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2.64KB ,
资源ID:296450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2孔论文化瑰宝 光耀千(一论彭水民间歌谣).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2孔论文化瑰宝 光耀千(一论彭水民间歌谣).docx

1、文化珍宝光耀千秋一论彭水民歌孔庆余重庆市东南部,有一大片武陵山系与大娄山系交汇的褶皱地带。这块邻四省接9县,方圆三千八百多平方公里,繁衍生息着六十余万苗、土家、汉等各族儿女的广袤沃野,便是古称黔中今名彭水的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这里山悬崖险:“撑岩挂谷蝮蛇愁,入箸攀天猿掉头”(宋黄庭坚竹枝词);这里江窄峡深:“命轻人头船,日瘦鬼门关外天”(宋黄庭坚无题诗);这里泉洌水滩:”又闻天下泉,半在黔中鸣”(唐孟郊赠黔府王中承楚);这里地美景幽:“摩围山下色,明月峡中声”(唐白居易酬严中承晚眺见寄在这重峦迭嶂、山回水曲的地方,自古就居住着德尚俗淳的苗族土家族先民.如孟郊诗所称:“山水千万绕,中有君子行”(赠

2、黔府王中承楚)。如刘长卿句中赞:“地远官无法,山深俗易淳”(唐刘长卿送任侍郎黔中充判官)。而官谪于京师,运蹇于宦海的黄庭坚更直言这里的人可亲可友,从内心发出“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的慨叹.这里的苗族土家族人民,不仅德行高尚,俗风淳朴,而且能歌善舞,爱音喜乐,自古至今无不如此。凡到过彭水的人,都誉称彭水为“民歌的海洋”,实不为过。彭水人怪,爱唱,什么都唱。凡人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要用歌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包括社会、人生、宗教、民俗、人伦、哲理、劳动、爱情、婚丧、生育、学问,尽唱无余。老人们深知苦,苦须要诉,诉也用唱;年轻人不知愁,只知道乐,乐也用唱;汉子们性情刚,刚而易狂,狂也用唱;姑

3、娘们心有怨,怨重必哭,哭也用唱.这唱,于彭水,便是一部口碑百科全书。你读这书便会发觉,它竟是一颗颗光耀文学宝库的明珠,是一轴轴描绘乡土风情的画卷,是一块块迹印古老民俗的化石,是一幅幅映现民族心理的电图,是一卷卷浓缩山区历史的宝鉴,是一曲曲宣示审美情趣的心音,是一道道告白价值理念的宣言。这就是彭水人的“唱”,这就是彭水人唱的“民歌“歌”,或者就叫“民歌”,是人类最早出现的文艺形式。它是随着语言产生就产生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如巴比伦的吉斯加密斯,我国的弹歌,无不是在民间以“歌谣”形式出现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15国风,多数就是民间歌谣。2500年前的周初至春秋中叶时期,在今陕

4、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北一带的民歌,据说由于有周王室特地派的“乐官”到各地民间进行“采诗”,于是集成了15国风。彭水开发不晚,古时被称为“蛮”的苗族居此甚早:“上古时期,蚩尤与黄帝在涿鹿战败后,便向南方流徙,经湘西入县境”(彭水县志“民族来源”苗族段)。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这里又是巴国的一部分,入住着土家族先民“巴人“蛮”与“巴人”有设有民歌?回答是确定的。是不是当时周王室的“乐官”求近舍远,没来到这里,致使“蛮歌”与“巴歌”未能进入诗经,也未可知。对彭水民歌的记载,最早出于何时尚不行知,但唐宋时期,这里的民歌兴盛风靡,确是可考的。唐诗人许棠在寄黔南李校书中就说,“俗士尚巴歌”。宋诗

5、人黄庭坚谪居彭水三年,对此地歌舞接触更多,在其诗词中也多有描述。如“歌停樽板舞停鸾”、“蛮歌走向,香凝午帐”、“酒阑传碗舞红裳”、“摩围山色醉今朝竹枝歌是去思谣”等等就是。这里许棠与黄庭坚先后提到的“巴歌”、“蛮歌”、“竹枝歌”,指的就是当时黔中今为彭水这一带特定地域里流行民间的苗及土家先民的乡土乐歌。这些“巴歌”尽然是“俗土”们所“尚”的,这已足能说明“巴歌”流行成风,影响之大。为什么这“巴歌”(含“蛮”歌)有如此魅力?是因为这些民歌韵味别具,特色浓郁,与别地风格迥然不同。而且当时还有特地的乐典对这些乐歌进行记录。黄庭坚在其黔中与人书里写道:“此邦乐籍,似皆胜渝泸,微有成都之风也”。这说明,

