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85.60KB ,
资源ID:322538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4年监督协管教材格式最终版.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4年监督协管教材格式最终版.docx

1、职业与学校卫生监督协管第一部分职业卫生一、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24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4部门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书目国卫疾控发2024M8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方法(试行)卫妇社发(2024)23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其次条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书目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第

2、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扬教化,普及职业病防治的学问,增加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自我爱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爱护权利的实力。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和医疗卫朝气构发觉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刚好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第五十六条医疗卫朝气构发觉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刚好通知用人单位。二、职业卫生基本常识职业卫生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和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他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料和限制

3、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爱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急,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福利。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具有四个必需条件和四个特点。1 .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2 .必需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 .必需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4 .必需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书目所列的职业病。有四个特点:1.病因明确,有特异性。2.病因通常可以检测的。3.常常有确定

4、人数发病。4.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职业病的种类:我国现阶段(13年12月)颁布的法定职业病分10类共132种。其中比较常见的职业病有生产性粉尘引越的尘肺、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镒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正已烷中毒、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氯气中毒、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等。职业健康检查基本类型: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上岗前健康检查主要对象为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人员及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人员,如高处作业、电工作业、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等。其主要目的是发觉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

5、档案。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的主要对象为长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其目的主要是早期发觉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或劳动者的其他健康异样变更;通过动态视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更,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限制效果。离岗时健康检查的主要对象为打算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岗位的劳动者,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其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的健康状况。重点岗位人群的职业健康检查内容举例说明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和周期依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工作场全部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目标疾病的潜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确定。如制鞋企业中,对劳动者危害最大的化学毒物主要是运用的鞋用胶黏剂及其固化剂,主要存在

6、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乙烷、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等,以职业病危害因素苯为例,其检查的关键性试验室检查项目为血常规,若劳动者接触苯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检查周期为1年1次;若劳动者接触苯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检查周期为2年1次。又如,在矿山作业过程中,对劳动者危害最大的矿尘,其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关键性试验室检查项目为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及肺功能,若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检查周期1年1次;若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检查周期为2年1次。(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检查内容和周期可参见GBZ188-2025职业健康监护

7、技术规范)。可疑职业病患者的识别与判定可疑职业病信息来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初诊医师在接诊患者过程中,如发觉就诊者为企业工人,应询问以下问题:工作单位和工作场所、工种和工作时间、可能接触的危害因素、发病过程(特殊是接触危害因素与发病的时间先后)、同伴发病状况等,如上述问题,回答都是确定的,则初步考虑其为可疑职业病。对于可疑职业病人应询问的问题:对于可疑职业病人应询问的问题在一般问诊的发病的时间、经过、转归、有无治疗等常规问题之外,还应更加侧重于职业因素上的洵问,详细包括:从业以来的职业史、本人职业病诊断既往史、目前工作的种类和岗位、目前工作的年限和日工作时间、接触可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8、种类、企业职业病防护状况、个人的防护状况、同工种人员发病状况等方面。对于可疑职业病人询问的留意事项:1 .询问病史时首先要有高度的怜悯心和责任感。看法必需亲善,庄重,爱护耐性,言语通俗,尽量避开运用难以理解的医学术语。2 .应用心听取就诊者叙述,对就诊者的俗语,方言要细心领悟其含义。3 .围绕主诉,结合职业病相关症状体征,全面了解病情,要擅长分析,去伪存真,如有必要可向就诊者索取就职企业联系方式,进行进一步询问求证。4 .避开主观、片面理解就诊者主述,防止示意、诱导、干扰就诊者叙述病情。5 .就诊者如有其它医疗单位论断证明或病情介绍,应留意参考。6 .对于确系可疑职业病的就诊者,也不得轻易作定

9、论,不得出具职业病诊断结果,应多想就诊者供应参考性建议,告知其职业健康体检及职业病诊断的正常途径。7 .询问过程中涉及就诊者的隐私应为其保守隐私。可疑职业病患者的识别与判定程序:第一步:患者的疾病是否属于职业病书目:其次步:患者是否用人单位的劳动者;第三步:患者的工作场所是否存在可导致此类疾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第四步:患者所患疾病是否在接触危害因素之后发生。三、职业卫生监督协管主要职责开展对辖区居民和就诊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宣扬教化、询问、指导;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觉可疑职业病患者,询问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做好信息登记,并向辖区卫生监督机构报告。服务对象:辖区内的劳动者(一)务工人员的职业病

