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弘扬传统美德涵养为政之德同志们:政德即为政之德。中国自古以来都强调从政者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即所谓的“官德”,从西周的“六德”“六行”、秦的“五善”,到汉的“兴禄四行”、晋的“中正六条”,再到唐的“四善”、明的“居官七要”,政德一直是传统文化中官员考核的首要标准,也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历朝历代对官员的选拔、考核、任免、升迁,都是把官员的德行放在第一位。古人云:“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论语中有大量关于为政以德的论述,认为为官必须讲究政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资治通鉴周纪一强调:“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道德与才能相比,德是灵魂,是核心。“为政之
2、要,莫先于用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社会革命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与一切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旧职业道德划清界限。在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并提出“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其中,“品行关”是选人用人严把的“五关”中重要一关。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三严
3、三实”,是党的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和行为准则。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总则部分开宗明义提出了高素质干部的三大基本品质:忠诚、干净和担当,极具指导意义。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就领导干部的政德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并阐述了“三德”的具体要求,这标志着新时代政德观的正式形成。大德不明而后问题丛生,明德至善而后方可善治。实际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在利害之时忽视德行操守,作出了错误的选择,究其根源,就在政德失修、公德不守、私德不严。修好政德是一个领导干部坚守清正
4、廉明品行、更好发挥才干的重要基础。领导干部修政德的途径很多,最紧要的是坚持“两个结合”,既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答案,也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做到守正创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涵养政德,提升自身政德修养,自觉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坚守初心,做信念坚定的明白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忠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倡导的为人之正道,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和鲜明本色。入党时,每一名党员都要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对党忠诚虽然只有短短四个字,但是需要用一生的长度去检验。回溯百年党史,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
5、富强和民族复兴,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面对生死抉择,方志敏依然坚定“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太行新愚公”李保国坚信“是共产党员,我就要为党负责”,35年扎根太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百年征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生动表达了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和坚贞。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要理想坚定。从历代贤吏身上感悟道德风范,从党的红色谱系之中培根铸魂,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崇高理想,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二要对党忠诚。真正将绝对忠诚融入血脉灵
6、魂之中,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三要思想清醒。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三个务必”,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安徽各项事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进。二、以民为本,做为民服务的贴心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7、毛泽东说过:“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指出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既有孔子“仁者爱人”的政治主张,又有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既有海瑞心中装着百姓、为减轻农民负担不惧坐牢杀头的为民之心,又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这些都能给我们以深刻启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
8、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效传承、转化、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义利观”“和合观”厚植人民情怀,增强仁爱之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二要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9、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做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工作就往哪里用力,把民生实事办好,把群众烦心事解决好,集中精力、心无旁鹫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尽心尽力为民造福。三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刻领会“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出去都是办法”的深刻内涵,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让坚持深入群众、真诚对待群众、经常走访群众成为习惯和常态,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通过调研打通“堵点”、破解“痛点”、攻克“难点”,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三、绰厉奋发,做担当作为的带头人干事担当,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担当作为
10、历来是官员政德的核心规范。“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都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忠义、担当的美德。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充分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美德。毛泽东十六岁出韶关时写了一首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周恩来年仅十三岁时便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邓小平在为邓小平文集作序时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强调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时强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
11、有实干。”“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所谓担当作为,就是要勇于作为、敢于承担,“想干事,不怕事,能成事”。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既要有“为官避事平生耻”的价值理念和“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服务意识,更要有“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的实干精神;既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品质,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境界。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自觉做知重负重的担当者、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以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
12、新作为。一要增强担当自觉。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了滚石上山的关键时刻。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担当作为当成责任、使命和追求,围绕“国之大者”担当作为,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坚持一切在大局下思考、一切在大局下行动。面对党的使命任务,敢担当、敢作为就是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直面问题、正视矛盾,敢啃硬骨头、勇挑重担子。二要提高担当本领。“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担当就要谋事干事,在不断提升能力中担当作为。既履行法定职责,又按照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苦干实干、知重负重,还要敢于斗争,“
13、面对大是大非敢不敢亮剑、面对矛盾敢不敢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不敢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不敢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不敢坚决斗争”,做到敢于斗争、敢于担当。要甘当小学生,拜人民群众为师,要多思考,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不懂的多问多学。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自觉到风雨中去历练,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三要增强担当勇气。实干担当就是要有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担当作为。遇到问题要直面应对,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