6、这里的民歌,在唐宋时已享有盛名,有了很大发展,甚而至于涌现了一批有造诣的乐师,能运用律学对其进行搜集整理,竟成“乐籍二(记载音乐的书籍,即乐谱之类;有说“乐籍”是指特地从事歌舞经营的人家,若如此,亦能说明当时此地音乐歌舞之昌盛。)作为苗族土家族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彭水民歌,其源远流长已可见一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表现手法,是彭水民歌的最大特点。这使得作为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彭水社会各种困难的现实生活信息的载体的彭水民歌,有着非常宏博的包涵性。就目前我们已搜集的彭水民歌而言,其反映面,几乎应有尽有,无所不有。有劳动歌:包括农、牧、副、渔、作坊、工匠、船工、轿夫、采茶姑娘

7、打闹师傅等等唱的。有时政歌:包括旧社会壮丁们唱的,解放后妇女们唱的,大跃进及公共食堂时公社社员们唱的。有仪式歌:包括过去端公道士祈福驱祟的诀术歌,假相先生红白喜会唱的礼俗歌,姑娘们出嫁时那似喜似悲,亦喜亦悲,酸甜苦涩五味俱全的哭嫁歌,工匠们修房造屋开门进财的福事歌,以及那摧肝裂胆碎心断肠的孝歌,恭谦礼让繁文缗节的酒歌,和那油嘴滑舌妙趣横生的所谓“花文”等等。有情歌:包括男痴女爱的整条情链一从初识到诘问,从赞慕到初恋,从痴迷到相思,从结婚到送郎,从思别到苦情歌等等。有生活歌:包括反映日常一般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不同等的,反映小丈夫、童养媳、寡妇苦、光棍愁,以及后娘虐待子女的等等。有历史歌:包括

8、唱历史英雄的,唱历史故事的等等。有儿歌:包括嬉戏歌、事物歌、学问歌、绕口令等等。此外还有上述所不包括的五花八门的“杂歌这些,就是彭水民歌的容量。它涉及了彭水人古往今来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包罩幅度之广,为当地其他任何民间文学形式所难比。彭水民歌,又以其独特奇异的表现方式,投映出这里人们那锐邃而充溢灵气的思想:生命的、社会的、哲学的、伦理的、审美的、醒诫的这些,就是彭水民歌的内涵,它触及了人们意识敏感的表面和奇妙的潜流,其揭示层度之深,也为当地其他任何民间文学体裁所不及。彭水民歌的语言是独特的。因其多数是山民们长期以来的口头创作,故语言有浓郁的乡土口语特点。这口语有时难免有点粗鄙庸鲁,然而却通俗、明

9、快、简洁、形象,透着直率、真实、热情、狂放的气息,充溢幽默诙谐的情趣,就像彭水人的性格一样生动鲜活。这生动鲜活的语言,用赋、比、兴的手法,寓托着奔放的想象力,律动于歌中,或铺陈,或描状,或咏物,或喻理,或抒情,或写意,都富有巧发奇中、咳唾成珠之妙。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乐的旋律感节奏感;听起来娓娓悦耳,有浓烈的乡土味人情味,实在是亲切自然动心感人的。四在彭水民歌中,有一奇妙奇妙的天国,那就是情歌。这天国,是彭水人爱情领域的整整一个世界一精神的世界,美感的世界。你若徜徉其中,将会看到、听到、感受到、领会到很多很多。彭水情歌,首先就以它的多姿多彩吸引着你。看,彭水情歌是怎样描绘人的外貌的:太阳出

10、来照娇娇,照得像那彩霞飘。眼如杏,脸如桃,藕节手,杨柳腰。纽肩头,长鞋朝,(注:勒勒即头发。彭水方言。)樱桃嘴,弯眉毛。月白衫子青绸裤,真丝头帕花围腰。青线锁,蓝线挑,灯笼裤脚随风飘。一对脚儿向上翘,恰像一对红海椒。(龙射乡打闹:冷号)这是一幅绝妙的重彩工笔画,多么生动活托、鲜美动人。其“稼纤得中、脩短合度”的描绘,简直是彭水情歌中的洛神赋了。再看,彭水情歌是怎样写人的内心的:凉风绕绕天要晴,天不落雨多急人。庄稼只望雨来洒,情妹只望郎有情。(安子乡大山村山歌)好一个“情妹只望郎有情”!唱歌的姑娘明白,爱的标尺只有一个:情。爱的追求也只有一个:情。这不能模糊,不能躲闪隐匿。因为这就是爱的美学、爱