10、防治预防与询问1、内容:指由乡,真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务工人员就诊过程中开展的针对就诊者的个体化职业健康教化、询问、指导。2、方式:包括对就诊前、就诊期间以及就诊后等不同时间段就诊者进行针对性的院区内职业卫生健康宣教活动,如接诊医生通过询问职业史、介绍职业病防治基础学问、发放学问手册、回答就诊者疑问等方式向就诊者供应个体化职业健康教化、询问、指导服务。3、方法:门诊健康教化是人群健康教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化时机可横跨就诊前、就诊期间及就诊后。详细方法有:(D挂号处信息采集:除采集就诊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外,还应留意采集核实其职业史,便于就诊时,接诊医生的

11、精确推断。(2)导医台健康询问:导医台设置特地人员,经过必要的职业卫生学问培训I,驾驭基本的职业病防治学问,能向患者供应基础的职业卫生询问服务。(3)候诊教化:支配卫生协管人员于候诊处通过分发宣扬册、现场案例讲解、播放影像资料等方式对就诊者个体或集体进行健康学问教化。(4)接诊教化:由接诊医生向患者讲解职业病具有病因明确,与接触的职业有害因素有剂量-反应关系的特点;向其灌输目前职业病易防难治的特点;依据就诊者的特点发给其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宣扬资料,开具健康处方,以使患者有效获得与其所从事岗位有关的职业病防治学问,从而达到提高就诊者劳动爱护意识的目的。(5)就诊后随访教化:依据就诊者供应的职业史

12、有针对性地对接触严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就诊者进行确定比例的随访,随访问题包括自感症状、职业危害接触强度、职业卫生防护状况等。(二)职业病防治宣扬与询问1 .内容:指由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展的针对整个辖区受众的职业病防治学问宣扬。2 .方式:主要实行进社区、入企业的职业病防治主题宣教活动。3 .方法:健康教化的方法各种各样,它的最终目标是从“普及卫生学问”延长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依据工作任务和要求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详细方法有:(1)入户健康宣教: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协管人员可将职业病防治宣扬教化融入公共卫生服务中

13、利用进门入户搞健康调查及健康随访的时机适时宣教职业病防护学问,有效提高辖区人群的职业病防治意识。(2)进社区健康讲座: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协管人员可与当地(村)社区及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充分联动,利用职业病防治宣扬周、平安生产月、公共卫生服务日等载体,开展职业卫生学问讲座,提高全民职业病防治意识。(3)进企业健康宣教: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协管人员进企业入车间,以讲座、培训、互动问答等形式宣扬职业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学问,使辖区内企业主及劳动者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明确各自权利义务,促使双方相互的理解与支持。(三)可疑职业病患者的登记和报告1 .概念:指由乡

14、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监督协管员对本院(中心)临床医师在接诊过程中所发觉的可疑职业病患者信息的汇总登记及报告。2 .步骤:(1)第一步:临床医师发觉可疑职业病患者时,做好登记,并向本院(中心)卫生监督协管员报告,卫生监督协管员汇总后刚好报告劳动者所属用人单位所在地卫生监督机构。(2)其次步:做好登记后,临床接诊医师还应告知患者到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或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朝气构进行规范体检或职业病诊断。3 .留意事项:(1)可疑职业病患者的登记内容: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工种、接害时间、可疑职业病名称、个人及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2)可疑职业病患者报告的程序:各乡镇

15、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诊医生发觉可疑职业病病例需填写可疑职业病患者登记与报告记录表,并向本院(中心)卫生监督协管员报告,卫生监督协管员汇总后刚好报告劳动者所属用人单位所在地卫生监督机构。对发觉的可疑职业病患者,接诊医生除做好必要的救治外应告知患者去有资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诊治。职业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流程图落区居民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防治知识的宣传教盲及健康促进医生(卫生监督协管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患者疾病可能与职业有关,按照要求迸行登记。发现、登记向职业人探(患者)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指导.业断诙曲构职诊构生机与向病机卫督报O咨询、指导报告四、各种常见职业病状况介绍尘肺:指在生

16、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日常生产活动中的矿山开采、机械制造、冶炼、建筑材料、筑路业、隧道开凿等均是接触粉尘的常见职业及工种。尘肺病早期没有明显自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或轻或重以呼吸系统为主的自觉症状,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气短。病情严峻或有并发症时,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还可以有咯血、无力、消瘦、失眠、食欲减退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职业性铅中毒是指铅及其化合物的蒸汽、烟和粉尘经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人体,导致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损害的疾病。铅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主要损害神经、造血、消化、肾脏、肝脏及心

