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0.92KB ,
资源ID:294385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宋发明家燕肃:被李约瑟誉为达·芬奇式人物.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宋发明家燕肃:被李约瑟誉为达·芬奇式人物.docx

1、北宋发明家燕肃:被李约瑟誉为达芬奇式人物我国北宋时期,科技人才辈出,成就灿烂。论及科技贡献,当首推燕肃。燕肃,北宋益都人,精通天文历法,博学多艺,不仅绘制了海潮图,撰写了海潮论,还先后研制成功了指南车、记里鼓车、欹器、莲花漏等发明。其父峻慷慨任侠。肃举进士,累官礼部侍郎致仕。性精巧,尝造指南记里二车及欹器以献。又上莲花漏法,分刻不差,人服其精。立石载其法,工画,入妙品,尤善古木折竹。”由此来看,燕肃最大的贡献还是在发明方面。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与西方的科学和社会中说:“燕肃是个达芬奇式的人物。”制成指南车。指南车亦称“司南车”,利用齿轮机构制成,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据传指南车是黄帝

2、时代发明的,到宋代它的制造方法已经失传,没有任何资料记载。对指南车内部构造记载较详细的是燕肃制造的指南车。燕肃在宋仁宗天圣五年U027年)再度制成指南车,这些记录保存在岳坷(1183-1234年)的愧郑录和宋史舆服志中,对燕肃指南车的内部构造、部件尺寸和制造方法记载详细。燕肃的指南车是一辆双轮独辕车,结构巧妙,新颖独特,车上立一木人,伸臂指南。车上除了2个沿地面滚动的车轮外,还有大小不同的7个齿轮。燕肃的指南车制作精美,车身涂为红色,上面绘制有青龙、白虎及花鸟图案,四角垂有香囊。该车的制造采用了差速齿轮的原理,这一应用比欧洲早了100O多年。但是燕肃指南车的唯一缺点是,不能转太大的弯。制造记录

3、行车里程的“记里鼓车”。记里鼓车亦名“大章车“,也是利用齿轮机构制成的,是公元3世纪时中国最先发明的记录行车里程的工具。大约在汉朝或晋朝已有记里鼓车,不过记载得比较简略。燕肃重新设计了记里鼓车。燕肃的记里鼓车分上下两层,上层有一个木人,车行1里,木人击敲;下层也有一个木人,车行10里,木人击镯。这种记里鼓车在部队行军和道路测量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可见燕肃在技术上的表现十分惊人。制造灌溉汲水用的“欹器”。欹器是先秦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灌溉汲水用的陶器,是利用平衡的种类跟重心位置的关系制成,它“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确实颇为巧妙,但是到宋朝时欹器已经失传。东都事略及宋史中的燕肃传都认为燕

4、肃制造过欹器。燕肃运用他掌握的物理学和数学知识,利用重心和定倾中心的相对位置跟浮体稳定性的关系,经过周密的计算和精巧的设计,终于把欹器制造出来。这种欹器的形状类似陶罐,其系绳用的两耳,位于欹器腹靠下部的位置,空的时候,其重心位置位于两耳之上,用绳悬挂时,欹器是倾斜的,方便打水;等水灌了半满的时候,由于重心降到两耳以下,欹器就自动直立起来;当水灌满的时候,由于重心升到两耳以上,欹器就很容易倾覆,便于把水从欹器中倒出来。创制精确的“莲花漏”。刻漏为我国古时的计时器,始自周代,以后各代都有制作,至宋天圣时,唐制浮箭刻漏尚存,然而却不能使用。宋仁宗天圣八年U030年),燕肃发明了精美的“莲花漏”,在漏

5、壶中首次使用漫流系统,这是燕肃最实用的发明。当年九月,王立等检定莲花漏,试验结果与当时所用的“崇天历”不合,朝廷没有采用。后又经过多次试验,最终被朝廷采用。与以往的漏壶相比,燕肃的“莲花漏”具备三大优点。第一,在漏壶中首次采用漫流系统,即在漏壶的上部开孔,使多余的水由此溢出,以此保持漏壶的水位恒定,基本上消除了漏壶水位变化对流量的影响;第二,依据不同节气、昼夜长短及不同的地区,分别制造刻度不同的48支浮箭,每个节气、昼夜各更换一个,以适应全年每日长短的差异;第三,首部刻有莲花的箭插入装在壶上的莲心,箭由于水的浮力穿过莲心沿刻线上浮,不致招摇。这些优点,提高了漏壶计时的准确度。燕肃的莲花漏被“世

6、推其精密”,在宋代大行其道,被许多州所采用。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夏竦曾为燕肃的莲花漏作铭,称赞他的莲花漏“秒忽无差”。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作的徐州莲花漏铭并序也说:“以创物之智闻于天下,作莲花漏,世服其精。凡公所临必为之,今州郡往往而在,虽然巧者,莫敢损益。”燕肃每到一处做官,都把莲花漏的制作方法以碑刻的形式进行介绍,并制成样品加以推广,这种乐于分享、热心传播技术的精神值得点赞。研究海潮规律,发现海潮与月亮的关系。对海潮规律的探索研究,更是燕肃的重大贡献。古时候人们对潮汐这一自然现象并不了解,认为是“天河激流”或者“地机翕张”。燕肃为揭开这一自然现象之谜,研究了自古以来的海潮

7、理论。他还利用在沿海州县做官的机会,在各地进行观察、试验,并对各地海潮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先后用大约10年的时间,足迹遍及东南沿海。他曾走进廉州今广东合浦)、雷州(今广东海康)、化州(今广东化州)、恩州(今广东阳江)、广州、惠州、潮州(今广东潮安)、越州今浙江绍兴)、明州(今浙江宁波)等地调研,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通过实地调研,燕肃明确提出了日月的作用是海潮的成因,并指出在一月之中朔望时期潮大,上下弦时期潮小,这些论断是科学正确的。燕肃是潮汐研究史上第一个提出具体潮汐时差数值的人,通过对潮候进行推算,指出每天海潮涨落的时间,其所举数据是非常精确的。他还抓住了泥沙堆积、河床升高等关键问题,第一个比较科学地解释了钱塘江潮。乾兴元年(1022年),燕肃写出了著名的论著海潮论。海潮论虽刻在石碑上,却未曾留下名字,经过他人考证才知道是燕肃的著作。此外,燕肃还依据个人的海潮理论绘制了海潮图,为当时的渔业生产和海上交通提供了可靠的资料。燕翔来源:学习时报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