11、的价值、爱的伦理、爱的本质和根基。有人说,爱情是人类关系中最奇妙的领域,容不得光线的直射。然而彭水的情歌在歌颂这肃穆主题时从不羞怯忸怩,而是呼名道姓的直言不讳,真挚坦率地揭示人的最隐秘的意念,暴露人的心扉。再看,彭水情歌是怎样写照“人性”的:一下田来把草嫄,田中不见我的娇。田中不见我娇样,心中如同点火烧!(安子乡大池村山歌)对于情人因没见到自己的心上人而心中难过的描写,自古佳句不少。人们最常引用的就是王风采葛里的比方句:“一日”如“三月”,如“三秋”,如“三岁”。这已够夸张了吧?但不。彭水情歌在这方面的抒发已达到了超越性突破。一日如三月也好,如三秋也好,时日虽长,尚能挨熬,哪有那“心中如同点火

12、烧”难过?这种对人性的火辣辣光闪闪的高烈度高浓缩描写,不能说不是炙热狂达的彭水情歌的又一特点。彭水情歌写男子汉的“痴”,“痴”得可怜:太阳去了四山阴,龙王去了四山崩。龙王去了山要垮,情妹去了郎冷心。(安子乡大池村山歌)彭水情歌写姑娘的“傲”,“傲”得可爱:好一朵映山红,长在河当中,小郎要花戴,除非变蛟龙。(太元乡三合村冷号)天上星子排对排,妹是天上仙女才。你若想把织女会,变成牛郎上天来。.(鞍子乡治鞍村山歌)彭水情歌颂小伙子的“躁”,“躁”得可悯。天上有雨又不落,情妹有话又不说.是好是歹你说一句,等我回去心底落。(鞍子乡大池村山歌)彭水情歌颂小伙子的“狂”,“狂”得可笑:妹像桅子花,几时选婆家

13、要选就选我,免得我折枝梗。(太元乡三合村冷号)彭水情歌写少女的精灵、机灵与英勇,真是可敬可叹可嘉:郎打哨子应过岩,情妹在家正换鞋。摸双花鞋忙穿起,飞扬跑马出门来。娘问女儿“做么子事?”“女要过岩砍干柴。”(太原乡三合村山歌女要过岩砍干柴“货客”当门过,情妹盘脚坐。声声要买货。“货客”把货摇,情妹把手招.要买花线绣荷包。红漆椅子拖,“货客”你请坐,装烟筛茶把话说。情妹办法大,约郎到妹家,爹娘想管也无法。货物地上摆,什么都没买,望“货客今后经常来。(鞍子乡治安村山歌)彭水情歌对于男情女爱的描绘,是多角度多层面多色调的,包括了性格、心理、情趣。在彭水情歌里,有关雎似的赞美与思慕,也有柏舟似的追求与

14、抗争;有野有死麋似的纯真粗犷,也有匏有苦叶似的缠绵温顺;有静女似的幽会中的欣喜,也有狡童似的失恋后的责怨;有大车似的许心后的企愿,也有葛生似的隔绝后的伤悲。在风格与形式上,彭水情歌也是多姿多态的。假如说那首描绘女子美的冷号是彭水的洛神赋的话,那么另篇咏唱一对恋人悲剧的长歌吴幺姑,便是彭水山地的长恨歌或孔雀东南飞了。(吴幺姑这首情歌,全部是三句一节,很有特色。共77节231行,因太长,本文不便引句。见由我编辑的彭水民间歌谣谚语第460页)有一首我们也收入情歌的尼姑调,是这样的:一更里小尼姑去做法场一个人低着头来到禅堂。双脚跪在佛堂内,口念菩萨心里想着郎。二更里小尼姑眼泪漪海,眼看那弥陀他却笑嘻嘻

15、你倒无忧又无虑,可怜我尼姑陪你受孤凄。南无救苦观世音,慈善放我生!保佑我尼姑早早配郎君。只要郎君早早配,重修庙宇给你穿裹金。(安子乡尼姑调)这是一首阶级社会、神权社会里生活在最底层的小生命,从重压的心缝里发出的欲念萌动的信息,和饱浸着血与泪的人性的呼喊。对于这小尼姑,对于这小尼姑“唱”的“歌”,人们将看到些什么?人们将想到些什么?人们将想说些什么?大家不难发觉,在这鱼眼镜头似的歌里,高饱和地缩影了社会的纷繁内涵。从这里,不仅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经学家望见易,道学家望见淫,才子望见缠绵wo从这里,好像还能给人类多门学科的学者,包括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宗教

16、学家、伦理学家、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甚至女权活动家、革命家等等,供应考察和探讨的课题。彭水情歌,是一部民众爱情大辞典,是一部俚俗爱情百科全书。不论怎样,它的确通过对人的情爱中干脆感受的最生动描绘,形象地解答着“爱情和爱情关系的社会本质”是什么。从这些情词爱语的内层,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彭水这个特定地域里,是什么在催生爱情,是什么在确定爱情,是什么在亵渎爱情,是什么在损毁爱情。也看到这情爱的甜蜜与苦痛、神圣与屈辱、冲突与和谐、勃发与凋零、在重压下的坚韧活力与变态畸形等诸多形态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爱的感知与承受、志向与标准、道德与义务等等爱情的社会表现的多样性。这就是彭水的情歌。所以我们说,彭水