17、血管等器官。接触机会:生产活动中接触铅及其化合物的行业主要为铅矿开采及冶炼、铅制造业(如制造铅丝、铅皮、铅箔、铅管、铅槽、铅丸等,制造电缆,用焊锡焊接,废铅回收等)、铅化合物运用业(如蓄电池、玻璃、搪瓷、景泰蓝、油漆、颜料、釉料、防锈剂、橡胶硫化促进剂、制药、塑料稳定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制造过程)等行业。临床表现:急性中毒以胃肠道反应为主,极为罕见:慢性中毒较常见,早期表现为乏力、关节肌肉酸痛,继而可出现类神经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绞痛等胃肠道反应,可伴轻度贫血。基本防护措施:1 .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铅。2 .降低车间空气中铅浓度。3 .加强个人防护。4 .定期开展监测与健康检查。镒及其

18、化合物中毒:职业性慢性镜中毒是指长期接触镒的烟尘所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变更为主的疾病。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毒较明显时,出现锥体外系损害,并可伴有精神症状。严峻时可表现为帕金森氏综合征和中毒性精神病。生产活动中镭烟雾及镒尘主要经上呼吸道侵入人体。镭中毒多为慢性中毒,依据症状、体征可分为轻度中毒和重度中毒。接触机会:生产活动中接触镒及其化合物的行业主要为炼钢业、涂料及颜料制造业、镒矿开采和冶炼、镒焊条制造、焊接和风割镒合金以及制造和应用二氧化镒、高镒酸盐和其他镒化合物等产业。临床表现:急性中毒非常少见;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神经障碍,早期主要表现出类神经征,继而出现肌张力

19、增高,手指震颤,腱反射亢进等。基本防护措施:除实行一般综合措施外,应当定期监测车间空气中镒及其化合物浓度,并对作业工人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有神经精神疾患、明显肝、肾及内分泌功能障碍者,不得从事接触镒作业。从事接触镒作业的作业人员应加强卫生防护,作业时宜佩戴防护口罩,并勤换衣服、勤洗澡。汞及其化合物中毒:职业性汞中毒是指在职业活动中,接触金属汞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口腔病变为主,并累及呼吸道、胃肠道、肾脏等的全身性疾病。生产条件下,金属汞主要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进入人体的量占吸入量的80席左右。金属汞经消化道汲取的量极少,可以忽视不计。汞中毒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类。接触机会:

20、生产活动中接触汞及其化合物的行业主要为汞矿的开采与汞的冶炼、荧光灯制造、紫外光灯制造、X线球管制造等行业。临床表现:急性中毒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口腔炎和胃肠道症状,继而可发生化学性肺炎伴发细、气促、肺水肿等;慢性中毒以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为主,初期表现为类神经征,如头昏、头痛、健忘、失眠等,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易兴奋症、震颤和口腔炎三大典型临床症状。基本防护措施:1.含汞装置应尽量密闭,生产过程应尽量自动化;必要的手工操作应在抽风橱中进行,并有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帽、工作服、口罩等,通风橱出口应有净扮装置,防止环境污染。2 .工作场所尽量避开室温过高;其地面、墙面、桌面、天花板等应运用光滑不易吸

21、附的材料;班后应冲洗工作室,地面应设置水银回收装置,并定期用真空泵回收装置中的水银;设备或墙面上吸附的汞可用碘(Igm3)加热熏蒸。3 .汞作业场所应禁止吸烟、进食、喝水;班后应漱口、淋浴。工作服不得穿回家中,并应定期清洗。4 .定期测定作业场所汞蒸气浓度,发觉超标应刚好找出缘由,并进行整改;定期组织作业工人作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和防治汞中毒教化培训,提高工人预防意识。苯中毒:职业性苯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苯蒸气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为主要表现,慢性中毒则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在生产条件下,苯主要以蒸气状态通过呼吸道侵入

22、人体,液态苯也可经皮肤汲取一部分,从消化道侵入的可能性微小。接触机会:生产活动中接触苯的行业主要为运用含苯粘胶剂制鞋、皮革加工业、箱包以及家具制造业等,汽车修理业以及运用含苯稀料的机械制造行业。临床表现: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症状,如兴奋、步态不稳、头晕、头痛、恶心、头图、意识模糊;慢性中毒除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类神经征外,主要损害造血系统,可导致三系血细胞削减,尤以持续性白细胞计数削减最为显著。基本防护措施:1 .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如涂料行业尽可能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作溶剂、粘胶剂的溶剂尽量不用苯作溶剂,如用汽油或甲苯等毒性较低的溶剂等。2 .改革生产