14、头、接烫手山芋,不能一味地推、躲,怕惹麻烦、怕担风险。既要有贾谊“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的责任意识,又有范仲淹多次遭贬仍一再为民请命、力主改革的担当精神,就是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的主心骨。四、严以修身,做永葆本色的老实人人无私德则不能立身,官无私德则不能为政。古人云:“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告诫人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明确强调,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作为党员干部要常修私德“三字诀”
15、明辨是非、戒贪止欲、克己奉公,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和自我约束,做干净纯粹的人。一要自省自励,明辨是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要对自己的言行时常反省、时常约束、时常修正,做到“一日三省吾身”,通过自我反思、自我剖析,检视自己思想和行为中是否有不良倾向和习惯,不断自我校正、自我革新,进而扭转偏差、改正缺点、端正品性。要以史为镜,向优秀党员、革命先辈看齐,自查自纠,找差距补短板,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修养。二要守住小节,防微杜渐。小节不慎,大节难保。忽略小事小节,量变引起质变,“小毛病”终将演化为“大问题”。要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保持本色
16、要以身作则,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不让歪风沾身,不使邪气近身,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来从事工作和使用权力,用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和严格的纪律意识来履行职责。三要严于律己,秉公用权。律己是立身为政之要,只有严以修身、严于律己,才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做到“不以物惑,不以情移”。要秉持“暗室不欺”的敬畏和操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依法用权、廉洁从政,不破“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要发扬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的革命传统,注意加强对家属、子女的要
17、求,形成良好家风。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廉政党课:以实干实绩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同志们:今天受邀为大家讲课,我非常欣慰,但也倍感压力。欣慰的是领导班子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视,压力在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单位还存在一些阻碍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的问题。“自我革命”是引领我们党找到“窑洞之问”的“第二个答案”。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加强自我革命,如何将自我革命的力量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值得我们思考。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一、紧握“纪法戒尺”,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加强纪律教育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项基
18、础性、经常性工作。作为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纪律处分条例在党内法规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会后,大家要对照纪律处分条例原文,原原本本、逐字逐句进行学习,加深对纪律处分条例的掌握和理解,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工作更加规范、更加扎实、更有实效。一是要保持“赶考清醒”,一针见血找问题。从八七会议、古田会议到遵义会议,从延安整风运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都是以伟大自我革命精神主动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完善自我、走向胜利的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持续深入正风肃纪、激浊扬清、革弊鼎新,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呈现向上向好发展态势。但对照新发布的纪律处分条例
19、单位也还存在认识跟不上、行事有任性、风险未见底等问题隐患,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纠治,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蚁穴也会导致大堤溃。二是要雷厉风行抓落实,坚决防范慢条斯理“悠着干”。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在对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作出规定的基础上,新增对慢作为、假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处分规定。慢作为、假作为是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典型表现,暴露出个别党员干部担当精神不足、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三是要强化责任意思,着力解决敷衍塞责“应付干”问题。纪律处分条例在对党员干部自身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行为作出处分规定的基础上,新增对“新官不理旧账”行为的处分条款,明
20、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对于到任前已经存在且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要切实负责,积极推动解决,不得对遗留问题视而不见、久拖不决,否则根据具体情形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个别党员干部奉行“枪打出头鸟”“干得越多担责越多”“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遇到问题能躲就躲、能推就推、能应付就应付,甚至奉行“新官不理旧账”,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自身的不负责,更是对人民群众的不负责。二、不忘入党初心,当好“群众贴心人”。初心就是恒心,人民立场一脉相承;初心也是忠心,就要听党话跟党走。“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21、讲政治、讲党性是首位的。一是要牢记百姓不忘本。“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强调,以百姓心为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现在农民的生活怎么样,我们作为基层的干部,大家都心里有本帐。现在还远没有到喜获丰收的时候,还必须要艰苦奋斗,要保持朴实的本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经常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们哪一块土地面积测量出了维漏、哪一个审批程序出了问题、哪一个工作环节偷了偷懒,老百姓会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办。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牢记人民公仆的身份和定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先人民之忧而忧,后人民之乐而乐。
22、二是要牢记成长不忘恩。前面我提到了很多不好的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关键还是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忘记了党员的身份,更辜负了组织的培养。我们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经常重温入党誓词,既然是誓言,就不能只挂在嘴上,而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中。要时不时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入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是不是合格,是不是发挥了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更要时不时想一想自己是否对得起组织的信任,作为一名组织培养的干部,我们是不是优秀,是不是完成了组织交办的任务。三是要牢记公权不忘源。在单位,可能有的同志觉得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党员,哪里有什么权力?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党组书记,作为单位“一把手”,关于今后日常工作如何开展、监督
23、检查如何进行,有着“举旗定向”的重要作用。比如负责督察执法的同志,那你肩负着重要职责,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弄自己、辜负组织。还比如土地征收面积的确定,那就不能优亲厚友,一定要科学合理规划、公开公平公正。还比如上级交办的任务、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等,都不能拖懒散慢、违纪违法。共产党员,就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的。手握公权,就必须一心为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学会在老百姓的口碑中积攒政绩。三、不忘工作初心,当好“家乡人”。“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日。无论我们官大官小、身居何处、从事什么岗位,都要牢
24、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为人民履职、为人民尽责,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神圣职责。一是要对标完成局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方面,要持续把学习贯彻重要领导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另一方面,也要聚焦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耕地保护、督察执法、灾害防范、项目建设等中心重点工作,打好“组合拳”,取得“新成绩”。二是要深入落实“万人助万企”专项行动。前面“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腰山作为责任单位之一,要倡导真抓实干的风尚,决不能“闻风不知动”,更不能“雷大雨点小”。党员干部也不能当得过且过的“撞钟先生”、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上推下卸的“二传手”,要自觉弘扬“三牛四敢”的优良作风,务实高效推进工作。三是要持续推进“能力作风建设攻坚”行动。前面我已经提到了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吃拿卡要”绝非小事小节,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越往后越严。党员干部要对照检查,常态长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抵制“吃喝风”“打牌风”“红包风”“送礼风”,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不逾“红线”、不踩“底线”、不碰“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