17、情歌的全部价值,或许不仅仅是它尽善尽美、淋漓尽致地表现、记录了古往今来生活在彭水的芸芸众生的爱情一人的精神的最深厚最狂热的冲动,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学遗产,除此之外,我想,它的价值确定还会多有些别的什么,也应当多有些别的什么。爱情具有某种奇妙性和自发性,所以有很多人说爱情是盲目的,非理性的,也是疯狂的。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多就断言爱神”使全部的人丢失理智”。爱情疯狂论者,是把人的这一奇妙情感的某些特征夸大了。一些人更是企图利用这种疯狂论,去否定人类爱情生活的理性法则体系的道德和审美的标准。人的爱情,绝不是纯生理性的情欲性爱,而是受人理性制约的价值选择及审美选择的结果。(嫖娼等兽性淫

18、乱绝无资格纳入人的爱情范畴即使是一见钟情者,在那“一见”中,也不乏人在爱情中特有的最敏锐的理性推断。诚然,爱情不是纯理性的,但也绝不是非理性的,它有自身的价值标准与审美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爱情是最灵敏、最精确的道德测试器:彭水情歌,就恰是这爱情的道德测试的最诚恳的记录,审美追求的最坦率的宣照。一爱姐,好眉毛,眉毛弯弯一脸笑,像那月牙云中飘。二爱姐,好头发,梳子梳来篦子刮,梳起盘龙插金花。三爱姐,好双手,恰是荷塘出水藕,巧手一动样样有。四爱姐,好眼睛,乖张好歹分得清,看准小郎不变心。(安子乡杏花村山歌爱姐)美,或许是引人生爱的最直感的也是最初的因素。美,能满意人观赏心理的审美享受,所以美的使

19、人爱。这首情歌就是赞情人妍美的。既然容貌那么美丽,体态那么妩媚,自然惹人仰慕了。外貌的娇美动人,是彭水情歌首先反映出来的彭水人爱情的审美追求。不过假如有人要问:那姑娘是否真的有他唱的那么美?我说不确定。但歌颂的小伙子为什么竟觉得她就那么美?这用托尔斯泰的话最好说明:“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中国人的说法更精,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工很清晰,对这姑娘的形容,明显是歌者志向化、审美化、偶像化的夸张。他为何乐意偶像化?他爱她。哪点值得爱?情歌末尾一段道出了真情,原来她有一对“好眼睛,乖张好歹分得清,看准小郎不变心。”也就是说,真正使他心灵倾倒的是姑娘对爱情不变心的忠贞。从这里可以看

20、出,假如说“外貌美”是彭水人爱情的审美追求的话,那么“心灵美”则是彭水人爱情的价值追求或说道德追求了。而且在这两者中,貌的追求是初级的,而德的追求是根本的。只要有德,外貌不美也是美的。韩愈就说过:“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J圣洁的爱情是须要并应当维护的,“忠贞”之于爱情的不行或失,其缘由就在于此。对那些起初“信誓旦旦”,后则“二三其德”的“罔极”之“士”,姑娘们是非常怨恨,甚而至于最终是要唾弃他的。润溪乡一村的苗歌就是对爱情不忠贞者“绝决”的代表作:男:冬月里来开梅花,你然何跟我又跟他?他有几多强过我?我又有几多不如他?女:冬月梅花过早开,结出一对酸梅来。你把妹当酸梅子,咬了一口又丢开。鞍子

21、杏花村的山歌也是对爱情不忠贞者的回绝:男:天黑地黑要落雨,情妹脸黑要丢郎。你要丢郎为啥子?让我挂肚又牵肠。)女:负心人,莫怪我不同你一路行。心想跟你一路走,怪你爱得有几方人!彭水情歌所宣示的爱情的道德追求,最突出和最多的,莫过一个“情”字。情是何物?是美的还是丑的?是道德的还是卑劣的?回答是确定的。据曹雪芹自己讲,他的一部红楼梦所歌颂和追悼的就是“情二他指责“情既相逢必主淫”的刀锋指向,只是那亵渎情的异类。情是美的,是道德的,情是彭水人爱情生活最至少的道德标准。这一点,在彭水情歌中到处可见:太阳出来照白岩,白岩下面晒花鞋。有情大哥拿双去,无情大哥莫拢来。(新田乡冯家村山歌)彭水情歌以更仆难数的