23、工艺,做到生产过程密闭化、自动化,防止管道跑、冒、滴、漏。3 .加强通风排毒,有效降低作业场所苯浓度。4 .定期做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组织作业工人开展职业健康检查。5 .在苯浓度高的场所,应加强个人防护,佩戴有效的防毒口罩或送风面罩,以免吸入毒气,损害健康。正己烷中毒:职业性正己烷中毒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长期接触正己烷所致的以四周神经损害为主的疾病。正己烷是一种化学溶剂,常见用于丙烯等烯姓聚合时的溶剂、食用植物油的提取剂、橡胶和涂料的溶剂以及颜料的稀释剂,具有确定的毒性,其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导致人体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等慢性中毒症状,严峻的

24、可导致晕倒、神志丢失、甚至死亡。接触机会:正己烷在工业上主要用作溶剂,生产活动中接触正己烷的机会主要为制鞋、箱包产业中接触粘胶的工种;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擦拭清洗作业;塑料制造业的丙烯溶剂回收以及食品制造业中的粗油浸出等行业。临床表现: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胸闷、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慢性中毒以神经系统损坏为主,表现为四肢远端痛触觉减退、腱反射消逝、肌力下降等多发性四周神经病变,此外还可有心律不齐、部分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受抑制等表现。基本防护措施:为预防正己烷中毒,应主动进行工艺改革,尽可能以无毒或微毒溶剂代替正己烷;若运用含正己烷的溶剂,应尽量保持密闭,以削减其蒸汽逸出。正己

25、烷作业车间应安装有效通风装置,以削减正己烷浓度。作业工人应佩戴有效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玻璃纤维手套、防苯耐油手套等,工作现场应严禁吸烟,饭前要留意洗手。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而引起的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丢失携氧的实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接触机会:生产活动中接触一氧化碳的机会主要为炼钢、炼焦、烧窑等工业、矿石开采以及化学工业中合成氨、甲醇、丙酮等行业。临床表现:急性中毒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脑缺氧所致的中枢神经损伤,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口唇皮肤呈樱桃红色、嗜睡、部分意识障碍等。重度中毒可出现脑水肿及迟发型脑病。基本防护措

26、施:1.凡是可能存在一氧化碳的场所,都应加强自然通风和局部通风。2.常常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防止漏气3.进人高浓度作业区,先测定一氧化碳的浓度,并进行通风、排风。4.定期做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组织作业工人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硫化氢中毒: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硫化氢中毒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因接触硫化氢气体而导致的中毒。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接触机会:生活活动主要接触机

27、会为采矿和从矿石中提炼铜、镁、枯等;含硫石油的开采和提炼;橡胶、人造丝、糅革、硫化染料、造纸、颜料、菜腌渍、甜菜制糖、动物胶等工业。临床表现:接触硫化氢可引起刺激反应、急性中毒和慢性损害。刺激反应主要表现在眼刺痛、畏光、流泪、流涕、结膜充血、眼部灼热感等上呼吸道剌激症状和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急性中毒继上述刺激症状外可出现部分意识障碍、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昏迷、紫缙、肺水肿等症状,重度中毒还可快速出现呼吸困难、行动迟钝、抽搐、休克等心肝肾多脏器衰竭,最终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慢性中毒主要以眼及呼吸道慢性炎症为主。基本防护措施:1 .凡进入坑、池、罐、釜、沟以及井下、管道等存在硫化

28、氢气体的场所作业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作业方案、进入许可程序、作业规程和相应的平安措施,明确作业负责人、进入作业劳动者和外部监护者的职责,并实施平安作业许可。2 .详细防护措施如下。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过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或化学平安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3 .进入罐、釜等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时,须有人监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结束后需淋浴更衣,刚好换洗工作服。四,工作标准和用表附表1:职业病分类和书目附表2:职业卫生询问指导登记表附表3:可疑职业病患

29、者登记与报告记录表附表4:职业卫生宣扬教化、询问、指导记录表附表5:辖区职业危害单位摸底表附表1: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24年12月23日修改发布)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一)尘肺病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依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过敏性肺炎2.棉尘病3.哮喘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镇静病(锡、铁、睇、钢及其化合物等)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堵塞性肺疾病6.硬金属肺病二、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

30、接触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座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白班9.依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翌2.格鼻病3.牙酸蚀病4.爆族普五、职业性化学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镭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被病6.诧及其化合物中毒7物及其化合物中毒8.锐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神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及其化合物中毒12.仲化氢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1

