍故事,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故事情节。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 (3)小松鼠盖的房子为什么会动? 过渡语:乌龟都驮着小松

2、鼠到了哪些地方?我们再来听听故事。三、利用课件,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讲述故事第一段。提问:第一天,小松鼠来到什么地方?它听到什么声音?(1)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卡,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第几天?有谁?到了什么地方?听到什么?(第一天,小松鼠来到山脚下,听到风儿“呼呼呼”地唱歌。)(2)模仿象声词“呼呼呼”。2、讲述故事第二段。 提问:第二天,小松鼠来到什么地方?它听到什么声音?(1)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第二天,小松鼠来到大海边,听到浪花“哗哗哗”地唱歌。(2)模仿象声词“哗哗哗”。 3、出示图卡,引导幼儿说说故事的第三段。(1)提问:第三天,小松鼠来到了什么地方?看见

3、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第三天,小松鼠来到大草原,听到马儿“哒哒哒”的跑步声。)(2)模仿象声词“哒哒哒”。4、师小结:大自然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色和美妙的声音,那么小朋友还听过大自然中的什么声音呢?5、发散幼儿思维,引导幼儿感受自然界其他的声音,学习用象声词描述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1)说一说: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听过的声音。(2)听一听:播放大自然各种声音,让幼儿感受大自然里不同的声音。(3) 学一学:引导幼儿用象声词模仿各种声音。6、讲述故事最后部分,体验小松鼠和乌龟之间的友谊。提问: (1)小松鼠到了这么多美丽的地方,它是什么样的心情?(2)小松鼠知道原来是乌龟驮着它走过那么多地方,小松

4、鼠又有什么样的表情?(3)乌龟驮着小松鼠去了那么多地方,它生气了吗? (4)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四、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尝试续编故事。 “第四天,小乌龟驮着小松鼠还会去什么地方?听到什么声音?”五、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让我们跟随乌龟和小松鼠一起去外面玩吧!活动反思:本活动时间把握较好,约半小时左右,目标基本达成,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孩子在看看、说说中,了解了房子会动的原因,理解了故事情节,体会到乌龟的憨厚、小松鼠的诚实有礼貌。动物角色间的对话语言虽较难,但运用头饰学说,有效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让孩子学习了对话语句,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动物间的友情,对动物更感兴趣,提高孩子

5、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孩子观察更清楚,有利于他们猜测、想象,促进思维发展,激发阅读兴趣。 但在执教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绘本教学应让孩子充分观察、表达,但在执教中,自己过于顾虑时间限制,让孩子想象、表达的空间不够,在前面几幅画的描述中,提问面不够,没有满足大多孩子的表达欲望。在第六幅画的讲述中,乌龟对小松鼠说的话是本故事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引出这段话,我化费了较多时间,虽然重点是突出了,但全面权衡有点得不偿失,对于乌龟这段有一定难度的对话如果由老师抛出,帮助孩子理解或许更好,可以在前面给孩子留有更多思考、想象的空间。另外课件的使用不够熟练,考虑不周。没有使用放映状态,图像还不够大,后面的孩子、观摩老师看得还不够清楚,视觉效果不是最好。综述本活动,还有许多值得思考和反思的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从孩子出发,多为孩子考虑,发挥孩子的主体性,才能让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