22、浩繁数量,歌颂了爱情的全过程,而每一首歌都袒露着爱情心理的道德观:新打锄儿慢安钢二人有意慢商议。哪有一锄挖透底?哪有见面就成双?(安子乡场上情歌)这是一位姑娘与情人初会时对男方的告诫。男子在爱的追求上是急躁的,对女方的稳重经常误会为寡情,他忽视了姑娘家心灵上有层珍贵的伦理监护:爱则爱矣,但道德规范不能逾越,情须要渐渐培育。这苦衷,姑娘只有委婉说明了:山歌好唱难起声,那茶好吃苦殷殷。哥莫怪我情意浅,浅水掏沙慢慢深。(鹿角乡齐心村山歌)热恋中的小伙子是很可笑的,他几乎想和恋人终日厮守形影不离。还是姑娘懂得“两情若是许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道理,这又得她费唇舌规劝了:包谷出吊挂红须,二人有意少同堆

23、有情有意百年好,何必每天把妹追。(梅子城乡官衙村情歌)松柏同林百年好,红豆藤藤不经老。劝君莫学更豆藤。时时总把妹缠倒。(鞍子乡杏花村情歌)男子汉对爱情是炽烈的,但也经常是易变的。持重而又忠于爱情的姑娘,为了使双方都维护这灵魂结盟的神圣爱情,向男方提出爱情道德的心底箴言是非常必要的:一杯难泡两样茶,i树难开两样花。要学凤凰成双对,莫学黄蜂乱采花。(砂石乡太平村情歌)金打戒指银打脚,野的女人靠不着。白头到老有几个,反眼无情世上多。金打戒子银抽条,野女人你不要嫖。你有钱时对你好,你无钱时就丢了。(鞍子乡杏花村情歌)例子太多,数不胜数。里边有狂放的,有羞怯的;有随和的,有严谨的;有粗俗的,有清雅的;

24、有快乐的,有苦涩的。其表达方式不同,而感情意向无异,一首首都宣示了相爱中的主体和客体对爱情的道德理念。应当说,彭水民歌所表达的,是非常雅尚的“好是懿德”、“太上贵德”的伦理观,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审美看法。这些,哪怕在当今也未尝过时,与我们始终强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想必也是并行不悖的。八彭水情歌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很少有那种咏唱像牛郎织女、七仙女董永似的“天上人间”志向主义的爱情,而唱的尽是这“尘世间”处于爱情漩涡中的“你”和“我二明显,在这些情人(歌者)心里,那种非尘世的,志向主义的爱情,只不过是浪漫主义想象力的虚构,是爱情因层层重压而得不到自主归宿的状况下,不得已的委曲表露与幻想般

25、追求,那是一种懦弱。而他(她)们却不满意于幻想追求,要英勇地超越和摒弃这种局限,去大胆争取并干脆讴歌就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活生生滚烫烫的情爱,以示自己对爱情的直视、执着与坚决。彭水情歌的这种干脆咏唱爱情,咏唱爱情存在的社会环境,以及爱情在社会舞台上进行拼死搏斗的现实主义特点,不能不说是比志向主义更具光彩。彭水情歌有那么一部分,好像反映了一些人对爱情处理的随意性。如“风流歌”所唱的:太阳出来晒白岩,白岩上头石花开。风不吹花花不摆,妹不招手郎不来。太阳落土四山黄,唱着山歌送太阳。太阳送它西边去,我把情哥拉进房。(鞍子乡新式村山歌)又如:小乖乖呀小乖乖,你会关门我会开。开门不让门闩响,上床不让枕头歪。你

26、要来就早些来,太阳打偏你就来。你来后门装猫叫,我唤猫儿你进来。(鞍子乡新式村山歌)又如:一更里,一柱香,情郎哥进了妹的绣房。娘问女儿什么东西响,女说风吹门闩响叮当。二更里,二柱香,情郎哥上了妹的象牙床。娘问女儿什么东西响,女说鞋儿落在楼板上。三更里,三柱香,情哥哥同我戏鸳鸯,娘问女儿什么东西响,女说口干舌渴吃冰糖。四更里,四柱香,情郎哥下了妹的胸膛。娘问女儿什么东西响,女说猫咬老鼠过担梁。五更里,五柱香,情郎哥开门出了妹绣房。娘问女儿什么东西响。女说隔壁老王去赶早场。(鞍子乡治鞍村五更调)尽管老人们为了阻挡这过分随意、蔑视礼法且极易造成麻烦的“情爱”,也曾想方设法防范:柑子开花叶又青,你大户盘

27、养)女要当心:把女儿门锁三把锁,你三把钥匙不离身。你堂屋中间撒石灰,女儿床上挂摇铃。而情人们却总能“魔高丈”地加以反制:爹娘赶场去,二人打办法,找来木料做楼梯。好进妹房去。楼梯丈二长,搭过妹屋梁,掀开几沟瓦,椽子揭几张。梁上拴根索,垃着往下梭,情妹轻轻接着哥,忙往床上搁。(鞍子乡新式村情歌)这类“风流歌”所唱的,基本上都是漠视规范,躲避监督,突显随意性情爱的情歌。爱情的随意性最富有盲目冲动的非理性色调。因此有人就干脆把爱情也一概说成是非理性的、疯狂的。波斯作家坎布就是爱情疯狂论的典型代表,他说:“一旦心被全能的爱情霸主所主宰,一旦心把爱欲的大旗高举入云并擂响疯狂的战鼓,那么理性卫士便无计可施