3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胖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毒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24.制及胞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27.默基银中毒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氨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47.硫

32、酸二甲酯中毒48.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有机磷中毒51.氨基甲酸酯类中毒52.杀虫眯中毒53.溟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中毒55.锢及其化合物中毒56.澳丙烷中毒57.碘甲烷中毒58.氯乙酸中毒59.环氧乙烷中毒60.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干脆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7.冻伤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外照耀急性放射病2.外照耀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耀慢性放射病4.内照耀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冢暴露所致肺癌)7.放射性骨损

33、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依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八、职业性传染病1.炭疽2.森林脑炎3.布鲁氏菌病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5.莱姆病九、职业性肿瘤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醛、双氯甲雄所致肺癌5.触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痛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六价铭化合物所致肺癌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0-泰胺所致膀胱癌十、其他职业病1 .金属烟热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3.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

34、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职业卫生咨询指导登记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从事工作联系电话职业卫生询问及指导内容指导医生备注可疑职业病患者登记与报告记录表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工种可疑职业病名称工作单位电话患者电话接报方单位、接报人姓名、电话报告A报告日期职业卫生服务宣扬教化、询问、指导记录表时间:地点:形式:主办单位:合作单位:参与人数:宣扬品发放种类及数量:宣扬主题:宣扬小结:宣扬活动评价:负责人(签字):填表时间:年月日存档材料附后: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其他材料)镇职业危害单位摸底表序号单位名称地址法人代表/负责人电话职业危害项目接触职业M*

35、人数岩案人数是否向卫生局申报职业危害项目备注其次部分学校卫生服务一、工作职责:依据学校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和规范,帮助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对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学校饮用水卫生、学校公共场所卫生和学生宿舍卫生、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学校卫生保健机构的设置与人员配备状况等进行巡查指导,发觉问题隐患刚好报告;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扬栏,帮助开展学生健康教化;帮助有关专业机构对校医(保健老师)开展业务培训等。二、工作程序学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流程图服务流程内容说明1、信息收集与上报:驾驭辖区内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基本状况。初次对学校巡查需指导学校填写学校基本信息登记表(由卫生监督机构供应,由学校填写),一式三份

36、一份由协管员自行存档,一份交卫生监督机构,一份学校存档。每年秋季开学刚好更新学校基本信息。2 .宣扬、培训I:帮助学校开展宣扬培训工作,整理相关工作记录。主要内容包括:(I)帮助学校通过校内广播、学问竞赛、健康教化课、讲座、多媒体播放、健康询问、板报设立等方式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平安等学校卫生相关学问宣扬,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开展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预防学问宣扬;(2)帮助卫生部门给学校发放卫生相关学问宣扬品;(3)帮助学校开设学校卫生相关学问宣扬栏;(4)帮助卫生部门组织辖区内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学校卫生工作培训。3 .巡访:对学校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状况开展巡访,帮助卫生监督机构

37、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各项学校卫生制度并督促学校落实。协管员每年依据卫生监督机构的要求于春季、秋季开学第一个月内自行对本辖区内中小学校卫生工作开展巡查。可通过现场询问、查看,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开展巡查工作,并填写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表。针对巡查中发觉的问题刚好告知校方、指导改正,做好记录并定期回访,同时填写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将相关状况上报卫生监督机构。三、工作依据(主要法律法规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24年主席令17号)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年国家教化委员会令第10号、卫生部令第1号)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方法(1996年7月9日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发布)国家学校

38、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2024年6月9日教化部、卫生部、财政部(教体艺20245号)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卫生部2024年9月24日卫监督发202462号)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限制工作管理规范(国家标准GB28932-2025)学校卫生综合评价(国家标准GB/T18205-2025)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方法(2024年11月1日卫生部、教化部令第76号)及工作规范等。四、工作内容和方法(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检查1、机构和人员的设置状况检查(1)是否成立以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机构。城市一般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一般中学是否设卫生室;寄宿制学校或有600名以上学生的非寄

39、宿制学校是否按600:1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600人的非寄宿制学校是否配备专兼职保健老师。(2)是否任命一名在编人员特地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中小学是否配备专职或兼职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特地负责本单位学生晨检、因病缺课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4 .管理和落实状况检查(1)传染病防治工作是否纳入年度工作支配。(2)健康教化是否纳入年度教学支配。(3)是否制定学校传染病突发事务应急预案。(4)是否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是否每年对学生进行体检,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5)是否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报告的内容、方式、时限是否正确,是否有记录。(6)是否建立中小学校晨检制度