28、只能忍受奇耻大辱,对这位君主的武士们退避三舍,因为他们在疆场上是最强悍的勇士。爱情是波涛汹涌的大海,理性只是闪耀的砂粒,欲火是洗劫世界的飓风,悟性不过是摇曳的灯光。”荷兰文学家埃拉斯穆斯也说,“爱情不是理性的成功,而是愚蠢的凯歌。”对爱情的那种不顾利害不管后果的非理性“疯狂”与“愚蠢”,我国也不乏箴言。唐代诗人卢照邻就曾非常透辟地形容过:“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就连精世明哲的元好问也发出过惊异的感叹:“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许?”我们认为,爱情有非理性的成分,而且爱情的非理性因素也确是造成随意性爱情的重要缘由,但却不是唯一缘由。用单纯的生理性或者说生物性因素去相识随意性爱情

29、当然是最省力的捷径,但是却背反了人以及人的爱情的社会属性,而不是生物属性的这一根本命题。所以我们说,用爱情的非理性去说明随意性爱情是片面的。对于爱情的随意性,我们还必需从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去行进行综合考察。司汤达把爱情称作“文明的奇迹”。然而就是这个文明的奇迹,人类却是付出了昂贵的代价,随着社会历史的一步步发展而发展的。爱情的随意性显示的是爱情的初级性,它是人类早期初民性的特定表现,以及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的畸形返始现象。那时,人们对爱情的看法,因受到经济发展、文化环境、追求层次的局限,还设有更多地注入像等级、财宝、商品交换以及伦理道德规范等“标准”或“理念”与之搅合

30、渗杂,其爱情必定比后期或“发达地区”的要本朴单纯得多。我们今日探讨这些随意性情歌爱谣,当然不是为了简洁地把这种爱情的随意性进行美化,更不必把它说成是对“贪财好利的商品婚姻”或“循纲蹈常的礼教婚姻”的否定和返璞归真。但是我们也不能武断地否定它的相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我们在搜集中发觉,即使现在还保留着这类情歌的地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与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追求与价值观念的升华,为这类情歌所反映的爱情的随意性也在渐渐弱化。所以我们认定,这些情歌,确定是当地早期保留下来的文化孑遗现象,因此我们把这类情歌称作“迹印古老民俗的化石”。我们发觉,情歌中还有一种比反映爱情随意性更大胆,或者

31、说更粗俗更怪诞的,直写已婚男女私下“偷情”的歌。这是一种为很多人称之为伤风败俗的“风流歌”。彭水情歌中就恰恰有这类反映“偷情”的“粗鄙”之作,而且我们还将它(即使不多)收进了资料集里。这种收选,是不是缺乏责任感的自然主义?我们不这样看。因为对于民间文学资料的搜集,是必需体现“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要求的。更何况,对于所谓“偷情”,我们还不能毫无分析地概斥之为淫乱,也不能对这类俗文学一概视为诲淫诲盗而付之一炬,就像王实甫写西厢记的“酬柬”一折时,写了莺莺同张生的那种“跳东墙女字边干的“哩也波哩也啰”窃玉偷香之事,而人们并未指责王实甫是在诲淫诲盗而将西厢记付之一炬一样。对这类情歌,我们固非出于观

32、赏,但确应把它视为确定历史时期及特定文化环境中爱情多样性的真实记录来加以探讨。让我们先听听一个女人的哀怨:人家丈夫像条金,我那丈夫像猴精一几颗牙齿,得个钉钉;睡到半夜,不见翻身;蹬他两脚,他哽嘲口更的几声;走在人前,他不说话音;坐在席上,他得罪乡亲背时媒人害了我呀!我不如在娘家打单身!(梅子城乡官衙村连八句)让我们再听听另一个女人的生气:十八小娇三岁郎,夜夜洗脚抱上床。睡到半夜要奶吃,我是你妻又是娘!(龙塘乡四合村民歌十八小娇三岁郎让我们再听听又一个女人的诅咒:高粱梗梗节节暴,丈夫年小爱撒尿。毡毯褥子打湿了一周你娘的现眼报!(新田乡冯家村山歌)这类怨歌我们收了很多,这里不再引举,因为我们不忍心

33、更多地听这种叫人撕心裂肺的苦痛呻吟和呼嚎。原来这些女人的尊严与人格被完全剥夺了,她们不是被当成人而是被当成“物”,随随意便地由别人配给她一个丈夫的,不管这“丈夫”是个什么东西。这就是她们的婚姻。作为女人也应当享有的那种异性间至高无上的精神结盟与感情融溶为基础的圣洁爱情,就这样轻易地被撕破被揉碎。这哪里还有什么道德?这哪里还有人伦?这哪里还有人性?现在,当明白了一个女人的如电弧般炽烈的爱情被个硬塞给她的丑八怪“丈夫”所蹂胞的苦痛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她们下面这类“乖戾”的“出格反应”了:太阳落土又落岩,丈夫赶场不回来。惟愿丈夫拽岩死,我灰匏跳到米髡来。太阳落土又落岩,昨晚好耍你咋不来?我那丈夫喝酒

34、醉,前门后门大大开。(万足乡万足村苦情歌)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妇女,无论是神州的还是异邦的,皆很难取得真正人的资格。中国的武瞿算是女中强人了,可她也曾被迫当了李世民父子两辈的老婆。至于西欧,我们看看叔本华是怎样蔑视妇女的:“妇女就其本质而言,是注定要听人差遣的,她须要一个主子:另一个叫尼采的则认为:“女人是最危急的玩偶”,“是占有的对象,应当关锁起来的私有物”。而疯狂的波里尼更搜集了最恶毒最污秽的语言,对妇女进行了最无耻的诅咒与谩骂:“物质和妇女是缺乏理性的混沌,是犯罪物,是强盗的森林,是肮脏的物体,我要说,女性是淘气的、脆弱的、朝三暮四的、娇滴滴的、渺小的、不正派的、受人鄙视的、低贱的

35、卑劣的、遭人唾弃的、不风光的、凶恶的、有害的、可耻的、冷漠的、不成体统的、是铁锈、是尊麻、是莠草、是瘟疫”(转引自瓦西列夫情爱论中译本第49页。三联书店出版)。在对妇女的蔑视与诬辱方面,中国也不乏“国粹二被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始终奉为伦理规范的儒学说:“唯女子与小人犯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而“妻子是衣服”这句“名言”,就更是中国的男人们最惯叨念的符咒。总之,在男子中心社会里,无论是欧洲的僧侣哲学、圣经的教义、新约的“箴言”,还是中国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学,都一样厘定了妇女的非人的“物”的地位及其受奴役受凌辱的命运。妇女成了可用一切手段进行讥消、戏弄、玷污的对象,从未获得作为社会成员以及男

36、人们以同等资格赐予亲昵尊敬的客体所应有的真正的人的价值。处于这种桎梏下的女人,想拥有一点点人性,享受一点哪怕是非常有限的瞬息即逝的情爱,要堂堂正正是办不到的。抗争么?被监管着的人是难有抗争力的。于是,这可怜的女人通常只有一种不得已的,其苦难言的,而且是很难得到人们理解的选择:“偷这就如恩格思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写的:“奴隶制和爱情!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但却反常地结为一体,在这种条件下,爱情为了保存自己,不得不躲避监督。”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自身的完备,文明必定置换野蛮。而人们的爱情,将像绚丽阳光下含苞带露香气四溢的玫瑰,自由地尽情开放。反映这人类最神圣最甜蜜的爱情的诗歌,也必

37、呈现更明净更妍丽的色调。我们或许不会再看到像在彭水民间歌谣一这卷年头古老的民俗风情画一里看到的那种由血和泪染成的灰暗色斑了。彭水错处杂居着苗族、土家族、汉族等十二个民族的群众。我们从全县搜集了2098首民歌。整理中,我们遇到了一个给所收民歌如何划分族属的问题,即如何确定哪一首是苗族的,哪首是土家族的,哪一首又是汉族的等等。由于这些民歌不只是县里某一个民族的群众在唱,而是彭水境内各个民族都在唱,这使每首民歌族属的详细划分变成了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我们很难判别。我们发觉,那些原来有着自己民族殊异的艺术特质和独特的文学传统的各族民歌,因共处此同一地域,在长期共同发展的流程中,其传播的运行轨迹不知发生

38、过多少次的交叉、偶合和媾融,继而脱胎出了新的民歌。这种在漫长的历史中周而复始的胶着衍化,便使这些新民歌具有无可置疑的“混血性”。可以说,彭水民歌,既是彭水苗族的,又是彭水土家族的,也是彭水汉族的。因为它们既有苗族民歌的“基因”,又有土家族民歌的“血缘”,也有汉族民歌的“染色体”。这就是我们至今未敢轻易地将彭水民歌以族分类的缘由。我们只能用一种最简捷的方法:将收录时演唱者的族别分别实录在每首民歌之后。不能简洁地划分族属,这不是说众多的彭水民歌一点也体现不出苗族、土家族、汉族等各自的民族特色。这主要得从民歌的声腔、调式、旋律、弦法、节奏等音乐因素去考察分析,但这不是本篇文章所及。不过,即使我们由于