40、和学生因病缺勤与病因追查登记制度,是否有记录。(7)是否对小学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进行查验,是否有查验登记,对无证或漏种学生是否有预防接种补证、补漏种记录。(8)是否建立学生传染病病愈返校复课医学证明查验制度,是否有记录。(9)是否对发生传染病的学生班级、宿舍等相关环境进行刚好消毒并有记录,消毒剂和消毒器械是否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和产品卫生许可批件。(10)是否对学生进行健康学问和传染病预防学问的宣扬。3、协管指导和上报:经过检查发觉没有落实到位的下发卫生监督协管看法书敦促整改,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较大问题隐患以及拒不整改的,填写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上报卫生监督部门。4、相关工作要求1)

41、学校晨午检工作:学校、托幼机构应坚持执行晨检制度,每天早上入校时由班主任负责检查班内学生身体状况及教室环境卫生、学生个人卫生。校医负责全校的异样状况的排杳。班主任发觉有疑似传染病病人,马上送往学校卫生室。校卫生室医师诊断为疑似病人马上送至应急隔离室,同时通知学生家长,送到指定医院就诊。校医(学校疫情报告人)要电话追踪医院诊断结果,做好记录。对超过3人以上有异样状况的,由校长室汇总后上报市疾控中心和教化局。对疑似症状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消毒。2)学生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工作:各班班主任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状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怀疑为传染病,应刚好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

42、接到报告后应刚好追查,以及早发觉传染病病人。传染病患者要离校住院或在家治疗,持病愈诊断证明复课。3)学校疫情报告工作:学校应任命1-2名工作仔细责任心强,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学问的在编人员(优先考虑校医和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做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对全校学生的晨午检、因病缺勤等工作进行指导和巡查。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生有以下状况时,应当在24小时内以电话、传真等方式向属地疾病预防限制机构(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同时报告属地教化行政部门。a.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像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睿、饮水

43、史的;b.个别学生出现不明缘由的高热、呼吸急促或猛烈呕吐、腹泻等症状的;c.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缘由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务的;d.发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二)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查实地查看学校运用何种方式供水,按以下内容进行检杳1、自建设施集中供水:D学校自建设施供水周边30米内是否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旱厕、污水管线或污水沟等污染源2)泵房内外环境是否整齐,是否堆放杂物及有毒有害物质,地面是否采纳防滑材料铺设,墙壁是否粉刷防水、防毒涂料,是否有机械排风设施,是否有防护门窗3)储水设备(清水池)视察孔孔盖是否加锁、透气管罩是否密闭完好,储水设施内壁是否有污垢,底部是否有异物,水中是

44、否有肉眼可见物4)是否安装饮用水消毒处理装置(含净化、软化设备),是否正常运转5)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2、二次供水:1)二次供水水箱间(或设备间)内外环境是否整齐,地面是否采纳防滑材料铺设,墙壁是否粉刷防水、防毒涂料,是否有机械排风设施,是否有防护门窗。2)水箱内壁是否光滑、干净、平整,水箱的出水处是否预留或安装饮用水消毒处理装置(如:紫外线、二氧化氮、臭氧等消毒设备)。3)饮用水水箱是否单间设置,是否与非饮用水包括消防用水、暖气水、空调水等水箱共用设备间,是否与非生活饮用水管线干脆连接。4)采纳无负压供水方式时,是否在与市政管网连接处统一安装闸阀、过滤阀、倒流防止

45、器,在稳流耀后是否预留饮用水消毒设备接口。5)饮用水消毒处理装置(含净化、软化设备)是否正常运转。6)水箱盖是否加锁,水箱水中是否存在肉眼可见物,水箱内壁是否有污垢,底部是否有异物,溢水管、泄水管排出口是否加防护网。7)贮水设备(水箱或蓄水池)是否定期清洗消毒,是否有记录。8)是否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要求。3、桶装饮用水、现制现售饮用水、直饮用水:1)是否持有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2)桶装水是否有同批次检验报告书,是否在保质期内。3)饮水机的放置位置是否远离阳光直射,四周是否有污染源。4)是否定期对饮水机管道进行清洗消毒并有记录。5)现制现售饮用水机是否按要求更换滤芯滤材并记录。依据学校实际用水状况进行检查,发觉问题下发卫生监督协管看法书敦促整改,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较大问题隐患以及拒不整改的,填写卫生

宁ICP备18001539号-1