39、明显的缘由短暂绕过“民族属性”这一麻烦的命题,而就彭水民歌的地区特色而言,是仍旧可以探讨的。彭水民歌与其他地方的民歌比较,无论在语言方面,结构方面,以及所反映的民族气质方面都自有显著的特点。让我们看看下面几首民歌。()彭水太元乡三合村苗族情歌女要过岩砍干柴:郎打哨子应过沟,情妹正在灶背后。情妹听见郎哨响,瓢儿刷把一齐丢。娘问女儿“为么子事?”“湿柴烧火烟子秋郎打哨子应过岩,情妹屋里在换鞋。摸双花鞋忙穿起,飞扬跑马出门来。娘问女儿“做么子事?”“女要过岩砍干柴!”(二)鄂西建始青花山歌高高山上一树槐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树干望郎来。娘问女儿“望啥子?”“我望槐花几时开希乎说出望郎来!(三)四川宜宾

40、汉族山歌槐花几时开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望啥子?”“我望槐花几时开(四)云南民歌雨不洒花花不红其次段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槐树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以上是几首不同地域不同族别的民歌。但又是几首看得出彼此有明显亲缘关系的民歌。也就是说,能从它们“身上”找到相像点甚至共同点,以及那种相互影响和衍化的明显痕迹。后三首我们可以认定就是同一首民歌,只是在它流传和“迁徙”的过程中略微变动了个别字词。而第一首与后三首,初看起来样子不同,但“骨子里”却仍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反映姑娘想与情郎约会,却被母亲发觉诘问,姑娘则急中生智,奇妙地支捂了母亲那监视性盘诘。不同的是,彭水

41、民歌中姑娘最终竟大胆地赴约去了,而后三首歌中的姑娘只是消极地应付了母亲的诘问,而终未敢去赴约。四首歌反映的是同一内容,但第一首彭水民歌与后三首在语言运用上,表达方式上,风格情趣上,及其所映现的心理、气质上都是相异的。语言上,彭水民歌粗朴冗繁些,其他三首则绮丽精粹些;表达上,彭水民歌直率放纵些,其他三首则婉约蕴籍些;风格上,彭水民歌要炽烈而富于情趣些,其他三首则淡雅而更显沉稳些;在气质上,彭水情歌要狂放粗鲁些,其他三首则纤柔含蓄些。从这些自不待言的反差上,我们清晰地看到彭水民歌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这里我们可以粗略地探讨一下民歌源流的某种关系。历史是发展的,社会也是发展的,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民歌

42、也是向前发展的。它总是从粗俗向精雅,从浅薄向深厚,从原始型向精致型衍进的。也就是说,同一首民歌,鄙俗的,粗犷的,经常是较原始的东西,它经过长时间的众多人的打磨修饰,越来越变得精致,越来越有华彩。据此我们可以认定,以上而所举例子来看,彭水民歌应当是产生时间更早的“源”,而另三首则是成型时间较晚的“流”。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这首较为冗繁的彭水民歌的其次段,还保留着姑娘硬骗着母亲大胆去会那打哨郎的狂放描写,而另几首,或许是传唱者们认为那太放荡太鄙俗,有意将赴约一节“隐”去了,这昭示的恰恰是民歌由原始型向精致型发展的明显痕迹。从这里,我们更能判定彭水民歌的“源”的品位。或许有人说,前一首与后几首不是同

43、一首歌,因为歌中反映的环境不同:一边是山野林莽,一边是临栏槐花;姑娘瞒骗母亲的托辞也不一样:一边是“女要过岩砍干柴”,一边是“我看槐花几时开”,因而没有可比性,不能比较。其实不然。人民大众是最擅长运用换身术的,他们很会依据自己那里的环境、人事、民俗、方言等特点,将别处传来的好民歌(其实不只限于民歌)进行一番“借尸还魂”的改造。民间文学中这种新瓶装老酒的例子可说是累见不鲜。这比起人们将观世音由小马驹改造成须眉伟丈夫再改造成女菩萨,以及将西王母由原来的“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的怪物改造成雍容尊贵慈爱的佛母来,已是很不足为奇了。民歌是俗文学的部分。当然地,彭水民歌也像全部俗文学一样,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不是至高无上的”“杰作”(郑振铎语)。不过,我们探讨民间文学,绝不在乎它本身的优劣,我们凝视的着重点,首先是它的资料价值与相识价值,自然也有审美价值。彭水民歌,以其现实主义精神和宏博的容量,我们称它是彭水地区历史与社会的口碑百科全书,是民间歌谣的宝库,不是设有道理的。人们会从里边发觉很多光芒耀眼辉耀文史的无价之宝来。(2009年12日28日改稿。13321字)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